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152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招物理创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从雪层的结构特点状况来看,它并不能反射噪声,而恰恰相反,它能够吸收噪声;

气温的降低可能会使声速减慢,根本不会减小噪声。

【解答】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下雪后噪声减小的原因是选项B。

【例2】如图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

谷物脱粒后,谷物、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物、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

形成A、B、C三堆,从而达到分离的

目的。

其分离的原因是;

A、C两堆各是。

【分析】本题考查应用动能知识解释生产中的物理现象能力。

出题者不是直接问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考查该知识点,这样既考查了同学们掌握物理知识的程度,又考查了同学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类物体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而要做出这个判断必须靠我们平时的观察和知识积累。

从扬场机中飞出的谷物、糠皮和碎石砂粒的初速度都相同,但质量各不相同,其中碎石砂粒的质量最大,糠皮的质量最小。

在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碎石动能较大,飞得就越远,质量小的糠皮动能较小,飞得就越近。

【解答】其分离原因是:

飞出的速度相同,质量大小不同的三种物质动能大小也不同,飞出距离就不同。

A、C两堆各是:

糠皮和碎石砂粒。

【例3】图中的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出题者不是直接考规律内容,而是考查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生活现象分析。

此题是通过一幅生动的漫画,说出一个道理,是一道典型的图像信息题。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人眼看到这条光线后,误认为光线误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感到物体在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是比实际位置高的虚像。

另外,人如果潜入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的像也比实际位置要高。

【解答】漫画说明了老人所看到的水底实际上是水底发生折射所成的虚像。

由于虚像比实际水底向上发生了侧移,老人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小,因此老人看到水并不太深,从而发生溺水事故。

(2)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近几年中考题中创设一些问题情景,让同学们尝试着去解决,既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重要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逐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例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属于水缺乏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②。

【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物态变化和节约用水的好题。

要求同学们根据图像和文字叙述认真观察图中所发生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的六种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进一步分析其吸、放热过程。

水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做为中学生同学们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其中,想出合理、可行的节水措施。

【解答】

(1)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

液化、凝华、熔化。

(2)其中吸热的过程是:

熔化。

(3)节水措施是:

①水尽量循环使用,例如:

用洗衣水再拖地或冲便池;

②做到随手关水管;

③减少水管滴漏现象;

④洗手或洗衣用水要适量……等等。

【例5】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1);

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2)。

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图1图2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

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

的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

运动状态;

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惯性现象的分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解题时要避免进入以下误区:

①认为有的物体有惯性,有的物体没有惯性;

②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③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解答】小刚被石块绊倒的过程中,原来脚和上身一起向前运动,但脚绊倒脚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跌倒;

小刚踩到西瓜皮摔倒的过程中,原来脚和上身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当脚踩到西瓜皮时,急速向前滑,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形成脚快身慢的状态,所以向后摔倒。

综合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例6】你如果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由于()

A.所受重力小,不容易掉下来

B.棋盘对它的吸引力很大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棋盘对它的吸引力和空气对它的压力都很大

【分析】本题考查对物体受力分析和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在

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新课标实施后的命题方向,也是课程改革的目的。

对棋子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由于棋子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棋子受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和棋盘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而在竖直方向若只受重力棋子将向下运动,棋子能静止不动,那它一定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且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

【解答】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3)突出实验,注重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是新课标要求同学们掌握的方法与内容。

它包括: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等环节。

【例7】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如图1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

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图2)并结合以下实验,回答:

(1)你猜想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戴的眼镜是,其作用是

【分析】眼球好像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光学系统,而近视眼又是同学们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了解眼球结构和用眼卫生常识,是新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健康常识。

(1)通过观察题图可知:

人的眼球好象一架可改变焦距的照相机,眼球中的晶状体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透光题,它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瞳孔相当于光圈,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从而达到边焦的目的。

(2)实验操作中,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时,光屏成清晰的像时所对应的位置,相当于人眼中视网膜的位置;

当把眼镜拿开后,需要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找到像,这充分表明不戴眼镜的近视眼患者眼中成像位于视网膜的前方。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它放在近视眼患者的眼前时,能使光线进入眼睛之前变得发散一些,这些光线进入眼睛后成像就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解答】本题正确答案是

(1)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3)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其作用是使光线发散(或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或相当于使物体靠近)。

