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1544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闭症教师手册4Word下载.docx

建议可设计的情境如下:

情境一:

首先要先安排结构式的环境,当环境的生活常规已建立,将有最大的初始沟通效能。

情境二:

然后在熟悉的结构环境中进行日常规矩不预期的改变,来引发孩子的主动沟通,例如:

–在熟悉的状况下,违反日常规矩事件(如:

在鞋柜上放一个玩具)

–该给某样物品时,不给该物或给另外的物品(如:

点心时间分果汁但不给杯子)

–故意违反物品的功能(如:

用的刀子舀巧克力酱)

–控制物品或让物品较难得到(如:

把想要的玩具放在高架子上)

情境三:

当孩子对的生活况状熟悉理解后,可以设计不预期事件,成人可以表现出惊讶而夸张的表情,除了吸引孩子的社会性注意力外,也可以引发沟通的动机。

例如:

–用较的大汤匙去舀小罐子的草莓果酱

–把大的电池放进小的手电筒中

–想要拿放在密封容器中的东西,但是容器怎么也打不开

–用有洞的塑胶汤匙舀汤

情境四:

在生活常规的活动中变化,进行沟通动机的引导

–点心:

让孩子自己倒饮料,但罐中却只有一点果汁

–吃饭:

当孩子坐好准备吃饭,但是不给汤匙

–穿衣:

拿父母的衣服给孩子穿

–游戏:

让孩子学习玩拼图,然后给予另一组拼图的拼板

情境五:

原本为孩子熟悉的选项,变换里面的选择内容,当孩子打开以后,发现和原本预期的不一样,就会有沟通的意图出现。

–喜欢的果汁和喜欢的牛奶让孩子自己选个,但事前将瓶中的饮料对换

–喜欢吃的巧克力饼干和讨厌的红豆饼干让孩子自己选择,但是事前将包装盒里的饼干对换。

五、增进自闭儿对沟通的理解

自闭儿对常串口语的能力理解差,因此成人需调整与自闭儿的互动型态,以增加并维持互动,建议成人调整的社会行为如下:

–对孩子下指令时,简化口语的长度,一次只下一个指令。

–如果孩子没有听到或听懂,喊一下孩子的名字再下指令,重复说几次。

–将自己非口语的提示夸张的表现出来,如吓一跳的表情。

–在儿童当前的环境中运用视觉提示(包括文字或手势)指出物体,活动与事件。

–记住,不要立即就给予协助沟通,给孩子一些时间,等待儿童的反应。

六、沟通训练的重点

自闭儿沟通训练的重点如下,但教学时仍需循序渐进,可运用社会性故事、视觉提示卡、录像带教学、社交技巧训练来进行教学。

(参考Quill,1995)

•基本沟通功能

–主动要求:

要求还要、喜欢的物品、结束活动。

–回应他人:

反应自己的名字、拒绝、同意、回应问题

–表达看法:

命名、说出行动、描述事件

–寻求讯息:

引起他人注意、问关于人事时地物的讯息

•表达情感

–个人情绪的表达:

高兴、生气、恐惧、难过、紧张、受伤、生病等…

–社会情绪的表达:

要求拥抱、邀请游戏、谢谢他人、帮助他人、安抚他人、提供选择

•基本对话技巧:

–口语会话:

引起对话者的注意、打开话题,适切地维持话题、回应对话者的问题、适切地结束谈话等

–非口语会话:

看着他人说话、保持适当的距离、分辨适当与不适当的身体接触、调整音量大小、等候他人的回应等等

七、沟通能力的类化

所谓类化是指习得的技巧在没有提示下,能持续而稳定的出现。

几个类化的原则是:

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至少要在不同五种情境下都出现稳定的沟通技能;

从熟悉情境到陌生情境都可以出现;

能够先与成人互动,再类化到与同侪互动;

从熟悉人到对陌生人都可以出现。

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因对情境理解差,这时成人可透过示范及解释同侪行为,可以协助孩子理解同侪的社会沟通行为,以及扩展他们的沟通形式。

1.对自闭儿说明同侪的社会行为的原因(例如:

美美因为数学一百分,所以请你吃饼干)

2.提示自闭儿如何反应同侪的行为(例如:

小新没有听到你说的话,你可以再说一次)

3.鼓励自闭儿站在别人的立场(例如:

阿丹作鬼脸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个活动)

4.认可自闭儿的情绪(例如:

你很生气因为小美拿走球,你可以告诉小美….)

