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199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0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Word格式.docx

(1)因为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猜想1不正确;

(2)甲同学实验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1)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时,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加速食品变质;

(3)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故答案为:

Ⅰ、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1)1;

(2)CaO+H2O=Ca(OH)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乙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1)称量;

(2)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

(3)CaCO3

(2015•邵阳•34)某班同学用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红 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 搅拌 ,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凝,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

只有NaCl

猜想二:

NaCl和HCl

猜想三:

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猜想三 .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B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B.倒入废液缸C.带出实验室.

(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2)

【实验探究】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猜想三不合理;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有气泡产生

【反思交流】实验室剩余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也不能带出实验室,应该将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故选:

B.

(1)红,搅拌,NaOH+HCl=NaCl+H2O;

【实验探究】猜想三;

【反思交流】B.

 

(2015•广东•8)下面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

A.小苏打B.杨梅C.栗子D.菠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常温下,pH<

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

7的溶液呈碱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故栗子呈弱碱性。

(2015

•河池•7)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

汞水银Hg

氢氧化钠纯碱NaOH

C.

酒精甲醇C2H5OH

D.

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A.汞俗称水银,其化学式为Hg,故对应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对应错误;

C.乙醇的俗称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故对应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故对应错误.

故选A

10.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液体肥皂

B.菠萝汁

C.柠檬汁

D.酱油

(2015•长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故B错误;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C错误;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

(2015•长春•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

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制备Fe(OH)3:

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鉴别稀盐酸、NaOH和NaCl三种溶液:

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A、碳酸钙难溶于水,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

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故A错误;

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后的沉淀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也会携带水蒸气,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氢氧化钠、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盐酸,在没有变色的两种滴入氢氧化钠中,颜色褪去的是盐酸,剩下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D正确.

(2015•河池•5)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甲:

NaHCO3、稀盐酸乙:

NaOH溶液

Mg、稀硫酸乙:

Ba(NO3)2溶液

MgO、稀盐酸乙:

AgNO3溶液

Cu、稀硫酸乙:

BaCl2

A、I中NaHCO3和稀HCl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氯化钠、或者未反应的盐酸压入Ⅱ中NaOH溶液,盐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浑浊,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I中Mg和稀H2SO4反应会生成气体氢气,试管内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镁和稀H2SO4压入Ⅱ中,二者均会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符合实验现象,正确;

C、I中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气体生成,所以I中液体不会进入Ⅱ中,故无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I中铜和稀硫酸不会反应不会有液体被压入Ⅱ中,溶液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

(2015•武汉•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A、由于二氧化碳、碳酸钙之间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x可以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由于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不属于盐,故B错误;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如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变大,故C错误;

D、由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知,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015•株洲•10)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

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故A正确;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混合物是碱,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故C正确;

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D

(2015•株洲•9)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A、管内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的缘故,说明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正确;

B、该过程中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

C、据图可以看出,氨水这边变色的滴数是7滴,浓盐酸这边的滴数是3滴,故氨气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错误;

D、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红色,错误;

故选A.

(2015•孝感•7)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少,到锌反应完了,剩余的铜,质量保持不变,故坐标符合;

B、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起点应该是0,故坐标错误;

C、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只要一加稀硫酸会立即产生硫酸锌,因此溶液中锌的质量起点是0,故坐标错误;

D、随着稀硫酸的加入产生硫酸锌人显中性,因此溶液的pH的起点是7,随着硫酸的过量,溶液会显酸性,pH<7,故坐标错误;

故选项为:

(2015•益阳•14)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BCD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氢气应该是从零开始,错误;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

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且其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是零,错误;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当二者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2015•长春•17)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氢氧化钙 ;

(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碳酸钠 .

(1)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所以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碳酸钠.

(1)氢氧化钙;

(2)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碳酸钠.

(2015•长春•21)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 ;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SO4+BaCl2═BaSO4↓+2HCl ,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

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BC .

A.酚酞溶液B.MgC.CuOD.Ba(OH)2溶液E.AgNO3溶液.

(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

产生蓝色沉淀;

(2)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填:

H2SO4+BaCl2═BaSO4↓+2HCl;

(3)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说明不含有铜离子和硫酸;

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钡离子,故氢氧化钠可能剩余,加入酚酞试液可能会变红,加入镁和氧化铜没有现象,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加入氢氧化钡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

BC.

(2015•怀化•28)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D.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透气)C,其作用是吸水干燥;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

A是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A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因此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则D是氢氧化钙,因此:

(1)D是氢氧化钙,俗称为:

熟石灰或消石灰;

故填:

(2)C是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防止食物变潮;

吸水干燥;

(3)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有白色沉淀产生.

(2015•成都•17)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C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蒸发结晶 ,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③ (填②或③)

(1)向无色溶液A中滴加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A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C是酒精灯;

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滴加酚酞试液,依据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而发生了化学反应;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4)步骤⑤是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得到氯化钠,结合仪器及操作可知是蒸发结晶;

在蒸发操作中注意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防止固体溅出,也可以节约能源;

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

(5)滴瓶上的滴管不要清洗,防止把原试剂稀释,而其它的滴管需要清洗,防止互相使用污染试剂;

③.

(2015•益阳•2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

(1):

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

(2):

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

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

(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

(2)成立;

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Zn .

第1组: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故填:

Na2CO3+CaCl2═2NaCl+CaCO3↓;

第3组:

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即可,故填:

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拓展延伸:

(1)甲装置中气球变大,说明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可能是气体被消耗,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故填:

CO2+2NaOH═Na2CO3+H2O;

(2)乙装置中气球变大,则是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可能是加入盐酸产生了气体的缘故,可能放入的固体活泼金属或是碳酸盐,故填:

Zn.

(2015•孝感•15)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 硫酸 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

(2)成立

丙同学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红 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

(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

(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不能 (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氢氧化钠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作出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硫酸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

溶液变红色

【总结反思】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所以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

(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