【例8】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问题时,某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2: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3: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所用的导线具体数据见下表: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2

横截面积(mm2)

3.0

0.6

1.8

材料

锰铜

镍铬丝

⑴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应选用的导线是;

⑶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导线。

【分析】本题考查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导体的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这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探究方法,也是新课标的考核内容。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等各个因素,在探究电阻跟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而使探究的因素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电阻随被探究的因素的变化关系,得到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均有关。

⑴要研究导体的长度与电阻的关系,则要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相同,从表中可以选出的导线是两根镍铬丝,C和G;

⑵要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相同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条件应选长度为1.5m,横截面积都为1.8mm2镍铬丝C和锰铜丝F;

⑶A和D是长均为1.0m,材料均是锰铜,但A横截面积为3.0mm2,D横截面积为0.6mm2,即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用它们可以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解答】⑴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C和G;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应选用的导线是C和F;

⑶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导线A和D。

【例9】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小明想:

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

于是它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

记录数据如下所示:

照射时间/min

2

4

6

8

10

12

温度

(℃)

海水

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3.8

34.8

35.8

36.0

36.3

⑴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⑵小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方格

纸上已经画出了海水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请你在同一方格

纸上画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去线

⑶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或根据数据画出的两个图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⑷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请你用简略的语言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举一个类似的现象。

【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型实验题,考查同学们问题分析能力、数据收集能力、作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新课标要求同学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探究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最终用所得结论解释类似的生活现象。

⑴由小明发现的现象是“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由此总结出小明需要探究的问题。

⑵以沙子受照射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先描点后连线绘出图像。

⑶可以通过比较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得出结论,还可通过分析海水或沙子的升温快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⑷列举与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的有关例子。

【解答】总之,本题正确答案是:

⑴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谁温度升高得快谁吸热本领强。

(海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相同吗?

⑵图略。

⑶结论一:

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变化快。

结论二:

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或沙子和水温度越高时升温越慢)。

④示例:

早稻育秧,晚间往秧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

(4)思维发散,试题开放:

近几年中招试题中为有利于不同层次同学水平的发挥,逐渐减少模型化、记忆题量,增加开放型试题量。

一道好的开放题,首先在于试题涉及的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其次是在条件、过程、结论等某一或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给同学们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可以多角度、多方位来解决问题。

【例10】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

步工具,如图所示为一正在骑行的自行车,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

多自然科学知识。

请你举出3个例子,将

它填在表中,说出相应的自然科学图

例子

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举例

自行车的刹车皮是用橡胶做的,刹车时可增大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接触面材料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

3

的原理(或道理)。

【分析】本题是一道以同学们熟悉的自行车为背景来命题,会使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它可以涉及到声、光、力等多方面的知识,解题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分析问题,因自行车用到的物理知识很多,同学们只要答对即可。

【解答】本题答案:

①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原理: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②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即使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也能前进,原理: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或牛顿第一定律);

③车座面积比较大,且形状合理,原理: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④自行车铃声,原理:

物体振动可以发声;

⑤尾灯可以反光,原理:

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将射来的光线沿原方向反射……等。

【例11】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自选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自制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两种区分哪杯是浓盐水,哪杯是纯水的方法,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

方法二:

【分析】本题属于解题策略开放型试题,其特点是:

解答方式不统一,方法多样化。

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异曲同工”,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所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本题不但结论开放,条件也开放,同学们可自选器材。

【解答】方法一:

将密度计或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浓盐水和纯水中,由读数测出液体密度,密度大的就是盐水。

用一个小木棍底端缠些细铁丝分别放在浓盐水和纯水中,根据木棍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判断,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方法三:

将U型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入浓盐水和纯水相同深度处,压强计示数大的密度大。

方法四:

用量杯分别量取体积相同的浓盐水和纯水,用天平分别测量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因体积相同,质量大的密度大。

又因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所以质量大的就是浓盐水。

方法五:

用天平和烧杯分别取质量相等的盐水和纯水,比较两种液体的体积,因质量相等,密度大的体积小。

又因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所以体积小的是浓盐水。

【例12】请利用一瓶矿泉水,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

将矿泉水举起后松手

瓶下落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型实验设计题,实验器材已确定,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案完全开放,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求同学们具有扎实的基础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参考示例,选择最熟悉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解答。

