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之于我高三作文.docx
《古筝之于我高三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筝之于我高三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筝之于我高三作文
古筝之于我
我不弹古筝已经五年多了。
挺遗憾的,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全国考试的八级证书,想到在那些个辛苦奋斗的日子里,手指指尖磨出一个又一个的老茧,走路时也满脑子的五线谱、简谱符号在乱飞,张口闭口哼出的都是曲子的调调。
学琴是个疯狂的过程。
记得小时侯就被古筝的清脆音律所吸引。
《还珠格格》中,紫薇就会弹奏,看的时候就更不免会向往那美好的境界,虽然演员本人并不会弹奏,但那音律总是围绕在我耳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于是在学校开办古筝班的第一年,我就成了学员之一。
一架古筝好贵,在那时更是一笔大耗资,但妈妈依然坚持为我买了一架。
那是一架贝雕的古筝,两端都镶嵌着贝壳制作的嫦娥抱月兔的图案,码子是紫黑色的,和琴壳的颜色一致,整个就像是用紫檀木制成的工艺品。
最初,我对古筝有着一种好奇心和喜爱之心,对于老师讲的内容都会努力地完成。
且我自小就有音乐的天赋,拉手风琴也已经是小有名气,对于音律与节拍的掌握,我都是最快最准确的,不到几天,我就能够演奏出象样的小曲,妈妈和老师都很惊奇,我自己更是沉醉其中。
老师觉得我应该是个可造之才,便问我母亲是否想让我考级。
我母亲一脸兴奋地同意了。
当时的国家政策,允许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通过全国考级八级的基础上,高考加分。
我母亲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对于考级的事表现地特别积极。
我比其他学生学得快,和几个伙伴一起兴奋地为着考级做准备。
曾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好的未来,在两个老师面前把自己练习的曲子弹奏一遍,然后就可以拿到证书,接着就可以上一个好大学。
我早早地练习熟了,轻易可以让音符在我的指间起舞。
我母亲笑了,“多歇歇吧,好好地学习也就不在于这几分了。
”当时的我没有懂这些话的意义,我只知道我喜欢古筝,闲时就想着该去弹弹了,只要弹着琴,所有的烦恼都会融化在音符间,听着那音乐就会心情愉快。
考级的时间是七月底八月初,每年都是如此。
到那时太阳火辣辣的,虽然那两首曲子早已烂熟于胸,我还是满头滴汗地弹着,弹着琴就不会烦躁,不会觉得热了。
妈妈心疼地拿出电风扇,洗干净了插上,对着我吹。
那一年考的是《渔舟唱晚》和《浏洋河》,我不遗余力地通过了考试。
那个暑假,我第一次考级,通过的是四级。
我母亲比我还要兴奋,她一脸笑容地对我说:
“囡囡,你真棒!
我们明年继续考!
”
我笑着说好。
却不想一切都和我想的不一样。
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古筝的学习中,母亲要求我放弃其它爱好。
于是我不再拉手风琴,王老师发出了叹息;我不再写书法,周老师不住地摇头;我再也不去舞蹈房了,杨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从此没有再参加独唱比赛;口琴也已经收至匣子内;我继而又丢掉了我最爱的绘画;素有“体育全才”之称的我,连操场也很少去了……
我的生活变成了只有学习和古筝了。
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练琴,几乎是从早到晚地练。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练琴的时候不再露出笑容,不再感到愉快,我只是有些机械地重复着勾、撇、打等动作,练习花指时,小指的疼痛也没有感觉到,直到停止弹奏,才发现已红了一片。
弹奏古筝,不再让我心情愉悦,我开始害怕它了。
第二年的考级也很顺利,我的《河南八板》弹得很好,《伊犁河畔》也发挥地不错。
在母亲的赞扬声中,六级证书成功收入囊中。
又一年,我整日坐在琴前,想的不再是如何弹好琴,而是如何才能找到借口休息一下,如何才能把琴放下,做些让我快乐的事。
这些枯燥的日子把我折磨得麻木了,手指尖早就肿得像猪蹄似的,我也不觉得什么。
我经常傻坐在琴的前面,等母亲唠叨几声就着手弹琴,弹上一两遍又继续发呆。
已经不可能再拉手风琴了;这么久了,骨头也长硬了,再要下腰就是高难度动作;想写写书法,结果一支毛笔也找不到了,只有墙角一瓶已变味的“一得格”墨汁;没有毛笔,又找不到颜料,水粉画也只好作罢……我只能偶尔拿支铅笔,绘一些我喜爱的卡通人物。
然而,手指早已肿得不适宜握笔了。
夏天就快要过去了。
政策变了,高考特长加分的制度取消了。
我也已经不想再弹琴了。
于是,那个暑假,我成功通过了八级的考试。
考试前老师曾经对我母亲说:
“孩子要好好地学才行,你这样的速成教育是不行的。
”
是啊,我三年考到八级,难道是把五、六、七级的内容都掌握了吗?
