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月一日帖画鸡或听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
绘
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宋王安石《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陈元靓《皇朝岁时杂记》卷五:
“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元方回《乙未岁除》诗:
“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
”版,同板。
小挂千:
旧时北京等地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刻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
清富察敦崇《燕亦岁时记.挂千》:
“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
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
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
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闹嚷嚷:
明代元旦日,男女老幼所戴之饰物。
以纸做成,缠于铜丝之上。
为古代“人胜”、宋代“闹蛾”之遗。
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
“岁时元旦拜年戴闹嚷嚷。
”原注:
“以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螞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
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
”清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元日闹嚷嚷》引《北京岁华记》:
“元旦人家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名曰闹嚷嚷。
”年糕:
江南地区,用糯米或粘性较大的米,加水磨成粉,蒸制而成的糕。
因是过农历年的食品,故称。
又称“水
磨年糕”。
各地式样不一,以江浙一带最为重视。
冬腊水制成,可存贮数月之久。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
年糕》:
“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
有黄、白之别。
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
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
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
其赏赍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
稍阔者,曰条半糕。
富家或雇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
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门市如云。
”按:
吴人所制“糕元宝”,黄者代表黄金,白者代表白银,清代诗人吴锡麒曾作诗嘲讽之。
五辛盘:
亦称“辛盘”。
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
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风俗。
意在尝新。
源于汉代立春日食生菜。
唐宋以下,演变为立春日之“春盘”。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
下五辛盘。
”原注引晋周处《风士记》:
“元日制五辛盘。
”原注:
“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
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薑、胡荽是也。
《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
《食医心镜》曰:
食五辛以辟厉气。
”唐韩鄂《岁华纪丽•元日》:
“肴列辛盘,觞称椒酒。
”
糯花米:
用糯米淘净晒干,在锅中拌炒爆而成,南方作为新年食品,并有用来占卜之俗。
起于宋以前。
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撚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注:
“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
见吴郡、姑
苏二志,张司直寅《太仓志》因之。
范志云:
亦曰米花。
李戒庵《漫笔》有《米花》诗:
春入吴城千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
就锅抛下黄金栗,转手翻成白玉花。
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天涯。
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髡斜。
《姑苏志》云:
’又曰卜流言,卜流年也。
'
拜年:
正月初一起,由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等热情款待之。
亦有士大夫之族,不亲自登门,仅遣子弟或仆役持帖代拜者,宋时已成风气,相沿至近代,改用贺年片。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是三
元之日也……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宋《嘉泰会稽志》:
“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曰岁假,凡五日而毕。
”宋周辉《清波杂志》:
“至正交贺,多不亲往,
有一士人令人持名衔,每至一门撼数声,而留刺字(贺年帖)以表到……吕荥阳公言:
’送门状习以成风,
既劳于作伪,且疏拙露见。
’司马温公在台阁时,不送门状,曰:
’不诚之事,不可为也!
'
清顾禄《清嘉
录•正月•拜年》:
“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门首设簿,书姓氏,号为门簿。
鲜衣炫服,飞轿生风,幽巷静坊,动成哄市。
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
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
”《江苏风物志•岁时
风俗•新春贺年》:
“接待贺年客人,除茶烟外,还有一茶生、瓜子、糖果、糕点等品。
扬州、仪征一带,有一种漆器‘桌盒’,盒为圆形或方形,有盖。
盒内分九个格档,中间一格放一枚大福橘周围八格分别装着各色糖饵。
主人从桌盒内取出果饵奉客时,每样都说点吉利的话,如花生谓‘长生不老’,瓜子谓‘瓜瓞
绵绵’,糖块谓‘甜甜密密’,黑枣谓‘早早发财’(或‘早娶新娘’、’早生贵子’)橘子谓’走大局’等等。
客人们略为尝食,但很少动那橘子。
元宵
汉代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以此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为“中元”,十
月十五为下元,共称“三元”。
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
至唐代,张灯成为最主要、盛大的活动,其夜又称“元夜”、“元夕”。
此夕京城内,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纵士女尽兴游观。
至宋代更为繁盛,又有食汤圆、灯谜、百戏、烟火等活动,后世相沿,遂增加,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至
十八日止,称“落灯”。
宋元话本、小说及文人诗词中极纪其盛。
《新唐书•严挺之传》:
“睿宗好音律,每听
忘倦。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望夜,胡人婆请然百千灯,因驰门禁,又追赐元年酻,帝御延喜、安福门纵观,昼夜不息,阅月未止。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会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宋朱淑真《元夜》诗:
“十里绮
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
“正月十五日为上
元节,前后张灯五夜。
相传宋时止三夜,钱王纳土,献钱买添两夜。
”《水浒传》第三二回:
“且说这清风
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之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天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欢迎下载
花,张挂起五七百碗花灯。
土地大王庙内,呈赛诸般社火。
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
”参阅宋孟
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吴自牧《梦梁录•元宵》。
灯市:
唐代始,正月十五夜张灯,至宋代臻于极盛。
自腊月末至正月初,民间已有各种奇巧灯彩应市,称为“灯市”。
后世相同,直至近代。
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
“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
等求售,谓之’灯市’。
自此以后,每夕皆然。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
“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
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槴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璃瓶之属。
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鲩、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
品目万殊,难以枚举。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
贵贱相沓,贫富相易贸。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珠络流苏照宝灯,星球佳制出时兴。
游人齐集琉璃厂,
巧样争夸见未曾。
”参阅《清嘉录•正月•灯市》。
闹蛾:
亦称“夜蛾”、“蛾儿”。
用纸做成的灯蛾儿。
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妇女戴之,以应时节,盖取蛾儿戏火之意。
至明代,仍很流行,“闹嚷嚷”即其遗制。
宋范成大《菩萨蛮》词:
“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
宋康与之《瑞鹤仙》词:
“花影乱,笑声喧。
闹蛾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
”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词: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
“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
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玉梅:
人工制作的白绢梅花。
宋代元宵节,节物尚白色,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夜,青年妇女盛行戴玉梅,以为应时的头饰。
届时街头巷陌,皆有售卖。
此风习延续至宋以后。
宋晁冲之《传言玉女》词:
“娇波向
人,手然玉梅低说:
“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宋李邴《女冠子》词: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
“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
”
走百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
“走百病”,又称“走桥”。
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
”明周用《走百病行》:
“都城灯市春头盛,
大家小家同节令。
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
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
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
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
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
“元夕,
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
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团:
本写作“糰”等。
一种以糯米粉做成的食品。
入水煮者,称水团或汤团,多于新年及元宵日食之。
亦有蒸熟者。
多有馅。
唐代为端午节食品。
今称大而干的为团,小而汤煮的为圆子。
团,盖取其形圆之义。
唐韦巨源《食谱》中有“玉露团”、“如意团”。
至宋代杭州水团、糍团等名色。
后世沿之。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盆中。
”宋吴氏《中馈录》:
“煮沙团方:
沙糖入赤
豆或绿豆沙,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
”清袁枚《随园食单》:
“罗卜汤团,
水粉汤团。
”清顾禄《清嘉录.三月.青团烤熟藕》:
“市上卖青团、烤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
汤圆:
民间食品。
唐代叫牢丸(清俞正燮说)。
宋代叫圆子(又写作“元子”)。
因在元宵节煮食,后又称作元宵。
今或称汤团。
南宋都城杭州已有专卖圆子的店铺,张家元子铺最有名。
系以糯米粉包以甜或咸的馅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
亦有不包馅,如今之酒酿圆子等。
宋朱淑真《圆子》诗: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
蟹眼汤。
”宋吴自枚《梦梁录.荤素从食店》:
“又为粉食店,专卖山药元子、真珠元子。
”清袁枚《随园食单
点心.水粉汤团》:
“用水粉和作汤团,滑腻异常。
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力口葱末、秋油作馅亦可。
作水粉法:
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带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细粉晒干用。
”清薛宝辰《素食说略.汤圆》:
“周必大朋《元宵浮圆子》诗,朱淑真有《圆子》诗,是元宵
汤圆之名,古已有之矣。
今人捏馅作小块,入糯米粉滚之,再湿再滚,大小合宜而止,曰元宵。
以水和糯米粉,擘块,实以馅包之,曰汤圆。
古人作此,当亦不外此二法也。
”清王誉昌《崇祯宫词》:
“饮醇食德
宽如海,那为牢丸计一丝。
”自注:
“段成式(记)食品,有‘汤中牢丸’。
一日帝谕买元宵来,即粉团也。
所司随进一碗,帝问其价,一曰’一贯钱’。
帝笑曰:
’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
’仍
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农历三月初,阳历的四月四日、五日或六日,寒食节的后一天。
唐时开始重视此节,因与寒食相联系,宫中于此日赐榆柳之火给近臣,民间也“改火”。
此外,又有拔河、斗鸡、抛球、秋千
等活动,试新茶、上坟、食饧粥等习俗。
自宋以下,民间更于这天插柳条于门,出郊游园饮酒,以贺佳节。
《淮南子•天文训》: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清明节,令蚕妾理蚕室。
是日也,杏花盛,种百谷。
”《渊鉴类函•岁时•清明》引《岁时记》:
“唐朝于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顺阳气也。
”又引上《会要》曰:
“禁火乃周之旧制,唐宋清明日赐新火,亦周人出火之义。
”又引唐
《辇下岁时记》:
“长安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天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都人聚门外以观。
”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诗:
“今日清明宴,佳景惜芳菲。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
来归。
”宋苏轼《东坡志林》:
“黄州俗,清明陶井。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士庶填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袞叠成楼阁之状。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各携枣餶、饮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
轿子即以杨柳杂花
装簇顶上,四垂遮映。
”宋吴自枚《梦梁录清明节》:
“至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
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
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踏青:
初春时,芳草始生,杨柳泛绿,至郊外野游,谓之踏青。
唯踏青的日期,因时地而异,或于二月初二,或于三月上巳,或于清明节前后。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
桥,曰踏青。
”清李稷勋《都门竹枝词》:
“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扫墓:
清明前后,士庶并出郊,持牲、醴、纸钱祭扫祖先坟墓,谓之“扫墓”,又叫“上坟”。
每至扫墓之日,路
远者则泛舟具馔而往,近者则提壶担盒而出。
至坟前,则挑新土、烧纸钱,祭山神、奠坟邻,哭泣尽哀而去。
除祭祖先外,亦有女婿祭岳父母墓,族人祭无祀孤冢者。