5.说明同侪的情绪(例如:

玲玲在哭因为他的膝盖受伤了)

6.提示自闭儿如何对同侪的情绪出反应(例如:

雅雅很害怕;

给他一个小熊玩偶抱抱,可能让他感觉好一些)

第四节人际发展介入教学

一、「人际发展介入教学」简介

所谓「人际发展介入教学」(RelationshipDevelopmentIntervention,简称RDI)是由Gutstein博士投入了数年的功夫,发展出的针对自闭而与亚斯柏格儿童的社会性介入课程。

课程的发展则是从不同的角度着手,人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无法照本宣科的。

我们必须要不断很快速地观察社交对象的反应,评估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状况,然后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脚步,才能完成共同合作的目的,以共同发展出彼此友好的关系。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所有程度的亚斯伯格症、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以及非语言学习障碍等各种类型的人,或是具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象是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妥瑞氏症、学习障碍等问题的儿童。

儿童需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动态系统的文化来向师父(成人)学习,「引导式参与」是相当重要的指导原则,社会参照的介入是初始目标,当不确定时,能够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情绪表情的改变是重要的讯息,成人成为儿童在评估与诠释新的或者困惑情境中的主要参照点。

社会参照的功能如下:

•使用他人的反应为参照点,以解决不确定性

•决定不熟悉之人或者的情绪意义

•确认你的反应是伙伴要的

•决定你的行为对于他人的影响

•看穿表面情绪底下的意义

逐渐地要求儿童在互动的过程中担任「共同调控」的角色并负起更多的责任,儿童变成与人合作的伙伴,同时成人学习修正他们的教学风格,以儿童独特的需求来决定步调与要求,所以儿童又有成功、又有挑战的经验与感觉。

共同调控是会注意到别人的反应,而立即调整自己的脚步,以达成目标,举例如下:

•当两人手中拉一根线,能够紧到不会脱离对方的手,也不会松到不成一条直线。

•当伙伴担任一个角色时,你也会担任与其合作的另一角色。

•当看到伙伴抬懒骨头椅子时,你觉得太重了,会立即去帮忙。

•刚你的伙伴没有听到你说时,会再说一次。

因此成人介入时要聚光与聚焦,也就是在重要时刻创造清楚的界限,使得主题更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让孩子更清楚。

•不语,提高音量

•非预期的音调与韵律

•口语速度与流畅性

•不语/口语

•停止/开始

•移动的速率

•绊倒,跌倒,与斜倚

•趋近/远离

•垂直位置(高些,低些)

•身体的趋向(走近,离开)

•眼神逃避

•夸张地注视

进行RDI的课程,让孩子享受到互动的快乐,孩子自然愿意不断去观察社会性讯息,以做为自己接下来行为反应的指标。

人际发展介入的课程是要能让孩子体会到如何开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分享兴奋与喜悦、携手同心想办法解决问题、一起达成功同目标、秉持创意团队合作,并且建立真正的友谊。

人际发展介入课程共分为六级,每级有四个阶段,共24个阶段,分述如下:

人际发展介入课程简介

阶段

活动重点

第零阶段:

互动的开始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gulation)

●本阶段主要在让儿童察觉环境的变化,透过例行性活动的建构与解构(例行性活动建立与中断),诱发儿童的互动行为,此一阶段对于低功能儿童特别重要。

●先找出儿童有兴趣的活动,从五官知觉的兴趣入手,找出可以做为零阶段活动

●实例:

1摇,摇,停:

摇两下就停下来,再摇两下再停下来,这样重复好几次,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摇晃的频率,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完全停下来不动,不再继续摇晃,看看孩子的背会不会试着往后压或是往前摇,这就是互动的开始,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摇.