没有,肯定没有。
我只是被要求整天就练那两首,整天弹,整天练,然后考试。
我记得老师曾经断言,我通不过八级考试,因为我的练习时间太短,只短短两年,基本功并不是很扎实。
然而我通过了,我努我不弹古筝已经五年多了。
挺遗憾的,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全国考试的八级证书,想到在那些个辛苦奋斗的日子里,手指指尖磨出一个又一个的老茧,走路时也满脑子的五线谱、简谱符号在乱飞,张口闭口哼出的都是曲子的调调。
学琴是个疯狂的过程。
记得小时侯就被古筝的清脆音律所吸引。
《还珠格格》中,紫薇就会弹奏,看的时候就更不免会向往那美好的境界,虽然演员本人并不会弹奏,但那音律总是围绕在我耳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于是在学校开办古筝班的第一年,我就成了学员之一。
一架古筝好贵,在那时更是一笔大耗资,但妈妈依然坚持为我买了一架。
那是一架贝雕的古筝,两端都镶嵌着贝壳制作的嫦娥抱月兔的图案,码子是紫黑色的,和琴壳的颜色一致,整个就像是用紫檀木制成的工艺品。
最初,我对古筝有着一种好奇心和喜爱之心,对于老师讲的内容都会努力地完成。
且我自小就有音乐的天赋,拉手风琴也已经是小有名气,对于音律与节拍的掌握,我都是最快最准确的,不到几天,我就能够演奏出象样的小曲,妈妈和老师都很惊奇,我自己更是沉醉其中。
老师觉得我应该是个可造之才,便问我母亲是否想让我考级。
我母亲一脸兴奋地同意了。
当时的国家政策,允许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通过全国考级八级的基础上,高考加分。
我母亲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对于考级的事表现地特别积极。
我比其他学生学得快,和几个伙伴一起兴奋地为着考级做准备。
曾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好的未来,在两个老师面前把自己练习的曲子弹奏一遍,然后就可以拿到证书,接着就可以上一个好大学。
我早早地练习熟了,轻易可以让音符在我的指间起舞。
我母亲笑了,“多歇歇吧,好好地学习也就不在于这几分了。
”当时的我没有懂这些话的意义,我只知道我喜欢古筝,闲时就想着该去弹弹了,只要弹着琴,所有的烦恼都会融化在音符间,听着那音乐就会心情愉快。
考级的时间是七月底八月初,每年都是如此。
到那时太阳火辣辣的,虽然那两首曲子早已烂熟于胸,我还是满头滴汗地弹着,弹着琴就不会烦躁,不会觉得热了。
妈妈心疼地拿出电风扇,洗干净了插上,对着我吹。
那一年考的是《渔舟唱晚》和《浏洋河》,我不遗余力地通过了考试。
那个暑假,我第一次考级,通过的是四级。
我母亲比我还要兴奋,她一脸笑容地对我说:
“囡囡,你真棒!
我们明年继续考!
”
我笑着说好。
却不想一切都和我想的不一样。
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古筝的学习中,母亲要求我放弃其它爱好。
于是我不再拉手风琴,王老师发出了叹息;我不再写书法,周老师不住地摇头;我再也不去舞蹈房了,杨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从此没有再参加独唱比赛;口琴也已经收至匣子内;我继而又丢掉了我最爱的绘画;素有“体育全才”之称的我,连操场也很少去了……
我的生活变成了只有学习和古筝了。
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练琴,几乎是从早到晚地练。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练琴的时候不再露出笑容,不再感到愉快,我只是有些机械地重复着勾、撇、打等动作,练习花指时,小指的疼痛也没有感觉到,直到停止弹奏,才发现已红了一片。
弹奏古筝,不再让我心情愉悦,我开始害怕它了。
第二年的考级也很顺利,我的《河南八板》弹得很好,《伊犁河畔》也发挥地不错。
在母亲的赞扬声中,六级证书成功收入囊中。
又一年,我整日坐在琴前,想的不再是如何弹好琴,而是如何才能找到借口休息一下,如何才能把琴放下,做些让我快乐的事。
这些枯燥的日子把我折磨得麻木了,手指尖早就肿得像猪蹄似的,我也不觉得什么。
我经常傻坐在琴的前面,等母亲唠叨几声就着手弹琴,弹上一两遍又继续发呆。
已经不可能再拉手风琴了;这么久了,骨头也长硬了,再要下腰就是高难度动作;想写写书法,结果一支毛笔也找不到了,只有墙角一瓶已变味的“一得格”墨汁;没有毛笔,又找不到颜料,水粉画也只好作罢……我只能偶尔拿支铅笔,绘一些我喜爱的卡通人物。
然而,手指早已肿得不适宜握笔了。
夏天就快要过去了。
政策变了,高考特长加分的制度取消了。
我也已经不想再弹琴了。
于是,那个暑假,我成功通过了八级的考试。
考试前老师曾经对我母亲说:
“孩子要好好地学才行,你这样的速成教育是不行的。
”
是啊,我三年考到八级,难道是把五、六、七级的内容都掌握了吗?
