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588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子荧光专家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H2O)溶于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HC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mgAs。

2.准确称取优级纯1.3204gAs2O3溶解于25mL20%(W/V)KOH溶液中,用20%(V/V)硫酸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3.准确称取优级纯1.3204gAs2O3溶解于3mL8mol/LHCl后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4.准确称取优级纯1.3204gAs2O3溶解于20mL1mol/LNaOH溶液中,用1mol/LHCl中和至酚酞之红色退去,稀释至1000mL,此溶液1mL含1mgAs。

推荐分析条件

一.砷标准系列的配制

砷标准使用液1μg/mL。

吸取标准贮备液1mg/mLAs,用10%(V/V)HCl逐级稀释至1μg/mL,用此溶液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标样号加入硫脲加入1μg/mL加入10%(v/v)HCl浓度

(100g/L)溶液标准溶液稀至最终体积

(mL)(mL)(mL)(μg/mL)

S0100.0500.00

S1100.5500.01

S2101.0500.02

S3102.0500.04

S4104.0500.08

还原剂的配制:

KBH4溶液1%(W/V):

称取2gKOH溶于200mL纯水中,加入10g硼氢化钾并使之溶解后,用脱脂棉过滤,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宜现用现配。

二.仪器工作条件(供参考)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

260―280V灯主电流(峰值):

60―80mA

原子化器的温度:

室温(挡)原子化器的高度:

7mm

KBH4浓度:

1%―1.5%载流:

10%(V/V)HCl

Ar气流量:

600―800mL/min测量方式:

标准曲线法

读数方式:

峰面积积分时间:

14―16s

延迟时间:

2s

测量程序设置

步骤时间(S)泵速(转/分)

(1)采样8100

(2)停40

(3)注入(自动生成)100

(4)停50

三.注意事项

(1)在盐酸中一般都存在着一定含量的As,因此采用优级纯HCL可减少空白。

但也有个别情况分析纯中As含量低于优级纯,以及不同生产厂或不同的生产批号As的含量差别也很大,因此建议在使用前先用少量的HCl配制成10%(V/V)条件下进行对比检验。

(2)将所使用前的各种器皿必须用(1+1)HNO3浸泡24小时,然后认真清洗干净,防止As的污染。

(3)本说明所配制的砷标准贮备液为三价状态,为防止在保存期间砷被氧化,仍建议采用硫脲,硫脲+抗坏血酸,碘化钾预先还原As(Ⅴ)至As(Ⅲ),还原速度受温度影响,室温低于或小于15℃,至少应放置30分钟,样品也必须同样进行预还原。

(4)配置标准溶液的容量瓶必须长期固定不变,不能任意变动。

(5)配制标准溶液时宜采用固定的一支5mL刻度的移液管,可直接用于配制全部标准系列。

(6)硼氢化钾溶液浓度对As测定有较大影响。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在HCL>

2.4mol/L情况下,硫脲或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可以将As(Ⅴ)

还原至三价状态,同时可以消除Cu、Ni等元素的干扰。

浓度1μg/LAs加入还原剂后,下列元素浓度不干扰测定:

K500mg/L,Na500mg/L,Ca500mg/L,Mg1000mg/L,Zn200mg/L,Cd50mg/L,Co50mg/L,Ni20mg/L,Cu150mg/L。

其它可形成氢化物元素的有,Sn12mg/L,Se25mg/L,Te25mg/L,Pb50mg/L,Sb6mg/L,Bi4mg/L,及Hg0.8mg/L不干扰测定。

大量Sb产生气相干扰,可将氢化物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消除干扰。

对于特殊样品还可以采用蒸馏,萃取等分离手段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应用

(一)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砷的测定─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538―95)

试剂:

(1)盐酸

(2)硫脲(50g/L)─抗坏血酸(50g/L)混合溶液:

称取硫脲5g,抗坏血酸5g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硼氢化钾(7g/L):

称取2g氢氧化钾溶于200mL纯水中,加入7g硼氢化钾并使之溶解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用时现配。

砷标准贮备液(0.10mg/mL):

称取已于105℃干燥2h的三氧化二砷(优级纯)0.13204g于50mL烧杯中,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40g/L)使之溶解后,加10mL盐酸溶液(1+1)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砷标准使用液(0.10μg/mL):

吸取砷标准贮备液5mL于500mL容量瓶中,以纯水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μg砷。

吸取此溶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纯水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有0.1μg砷。

样品预还原:

吸取水样2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盐酸和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各2.5mL,摇匀,放置15min。

校正曲线的绘制:

吸取砷标准使用溶液0.0,0.10,0.20,0.50,1.00,2.50mL于一系列25mL比色管中,加盐酸和硫脲─抗坏血酸各2.5mL,以纯水稀释至25mL,摇匀,放置15min后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限为2ng,若进样5mL测定,最低检测浓度为0.4μg/L。

