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docx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之我见
Xxx
内容提要
农业改革发展道路根据邓小平对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设想,大体要分两步走(即“两个飞跃”):
第一步是改革,即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先解决吃饭问题;第二步要力求加快发展。
那么,如何改革的问题,已经初步解决,我们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整个农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年年增长,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
所取得的成绩受到全世界农业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靠科学技术、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这是第二步的方向和目标。
走好第二步,关键是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实行改革,多种形式开展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业改革发展规模经营
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之我见
Xxx
中国农业发展道路应该怎么走?
根据邓小平对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设想,大体要分两步走(即“两个飞跃”):
第一步是改革,即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先解决吃饭问题;第二步要力求加快发展。
那么,如何改革的问题,已经初步解决,我们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整个农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年年增长,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
所取得的成绩受到全世界农业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第二步应该怎么走,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就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深化改革,依靠体制创新。
不打破现有的经营体制是难以达到目标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吃饭问题,结束了中国农村贫困的时代;而农业现代化之路要靠科学技术、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
1990年3月,退休后的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
)1992年7月,邓小平再次系统阐释了“两个飞跃”的大思想。
第一个飞跃着眼于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个飞跃落脚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参见《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11页。
)“两个飞跃”的构想总结了建国以来“三农”工作的经验教训,清晰地指明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阐述了从分散经营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指明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
对于邓小平关于农业规模经营这个“大思想”的认识,有些人仍然模糊不清,担心重走“人民公社”的老路。
这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
规模经营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配置,以联合、合作等组织形式,使小生产与机械化、大市场有效对接。
农村集体经济也绝不是变更现有的生产关系,恢复过去那种“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旧体制,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和壮大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根据邓小平关于农村经营体制的思考,中国农村开始对股份合作制的探索。
一些有活力的、富裕的村庄,依靠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的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地方,完善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这些形式较好地发挥了规模效益,提高了集约化程度,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虽然第二步发展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并非可望不可及,需要我们用实践不断推动这一变革。
它的实现不单是生产关系变动所能促成,关键在于生产力的进步,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这一战略构想,不仅科学地规划了关于农业发展“两个飞跃”实现道路,而且为我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理论是指导社会实践的,实践在不断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
这就有必要搞好适度规模经营。
什么是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指土地规模经营。
因此,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规模经营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显然,这是为第二步的推进所做的战略部署。
很明显,第二步推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符合客观实际。
我们国家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只要大方向一致,就不要搞“一刀切”。
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应值不同,一定的规模经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
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目的,才能使农民经营种植业同经营其他行业获得相当的平均利润,从而稳定其务农积极性,才能增加农产品生产总量,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许多国家在坚持家庭经营为主的条件下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遍推广应用是规模经营的物质基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规模经营的重要保证条件。
中国农村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农户承包的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等问题,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应通过经济和法律措施,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规模经营呢?
一是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要求集中使用和有效管理生产资料、科学技术、金融资本、农业装备,以提高效益。
集约农业在生产环节主要表现为土地的集中使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
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快速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
2008年,齐齐哈尔市规模化经营土地面积达到583.3万亩,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机总动力达到454万千瓦,同比增加14万千瓦;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四大作物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应用35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0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富裕农民。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2008年,齐齐哈尔市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93万人,实现劳务创收48亿元,人均劳务收入1437元;适度规模经营亩纯效益367元,比分散经营高出26.5%。
三是有利于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外部资金、物资和服务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有利于对农业生产和农民进行集中扶持,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从而有利于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例如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瑞雪糖业公司以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全程机械作业的打包服务方式,支持农户连片种植甜菜4.5万亩。
这种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坚持四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
四个原则是:
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坚持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二是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否流转土地、开展何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要由农民作主。
必须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立足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既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政策扶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流转机制、股份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合作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和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允许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种投入主体并存、多种实践路径并存。
从面上来看,粮棉油大宗农产品生产,主要通过发展专业化服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蔬菜、园艺等高效种植业,主要通过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畜牧、水产等特色养殖业,主要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与推进加工流通合作,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四个结合是:
一是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
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集中,促进他们扩大经营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要通过土地流转,在确保流出土地的农民获得承包土地合理收益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收入。
二是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相结合。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和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集聚、集约、集中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
三是与发展高效农业相结合。
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吸引规模经营主体投资农业,发展设施园艺、规模畜牧业和特色水产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增加了内部规模经济效益。
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快培育壮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基地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一次变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在工作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农民自己选择。
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有很多,例如齐齐哈尔市就出现了联合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场县共建经营七种模式。
选择哪种经营模式,一定要征得农民同意,通过合理引导、典型带动、效益吸引、算账对比、政策扶持等途径,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并遵守“三不”规定,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处理好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
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联系密切,但不能简单画等号。
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土地流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条件,但适度规模经营不一定都需要土地流转。
比如,在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行股份合作经营的模式)中,农民就没有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主要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