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2804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背点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题2化学肥料........................29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30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1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31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1.概念: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

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二、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化学成就是火药与造纸术。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家基础;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3.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记忆前20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1

2

3

4

5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6

7

8

9

10

C

N

O

F

Ne

11

12

13

14

15

Na

Mg

Al

Si

P

16

17

18

19

20

S

Cl

Ar

K

Ca

家长或小组长签字: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并伴随能量的改变,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上的重大发明和科研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可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共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熄灭后有白烟从烛芯冒出,能被点燃,是未燃烧的蜡蒸气。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的多。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3.水蒸气:

空气中的水蒸气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见容器

1.反应容器:

(1)可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2)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烧杯、锥形瓶、烧瓶。

2.存放药品仪器: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液体试剂)、集气瓶(气体)、试管(少量气体)

3.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4.取用仪器:

镊子(块状或大颗粒固体)、药匙(粉末状或固体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5.夹持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6.加热仪器:

酒精灯。

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

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

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液体取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

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三、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较多量液体的取用

(2)较少量液体的取用

(3)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四、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覆盖。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五、连接仪器装置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的孔转动、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时,应把橡胶塞转动着塞入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

4.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六、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方法:

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反复几次即可,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洗净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1.拉瓦锡实验: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提及的1/5。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

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红磷继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谁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

.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1/5的原因:

装置漏气;

红磷过少;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等。

.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1/5的原因:

止水夹没夹紧;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等。

(6)注意事项

一般不能用硫、木炭等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硫、木炭燃烧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抵消了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的压强基本不变,导致实验结果错误。

实验时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

迅速降温、吸收产生的白烟,防止燃烧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

1.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等。

特点:

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2.纯净物:

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三、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潜水、医疗、炼钢等领域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3.稀有气体:

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发出有颜色的光,能用来制霓虹灯。

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2.防治措施:

(1)改进燃料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空气的质量。

(3)工业三废处埋达标后再排放等。

家长或小组长签字: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检验方法: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化学性质:

氧气时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反应。

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3.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1)与硫反应: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

二氧化硫

(2)与木炭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

二氧化碳

(3)与细铁丝的反应: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其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课题3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

(1)分解过氧化氢:

(2)加热高锰酸钾:

(3)加热氯酸钾:

2.收集方法

(1)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当看到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2.原理:

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三、基本概念

1.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家长或小组长签字: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发生与收集装置:

3.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收集完毕,从水槽中拿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简记为:

“茶庄定点收利息”(每个字代表一个步骤: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4.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水分受热后冷凝倒流炸裂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4)固定试管时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试管口约1/3左右处。

(5)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略露出胶塞少许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

(6)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以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7)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地从导管口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

(8)实验结束,应先移导气管,后撒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9)制备出的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应正立放置在桌面上。

二、氧气的性质

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人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人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或一层细沙,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1.慨念: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质:

(1)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3.构成:

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4.分子运动实验。

(1)步骤1:

向酚酞溶液中滴加浓氨水,酚酞变红;

滴入蒸溜水不变色。

结论:

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氨水变红。

(2)步骤2:

如上图所示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为烧杯A中酚酞变红。

烧杯C中溶液不变红,烧杯B中酚酞不变红。

解释:

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从烧杯C中运动到烧杯A中,并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注意:

①浓氨水可换为浓盐酸,酚酞溶液可换为紫色石蕊溶液。

②B烧杯作用:

排除两种假设,酚酞溶液久置自然变红,空气中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

③分子运动实验与温度的联系: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可作对比实验)

二、原子

l.概念: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与分子的区别及联系:

(1)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2)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予可结合构成分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2.原子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

(2)非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

(3)稀有气体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氦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

3.离子的形成

(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①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

②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

(3)形成(如图):

(4)符号及意义:

①符号: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用数字和“+"

、‘‘一”号标明所带电荷的数目和电性。

②意义:

三、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栩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按质量分数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分类:

可分为金属元素,如铁、铝等;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等;

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氩等。

二、元素符号

1.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记住元素符号

(1)1~20号元素符号:

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2)常见元素符号:

锰Mn、铁Fe、铜Cu、锌Zn、银Ag、碘I、钡Ba、铂Pt、金Au、汞Hg。

三、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2.同一周期:

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依次增加。

3.同一族: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__________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水资源分布: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很多,但淡水含量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2,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量约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且南北不平衡,南多北少。

二、爱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爱护水资源的途径: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课题2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法:

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两种。

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属于吸附沉淀。

2.过滤法:

3.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液体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吸附在其表面,能吸附除去色素和异味。

4.蒸馏法:

不仅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还可以除去可溶性的杂质,通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二、硬水与软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检验:

与肥皂水作用,有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有较多浮渣的硬水。

3.转化:

生活中用煮沸、工业上用蒸馏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三、水的净化实验

1.过滤:

2.蒸馏:

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家长或小组长签字____________

课题3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与检验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可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当氢气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检验:

二、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

(1)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和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与和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

2。

3.气体的检验:

(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负极产生的气体本身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误差分析:

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

2,这是因为: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6.注意事项:

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三、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1.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氮气(N2)、氧气(O2)、氢气(H2)等。

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二氧化硫(SO2)、氧化镁(MgO)、氯酸钾(KClO3)等。

3.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____________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的概念与意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2)微观:

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二、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种类

书写方式

稀有气体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写为He,氖写为Ne

金属和固态非金属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写为Fe,碳写为C

非金属气体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有原子数的数字,如氧气写为O2

1.单质

2.化合物

(1)氧化物:

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2)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把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三、化合价规律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4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口诀:

一价氢钠钾银铵,二价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