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4872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2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难点解读】

1、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重点突破:

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必要;

同时通过对比,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殊性。

2、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难点突破:

利用实例说明公私合营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分析、讲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策略】

1、史料教学法:

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

2、情境导学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

3、启发式教学:

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4、自主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5分钟

方案一:

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

材料一:

“土改后的问题: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

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

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

材料二“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教师提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权问题之后,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

方案二:

多媒体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并展示歌词: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共产党好,

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

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

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建设好。

教师介绍:

这是新中国传唱于大江南北的一首歌曲,歌曲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社会建成的欢欣和鼓舞,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共产党的歌颂之情,但是大家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什么事件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讲授新课】30-35分钟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4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

包括哪三个方面?

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

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本课的教学大纲结构。

教学提示: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中的“三”是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是指社会主义改造。

一、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5分钟)

1、农业的改造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目,交流思考:

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土地改革一课的内容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说:

“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回到导入部分的问题。

教师请学生对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改造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学生预期回答: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讲述:

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生产合作化道路,同时对手工业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作化道路。

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

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

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对农村和城市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改造过程中,必须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又能够满足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原则,采取稳妥的步骤。

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点拨归纳: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式和完成情况,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

①原因: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方式: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完成: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多媒体展示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表)

拓展延伸:

现代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很难理解农村社会的经济组织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改造方式,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详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具体的运作方式:

①土地入股;

②牲畜、农具折价入社;

③统一经营;

④统一分配。

教师可指导学生一组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的历史图片,配以教师解释,以加深学生对农业合作化的理解。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教材在编排上没有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重点来对待,教师可以对这一知识点作简单处理。

教师简要讲述: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手工业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多媒体展示: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表)

教师过渡:

同学们,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二、公私合营(20分钟)

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目,交流思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多媒体展示)

时间

1954年

方式

公私合营

政策

和平赎买

完成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

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有独创。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我们一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国家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探讨、自由回答。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还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

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近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在工业化建设中有其积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赚取利润,但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

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势,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制定了稳妥的政策,逐步实现改造。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难点解析:

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

“私”指什么?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教师归纳: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而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区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什么是“赎买政策”?

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党和政府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

(多媒体展示“赎买”的两种方式: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国家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采取的态度和农业、手工业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

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通过这些措施,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过分发展给过渡任务完成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利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自由发表观点。

教师点明:

(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图片,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提炼升华: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

学生回答:

1956年。

教师追问:

有什么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师继续问:

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

这些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①改造后期,对三大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②基本完成后,对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合适。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

【4、板书设计】

【5、评价方案】

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两者的联系。

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能到达的还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认识到的。

以前对于我们经过过渡进入的社会主义还要不要分阶段,分哪些阶段,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什么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一般的社会主义原则出发来规划我们的发展,还没像现在这样明确地提出和思考过。

新民主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本质相同的一面。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有了全新的性质,所以,由这个革命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看也就有了全新的性质。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新中国从成立开始,就摆脱了那个旧世界,而成为社会主义世界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从大层次、大划分上看,新民主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有本质的不同,而同社会主义社会有本质的相同。

2、两者的区别:

同时,两者又有本质不同的一面,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本质。

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不能混为一谈、并作一步一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只是有量的发展,而且由量的发展引起了质的变化,这质的变化的标志,就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从城市到乡村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而如党的八大所说,在我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是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通过情景设置等方法,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