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教材人物锦集文档格式.docx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教材人物锦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教材人物锦集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
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
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2、渊明
◆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的起义、统治阶级部的勾心斗角,都使社会环境愈加混乱污浊。
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
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
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
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终於,他因为不愿奉承位轻权重、跋扈非常的督邮,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了只做了八十三天的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
◆“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
表明其心情很轻松。
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
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
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
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从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是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除了渊明,白、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
在前面介绍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
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
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
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
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
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
(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
◆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
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
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
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
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
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
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
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
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
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且让我们想像一下夫子归家时的情景。
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
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
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
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
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
现代人,守住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羁鸟——渊明的《归园田居》借安祥静谧的田园村居生活,烘托有翅不能伸的“羁鸟”,借“困守笼中”的“羁鸟”隐喻“误落尘网”的作者的心绪。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毫不经意地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行为人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欢颜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实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
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的渊明难堪处境的写照。
可怜的诗人不也正象那只哀哀无告、苦苦挣扎的“羁鸟”吗?
正如山林是羁鸟的渴盼一样,田园也是诗人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拥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拥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归鸟——《饮酒》(其五)是渊明众多“归鸟”诗篇中最能体现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情,保持真我思想的诗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游目骋怀,参透自然,却故意把自然“真意”说得如此飘缈朦胧,其实稍加玩味,便不难发现真意是什么。
秋菊自开自,保持一份洁白淡泊;
南山自古及今,保持一份肃穆庄严;
太阳朝升暮落,保持一份秩序宁静。
自然万物,各随其分,各安其道,消长生息,穷通演化,莫不自自然然,实实在在。
飞鸟投林的描写更是充分强化了这一天地观念。
像天地万物一样,飞鸟早出晚归,远近觅食,有困顿劳碌的疲惫和紧,也有安顿休息的轻松和愉悦,有呼朋引伴的热闹,也有失群掉队的孤单,该去则去,该回则回,一切随顺自然,和山林、夕阳、南山、秋菊、东篱构成了一幅天然纯美、自然静谧的图画。
在这幅图画中,在投林归鸟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影子。
作者游历南山,参阅天地,猛然间,豁然开朗:
自己不也正如一只疲倦归飞的鸟儿吗?
山气弥漫,日落西山,该回家了,家在哪儿呢?
不在宦海官场,不在利达富贵,不在荣辱沉浮,家在山水田园,家在南山秋菊,家在山林夕阳,那份出于自然、回归自然、纤尘不染的至真性情才是诗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啊!
抱朴返真,回归自然,这才是诗歌“归鸟”意象真正要暗示我们的涵。
可以说,这只小小的归鸟,这只与同伴同飞、与山林同眠、与夕阳同行、与自然同道的小鸟,还与诗人同心,正是这种天人合一、人鸟同道赋予了诗以深刻的哲学涵。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文人士大夫的爱菊,远祖是屈原,有诗为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但真正的始祖却要论有菊癖的隐士渊明,他不但种菊,以菊下酒,还写下不少咏菊诗。
“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凌寒而开,幽香灿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遗民思肖)正是这样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傲品质吸引了诗人、造就了诗人。
在咏菊诗中,我们容易感受“战地黄花分外香”、“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战斗与辉煌,可曾体察到渊明笔下的“佳色”之秋菊、采菊之“悠然”的质朴与平淡?
“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花是渊明委顺自然大化生命观的寄托,也是渊明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
◆诗人爱菊,更爱松。
在中国文化中,松树的地位极其崇高,当得百木之长的荣誉。
孔子对松的赞语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话同他的思想一同进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居首位。
!
“三径就荒”何足惜,有“松菊犹存”悦其心、“抚孤松”快其意足矣。
青松是孤独的,亦如寂寞的渊明;
青松是挺拔的,亦如傲岸的隐逸者。
人生最可贵的是固守,而固守的是松的贫瘠、菊的凄美,如果没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挺立一生的主体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见高枝”呢?
