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3701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侵华日军的照相机与图册Word格式.docx

当时除了这些较著名的公司,还有宫川制作所、藤本制作所、深田商会、东乡堂、日本光测制作所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产品也是五花八门。

如我见到的LIGHT第一款小型相机FIRST,以及SEMIPROUD两种127相机(图1)。

上个世纪30年代至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相机大多是参照德国相机的路数略加改进。

1935年2月,佳能和日本光学公司(即尼康公司)根据德国的135徕卡相机,自行设计了镜头接环和观景器,推出被认为是日本相机新里程碑的CANONHANSA,旭光公司也是仿制德国的徕卡起步。

我手中有一个“经典”的WEHA-6是1937年日本仿德国蔡司超级伊康泰120相机。

该机与德国伊康泰不同之处是以金属的伸缩筒代替了皮腔。

WEHA-6有A、B两型,其区别在于测距器的前镜分别设计为A型在左,B型在右(图2),成为结对的产品。

我见到的一些不甚出名的日本相机都可以在当时德国相机中找出原型(图3-5)。

日本的相机也有仿美国的,如1928年日本小西六公司,仿美国柯达公司的VESTPOCKETKODAK的127照相机生产出KONISHIROKUPEARLETTE相机(图6)当时在日本很畅销。

图1 日本FIRST和SEMIPROUD127相机

图2 1937年日本仿德国蔡司超级伊康泰120相机的WEHA-6

图3 

图4

图3-图5  日本相机都可以在当时德国相机中找出原型

图6 KONISHIROKUPEARLETTE相机

  日本的照相机工业1940年以后,全部为军队生产。

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的照相机,如1947年生产的美能达折叠相机在三角架固定螺孔周围刻有“MADEINOCCUPIEDJAPAN”即被占领的日本制造。

这是后话。

图7 1931年日本发行的一套8张彩色“满洲事变”明信片

图8 日本发行的热河明信片

  侵华日军携来的诸多形式各异的照相机除了用军事侦察,如关东军参谋部于1935年秘密完成的《虎林-同江-富锦间冬季国境河川冰上交通资料写真》,以及对苏联远东地区边防部署进行航空拍摄外,还拍摄了大量的战地照片。

日军除每日刊发的新闻报道的照片,陆、海军,以及侵华各部队还编辑了炫耀其“赫赫武功”的明信片及书刊、画册。

1931年日本发行的一套8张彩色“满洲事变”明信片(图7),北京一位年轻的收藏爱好者朋友王峰藏有一套;

1933年2月,日本《朝日新闻社》特派“写真班”到热河前线拍摄照片,编辑成《热河讨伐写真画报》,也有铁蹄下的热河的明信片(图8)。

这些就是用相机拍摄日军侵占我国东北的暴行记录。

图9 1938年日军为纪念其所谓“支那事变”一周年发行的图册

图10 1938年陆军省新闻班和陆军画报社编印的《支那事变战迹》

  1938年日军为纪念其所谓“支那事变”(即“七·

七”卢沟桥事变)一周年,由宇都宫谦编纂了精装一厚册豪华本的《支那事变与无敌皇军》(图9)。

该画册以大量文字和照片叙述卢沟桥事变一直到攻占南京,日军军事侵略的全过程,从反面提供了丰富的战争史料。

1938年陆军省新闻班和陆军画报社还编印了《支那事变战迹》上、中、下三册(图10),分别由北支、中支、南支派遣军司令官题签,根据各派遣军的作战地域分册介绍我国各地地理历史、名胜、古迹,以及日军侵占我各要地的作战经过及照片,我认为这是一部袖珍普及的兵要地志手册。

图11 精装《南支派遣军》画册

图12

图13 《热河讨伐写真画报》

图14 战后出版的“不许可”图片集

  我见的另一本精装的画册《南支派遣军》(图11)是1939年侵华日军南支派遣军报道部根据其所部官兵,以及《朝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图12)、《读卖新闻》记者的摄影照片,编辑出版的。

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了日军攻占广东、海南岛、汕头的过程。

这些公开和军内的出版物的照片是经过日本陆军省、海军省和情报部“检阅济”,即审查通过的。

还有许多记者拍摄的照片被盖上“不许可”的印章封存起来。

当时日本军方规定不允许刊载的照片有:

旅团长(少将)以上的军官照片,持有军旗的部队和有关军旗的照片,有司令部、本部名称的照片,装甲有轨车的名称及相关报道照片,机械化兵团、部队的名称及相关照片,关于给水车及其他给水器材的照片,部队移动、换防、通过、进入等可能暴露战略意图的照片,水陆坦克的名称及相关照片,逮捕审讯中国军民可能产生虐待感的照片等14条规定。

  从以上规定中,可看出日本军方的保密观念和范围。

我在1933年2月日本《朝日新闻社》出刊的《热河讨伐写真画报》中,果然发现一帧有轨装甲列车的照片,说明文字上写有“装甲○○车”,而在另一页则出现“装甲牵引车长儿玉大尉”的文字,但未出现车的影相。

所谓“装甲○○车”应该是“装甲牵引车”日军保密审查有时也是掩耳盗铃。

日本战败后,这些“不许可”的照片未及销毁,直到1998年才由日本《每日新闻社》编辑成二册出版公诸于世。

  此外,根据蒋齐生等《中国摄影史》的资料,日本侵略者为了配合对中国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和经济掠夺,它在侵华期间,也利用摄影展览和出版摄影画报等手段为其侵略行径服务。

早在“九·

一八”前后,日本侵略者就用日文印行了有关“满洲”(即我国东北)的画册达20多种,为其武装入侵制造舆论。

从1937年“七·

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侵略者在利用摄影进行蛊惑宣传更是变本加厉,他们还利用伪组织出版多种画报,办展览会,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涂脂抹粉。

从1937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共出版画报30余种,其中由日本人直接出面编辑并在日本印刷的中文画报就有6种:

1937年12月-1938年3月的《日本大事变画报》、1939年1月-1943年10月的《亚细亚画报》、1940年10月-1945年4月的《大陆画刊》、1941年1月-1944年3月的《东光》、1942年-1943年的《Front》(战线)、1943年3月-5月的《日本》、1943年5月-1945年3月的《现代日本》。

  《日本大事变画报》是东京国际写真情报社出版的18开本半月刊,出过8辑。

《亚细亚画报》从1939年至1945年8月,共出3卷8号,内容主要是宣传南京汪伪政权,攻击英美,为其伙伴德国张目。

  《战线》(Front)画报,是日本陆军省、海军省编印的,4开本,基本上是双月刊。

第1-2期,以“日本海军”为内容,66页。

1943年第5-6期用“伟大的实证”为特辑名称,介绍伪满洲国情况。

第12-13期为“华北与建设”特辑,反映华北汉奸的活动。

  《大陆画报》由日本《大陆新报》东京支社的大陆画报社主办,1940年在上海、汉口用日文出版,发行人丰泽正九郎。

1944年1月起,编印与发行由《朝日新闻》接办,标题、说明全用中文,间或用少量日文,总共发行6卷24期。

这本画报的特点是用欺骗的手法,突出汪伪政权的活动,强调“中日亲善”,经常用妇女、儿童肖像作为封面。

所刊照片大部分未具名。

  《现代日本》月刊和《日本》都是日本国际观光协会出版的画报,分别出版教育、产业、军事、妇女、都市、交通等专刊,着重反映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方面的情况,突出宣传军国主义精神。

  1944年初,《朝日新闻》社在陆军省、海军省、大东亚省和情报局的支持下,在中国占领区和日本举行过所谓“大东亚摄影交欢展览会”,宣传“大东亚共荣圈”的风光习俗,前后共展出两次,第二次展出地点是上海。

  日本从“七·

七”事迹开始共出版了数十种有关侵华的画册,其中有《中国事变写真贴》(1937)、《中国事变》(1937)、《新中国写真大观》(1939)、《武汉三镇之展望》(1939)、《出征华中》(1940)、《建设中的新中国大观》(1940)、《大陆的风貌》(1941)、《帝国海军的威容》(1942)等等,这些画册多为日文,全是照片。

  闲暇我常常从书柜中取出侵华日军编印的图册,小心地拂去灰尘,仔细翻阅。

我总想,尘土可以拂去,而图册中我中华民族历经那沉重、屈辱的历史却永远抹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