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234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督教年表Word文件下载.docx

约62—64年耶稣的弟弟雅各被处死;

彼得曾到罗马布道,被迫害死;

保罗也死于罗马。

66—70年犹太战争以后,基督教离开犹太教独立进展,并在罗马帝国境内普遍传播,但一直处于受迫害的地位。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政局动荡,军队首领割据称雄,对基督教的迫害时有加重。

284—305年戴克里先执政时期,罗马政府发动对基督教徒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严峻的一次迫害。

迫害持续约8年,被残酷处死的约1500人,被处刑罚、放逐、监禁的则不可胜数。

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帝国境内有信

仰基督教的自由,发还没收的教产,基督教从此有了合法地位。

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第一届宗教会议——尼西亚公会议,又称第一次大公会议。

会上肯定了《尼西亚信经》,肯定“三位一体”为正统教义,阿里乌派被斥为异端。

381年狄奥多西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第一届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又称第二次大公会议,修订《尼西亚信经》,谴责异端。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信仰罗马传统宗教为非法,禁止异教崇拜,故是年被定为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年。

395年罗马帝国割裂为东、西两部,为基督教的割裂伏下契机。

431年以弗所公会议,又称第三次大公会议召开,聂斯托利派被驱逐出教。

451年查尔西顿公会议,又称第四次大公会议召开,宣布一性论派为异端,肯定“道成肉身”说为信条,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主教在教条上具有同样的“首席荣誉地位”。

476年西罗马帝国衰亡,罗马主教势力逐渐增大。

553年查士丁尼召开第二届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又称第五次大公会议。

罗马主教拒绝出席。

会上将《尼西亚信经》中关于神的位格部份中的“咱们”改成“我”,并加入“和圣子”字句,这一点后来成为东、西教会大割裂的原因之一。

590—604年格里高利一世在位,极力提高罗马主教的地位,进展修道院,扩大罗马教廷势力。

格里高利一世被称为“中世纪教皇制之父”。

635年聂斯托利派主教阿罗本经波斯来中国长安译经、布道,中国称其教派为“景教”。

680—681年第三届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也称第六次大公会议召开,会上重申基督有两种本性、两种意志等正统派主张,宣布基督一志论为异端。

756—1870年为教皇国时期。

由法兰克国王丕平将5城区和拉文那地域送给罗马教廷,史称“丕平献土”。

787年第二届尼西亚公会议,也称第七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谴责圣像破坏运动,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69—870年第四届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即第八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主要解决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职位问题。

会议对佛提乌进行了绝罚,另立佛提乌的政敌伊格纳修为宗主教(也译为“牧首”、“大教长”)。

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从拜占庭同意基督教,采东派教会仪式,以斯拉夫语为礼拜语言。

俄罗斯教会以后成为东正教的重要一支。

1054年东、西教会割裂。

东部称希腊正教,中国称之为“东正教”,西部称罗马公教,中国称之为“天主教”。

1096—1270年十字军东侵,这是由罗马教廷发动的西方封建主向拜占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等地域的入侵活动。

1123年第一届拉特兰公会议,即第九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批准教皇卡利克斯特斯二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于1122年订立的《沃姆斯和约》。

1139年第二届拉特兰公会议,即第十次大公会议召开。

教皇英诺森二世主持召开,旨在镇压敌对势力,巩固自己的合法地位。

1179年第三届拉特兰公会议,即第十一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规定教皇由枢机团成员以2/3多数选举产生。

会议特别谴责法国里昂穷人派为异端,号召基督徒拿起武器反对异端。

这次会议在教皇立法权利进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198—1216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罗马教廷的权势达到顶峰:

英诺森三世自称“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罗马教廷成为西欧最大的权利中心。

1210年英诺森三世批准方济各会为合法修会。

1215年英诺森三世召开第四届拉特兰公会议,即第十二次大公会议谴责阿尔比派、里昂穷人派为异端。

1216年多明我会被批准为合法修会。

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发布通谕,宣布由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组织异端裁判所,也称宗教裁判所。

1245年第一届里昂公会议,即第十三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旨在支持英诺森四世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的争权斗争。

会议还号召支持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组织十字军东侵。

教廷派方济各会会士柏朗佳宾作为使节来华。

1271—1368年中国元朝时期,也里可温教在中国传播。

1274年第二届里昂公会议,即第十四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寻求与东正教和解,但不久即失败。

1309—1377年“阿维农之囚”时期,教廷迁往法国边境的阿维农,受制于法国国王。

1311—1312年维恩公会议,即第十五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屈服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压力,取消圣殿骑士团,其财产由腓力四世与教廷瓜分。