精密度和准确度:

6个实验室对含量为20μg/L的合成水样分别进行5次测定,其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8%,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6%,平均相对误差为3.9%。

(二)地下水中砷的测定─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地质矿产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1987年7月通过)

(1)浓盐酸

(2)5%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

称取硫脲5g,抗坏血酸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用时现配。

(3)1%硼氢化钾溶液:

称取氢氧化钾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硼氢化钾10g溶解。

(4)砷标准贮备液:

称取已经于105℃干燥2h后的三氧化二砷0.13204g于100mL烧杯中,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解后,加入盐酸溶液(1+1)10mL,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此溶液1mL含有100μg砷。

(5)砷标准使用溶液:

将砷标准贮备溶液逐级稀释至1mL含有1μg砷。

样品的预还原:

(1)取PH<

2的浓盐酸或硝酸酸化的清澈水样40mL于50mL容量瓶中。

(2)加入浓盐酸及5%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各5mL,摇匀,放置10min。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砷标准使用溶液(1μg/mL)0.0,0.1,0.25,0.50,1.0,1.5mL于一系列50mL容量瓶中,加入浓盐酸及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各5mL,摇匀,放置10min。

同一实验室,批间6次测定进行统计,含量为0.068mg/LAs,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

水样加标准砷0.5─2.5μg的回收率在92一106%之间。

不同分析方法结果对比,对含量为0.015,0.03及0.05mg/L的砷,其相对偏差分别为25%,13%及5%。

附录

仪器工作条件

请参考本系统推荐分析条件中仪器工作条件

(三)食品中砷的测定─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卫生部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GB/T5009.11─1996)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以上试剂,测定用水为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1)氢氧化钠溶液(2g/L)。

(2)硼氢化钠(NaBH4)溶液(10g/L):

称取硼氢化钠10g,溶于2g/L氢氧化钠溶液1000mL中,混匀。

(也可用硼氢化钾代替硼氢化钠)。

(3)硫脲溶液(50g/L)。

(4)硫酸溶液(1+9):

量取硫酸100mL,小心倒入900mL水中,混匀。

(5)氢氧化钠溶液(100g/L)。

(6)砷标准贮备溶液,含砷0.1mg/mL:

准确称取于100℃干燥2h以上的三氧化二砷(As2O3)0.13204g,加100g/L氢氧化钠10mL溶解,用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硫酸(1+9)25mL,定容至刻度。

砷标准使用溶液,含量1μg/mL:

吸取1.00mL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此溶液应当日配置使用。

(7)湿消解试剂:

硝酸,硫酸,高氯酸。

(8)干灰化试剂:

六水硝酸镁(150g/L),氧化镁,盐酸(1+1)。

样品消解:

湿消解:

固体样品称样1─2.5g,液体样品称样5─10g(或mL)(精确至小数点后第2位),置于50─100mL锥形烧瓶中,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

加硝酸20─40mL,硫酸1.25mL,摇匀后放置过滤,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

若消解液处理至10mL左右仍有未分解物质或色泽变深,稍冷,补加硝酸5─10mL,再消解至10mL左右观察,如此重复两三次,注意避免炭化,如仍不能消解完全,则加入高氯酸1─2mL,继续加热至消解完全后,再继续蒸发至高氯酸白烟散尽,硫酸的白烟开始冒出,冷却,加水25mL,再蒸发至冒硫酸白烟。

冷却,用水将内容物定量转入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其间加入50g/L硫脲2.5mL,加水至刻度并混匀,备测。

干灰化:

一般应用于固体样品,称取1─2.5g(精确至小数点后第2位)于50─100mL坩埚中,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

加150g/L硝酸镁10mL混匀,低热蒸干,将氧化镁1g仔细复盖在干渣上,于电炉上炭化至冒黑烟,移入550℃高温炉灰化4小时。

取出冷却,小心加入(1+1)盐酸10mL,以中和氧化镁并溶解灰份,转入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

向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50g/L硫脲2.5mL。

另用(1+9)硫酸12.5mL分次刷洗坩埚后转出合并,直到25mL刻度,混匀备测。

标准系列制备:

取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6支,依次准确加入1μg/mLAs的标准使用溶液0.0,0.05,0.2,0.5,2.0,5.0mL(各相当于砷浓度0,2,8,20,80,200ng/mL)。

各加硫酸(1+9)12.5mL,50g/L硫脲2.5mL,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其它应用实例,请参阅本系统参考文献。