没有,肯定没有。
我只是被要求整天就练那两首,整天弹,整天练,然后考试。
我记得老师曾经断言,我通不过八级考试,因为我的练习时间太短,只短短两年,基本功并不是很扎实。
然而我通过了,我努我不弹古筝已经五年多了。
挺遗憾的,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全国考试的八级证书,想到在那些个辛苦奋斗的日子里,手指指尖磨出一个又一个的老茧,走路时也满脑子的五线谱、简谱符号在乱飞,张口闭口哼出的都是曲子的调调。
学琴是个疯狂的过程。
记得小时侯就被古筝的清脆音律所吸引。
《还珠格格》中,紫薇就会弹奏,看的时候就更不免会向往那美好的境界,虽然演员本人并不会弹奏,但那音律总是围绕在我耳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于是在学校开办古筝班的第一年,我就成了学员之一。
一架古筝好贵,在那时更是一笔大耗资,但妈妈依然坚持为我买了一架。
那是一架贝雕的古筝,两端都镶嵌着贝壳制作的嫦娥抱月兔的图案,码子是紫黑色的,和琴壳的颜色一致,整个就像是用紫檀木制成的工艺品。
最初,我对古筝有着一种好奇心和喜爱之心,对于老师讲的内容都会努力地完成。
且我自小就有音乐的天赋,拉手风琴也已经是小有名气,对于音律与节拍的掌握,我都是最快最准确的,不到几天,我就能够演奏出象样的小曲,妈妈和老师都很惊奇,我自己更是沉醉其中。
老师觉得我应该是个可造之才,便问我母亲是否想让我考级。
我母亲一脸兴奋地同意了。
当时的国家政策,允许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通过全国考级八级的基础上,高考加分。
我母亲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对于考级的事表现地特别积极。
我比其他学生学得快,和几个伙伴一起兴奋地为着考级做准备。
曾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好的未来,在两个老师面前把自己练习的曲子弹奏一遍,然后就可以拿到证书,接着就可以上一个好大学。
我早早地练习熟了,轻易可以让音符在我的指间起舞。
我母亲笑了,“多歇歇吧,好好地学习也就不在于这几分了。
”当时的我没有懂这些话的意义,我只知道我喜欢古筝,闲时就想着该去弹弹了,只要弹着琴,所有的烦恼都会融化在音符间,听着那音乐就会心情愉快。
考级的时间是七月底八月初,每年都是如此。
到那时太阳火辣辣的,虽然那两首曲子早已烂熟于胸,我还是满头滴汗地弹着,弹着琴就不会烦躁,不会觉得热了。
妈妈心疼地拿出电风扇,洗干净了插上,对着我吹。
那一年考的是《渔舟唱晚》和《浏洋河》,我不遗余力地通过了考试。
那个暑假,我第一次考级,通过的是四级。
我母亲比我还要兴奋,她一脸笑容地对我说:
“囡囡,你真棒!
我们明年继续考!
”
我笑着说好。
却不想一切都和我想的不一样。
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古筝的学习中,母亲要求我放弃其它爱好。
于是我不再拉手风琴,王老师发出了叹息;我不再写书法,周老师不住地摇头;我再也不去舞蹈房了,杨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从此没有再参加独唱比赛;口琴也已经收至匣子内;我继而又丢掉了我最爱的绘画;素有“体育全才”之称的我,连操场也很少去了……
我的生活变成了只有学习和古筝了。
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练琴,几乎是从早到晚地练。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练琴的时候不再露出笑容,不再感到愉快,我只是有些机械地重复着勾、撇、打等动作,练习花指时,小指的疼痛也没有感觉到,直到停止弹奏,才发现已红了一片。
弹奏古筝,不再让我心情愉悦,我开始害怕它了。
第二年的考级也很顺利,我的《河南八板》弹得很好,《伊犁河畔》也发挥地不错。
在母亲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