1414—1418年康斯坦茨公会议,即第十六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结束了天主教的大割裂局面,选举马丁五世为罗马教皇。

会议对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焚尸扬灰,并批捕、处死了捷克宗教改革家胡司及其亲密战友杰罗姆。

1415年捷克人民的伟大儿子胡司就义。

1419—1434年捷克暴发“胡司战争”。

1438—1443年教皇尤金四世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即第十七次大公会议。

会议先在弗拉拉举行,一年后移至佛罗伦萨,最后移至罗马。

会议旨在反对巴塞尔会议提出的公会议权利高于教皇的主张,解决东西教会的不合、肯定教皇首席地位问题。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率东部教会代表与会。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下,拜占庭帝国覆灭。

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成清真寺。

东正教重心移往莫斯科。

1512—1517年第五届拉特兰公会议,即第十八次大公会议举行。

会议先由教皇朱利厄斯二世召开,后由利奥十世继续主持,旨在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二、法兰西斯一世作斗争。

会议批准了教皇与法兰西斯一世于1516年签署的《波伦那宗教协定》。

1517年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暴发。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国教会离开罗马教廷,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最高领袖,英国教会称为英国国教会,或称圣公会与安立甘宗。

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建耶稣会,成为罗马教廷反宗教改革的“别动队”,并于1540年获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正式批准。

是年,耶稣会会士方济各·

沙勿略动身到东方布道。

从此,天主教率先向世界各大洲传播,以后新教各派也陆续向世界各地传播。

1536年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开始宗教改革活动。

1538年加尔文被逐出日内瓦。

1541—1564年加尔文回到日内瓦从事宗教改革活动,并成立加尔文宗。

1545—1563年特兰托公会议,即第十九次大公会议召开。

这是天主教会力图纠集西欧各旧教国家,冲击新教势力、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上就一些教义和教会内部改革问题作了讨论,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以教皇通谕形式公布。

1555年德国诸侯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署《奥格斯堡和约》,确立“教随国定”原则,承认了路德宗的合法地位。

基督新教正式出此刻西欧,天主教的一统天下从此被打破。

1562—1594年法国暴发胡格诺战争。

1581年公理宗教会成立。

1582年耶稣会会士利玛窦来华布道。

1586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驻地迁往法耶尔的圣乔治教堂。

1589年君士坦丁堡牧首耶利米二世承认俄罗斯正教会自立。

1598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公布《南特敕令》,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宗教宽容敕令。

1609年浸礼宗教会诞生。

1647年福克斯组织公谊会,也称教友会或贵格会。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

战争两边签署《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荷兰、瑞士两个信仰加尔文宗的国家独立。

1682年法国教会通过《高卢教条款》。

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

1738年卫斯理宗诞生。

1801年拿破仑与教皇庇护七世签署《教务专约》,法国又恢复天主教信仰。

1807年英国布道士马礼逊来华布道,是为第一个来华的新教布道士。

1833年希腊正教会自立。

以后,各个国家的正教会接踵自立。

1869—1870年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即第二十次大公会议召开。

会议强行通过“教皇永无谬误”信条。

后因意大利军队进驻罗马、教皇国覆亡,会议无穷期休会。

1870年意大利统一,教皇国覆灭。

教皇庇护九世自称“梵蒂冈囚徒”,拒绝与意大利政府合作。

以后,历5任罗马教皇近50年没离开梵蒂冈一步。

1879年美国人鲁塞尔创建耶和华见证会。

1885年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在巴黎成立。

1894年世界女青年会在英国成立。

1895年美国人穆德成立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1910年第一次世界布道大会在爱丁堡召开。

1921年穆德提倡成立国际基督教协会。

1929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与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签定了《拉特兰条约》,所谓“罗马问题”得以解决,梵蒂冈城国成立。

那个仅平方千米的国家取得国际法的承认。

1948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1952年梵蒂冈承认台湾,并调派黎培里为教皇驻台代表。

1962—1965年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即第二十一次大公会议举行。

会议主张在对外政策、组织机构及教会领导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适应时期需要、显示教会征服现代思想的威力。

该次会议在现代天主教会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965年教皇保罗六世发出诏书,创建世界主教会议,属永久性中央机构,隶属教皇统辖。

会议成员来自主教团选出的代表,权利仅为咨议性质。

世界主教会议按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

1978年波兰人卡罗尔·

沃伊蒂瓦被选为教皇,称约翰·

保罗二世。

1984年罗马教廷与意大利政府修订《拉特兰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