1.地球化学样品中砷的测定

2.土壤样品中砷的测定

3.萤石中砷的测定

4.大洋沉积物样品中砷的测定

5.电解铜中砷的测定

6.钒触煤中砷的测定

7.黄磷中砷的测定

8.富锑矿中砷的测定

9.土壤提取液中砷的测定

10.煤样中砷的测定

11.饮用水中砷的测定

12.地下水中砷的测定

13.自来水、河水、矿泉水中砷的测定

14.天然水中砷的测定

15.茶叶中砷的测定

16.农作物中砷的测定

17.人发中砷的测定

18.正常及病人头发中砷的测定

19.尿样中砷的测定

20.地下水、工厂排放水中总As、As+3的测定

21.自来水、雨水、电厂废水、河水、湖水中砷的测定

22.海水中砷的测定

锑(Sb)

1.Sb的原子荧光光谱

206.830―5.992

217.530―5.696

231.110―5.362

252.851.222―6.123

259.801.055―5.826

259.801.222―5.992

277.701.222―5.696

287.791.055―5.362

206.83,217.58,231.15(nm)线为共振荧光,故有最强的荧光信号。

277.70,287.79(nm)线为直跃线荧光,荧光信号很弱。

非分辨的发射和荧光谱线为259.805,259.809(nm)。

252.95(nm)纯粹是一种热助激发荧光线。

2.氢化物的物理性质

AsH3-88-18.4

标准贮备溶液的配制

1.准确称取2.774g酒石酸锑钾(KSbC4O7·

1/2H2O)溶于20%(V/V)HC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20%(V/V)HCL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mgSb。

2.准确称取1.000g纯金属锑,用10mlHNO3,5mlHCL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3.准确称取1.000g纯金属锑,用硫酸10ml加热溶解,冷却后加50mlHC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一.锑标准系列的配制

锑标准系列使用溶液1μg/ml。

吸取标准贮备液1mg/mlSb,用10%(V/V)HCL逐级稀释至1μg/ml,用此溶液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标样号加入硫脲加入1μg/ml加入10%(V/V)HCL浓度

(100g/l)标准溶液稀释最终体积

(ml)(ml)(μg/ml)

S0100.0500.00

S1100.5500.01

S2101.0500.02

S3102.0500.04

S4104.0500.08

还原剂的配制

KBH4溶液1%(W/V):

称取2gKOH溶于约200ml纯水中,加入10g硼氢化钾并使之溶解后,用脱脂棉过滤,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宜现配现用。

二.仪器工作条件(参考)

负高压:

260―280V灯主电流(峰值):

80mA―100mA

原子化器温度:

室温(挡)原子化器高度:

KBH4浓度:

1―1.5%载流:

10%(V/V)HCL

Ar气流量:

600―800ml/min测量方式:

读数方式:

峰面积积分时间:

14―16s

延迟时间:

2―3s

步骤时间(S)泵速(转/分)

(1)采样8100

(2)停40

(3)注入(自动生成)100

(4)停50

三.注意事项

(1)本说明所配制的锑标准贮备液为三价状态,为防止在保存期间锑被氧化,仍建议采用硫脲或硫脲+抗坏血酸或碘化钾预先还原Sb(V)至Sb(Ⅲ),还原速度受温度影响,室温低于15℃,至少应放置60分钟。

样品也必须同样进行预还原。

(2)配制的标准溶液的容量瓶必须长期固定不变,不要任意变动。

(3)配制标准溶液时,建议采用固定的一支5ml刻度移液管,可直接用于配制全套标准溶液。

(4)根据被测样品不同含量的需要,可改变标准使用液的浓度及配制不同的标准系列。

而后改变负高压和灯电流,设定适宜的测量条件。

(5)当要求高灵敏度测定的需要,还可采用适当增加空心阴极灯辅助电流30―40mA。

水样中常见元素在下列浓度对1μg/lSb测定不扰:

K10mg/l,Na20mg/l,Ca50mg/l,Mg30mg/l,Cu2mg/l,Mn2mg/l,Cd2mg/l,Pb1mg/l,Fe2mg/l,Cr1mg/l,Zn1mg/l,Se1mg/l,AL1mg/l,Hg1mg/l。

但As元素大于0.1mg/l时有正干扰,小于0.1mg/l不产生干扰。

在地质样测定时Cu、Ni、Co和Au等元素有干扰,可以与As一样,加入5%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消除干扰。

其它可形成氢化物元素As、Bi、Se、Te和Sn等不大于10mg/l时无干扰。

分析特殊样品时,还可用沉淀及溶剂萃取等方法来消除干扰。

应用

国家标准方法

食品中锑的测定―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卫生部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第四章第十七节)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1)硝酸+高氯酸(4+1)混合酸:

分别量取硝酸40ml,高氯酸100ml混匀。

(2)盐酸溶液(1+1):

