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新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水貂养殖新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貂养殖新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饲养管理用品
包括水盆和食盆;
场内转运用的串笼箱和场外运输种貂用的运输笼;
捕貂网和捉貂手套;
小型绞肉机等。
3、笼箱
是貂笼和貂窝的总称,大多是分别制作组装在一起的。
貂笼一般长50~60cm,宽高各为30cm左右。
笼底用两块铁丝网拼成(网片用14号铁丝编织,四周用16号铁丝编制,网眼为3.5~5cm2),可随时拆换。
也可用带孔铁皮、木框或竹条制作。
窝箱用1.5~2cm厚的木板制成。
窝箱底做成活动式,底的一边用活页固定,清扫时可取下。
窝箱用挂钩固定在貂笼上,出入孔直径10cm,可随时取下或挂上。
4、貂棚
貂棚的走向以保证两侧都能平均地获得日照为宜,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到棚内,以确保貂皮的质量。
也可紧靠东西山墙修建单面貂棚,貂笼朝向棚檐,窝箱朝内,墙边留通道。
貂棚周围3~5m的地方修建围墙。
围墙高度一般为1.6~2.0m。
水貂场的规划与建设
一、场址选择
场址的选择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场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的生产发展。
因此在建场前,必须根据建场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进行全面勘察和合理布局,切不可草率定点建场或主观行事,这会给生产带来麻烦,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场址的选择,应以自然环境条件适合于水貂生物学特性为宗旨,并以稳定的饲料来源为基础,根据生产规模及发展远景规划,全面考虑其布局。
重点应考虑饲料、水和防疫条件,同时也要兼顾交通、电等其他条件。
貂场用水量很大,因此,场地应选在地上或地下水源充足和水质好的地方。
水貂饮用水最好采用深井水或泉水。
湖水、死水池塘的水容易被污染,不宜供饮用。
饲养场尽量不占耕地,最好利用贫瘠土地或非耕地。
用地面积应与貂群数量及今后发展需要相适应。
土质以沙土、砂壤土为宜。
貂舍要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
低洼、泥泞,不利排出污水的沼泽地带,常有云雾弥漫和风沙侵袭严重的地区,不宜建场。
由于水貂的繁殖和换毛与光周期密切相关,而光周期的变化幅度又和地理纬度相关。
因此,在建场时必须考虑当地的纬度。
从历年的生产情况看,我国北纬30℃以南地区不适宜发展水貂饲养业。
因为在低纬度地区饲养时,其繁殖机能将受到抑制,生产性能和毛皮质量也会逐年下降。
二、场地规划与布局
场址选好后,动工建场前应对貂场各部分建筑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使场内各种建筑布局合理。
水貂场一般分为三个功能区:
即生产区(包括饲料贮藏室、貂棚、饲料加工室等建筑物)、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职工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备等)和疫病防治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
依据地势和主风向进行合理分区。
职工生活区(居民点)应占全场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
其次为管理区;
生产区设在这些区的下风和较低处,但高于疫病防治管理区,并在其上风向。
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保持100米距离,生产区与疫病管理区保持200米距离。
生活区、管理区的生活污水,不得流入生产区。
1、生产区
是全场的工作重心,规模大的可分区规划与施工。
为保证防疫安全,应将种貂和皮貂分开,设在不同地段,分区饲养管理。
与饲料有关的建筑物,应配置在地势较高处,并且应保证卫生与安全。
貂场的垫草用量大,堆放位置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要考虑防火的安全性,与其他建筑物有60米的距离。
贮粪场的设置,应方便于貂粪运出,注意减少对环境污染。
2、疫病防治管理区
为防止疫病传播,该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与地势较低处,与棚舍保持300米的距离。
病貂隔离舍应单独设置院墙、通道和出入口。
该区的污水与废弃物应严格处理,防止疫病蔓延和对环境的污染。
3、管理区
水貂场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社会联系极为密切。
因此,在规划时,这个区位置的确定,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充分考虑饲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以及与居民点的联系。
貂场的供产销运输与社会联系频繁,造成疫霉传播的机会较多,故场外运输应严格与场内运输分开。
