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541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docx

计网知识点总结620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一、CRC计算。

P.166

(目的:

理解G(x)多项式,会进行计算判断接受的比特串是否正确)

1.CRC校验原理

具体来说,CRC校验原理就是以下几个步骤:

  

(1)先选择(可以随机选择,也可按标准选择,具体在后面介绍)一个用于在接收端进行校验时,对接收的帧进行除法运算的除数(是二进制比较特串,通常是以多项方式表示,所以CRC又称多项式编码方法,这个多项式也称之为“生成多项式”)。

  

(2)看所选定的除数二进制位数(假设为k位),然后在要发送的数据帧(假设为m位)后面加上k-1位“0”,然后以这个加了k-1个“0“的新帧(一共是m+k-1位)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上面这个除数,所得到的余数(也是二进制的比特串)就是该帧的CRC校验码,也称之为FCS(帧校验序列)。

但要注意的是,余数的位数一定要是比除数位数只能少一位,哪怕前面位是0,甚至是全为0(附带好整除时)也都不能省略。

  (3)再把这个校验码附加在原数据帧(就是m位的帧,注意不是在后面形成的m+k-1位的帧)后面,构建一个新帧发送到接收端,最后在接收端再把这个新帧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前面选择的除数,如果没有余数,则表明该帧在传输过程中没出错,否则出现了差错。

【说明】“模2除法”与“算术除法”类似,但它既不向上位借位,也不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相同位数值的大小,只要以相同位数进行相除即可。

模2加法运算为:

1+1=0,0+1=1,0+0=0,无进位,也无借位;模2减法运算为:

1-1=0,0-1=1,1-0=1,0-0=0,也无进位,无借位。

相当于二进制中的逻辑异或运算。

也就是比较后,两者对应位相同则结果为“0”,不同则结果为“1”。

如100101除以1110,结果得到商为11,余数为1,如图5-9左图所示。

如11×11=101,如图5-9右图所示。

图5-9 “模2除法”和“模2乘法”示例

例题: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整个过程。

现假设选择的CRC生成多项式为G(X) =X4 +X3 +1,要求出二进制序列10110011的CRC校验码。

下面是具体的计算过程:

  

(1)首先把生成多项式转换成二进制数,由G(X) =X4 +X3 +1可以知道(,它一共是5位(总位数等于最高位的幂次加1,即4+1=5),然后根据多项式各项的含义(多项式只列出二进制值为1的位,也就是这个二进制的第4位、第3位、第0位的二进制均为1,其它位均为0)很快就可得到它的二进制比特串为11001。

  

(2)因为生成多项式的位数为5,根据前面的介绍,得知CRC校验码的位数为4(校验码的位数比生成多项式的位数少1)。

因为原数据帧10110011,在它后面再加4个0,得到1,然后把这个数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生成多项式,得到的余数,即CRC校验码为0100,如图5-10所示。

注意参考前面介绍的“模2除法”运算法则。

图5-10CRC校验码计算示例

  (3)把上步计算得到的CRC校验码0100替换原始帧1后面的四个“0”,得到新帧1。

再把这个新帧发送到接收端。

  (4)当以上新帧到达接收端后,接收端会把这个新帧再用上面选定的除数11001以“模2除法”方式去除,验证余数是否为0,如果为0,则证明该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否则出现了差错。

2、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

作用:

子网掩码就是用来指定某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的,换一句话说,就是用来划分子网的。

计算子网掩码:

要划分子网就需要计算子网掩码和分配相应的主机块,尽管采用二进制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但如果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计算起来更为简便。

方法一:

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主要)

1.首先,将子网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统计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

3.最后,先求出此IP地址对应的地址类别的子网掩码。

再将求出的子网掩码的主机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机号”)的前N位全部置1,这样即可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例:

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28个子网:

1)(28)10=(11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5,则N=5;

3)此IP地址为B类地址,而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且B类地址的主机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

于是将子网掩码255.255.0.0中的主机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255.255.248.0,而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28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7.194.0.0的子网掩码。

方法二:

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首先,将主机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

应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统计由“1”中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如果主机数大于254,则N>8,也就是说主机地址将超过8位;

3.最后,使用255.255.255.255将此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为1,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将N位全部置为0,所得到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子网掩码值。

例:

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500台:

1)(500)10=(111110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9,则N=9;

3)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1,得到255.255.255.255。

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9位置0,可得:

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即255.255.254.0。

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主机为500台的B类IP地址167.194.0.0的子网掩码。

相关例题:

P地址为192·168·100·163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计算过程。

答:

根据题目子网掩码255.255.255.224,算出块大小256-224=32

分出的子网数

0,32,64,96,128,160,192,2248个子网

子网地址分别是

192.168.100.0

192.168.100.32

192.168.100.64

192.168.100.96

192.168.100.128

192.168.100.160

192.168.100.192

192.168.100.224

则题目的IP地址是在

192.168.100.160这个子网里面。

地址范围192.168.100.161~192.168.100.190可用主机数30台

广播地址是192.168.100.191

网络地址是192.168.100.160

3、TCP拥塞控制算法P441

慢速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快速恢复(记住关键词了解即可)

