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译文原文翻译对照Word下载.docx
《《荆轲刺秦王》译文原文翻译对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译文原文翻译对照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⒅〔揕(zhè
n)〕刺。
而燕国见陵之耻①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②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③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④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⑥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⑦。
以试人,血濡缕⑧,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⑨。
乃令秦武阳为副⑩。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⑾,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⑿,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⒀!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⒁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⒂!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⒃。
高渐离⒄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⒅,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⒆,士皆瞋目⒇,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1。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24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25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26,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27。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28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29。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①〔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
见,被。
陵,侵犯、欺侮。
②〔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
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③〔拊(fǔ)心〕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④〔盛〕念ché
ng。
⑤〔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
函,匣子。
之,代樊於期的头。
⑥〔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⑦〔以药淬(cuì
)之〕把毒药在淬火时浸入匕首上。
淬,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⑧〔濡(rú
)缕〕沾湿衣缕。
濡,浸渍、沾湿。
⑨〔忤(wǔ)视〕正眼看。
忤,逆。
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⑩〔为副〕作助手。
⑾〔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⑿〔迟之〕嫌荆轲动身晚了。
迟,作动词。
⒀〔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反,同“返”。
竖子,对人的蔑称。
⒁〔不测〕难以预料,不可知。
⒂〔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
请,表示客气,无义。
⒃〔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⒄〔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
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
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被杀。
⒅〔为变徵(zhǐ)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⒆〔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⒇〔瞋(chēn)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21〔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
形容意志坚决。
22〔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币,礼品。
23〔厚遗(wè
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24〔振怖〕惧怕。
振,通“震”。
25〔比〕并,齐。
26〔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
给,供。
27〔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
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28〔使使〕派遣使者。
前一“使”是动词,后一“使”是名词。
29〔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
唯,“希望”的意思。
荆轲奉①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②。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④,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⑤,使毕使于前⑥。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⑦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⑧。
拔剑,剑长,操其室⑨。
时恐急,剑坚⑩,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⑾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⑿。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⒀;
诸郎中⒁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⒂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王负剑⒃!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⒄,乃引⒅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⒆。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⒇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21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①〔奉〕两手捧着。
②〔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
③〔陛(bì
)〕殿前的台阶。
④〔顾笑武阳〕回头冲武阳笑。
顾,回头看。
⑤〔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
假借,宽容,原谅。
⑥〔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⑦〔发〕打开。
⑧〔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
引,伸、挣。
⑨〔操其室〕握住剑鞘。
室,指剑鞘。
⑩〔剑坚〕剑插得紧。
⑾〔还〕通“环”,绕。
⑿〔卒(cù
)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卒,同“猝”。
⒀〔尺兵〕指尺寸之兵器。
⒁〔郎中〕宫廷的侍卫。
⒂〔提(dǐ)〕掷击。
⒃〔负剑〕推剑于背。
⒄〔废〕残废,伤残倒地。
⒅〔引〕举起。
⒆〔被八创(chuāng)〕(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被,受。
创,伤。
⒇〔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簸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1〔劫〕强取、威逼(其订立盟约)。
战国末期,秦并天下,势不可挡。
秦军灭韩破赵,大兵直压燕境。
燕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以图最后孤注一掷,挽狂澜于既倒。
这篇课文情节曲折,一波三折,而易水饯别、秦廷行刺等场面,又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
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对话等,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荆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处险不惊、临难不变的英雄豪气,都表现得十分充分,刻画得细致入微。
为了刺杀秦王,荆轲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这意味着什么?
荆轲临死时说道: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真是这样吗?
为什么?
(《战国策》)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
“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
”荆轲说:
“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
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
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
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太子说:
“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
“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
父母宗族,都被杀害。
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
”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
“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今有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呀!
怎么样?
”樊於期走上前说:
“到底怎么做?
“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可以一报将军之仇,二雪燕国被欺侮的耻辱。
将军你可愿意?
”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
“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现在才能够听说!
”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
于是打点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
“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
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
”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
“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
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
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
荆轲又走上前唱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
于是荆
篇二:
《荆轲刺秦王》原文+重点字词详细注释+翻译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是公元前228年的事。
秦将王翦(jiǎn
地,至燕南界。
翻译:
秦国的将军王翦打败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敬称)曰:
称的敬词)
道?
?
吗?
怎么?
呢?
)”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请求荆轲说:
“秦军经过一个早晚很快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呢?