在场外管理的运输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车库应设在管理区。
除饲料库以外,其他仓库需设在管理区。
管理区与生产区应加以隔离。
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能进入生产区。
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一、幼貂营养需要特点
水貂仔兽从40-50日龄离乳,转为以饲料为食,至9月末为育成期,此为幼貂阶段,以后则转入准备配种期或换毛期。
育成期,由于营养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以动态平衡的方式积累,使机体组织细胞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幼貂生长和发育迅速,尤其在40-80日龄期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蛋白质代谢呈正平衡状态,即摄入氮总量大于排出氮总量。
因此,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极为迫切。
二、幼貂的日常管理
(一)离乳分群
仔貂生后40-45天应及时离乳分群,提早或推迟离乳对母貂和仔貂均无益处。
离乳前,应做好笼舍的建造、检修、清扫、消毒和垫草等准备工作。
离乳方法是一次将全窝仔貂离乳,每2-3只同性貂养于同一笼舍内,7-10天后分成单笼饲养。
幼貂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可通过定期称重来判断。
(二)接种
对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等易感性传染病,必须进行单苗预防接种,切不可心存侥幸。
(三)搞好卫生防疫
育成期要尽力避免水貂采食变质饲料,饲料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要天天刷洗和定期消毒,饲料室和貂棚内的卫生要搞好。
对蚁、蝇和老鼠等要尽力消灭,以预防胃肠炎、脂肪组织炎、下痢和中毒等疾患。
及时供给充足饮水,及时赶醒在阳光下睡觉的水貂,加强通风、预防中暑。
三、幼貂的饲养
根据幼貂的营养需要,其日粮能量标准为836.8-1171.52千焦耳,动物性饲料应占75%左右,由鱼类、畜禽内脏和副产品、颗粒饲料、鱼粉等组成,蔬菜可占1%-2%或不喂,谷物饲料可占20%-23%,还应加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只每天喂0.5-0.75克,或补喂骨粉0.5-1克、酵母4-5克、鱼肝油0.5-1克、维生素E2.5毫克,饲用土霉素0.5克。
育成期时值酷暑盛夏,要严防水貂因采食变质饲料而出现各种疾患。
因此,除从采购、运输、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上把好饲料品质关外,还必须有合理的饲喂制度。
此时一般日喂3次,早晚饲喂的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每次饲喂后1小时内保证吃完饲料,如果吃不完亦应及早撤出食碗。
这是育成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母貂经妊娠、产仔泌乳的营养消耗,此期体质体况普遍下降,部分母貂已达枯瘦状态而出现授乳症。
故在断乳后10-20天仍应按泌乳期日粮标准饲养,对患授乳症的母貂,应在饲料中加入0.4%—0.5%的食盐,并加喂肝脏、酵母、铁铜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以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否则,母貂夏季死亡率增高,翌年繁殖亦受不良影响。
水貂夏季饲养管理的四个方面
一、防暑降温
用席子、草帘等为水貂舍遮阳,并打开貂笼上盖,使之通风凉爽。
供给水貂大量的清洁饮水和洗澡用水,用凉水喷洒屋顶祛暑降温。
二、精心饲养
仔貂分窝8-10天后,将产箱垫草撤掉。
饲喂方式调整为:
早晨6点喂日粮的30%,10点后将食盘全部撤出,下午3点喂日粮的20%,晚上19点30分喂日粮的50%。
这种饲喂方式能有效防止饲料酸败。
在幼貂日粮中添加10%-15%的花生饼,这样能减少一部分动物性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且适口性好,对水貂的胃肠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三、卫生消毒
夏季细菌繁衍迅速,饲料发霉变质快,要加强卫生管理,建立建全卫生管理制度,及时清扫粪便、剩食、脏物;
对水槽、食具要坚持清洗;
笼舍、地面要定期消毒,注意饲料保管和检查,严禁饲喂酸败变质饲料;
每隔2-4天每公斤饲料中需添加土霉素0.1-0.2克,以避免水貂发生胃肠疾病。
四、疫病防治
仔貂断奶分窝后要接种疫苗,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疫病的发生。
其中病毒性肠炎疫苗、犬瘟热疫苗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防疫时尽可能避开高温天气与高温时段,以免因应激造成仔貂伤亡。
对感冒及因食物变质而引起的中毒而导致的仔貂胃膨胀、出血性胃肠炎等常见病要做到早检查、早治疗。
冬季水貂留种管理六要点