慢启动:

最初的TCP在连接建立成功后会向网络中发送大量的数据包,这样很容易导致网络中路由器缓存空间耗尽,从而发生拥塞。

因此新建立的连接不能够一开始就大量发送数据包,而只能根据网络情况逐步增加每次发送的数据量,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具体来说,当新建连接时,cwnd初始化为1个最大报文段(MSS)大小,发送端开始按照拥塞窗口大小发送数据,每当有一个报文段被确认,cwnd就增加1个MSS大小。

这样cwnd的值就随着网络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呈指数级增长,事实上,慢启动的速度一点也不慢,只是它的起点比较低一点而已。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下:

   开始          --->     cwnd = 1

   经过1个RTT后   --->     cwnd = 2*1 = 2

   经过2个RTT后   --->    cwnd = 2*2= 4

   经过3个RTT后   --->    cwnd = 4*2 = 8

如果带宽为W,那么经过RTT*log2W时间就可以占满带宽。

拥塞避免:

从慢启动可以看到,cwnd可以很快的增长上来,从而最大程度利用网络带宽资源,但是cwnd不能一直这样无限增长下去,一定需要某个限制。

TCP使用了一个叫慢启动门限(ssthresh)的变量,当cwnd超过该值后,慢启动过程结束,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对于大多数TCP实现来说,ssthresh的值是65536(同样以字节计算)。

拥塞避免的主要思想是加法增大,也就是cwnd的值不再指数级往上升,开始加法增加。

此时当窗口中所有的报文段都被确认时,cwnd的大小加1,cwnd的值就随着RTT开始线性增加,这样就可以避免增长过快导致网络拥塞,慢慢的增加调整到网络的最佳值。

其实TCP还有一种情况会进行快速重传:

那就是收到3个相同的ACK。

TCP在收到乱序到达包时就会立即发送ACK,TCP利用3个相同的ACK来判定数据包的丢失,此时进行快速重传,快速重传做的事情有:

1.把ssthresh设置为cwnd的一半

2.把cwnd再设置为ssthresh的值(具体实现有些为ssthresh+3)

3.重新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快速恢复的主要步骤是:

1.当收到3个重复ACK时,把ssthresh设置为cwnd的一半,把cwnd设置为ssthresh的值加3,然后重传丢失的报文段,加3的原因是因为收到3个重复的ACK,表明有3个“老”的数据包离开了网络。

 

2.再收到重复的ACK时,拥塞窗口增加1。

3.当收到新的数据包的ACK时,把cwnd设置为第一步中的ssthresh的值。

原因是因为该ACK确认了新的数据,说明从重复ACK时的数据都已收到,该恢复过程已经结束,可以回到恢复之前的状态了,也即再次进入拥塞避免状态。

相关例题:

1:

为避免和消除拥塞,TCP采用哪些策略来控制拥塞窗口

答:

为了避免和消除拥塞,TCP周而复始地采用3种策略来控制拥塞窗口的大小。

首先是使用慢启动策略,在建立连接时拥塞窗口被设置为一个最大段大小MSS。

对于每一个段的确认都会使拥塞窗口增加一个MSS,实际上这种增加方式是指数级的增加。

例如,开始时只能发送一个数据段,当收到该段的确认后拥塞窗口加大到两个MSS,发送方接着发送两个段,收到这两个段的确认后,拥塞窗口加大到4个MSS,接下来发送4个段,依此类推。

当拥塞窗口加大到门限值(拥塞发生时的拥塞窗口的一半)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在这一阶段使用的策略是,每收到一个确认,拥塞窗口加大1/n个MSS(n为拥塞窗口大小),即使确认是针对多个段的,拥塞窗口也只加大1个

MSS,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拥塞窗口的增长。

但在此阶段,拥塞窗口仍在增长,最终可能导致拥塞。

拥塞使重传定时器超时,发送方进入拥塞解决阶段。

发送方在进行重传的同时,将门限值调整为拥塞窗口的一半,并将拥塞窗口恢复成一个MSS,然后进人新一轮的循环。

2:

为什么说,拥塞造成的数据丢失,仅仅靠超时重传是无法解决的?

答:

拥塞是由于网络中的路由器超载而引起的严重延迟现象。

拥塞的发生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数据的丢失会引起超时重传,而超时重传的数据又会进一步加剧拥塞,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将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4、TCP报文P429

连接建立

TCP是因特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

当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

TCP的三次握手

SYN+ACK[1] ,并最终对对方的SYN执行ACK确认。

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错误的连接,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1、客户端发送SYN(SEQ=x)报文给服务器端,进入SYN_SEND状态。

2、服务器端收到SYN报文,回应一个SYN(SEQ=y)ACK(ACK=x+1)报文,进入SYN_RECV状态。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的SYN报文,回应一个ACK(ACK=y+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