2.滚,滚,停:

让小孩趴在花生球,大龙球或是大一点的充汽球上,往前滚,往后滚,停止,嘴里说着’滚,滚,停止.’余依前例。

3.走,走,走,停:

大人牵着小孩的手,走几步路,停下来,这样重复好几次,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走路的频率,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完全停下来不动,余依前例。

第一级:

新手(0-6月)

第一阶段:

活动参与

第二阶段:

参照力

第三阶段:

调控

第四阶段:

协调

本阶段主要在发展注意力及社会参照,以获得讯息、肯定与引导,调控自己的行为,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于指定的时机扮演简单的角色。

其介入目标为:

●情感协调:

与成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当我们的脸孔相对时,我们觉得彼此像同一个人。

●社会参照:

观察成人的脸部表情,来取得认同与安全感。

「妈咪与爹地的脸孔当我理解如何去感受事物。

●刺激分享:

从父母引进的新奇刺激中获得大量兴奋。

「看着人们做各式各样的新鲜事儿是最棒的表演。

●简易游戏:

了解与享受简单的社交游戏规则。

「我懂这个游戏,因此感到兴奋,甚至还没完就已经很开心了。

第二级:

学徒(6-12月)

第五阶段:

变化

第六阶段:

转化

第七阶段:

同步

第八阶段:

双人游戏

本阶段主要在让孩子学习享受活动中的协调性,让自己的肢体动作与父母相互配合,然后分享共同遵循的规则。

藉由分担调控和沟通修复的责任,享受变化和快速变迁。

●架构:

喜欢一步步学习经验分享活动的规则与角色。

「我正在学习了解基础的舞步。

●变化与趣味:

喜欢同伴在社交活动中加入各种有趣的变化。

「当我爸妈加入新舞步的时候,感觉更好玩了。

●互动舞步课程:

在同步的活动中,扮演搭档的角色。

「你先踩你的舞步,接下来换我。

●一起动作:

仔细观察,控制自己的动作,配合搭档。

「我们做引导与跟随的动作。

第三级:

挑战者(12-18月)

第九阶段:

合作

第十阶段:

共同创作

第十一阶段:

即兴创作

第十二阶段:

同伙

本阶段主要在体会即兴及共同创造的乐趣,培养「团体意识」。

介入目标为:

●不断地共同加入变化:

在流畅协调的活动中,喜欢双方共同加入的新奇变化。

「这种乐趣在于我们加入了新舞步。

●流畅的过度转换:

以搭档的角色,享受并参与将一连串的活动转换成流畅的动作流程。

「我们这场舞跳到那一场舞,都没有停过。

●即兴动作:

参与活动,与搭档一起不断地调整规则、转换角色,继续保持双方配合的流畅。

「我们可以随便跳自己都说不出名字的舞蹈。

反正就是把各种舞蹈的舞步混在一起,跳得开心就好啦!

●共同创作:

发展新的活动,双方一起公平地制定主题、规则。

「从我们的即兴创作中,会激发出一些新的想法来。

第四级:

旅行者(18-30月)

第十三阶段:

观点

第十四阶段:

想象力

第十五阶段:

团体创作

第十六阶段:

情绪控制

本阶段主要在使用不同的观点,运用想象力与同伴互动。

●分享知觉:

随着共同对某个外在刺激的知觉,喜欢藉着视觉和语言分享情感。

「你看我看到什么了!

●取替观点:

主动寻求比较、对照不同的认知。

「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东西,你如果不来我这里的话,就看不到我看到的东西囉!

●独特的反应:

分享独特的反应共同瞩目的经验焦点。

「我觉得这看起来好大耶!

你觉得它看起来大吗?

●添加想象:

分享额外的想象元素,详细说明感受到的事物,成为共同瞩目的经验焦点。

「我觉得那片云看起来像座城堡,你觉得它像什么?

第五级:

探险家(30-48月)

第十七阶段:

意见

第十八阶段:

里面是什么?

第十九阶段:

会话

第二十阶段:

结盟

本阶段主要在分享彼此内心世界,探索伙伴心灵。

●分享想法:

透过与社交搭档间的想法结合,从中获得乐趣。

「只要有我们两个臭皮匠的头脑,就能一起完成任务囉!

