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188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判断是否为纯合子。

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4.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公牛是红褐色的,而母牛是红色的。

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

C.雌性,AaD.雄性,aa或Aa

解析 根据题意,亲本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一定是AA,它所生小牛的基因型为A_,若该小牛为雄性,则一定是红褐色的,与实际表现型不符,故该小牛为母牛;

若其基因型为AA,一定是红褐色的,与实际表现型不符,所以该小牛是基因型为Aa的红色母牛。

5.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

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D.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

解析 根据题意,F1中控制高茎和粳稻两对性状的基因型均为杂合,故可用碘液处理F1的花粉粒,并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也可用测交方法,即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也可用自交方法,即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蓝紫、红褐色在花粉上表现,在植株上不表现。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学方法

解析 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

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比例;

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

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学方法。

7.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和长形三种类型,已知果形性状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

现有两个南瓜品种甲和乙,利用它们所做的系列实验结果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圆×

乙圆→F1扁盘

F2中扁盘∶圆∶长=9∶6∶1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为AaBb

C.F2中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D.F2中扁盘形南瓜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南瓜占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性状分离比9∶6∶1中各种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对应的基因型,占

的扁盘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_B_,占

的圆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_bb、aaB_,占

的长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abb。

F2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中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aabb)南瓜占

×

8.刺鼠的毛色由两个位点B和C决定,B(b)和C(c)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

凡是具有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只要基因型是cc则为白化鼠。

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

个体是白化鼠,

是黑色正常刺鼠,

是褐色正常刺鼠。

请推测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  )

A.bbCcB.BbCc

C.BbCCD.BBCc

答案 B

解析 刺鼠的毛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C基因存在的情况下,B_C_表现为黑色,bbC_表现为褐色,黑色亲本中至少含一个B和一个C,基因型为B_C_的黑色刺鼠与白化鼠bbcc交配,子一代中

是褐色正常刺鼠,所以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

9.萝卜的根形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中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解析 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

由题目信息可知,F2中的圆形块根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它们之间的比例为1∶2∶2∶1,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0.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孩子。

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分别是(  )

解析 根据亲代表现型及子代表现型可确定双亲的基因型为:

父亲AaBb,母亲Aabb。

两对基因分别考虑,Aa×

Aa→3A_∶1aa,Bb×

bb→1Bb∶1bb,可得未来子女棕眼的概率为

,蓝眼的概率为

,耳垂离生的概率为

,耳垂连生的概率为

则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概率为

,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为

11.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

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分别为(  )

A.9∶3∶3∶1及1∶1∶1∶1B.3∶3∶1∶1及1∶1

C.9∶3∶3∶1及1∶1D.3∶1及1∶1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与乙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

乙(黄),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即黄与绿,则甲(Yy)×

乙(Yy);

甲(圆)×

乙(皱)杂交,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则甲(Rr)×

乙(rr),故甲为YyRr,乙为Yyrr。

甲自交、乙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分别为9∶3∶3∶1及1∶1。

12.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子代

亲代  

黄茧黑

色蚁蚕

白茧黑

黄茧淡赤

白茧淡赤

组合一

9

3

1

组合二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C.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D.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淡赤色蚁蚕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解析 从组合一的杂交结果中可以看出,黄茧∶白茧=3∶1,黑色∶淡赤色=3∶1,所以黄茧和黑色为显性,则白茧淡赤色蚁蚕为双隐性纯合子,该种个体基因型相同。

13.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

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

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

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解析 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其基因型为XAY,妻子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aXa,因为女性的X染色体可以传递给儿子,妻子没有致病基因,所以这对夫妻只要生育男孩就可以避免该遗传病在后代中出现。

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因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可以判断妻子有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这对夫妻最好生女儿,以降低后代患病的概率。

14.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

P  黑斑蛇×

黄斑蛇

     ↓

F1 黑斑蛇、黄斑蛇

乙:

黑斑蛇

    ↓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解析 乙组P:

黑斑蛇×

黑斑蛇的后代出现了黄斑蛇,说明黑斑对黄斑为显性,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A、B正确;

设黑斑基因为A,则黄斑基因为a,则甲组F1和P中黑斑蛇基因型都为Aa,C正确;

乙组P中黑斑蛇基因型为Aa,F1中黑斑蛇基因型为AA或Aa,D错误。

15.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

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1/3B.1/2C.6/11D.11/12

解析 由“他们的父母均正常”和“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妻子的基因型(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为1/3AA、2/3Aa;