冬季是种貂管理的重要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水貂传染性肠炎和犬温热高发流行季节,稍有忽视就有大批发病的危险,主要管理有以下六点。
1、做好消毒在留种后要把所需的笼舍编制整齐,最好使用喷灯火焰消毒;
其次是季胺类消毒药如百毒杀、新洁尔灭稀释喷雾消毒;
三是用PP粉和甲醛混合烟熏,可完全地杀灭细菌和病毒类。
2、挑选体壮的貂留种进行单个饲养调整体况,锻练其独立生存能力,愉快地跨入配种准备期。
3、合理搭配饲料适当地添加蔬菜类或多维素,提高免疫力,如大葱、葫萝卜、圆葱头。
4、疫苗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以颈部皮下为宜,注射剂量要加大1倍,每只貂2毫升,注射日期1月份,注射时间下午或晚上。
5、适当加强运动每天诱导活动一小时,适当地增加阳光照射的时间。
6、及时按期注射疫苗种貂注射的疫苗有水貂犬瘟热和水貂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因为这两种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类,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在病毒的流行季节,特别是在幼貂分窝时(7月份)注射的疫苗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是半年,到12月份已逐日消耗降解为临界线,也就是说危险期是交九寒冬季节,抗体水平正处在抗体空缺的位置,极易发病感染,一旦发生急性的犬温热病来不及治疗会全军覆没,翌年会空圈,损失残重。
水貂饲料中毒的预防治疗
1、停喂可疑饲料,改喂新鲜、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饲料,同时添喂适量牛奶和葡萄糖粉。
2、用青霉素20万国际单位一次肌肉注射。
3、大量补液。
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复合维生素B1毫升、维生素C1毫升混合后一次性皮下多点注射,稀释体内毒物,加速毒素排出。
4、使用特异性解毒剂进行解毒。
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肌肉注射解磷定,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3毫克,1小时后再用1/2量内服1次。
5、在饲料中毒中,较常见的是腐败肉类饲料中毒,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
严禁使用腐败变质的肉类饲料喂水貂,对不新鲜饲料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后再用清水冲洗。
对可疑的动物饲料,应进行高温处理,将其煮熟。
在运输、贮藏、加工时,注意不使肉类饲料接触地面或其他不干净的东西。
养好水貂应注意五个方面
1、养好种貂
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
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
2、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
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六味地黄丸、淫羊藿和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C等。
要杜绝近亲交配,防止种貂退化。
在种母貂妊娠后期,要保证给其供应优质饲料,宰杀动物喂养时,要摘除肾上腺、脑垂体等含有性激素的器官,以免种母貂食后发生死胎或流产。
3、注意保温,提高仔貂成活率
仔貂出生后,要在产仔箱的上下和两侧放上热水袋保温,以提高仔貂成活率。
4、换毛期加强营养
貂进入换毛期,除喂给优质精饲料外,还要在饲料中加入植物油(豆油或花生油等)和维生素B2,每只貂每天喂10毫克。
5、预防疾病
一般在幼貂生长发育快的时期(7~8月),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饲料易变质,貂极易患消化道疾病。
应将新鲜的败浆草、马齿苋、车前子、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草药加入饲料中喂给。
这样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防暑和预防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在6~7月就要接种犬瘟热、副伤寒和巴氏杆菌等疫苗,防止发生传染病。
水貂养殖一定要控制好光照
水貂养殖重在毛皮,所以其价值、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和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自然状态下,水貂随季节更替,即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1次,换毛两次。
而在人工控光状态下,可以使水貂在一年的任何时期均能进行繁殖,并可以有效地缩短繁殖周期,实现2年产3胎。
同时可以使水貂冬皮提前成熟,提前屠宰,节省饲料开支和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日照也可促其夏季长冬毛。