●欣赏差异:

社交搭档在游戏或对话中加入不同的想法与主题,增加刺激。

「知道这件事情能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真好。

●内在与外在世界:

能分辨内在与外在世界的不同,以及了解内在的反应比外在的更加重要。

「你可以嘴巴这么说,但是心里的感觉是另一回事。

●把心灵放在最首位:

能了解思考方式、感受与想法是经验分享的重要元素。

「重要的是内在。

第六级:

伙伴(48月以上)

第二十一阶段:

分享自我

第二十二阶段:

家庭根源

第二十三阶段:

团队联系

第二十四阶段:

亲密关系

本阶段主要在发展伙伴关系。

●独特的自我:

为了更清楚的定义出自我的轮廓,将自己与他人做联想。

「我的某些部分跟你很像,某些部分却跟你不一样。

●团体的归属感:

具备不同团体的成员资格成为自我认同的重要部分。

「我所属的团体,造就了某部分现在的我。

●伙伴与玩伴:

基于共同的兴趣、活动与过去经验,珍惜友伴的情谊。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你更想和我玩呢?

我们喜欢做一样的事情。

●历久不衰的友谊:

重视建立在互相信任与照顾的亲密友谊。

「我们有段特别的过去,我们的未来也会把我们紧紧地系在一起。

陈瑞芬与杨宗仁整理自Gutstein(2000),Gutstein,&

Sheely(2002)

二、「人际发展介入教学」活动举隅:

(一)第一阶段「专心注意」活动举隅:

1.个别教学活动一:

教学活动名称

大白鲨来了

教学时间:

10分钟

教学目标

1.能迅速转移注意力。

2.活动时能监控整体的环境。

教学准备

与情境安排

让学生坐在椅子上,把教室中的柜子与桌椅随意排列,当成遮蔽物。

主要教学流程

1.学生坐在椅子上,老师站在教室的远处当做是大白鲨,大白鲨到学生的身边时,就会变成搔痒的大白鲨。

2.两位老师一左一右用夸张的动作慢慢靠近学生,如果学生眼睛看到老师,被看到的老师就要立刻找遮蔽物躲起来。

3.

如果学生的眼神离开了,老师就找空档持续往前进,如果孩子再注意看老师,老师就赶紧找遮蔽物躲起来,最后其中一位老师会一直靠近直到给学生旁边,就给学生搔痒。

4.这时候老师就和学生一起开怀大笑。

2.小团体活动:

烫手山芋

教学日期:

10分钟

1.能享受快速社交互动。

2.能参照同伴以获得共相的刺激与乐趣。

3.能迅速将注意力由物体转移到社交同伴。

情境安排

小团体四人围坐一起,两两对坐,发给每人一个小布偶

1.

老师表示这个小布偶是很烫的东西,假装拿不住,要和对方来交换,老师先示范数:

1、2、3,四个人同时丢出小布偶至对方的位置,让对方接到。

2.熟练后,接着要四个人同时点头到第三下才可以把小布偶丢出去。

3.四人一起来缔造最高纪录,看看能够接几次而不掉地,或是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丢20次。

 

(二)第二阶段「社会参照」活动举隅:

1.个别教学活动一:

我的目光有糖果

5分钟

1.能跟随社交同伴的目光做决定。

2.使用非语言提示来解决问题。

准备好糖果,环境中安排一些可以藏起物品的地方,如果教室里有很多隔间柜相当适合。

1.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目标物巧克力藏起来。

2.

让学生睁开眼睛后问老师:

「请问我的糖果在哪里?

」老师就说:

「你的糖果在~~」,再用眼神看向糖果藏起来的方向。

让学生顺着老师的眼神去找。

如果找不到,可以再回头询问一次老师。

3.当学生熟练后,就和老师互换角色,让学生藏起物品,并且由学生用目光暗示老师藏物品的地点。

4.可将活动延伸为躲猫猫游戏,一位老师躲起来让学生去找,另一位老师当学生指令的主要参照者,提供学生指示。

2.个别教学活动二:

走迷宫

3分钟

1.寻求他人的提示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2.期待带来兴奋感的结果。

自制迷宫约2公尺长。

学生和老师对坐,学生可以注意到老师的眼神。

1.老师和小朋友对坐,老师将迷宫卷起,由老师主导迷宫,学生走用手指来走迷宫。

当遇到叉路的时候,学生需抬头询问老师这条路可不可以走,学生需参照老师的意见,如果老师摇头,就表示不可以走,需换一条路走,如果老师点头,就表示可以走,学生就顺着该条路直下走,直到下一个叉路。

3.反覆同样的参照老师指示的活动,当走完全部的迷宫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欢呼以表示成功。

4.为了让学生能参照老师更细微的表情,老师在第二次进行迷宫游戏时,遇到叉路时,老师不用点头摇头表示,把学生的参照点改为看到老师高兴的表情可以前进,不高兴的表情必须更换道路。

3.团体教学活动:

钉子钉钩

3分钟

1.参照他人的指示,完成预期的行为。

2.期待带来兴奋感的行动。

小团体多人围坐一起,大家可以相互注意到对方

其中一个人当鬼,手掌撑开,其他的人就把食指放在当鬼的人的手掌心下。

大家一起唸唱口谣「钉子钉钩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

嘿!

」,当唱到最后一个嘿的时候,当鬼的就把手用力一抓,其他的人就要在抓的那一剎那把食指收回,如果动作慢就会被抓到,就换你当鬼。

2.把最后的三声嘿,改成点三下头,让孩子少了语言的提示,孩子会对成人脸部的参照更强。

(三)第三阶段「共同调控」活动举隅:

好朋友向前走

1.能了解他人「开始」和「停止」的动作,并且进行配合。

2.能运用视觉参照以进行同步行动。

在教室外的走廊或操场,可两人共同并肩行走的地方。

如果与到斜坡或上下楼梯需注意安全。

1.和学生约定一个起点,然后两人肩并肩同步往前走,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口语的提示,要求孩子要待在你的身边,约30秒后,突然喊停,要学生也和你一起停止。

当学生越来越熟练「开始」和「停止」,就开始把速度变快或变慢,让孩子参照你的速度前进。

3.可以运用在任何需一起行进的活动中,如放学。

2.小团体教学活动

你看不到我背后的字

5分钟

1.扮演指定的活动角色

2.观察社交伙伴的举动。

大型便利贴纸与彩色笔一枝

两位小朋友对坐,老师在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背上用便利贴写上一个数字,不让另一个孩子看到。

2.当活动开始,没有贴数字的孩子就想办法要去看到贴数字同学背上的字。

两人不可以动手,只能用移动的方式的去看。

3.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想办法去看别人背后的字,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面对他人,才不会被看到。

(四)第四阶段「协调合作」活动举隅:

滚球游戏

1.协调同步的放手行动。

2仔细参照同伴的行动。

乒乓球数个,板子一块,上面有一排小点作记号。

可以接住球的杯子数个。

1.板子斜放在老师和学生间当成斜坡,老师拿球会从蓝色的小点任何一点溜滑梯而下,球会滚到桌上,最后学生要在球滚到桌边时用杯子接住。

2.老师把球在蓝点上左右移动,学生的杯子就要跟着移动到可以接到球的位置左右移动。

角色互换,学生拿着斜坡选择要乒乓球滚下的位置,要参照老师的指示同意与否,如果老师摇头表示不同意,学生就要选择另外的位置,直到老师点头同意才可以把球滚下,让老师用杯子在桌边接住。

运输带游戏

1.学习调控自己的动作。

2.练习轮替进行活动。

3.立即转换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乒乓球数个,运输带两条(约40公分长,可用纸板制作),纸盒或篮子,放在两公尺远处。

1.老师和学生一人拿一个运输带,由老师拿乒乓球准备好,老师询问:

「准备好了没?

」当学生把自己的运输带的一端接在老师的运输带后面时,准备好了,让学生表示说:

「好了!

」然后,老师就把乒乓球用自己的运输带滚向学生的运输带。

当乒乓球在学生的运输带上时,要控制好,千万不能歪掉,不然乒乓球掉下来就前功尽弃了,老师这时候可以慢条斯理的把运输带靠近学生的运输带,当学生发现无法准确地传送乒乓球时,会调整自己运输带的位置,以便能成功地传球。

3.两人轮替接球后,要把球滚进两公尺远的盒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