由于题中要求设计两个不同实验,所举实例不可与示例雷同,,另外一定要把所举实例反映的物理问题的实质说清楚。

注意有些同学审题不清,增加了部分器材,不合题意。

【解答】本题答案并不唯一,现提供三种方法:

将矿泉水举起

后松手

重力方向是

竖直向下

方法1

水瓶扔出去

瓶离开手后

继续向前飞去

物体具有惯性

方法2

用手捏矿泉水瓶

瓶会变形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方法3

观察矿泉水瓶后

手指

手指变粗

光的折射(或矿泉水瓶相当于放大镜)

(5)注重社会实践能力:

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同学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知识面等,中考命题逐渐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查。

【例13】噪音是当代社会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之一,现代城市把控制噪音列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

假如你是郑州市综合治理噪音办公室负责人。

(1)你准备怎样调查我市的噪音污染问题,请你起草一份调查报告。

(可以用表格或简表表示)

(2)根据减弱噪音的知识,谈谈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分析】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瞩目的问题,其中噪音污染是城市主要污染之一。

做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同学们要有主人翁意识,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真正成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物理学认为: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音;

环保学认为: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叫噪音。

同学们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要注重调查的地点、对象、调查方式和方法,并能撰写出调查报告。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解答】本题的答案并不唯一,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调查方式。

(1)可以到建筑工地、商场、集贸市场、马路上、学校、工厂、社区等地调查噪音对人们的危害。

(2)减弱噪音的建议:

1马路两旁搞好绿化;

②建筑工地限时施工;

③汽车禁止鸣笛;

④集贸市场不能建在露天;

⑤商场禁止用扩音器对外大声宣传;

⑥教室尽量不临街;

⑦加强市民公德意识,少制造噪音不干扰他人休息……等等。

(6)加强知识间联系与综合:

综合素质是经济时代对人才的一个突出要求,中学教学是提高同学们综合素质的主阵地,而这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方向。

综合题能够全方位调动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全面展示考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所以中考命题要多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

【例14】在甬台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将一株千年古樟移动,施工人员对古樟的树叶做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把古樟连根带土挖起,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如图示)。

然后施工人员在“花盆”下铺上平行轨道,用4个推力均为5×

106N的千斤顶将古樟沿轨道缓慢滑动了35m。

⑴移动前,施工人员在古樟进行

修剪是为了降低古樟的作用;

⑵古樟连根带土的体积约为约为图

3500m3,若平均密度按2.0×

103kg/m3计算,它的质量约为多少?

⑶在整体平移过程中,4个千斤顶对“花盆”共做了多少功?

⑷在移动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

请举两例

【分析】本题以“巧移古樟”为知识背景,综合考查生物、生理知识。

属于“拼盘式”综合。

解答这类题通常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即找准问题所涉及的学科,选用相应学科知识解答。

如果不同学科的问题间相互联系,则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按一定思维顺序分析解答。

本题涉及生物知识及物理知识,但二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⑴古樟的叶具有蒸发水分的作用,移动前,施工人员进行修剪是为了减少叶的数量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量,确保古树成活。

⑵由m=ρV可直接计算古樟及根部土块的质量。

⑶由W=Fs直接计算千斤顶对“花盆”做的功。

⑷由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减小摩擦的措施。

【解答】⑴修剪是为了降低古樟的蒸腾作用.

⑵m=ρV=2.0×

103kg/m3×

3500m3=7.0×

106kg.

⑶由W=Fs=4×

106N×

35m=7×

108J.

⑷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

【例15】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家用电饭锅的原理图:

当开关S闭合时为加热状态,当开关S断开时为保温状态。

已知加热时的电功率为800W,保温时的电功率为100W,设R1、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发生变化。

请你根据以上已知条件,参照提供的范例设计四个电学计算题,并分别解答。

[范例]求加热时电流:

【分析】本题是一道电学综合图

开放题,要求同学们从题中挖掘隐含条件,自己出题自己解答,因可求解的答案很多,同学们应尽量挑选会解的物理量进行解答。

解题关键是熟悉电学相关知识,否则就求不够需求物理量。

由于电饭锅接在家庭电路中,故电源电压为220V,加热时电路中只接电阻P加热=800W,P保温=100W。

【解答】本题可能出现的正确答案:

⑴保温时的电流:

⑵加热时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