由“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为1/2AA、1/2Aa。

他们的后代中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2,是杂合子Aa的概率是5/12,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12。

他们所生的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6/11。

16.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亲本(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现型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F3。

则F3中(  )

A.杂合子占5/9B.黑色占8/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解析 由题干分析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两种,其他基因型全是白色个体。

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依次为1/3aaBB、2/3aaBb,因此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依次为4/9aaBB、4/9aaBb、1/9aabb。

所以F3中杂合子占4/9,黑色占8/9,杂合子少于纯合子,黑色个体不都是纯合子,白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17.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

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

P:

刚毛(♀)×

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

截毛(♀)×

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刚毛(♂)→F1截毛(♀)∶刚毛(♂)=1∶1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解析 雄果蝇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的雌性个体,Y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雄性个体,故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

根据刚毛和截毛杂交,后代都是刚毛,可知刚毛是显性,B正确;

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确定基因在Ⅱ-1片段,如XbXb和XBYb杂交,后代雌性都是刚毛,雄性都是截毛,C错误;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是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换,故D正确。

18.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杂交得F2,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和红眼短翅

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

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解析 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均表现为正常翅红眼,A项错误;

让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源于F1中的母方,B项正确;

F2雌果蝇中纯合子(1/8aaXBXB和1/8AAXBXB)占1/4,杂合子占3/4,二者的比例不相等,C项错误;

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F2中正常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短翅占1/4,D项错误。

19.如图甲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则乙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  )

A.倒位B.缺失

C.易位D.重复

解析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乙图一条染色体某一片段丢失导致基因3与4丢失,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形成了缺失环,由此可判断乙图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

20.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B.染色体变异区别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能够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引起染色体中基因的增加或减少

D.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也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2分)下图是一个人类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系谱图。

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

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

(1)该病是由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基因控制的。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白化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隐性 

(2)Aa、Aa (3)0 

 (4)

22.(12分)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

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

答案 

(1)缺失 

(2)宽叶∶窄叶=1∶1 (3)父本 同源染色体 (4)宽叶∶窄叶=2∶3 

解析 

(1)由图一可知,一条9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自交的父本会产生含t的精子和含T的精子(无受精能力),自交的母本会产生含t的卵细胞和含T的卵细胞,自交后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1∶1。

(3)图二变异植株的基因组成中含有T,如果父本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含T的精细胞不参与受精作用,不会出现如图二所示个体的染色体组成,由此推断图二的形成原因在于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4)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二所示的父本产生的精细胞的种类及比例为tt、2Tt、T(不参与受精)、2t,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2∶3。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ttt、Ttt,所占比例应为

23.(14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解析 

(1)通过实验3可知,有毛与无毛杂交后代均为有毛,可知有毛为显性性状。

通过实验3可知,白肉与黄肉杂交,后代均为黄肉,可断定黄肉为显性性状。

(2)通过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后代全为有毛可知:

A为DD,B为dd。

同理通过实验3可知,C为dd;

通过实验3白肉A和黄肉C杂交后代全为黄肉可知,A为ff,C为FF;

通过实验1白肉A和黄肉B杂交后代黄肉∶白肉=1∶1,可知B为Ff,所以A的基因型为DDff,B的基因型为ddFf,C的基因型为ddFF。

(3)B的基因型为ddFf,自交后代根据分离定律可得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实验3亲本的基因型为DDff与ddFF,子代基因型为DdFf,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为ddFf与ddFF,它们杂交后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为ddFF、ddFf。

24.(12分)下图中左图为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右图是X、Y染色体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这个群体中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

若另一对等位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上,则这个群体中雄性个体有________种基因型。

(2)图示中X、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但仍然属于同源染色体,若从染色体结构角度分析,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若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上分析,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染色体Ⅲ上基因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4

(2)含有同源区段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X、Y染色体能够发生联会

(3)限雄性个体间遗传(或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解析 

(1)若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即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最多含有AA、Aa、aa三种基因型;

若另一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这个群体中有XBXB、XBXb、XbXb、XBYB、XbYb、XbYB、XBYb7种基因型,其中雄性个体中有4种基因型。

(2)由于X、Y染色体中存在同源区段,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联会,因此X、Y染色体虽然大小、形态不同,但仍属于同源染色体。

(3)Y染色体Ⅲ(非同源区段)上基因具有限雄性个体间遗传的特点,即由该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