量取250ml盐酸倒入250ml水中,摇匀。

(3)硫酸(优级纯)

(4)30%过氧化氢

(5)硫脲(20g/l)+碘化钾(100g/l)混合溶液:

分别称取2g硫脲,10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混匀。

(6)硼氢化钾(10g/l)溶液:

称取10g硼氢化钾,溶于2g/l氢氧化钾溶液1000ml中,摇匀。

(7)锑标准贮备液(1.00mg/ml):

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

锑标准使用液(1.00μg/ml):

将标准贮备液1.00mg/ml逐级稀释至1ml含1μg锑。

样品消化

称取固体样品0.2―2.00g,液体样品2.00―10.00g(或ml),置于50―100ml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高氯酸(4+1)混合酸5―10ml,然后加入硫酸1―2ml,摇匀浸泡,放置过夜。

次日,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至消化液呈蛋黄色或无色(若消解过程色泽较深,稍冷补加少量硝酸,继续消解),加入20ml水,再继续加热赶酸至消化液0.5―1.0ml止,冷却后用少量水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加入盐酸溶液(1+1)2.0ml,硫脲(20g/l)+碘化钾(100g/l)混合液2.0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分钟后测定。

同时做试剂空白。

标准系列制备

取25ml容量瓶7只,依次准确加入锑标准使用液(1μg/ml)0.00,0.05,0.10,0.25,0.50,1.00,1.50ml(各相当于锑0.00,2.0,4.0,10,20,40,60ng/ml)用少量水稀释只刻度,摇匀。

放置30分钟后待测。

请参考本系统推荐分析条件中仪器工作条件。

适当选定负高压和灯电流,其它条件基本不变。

其它应用实例

1.地球化学样品中锑的测定

2.地下水和饮用水中锑的测定

3.河水和废水中锑(Ⅲ)、锑(Ⅴ)的测定

4.钢铁中锑的测定

5.粮食中锑的测定

6.植物样中锑的测定

请查阅本系统中参考文献

铋(Bi)

1.Bi的原子荧光光谱

206.170―6.012

269.671.416―6.012

302.461.914―6.012

306.770―4.040

206.17(nm)的辐射仅有一部分再发射出来产生共振荧光。

故荧光信号很弱。

269.67(nm)属于直跃线荧光。

由于302.46和306.77(nm)波长跃迁机率大,因此有最强的荧光强度。

在含氩的扩散火焰中得到的荧光信号比在含氮的火焰中高一倍。

BiH3―-22

1.准确称取1.000g高纯金属铋,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1)HNO3100ml低温溶解,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mgBi。

2.准确称取光谱纯Bi2O3(99.99%)1.1148g,溶于50mlHNO3中,加热溶解,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mgBi。

Bi标准系列的配制

铋标准系列使用溶液1μg/ml。

吸取标准贮备液1mg/mlBi,用10%(v/v)HCL逐级稀释至1μg/ml,用此溶液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标样号加入1μg/mlBi加入10%(V/V)HCL浓度

标准溶液稀释至最终体积

(ml)(ml)(μg/ml)

S00.0500.00

S10.5500.01

S21.0500.02

S32.0500.04

S44.0500.08

负高压:

原子化器温度:

室温原子化器高度:

1―1.5%载流:

600―800ml/min测量方式:

峰面积积分时间:

2s进样体积:

1ml

步骤时间(S)泵速(转/分)

(3)注入(自动生成)100

Cu、Ni、Co和Au等元素有干扰,Cu和Au的干扰可以加入硫脲消除,一般样品可加入1mg/mlFe3+溶液,使上述干扰元素的允许量可以大大提高。

其他可以形成氢化物元素As、Sb、Se、Te、Sn、Ge等存在量不大于10μg/ml时无干扰。

对于复杂基体物质及Bi含量较低的样品可采用沉淀或离子交换等分离富集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应用实例

1.地球化学样品中铋的测定

2.植物样中铋的测定

3.钢铁样中铋的测定

4.冶金样中铋的测定

请参考本系统中参考文献

汞(Hg)

1.汞的原子荧光光谱

汞的原子荧光光谱都采用253.65(nm)共振荧光线。

汞的另一共振线为184.9(nm),由于大气对此波长吸收较大,因而一般的仪器不能应用。

2.汞的物理性质

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态,其沸点为365.58℃,冰点为-38.87℃,在常温下汞蒸气中的汞是呈原子状态存在,即使在零度以下,汞仍然能够蒸发。

因为汞即使在高温下也有相当高的原子蒸气压,故汞极易原子化。

Hg2+在酸性溶液中极易被KBH4或SnCl2等还原剂还原成汞蒸气;

以及汞的化合物也能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汞蒸气,从而使之可以方便地从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标准贮备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