相传,先秦已有祭墓,是望墓为坛而祭,后渐变为直接祭于坟前。
汉魏时已很重视上坟之礼,但其时尚未成为正式礼制。
至隋唐时,寒食上墓,民间已相沿成俗。
唐开元二十年朝廷始下诏,令将寒食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因清明距寒食仅一二日,
故宋时扫墓多在清明。
至清,上墓日期规定更不严格,清明前一日直至立夏日,皆是扫墓之日。
端午
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
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
“端”为始之义,每
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
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端午”、“重午”。
为我国传统
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其起源甚古,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
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
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
《后汉书•礼仪志》: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明余有丁《帝京午日歌》:
“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
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踏归百草毒可禳,
系出五丝命可续。
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粽子:
”明余有丁《帝京
午日歌》:
……踏归百草毒可禳,
挂钟馗:
传说唐玄宗因病昼卧。
梦一大鬼破帽蓝包、角带朝靴,捉小鬼啖之。
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第,触阶而死。
玄宗梦觉而疾愈,命画家吴道子图其象。
其说自唐时始传,时翰林院例于岁末进钟馗像,皇帝并以之赐大臣。
民间亦是悬像于门首,谓可驱邪逐鬼。
唐、宋时挂钟馗像多在岁首,其后则改在端午。
唐张说有《谢赐钟馗画表》刘禹锡有《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
“岁除,画工献《钟馗
击鬼图》。
”宋沈括《补笔谈》:
“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模搨吴道子钟馗像镌版。
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
”清顾禄《清嘉录•五月•挂钟馗图》:
“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
”又引吴曼云《江乡节
物词》小序:
“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悬之以逐疫。
端午景:
亦称“端午节物”。
指端午节供养玩赏吃用诸物。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
“端午节物:
百索艾花、
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
”清顾禄《清嘉录.五月.端五》:
“五日,俗称端五。
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又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
赤口白舌帖子:
宋代民间于端午节时书写的一种帖子,谓能免除因口舌引起的纠纷灾祸。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月》:
“士宦
等家以生硃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
”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
“又以青罗
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襘。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
消除;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按,唐、宋时端午节又称天中节。
女儿节:
明清两代端午节的别称。
其时,小姑娘簪戴榴花,已嫁之女则回娘家省亲。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春场》: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儿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
“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时日为女儿节。
”《宛平县志》:
“五月五日......幼女佩纸符,簪
榴花,曰女儿节。
”《张北县志》:
“各家赶节前,搬请出嫁之女吃粽子,节后再送回。
”悬艾:
亦名“插艾”。
以艾草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
源于古代端午节采集众药草之俗。
艾,又名艾蒿、家艾,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味浓烈,有驱除蚊蝇虫蚁、净代空气的作用,艾绒可用于针灸。
菖蒲作用类似,民间迷信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
故自汉晋以来,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以应节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民间为“蒲龙艾虎”。
京有以艾束为人形者。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四民并
踏百草。
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注:
“今
.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明张岱《夜航船.天文夏》:
“端阳日”清光绪《左云县志稿》:
“五月初五.五月.端阳》:
“五朋朔,家家悬硃符,
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
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宋吴
自牧《楚梁录.五月》:
“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
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槴花插瓶中,谓之端五,辟除不祥。
日,天中节。
插艾,食角黍,饮雄黄酒。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插蒲龙艾虎。
”长命缕:
又名“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等。
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以其天气炎蒸,疾病易于流行,自汉以来,即于此月重五前后,以彩色丝线系于臂,谓可保平安健康,又谓能避刀兵之灾,故称。
《太
平御览》卷三一引汉应劭《风俗通》: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又“五彩,
辟五兵也。
”清顾禄《清嘉录•五月•长寿线》:
“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
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
“杭俗,结五彩索系小儿臂上,即古之长命缕也。
”诗曰:
“编成杂组费功
深,络索轻于臂缠金。
笑语玉郎还忆否?
年时五彩结同心。
天师符:
民间端午节期贴在门上的符。
为禳镇之一种。
上绘天师或钟馗像,意在驱除疫病毒虫,保佑全家健康。
亦称“灵符”、“五雷符”等。
其俗源于汉代。
“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为门户饰,以
止恶气。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月》:
“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家家买桃、柳……时果、五色瘟纸,当
门供养。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物》:
“插门以艾……家各悬五雷符。
”清顾禄《清嘉录•五月•贴天师符》:
“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
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符矣。
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
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符金。
”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
小序:
“杭俗,道家于端午送符,必署天师二字,以见其神。
受者皆答以钱米。
”诗云:
“研将朱墨任鸦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