但在生产中应注意,水貂的冬毛生长有一个无应期。
冬毛成熟后,延长光照时间,虽可加速性器官的发育,但并不引起夏毛的生长,直至进入妊娠期后,夏毛才开始生长。
如果在冬毛成熟前延长光照,会阻止冬毛发育,抑制性器官的生长。
因此,养殖场户应注意掌握好人工控光的最佳时期。
生产中一般从12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开始每天给予1小时光照,至1月1日延长到每日8个小时,之后每隔5天增加15-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日照时数达到15小时25分钟。
采用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水貂的配种受胎率。
如要促进冬毛成熟,生产中一般在6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大多采用40瓦日光灯照明,人工光照周期变化为本地自然光周期变化速度的2倍,每周调整1次,使光照时间迅速缩短,促使冬毛迅速发育,一般于10月6日冬季毛皮即可成熟。
配种结束后7-8天即用电灯延长光照,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4.5小时,开灯期间打开控光棚小室盖,使水貂充分接受光照,直至开始产仔再停止增光。
采用此法.初生仔貂健壮、活泼,且仔貂成活率较高。
养殖水貂要做好六大准备
1、技术的准备
养貂技术要求较高,需提前通过书本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通过【养殖网】yzw898899888微信公众号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2、场地的准备
水貂饲养场应设在避风、向阳、干燥并远离兔舍与猪圈的地方、设施有貂笼、貂棚、小室、水杯、食碗、捕捉网及貂箱等。
貂棚的作用在于避风遮雨,防止直射的阳光,以利貂群正常生活。
貂棚建造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做成容易的建成结构严实的棚舍。
3、饲料的准备
水貂的饲料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性饲料包括畜禽肉、鱼类、乳品、蛋类、蚕蛹及其它小动物。
植物性饲料包括豆类、谷物类、果菜类。
维生素饲料常指鱼肝油、VE、VB、VC等。
矿物饲料多指骨粉、食盐等。
水貂繁殖期要求动物性饲料不能少于60%。
商品貂育成期和种貂非繁殖期动物性饲料可适当降低,植物性饲料可适当增加。
4、设施的准备
水貂笼舍要求结实、耐用,多采用电焊网或铁丝编织而成。
一般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大小与貂笼相似的小室,多数做成水箱,也可用砖砌成。
小室有孔通往笼内,如开圆孔,直径均为10厘米,如开长方形孔,高14厘米,宽12厘。
小室与貂笼紧密相联。
食碗与水杯采用大小适中的搪瓷或搪瓷杯,为防止水貂活动时弄翻,常以8号铁丝做成固定卡放在貂笼门口,喂食时将盛有饲料的食碗放在固定卡内。
5、防疫的准备
貂易生寄生虫病、黄脂肪病、阿留申病、犬瘟病等,在饲养时要认真搞好清洁卫生,并注意传染病的侵入。
6、引种的准备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相关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服务、比价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种貂的质量关、价格关、结构关。
仔貂红爪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红爪病”实际上貂、貉、狐等新生仔兽的维生素C缺乏症,其病因是母貂妊娠期间日粮中维生素C含量不足或遭到破坏时,使所产的幼仔发生本病。
症状:
10日龄以内仔貂多发,仔兽四肢、趾垫红肿,趾间破溃、出血、糜烂,呈紫红色;
吮乳能力弱,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吱吱叫声,在窝内乱爬;
有的关节变粗,尾部水肿潮红,烂掉尾尖。
主要危害10日龄以内仔兽,且多呈窝发,如不及时治疗,多于5日内死亡。
预防:
平时应给予全价营养饲料,尤其是妊娠母兽,日粮中除补加青绿新鲜蔬菜外,每日还应添加维生素C25毫克以上。
治疗:
1、对患病仔貂,可滴服维生素C液,每日2次,每次10滴左右,同时还应给母兽肌注维生素C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5-1毫升。
2、母兽日粮中有足量的鱼肝油,将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疗效。
3、土霉素0.01g,维生素C10mg-20mg,用法:
一次拌食喂母貂,每天1次。
4、3%-5%维生素C溶液1ml,用法:
一次滴喂仔貂,每天2次,至脚肿消失。
注意:
另外,患过本病的水貂不宜留作种用。