◆今天的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品读潜,即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其价值和意义。
因为潜的选择恰好代表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
个性的扬和人性的解放。
自然的人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不同角色,但不是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称心如意。
由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责任,家庭的义务,个人的名利等等的约束,人们无法摆脱,无法超越,而不得不从事一些本来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包括官职),说一些不想说的话(包括应酬),于是如潜所说的“心为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的奴隶,不再是自己了。
但是,人们的心又时时刻刻渴望着能摆脱俗世的烦恼,能自由轻松地生活。
所以,敢于放弃社会责任(不止是官职),做回他自己(不止是“归园田”),按照自己心真实想法去生活的潜,才成为了许多人推崇的偶像。
◆所以潜放弃的不是某个官职,而是一种让他不自由的“社会角色”,他要做回了一个自然的、完整的自己,让自己旷达的天性得以保全。
在《归去来兮辞》结尾一段中,他更是直接表达了这个观点。
他说:
因为“吾生之行休”,加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决定和以前的那个影响他限制他的“社会角色”决裂,“委心任去留”,“乐夫天命”。
不要忘了他“性本爱丘山”。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雷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
”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只都市侯鸟都重返田园,但请我们在心底常常忆起“稻禾、豆架、蓑衣、草帽、犁铧、锄头、耕牛、牧童、村姑……”,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菊花,清高超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徵,是诗人们喜爱吟咏歌颂的对象。
自古以来,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多不胜数,但最能刻划出菊花的神髓的,莫过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渊明,以及《红楼梦》中“魁夺菊花诗”的林黛玉。
林黛玉和渊明的性格,也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性格。
中国古代文人是怀才不遇的一群,每多伤春悲秋之作,借以抒发他们对命运的感叹。
林黛玉也不例外,《葬花词》就是她这方面的代表作。
之所以有这种感叹,是因为希望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成就而受挫,黑暗的现实往往使他们感到无法存身,如果不愿向现实妥协,则只有像渊明那样归隐。
不为官、不出仕,啸傲林泉,虽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却成了文人群中一种高风亮节。
3、鲁迅的作品
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
(一)以前曾经有意识疏远鲁迅,以为他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
自从阅读萧红的《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之后,对鲁迅油然而生冲动。
其实鲁迅也是一个平凡人,他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
缘于他的平和,缘于他对和珍的描写,他不再是一个神,而是我心目中的朋友。
从相遇鲁迅,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在心灵里永驻“始终微笑着,态度很和蔼”——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知人论世。
不想探究他悲伤的心世界,也不想捕捉他灵魂深处的叛逆,只想平和地触摸他的心灵,感知他丰厚的感情世界。
他可以大手笔,手拿锐利的匕首直逼敌人的心脏;
也可以风花雪月般地给许广平写缠绵悱恻的情书;
也可以风情万种、柔情蜜意地享受家庭的温馨与浪漫;
也可以深情地与儿子海婴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还可以如慈父般谆谆教诲他的女弟子萧红,诲人不倦地指导她完成《生死场》……我静静地聆听他喘息,直到1936年他因肺病离开了人世。
如果我能有幸与鲁迅成为朋友,我一定做他的诤友:
忠告他少吸烟,多保重身体,精心呵护他的心灵;
如果有幸在生命里与她再次相遇,我一定拜他为恩师……
(二)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您忠实的读者,已经拜读过您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以及书信,对您由衷地敬佩。
请允许我冒昧地尊称您为恩师,可以吗?
也许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
学做一个淑女……其实殊不知这世界变化快。
女人已经可以支撑半个天!
当今的社会“谁说女子不如男”!
因为世易时移嘛!
倾听您的谆谆教诲,在您作品中徜徉,如沐春风,您的忠言好似春风化雨:
还是做一条小溪吧!
它清澈见底;
倘若是烂泥潭,谁知道他有多深呢!
您平易近人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心怀感恩之心。
学会与人为善,深明事理。
您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青年必胜于老年。
您亲自上街替青年人缝补靴子:
这让您有亲和力,真是古道柔肠啊!
您的人格魅力浸染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心灵。
与您在生命里相遇,您既是良师,同时又是益友。
亦师亦友。
多年师生成朋友!
倾注了我全部身心投入地爱一次,阅读你的著作,让我饱览人生百态,让我绽放智慧之光。
大师,鲁迅!
大师级作家,就应该具备恢宏的气概,著作等身,作品经过大浪淘沙,能够让人心灵受到震撼。
为人师,就应该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
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桃不言,下自成蹊!
我深深地景仰鲁迅。
在生命的长河里,有幸与鲁迅相遇,您给我的生命注入了鲜活和智慧,让我饱蘸深情,唤醒沉睡中的国人,砸碎那间铁屋,挣脱枷锁,走出禁锢。
我为您呐喊!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们习惯称他为“北大诗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他曾长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
他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环境下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海子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
这首诗共三章。
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
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
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
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
“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
“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
”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
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
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
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
在其绝命前写下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这是海子在绝望之际对恋人的祝愿:
“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
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
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永远沉湎于自己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思想者总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越难在生活中找到知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醒,往往意味着痛苦!
◆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人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
可以这样说,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离去,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
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史铁生,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赴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我在过去十年写作在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
“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
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活着?
——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
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
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化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
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
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
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
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
◆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
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
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
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
易斯也不例外。
而此后卡尔?
易斯输给了约翰逊。
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
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
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
’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
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
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
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
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
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或长或短,自有论道。
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
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由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
“千弦断,天眼开。
”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
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6、《我有一个梦想》(马丁·
路德·
金)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
马丁?
路德?
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
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
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