水貂病毒性肠炎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以出血和坏死急剧下痢,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牲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这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养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细小前几天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病毒。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66摄氏度,30分钟组织和粪便,在冷冻状态下,一年毒力不下降。
病毒对胆汁、乙醚、氯仿等有机溶液和胰蛋白酶有抵抗力;
煮沸能杀死病毒;
0.5%甲醛或苛性钠溶液,在室温条件下12小时失去活力。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
大批发病和急性传染,高度腹泻并在稀便内发现粘膜圆柱,白细胞显著减少小肠病理切片上皮细胞增大,空泡变性包涵体出现等,均可作为断本病的依据。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准确诊断。
防治措施:
患过病毒性肠炎自愈的水貂呵获得长期的免疫。
但它是危险的传染源,预防本病最好的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
对病毒性肠炎黄子孙,目前尚无物资疗法。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素、抗生素和磺胺类治疗。
水貂咬伤和脓肿
病因:
多发生于配种期,在交配时,公、母貂相互咬斗,常发生咬伤。
在分窝前仔貂互相争食而咬伤也是常见的。
由于管理不善,笼箱串通,自咬病貂也常引起咬伤。
脓肿是外伤或咬伤感染而引起。
病状配种期发生的咬伤多在颈部或后腿,仔貂争食发生皎伤多在四肢或头部,鱼刺或碎骨刺伤口腔粘膜,往往引起脓肿多见于头颊部,自咬病的咬伤多在尾部或四肢。
咬伤部有出血和组织缺损,感染后化脓。
如化脓严重,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上升等全身症状。
有的虽然体表伤口很小,但往往皮下有大面积化脓。
有的脓肿初期坚硬,有热感,后期有波动,继而化脓,这种脓肿常见于头颊部。
治疗发生咬伤或其他外伤耍立即用碘酒消毒,以防感染。
咬伤较重时,涂碘酒后撒上消炎粉。
皮肤肌肉撕裂时应消毒后进行缝合。
化脓创应用双氧水洗净创面,排除脓汁或污物撤布消炎粉或涂上青霉素油剂。
有全身症状时肌注青毒素20万单位,维生素B10毫竟
水貂做种四不留
1、繁殖力低的不留
一般母貂初产子不少于4只,4岁以上5岁以下的母貂胎产不低于6只的为良种高产母貂,否则均应淘汰。
良种公貂每年应与4只以上母貂交配,配种次数在10次以上,否则应调整。
2、超龄的不留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
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76%。
因此种貂不可超过4岁。
3、毛绒变色的不留
以毛色、密度、光泽、针毛长度和分布均匀程度为重点鉴定种貂优劣。
如黑褐色种公貂毛绒变为褐色或浅褐色,密度稀疏,分布不均,长度过长,不齐,副针绒毛较多,不可留做种用。
4、体型不佳的不留
凡畸形、体型小、肢体残缺或患自咬症及慢性疾病的不可留做种用。
水貂的科学配种及分窝管理
水貂配种采取何种方式可根据母貂周期性发情特点选择,分为周期复配和异期复配两种。
周期复配:
在一个发情周期内,母貂连续两天或隔一天交配两次。
异期复配:
在两个以上的发情周期里进行两次以上的交配。
水貂配种期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初配阶段:
从初配开始到配种旺期来临前的1周左右时间叫初配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母貂达成一次交配,重点培训当年小公貂学会配种。
每头公貂一天只配一次,连续3-4次,可视情况休息一天。
经产母貂发情比初产母貂早,所以初配阶段要注重老母貂的交配。
复配阶段:
即整个配种旺期的1周左右时间。
此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发情的母貂(包括初配阶段已交配1次的母貂)完成两次复配。
在此阶段,公貂一天可以交配2次,先配复配母貂,然后再放初配母貂。
查空补配阶段:
主要对尚未初配的母貂和配种结束日期早、交配时间短、公貂的精液品质差的母貂,选择配种能力强的公貂适时补配,要连续配2次。
配种技术
发情鉴定:
以检查外生殖器为主,放对试情为辅,并结合活动表现综合判断,多以“看、检、放”的形式进行。
看:
公貂发情时,急躁不安,常徘徊于笼网内,食欲不振,常发出求偶的“咕咕”叫声,性情比平时温驯。
母貂发情时,趋向异性,精神兴奋,食欲减退,常在笼网内活动,有时在笼内爬立或腹卧笼底,排尿次数增加并呈黄绿色。
检查外生殖器的变化:
发情公貂睾丸明显增大下垂,触摸时有弹性。
母貂在发情前,挡尿毛成束状,阴门部被挡尿毛盖住。
当发情时,阴门有明显的形态变化。
在放对过程中,当公貂紧抱母貂,母貂先是很温驯,但突然高声尖叫,拼命挣脱时,可能是公貂阴茎误入肛门了,应立即分开。
这样的母貂再放对时应更换公貂或用胶布将肛门封上。
交配结束后,必须及时将母貂放回原笼。
种公貂的训练和利用
种公貂的训练:
这是初配阶段的主要任务。
初配阶段种公貂交配率应达80%以上。
小公貂第一次交配比较困难,但一经交配成功,就能顺利地与其他母貂交配。
因此,训练当年小公貂时,必须选择发情好、性情温驯的母貂与其交配,应防止粗暴地恐吓和扑打公貂,要有耐心。
种公貂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