荆卿曰:
希望
以,能够。
“刺秦”这件事)
,今行而
也。
(荆轲通过田光结识了燕太子丹,荆轲说,秦王已经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向南伐楚,北临赵。
燕国势弱,应该生劫秦王,
命令他把占领各诸侯的土地返还给诸侯,如果不行,就采取刺杀手段。
荆轲虽有刺秦王的主张,但并未见行动。
下面才是教材所选内容。
这就说明,刺秦这一谋略早已定下了。
)翻译:
荆轲说: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希望可以请求刺秦。
现在到秦国去,却没有使秦王相信的凭证,那么(我)就无法接近秦王。
(那么秦王我就无法接近)
fú
,
(以)金(千斤)
(万家)。
(省略,定后,状后。
正确语序:
秦王(以)千斤金,得樊将军之
首,与燕督
,高兴)见臣,
的办法)报太子。
银,文中指铜。
今义:
特指黄金。
)(邑:
封地。
邑万家:
一万户人家的封地。
)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乐意)召见我,我就有用来报答太子的办法了。
太子曰:
作名,私事,私仇)指年纪大、辈分高、德高
望重的人,对别人的尊称)之意,
è
ng](再,又)
!
太子说: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樊将军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刺秦的方法)吧!
於期,曰:
矣。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自里会见樊於期,说: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杀,其他的人没收入官为奴婢)。
今闻(秦王)购将军之首,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曰:
“吾每念(之)
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
“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不知道报仇的计策该从哪里出罢了!
轲曰:
/建议、办法)
“可以之”的省略,可以用\凭借它来)解燕国之患,而
如何,怎么样,怎么,怎么办)?
“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它来解除燕
国的忧患,并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为之奈何?
(接见)臣。
樊於期于是走上前问道:
“对这件事该怎么办?
“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因而好好地接见我。
秦汉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谦卑的自称)
zhè
n
,侵犯、欺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
这样,
那么将军的仇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或许,莫非,是不是,
是否)
tǎn
,袒露一
而进曰:
切齿拊心qiè
chǐfǔxīn——并列式,咬牙捶胸。
极端痛恨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袒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
“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如今(才)能够听到您的指教!
(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无可奈何,
装、
之。
太子听到樊於期自杀的消息,赶着马车跑去,趴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事已至此/已经这样了,没有什么办法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收起来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封闭好它。
以藏锋利匕首闻名。
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百金取之”
急速冷却,使之硬化)之。
在这时,太子预先寻找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人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获得它,让工匠用毒药在淬火
篇三:
荆轲刺秦王原文重点字词翻译(认真整理,绝对精品)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
秦将王翦(jiǎn)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破:
打败)(虏:
俘虏)(收:
占领)(略:
掠夺,夺取。
)(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乃:
连词,于是)(请:
请求)(荆卿:
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旦暮:
时间名词作状语,早晚,形容时间极短)(易水: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长侍:
长久侍奉。
侍:
服侍、侍奉)(足下: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岂:
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
“难道”“怎么”“哪里”)(得:
能够)(哉:
文言语气助词。
a.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
”“有何难~?
”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
”)翻译: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微:
表否定假设的连词,假如没有)(愿:
希望。
得:
可以,能够。
)(谒:
请,请求)(之:
代“刺秦”这件事)
(荆轲通过田光结识了燕太子丹,荆轲说,秦王已经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燕国势弱,应该生劫秦王,命令他把占领各诸侯的土地返还给诸侯,如果不行,就采取刺杀手段。
“臣愿得谒之”的“之”就是代“刺秦”这件事。
“谒之”的“谒”是为动用法,译为:
“为这件事请求(行动)”)
(今:
现在)(而:
连词,表转折,却)(信:
信物,凭据)(未可:
不可,不可能,无法)(亲: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省略介词“以”。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数量词(千斤、万家)作定语后置:
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
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
诚能得樊将军(之,结构助词,的)首,(夫:
句首发语词)(樊於(wū)期:
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购:
重金征求)(之:
樊於期的头颅)(金千斤:
一千斤金)(金:
古今异义,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诚:
副词,果真,如果确实)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
(于:
给,省略介词“于”,省略句)(无以:
固定句式,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督亢:
现在河北省涿州东南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说:
同“悦”,喜欢,高兴。
)(乃:
连词,就。
)(得:
能够)(有以:
固定句式“有所以”,意为:
有用来?
的办法)(报:
报答)
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乐意)召见我,我就有用来报答太子的办法了。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以:
因为)(穷困:
古今异义,古义:
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归:
归依,归附)(以:
因为)(私:
形容词作名词,私事,私仇)(而:
表转折,却)(长者:
古义:
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不能译为年长的人。
年长之人。
)(意:
心意)(愿:
希望)(更:
[gè
ng]副词,另,另外)(虑:
考虑)(之:
代指刺秦的方法)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乃遂:
同义复用,就)(私:
副词,私自)(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遇:
对待。
遇到,碰以。
)(深:
古今异
义,形容词,苛刻,刻毒。
有深度,与“浅”相对。
(“见”表示被动:
因其才知,甚见尊崇。
凭借他的才能和智慧,很被智伯尊敬和宠信)父母宗族,皆为[wè
i]戮没(被动句)
。
今闻(秦王)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
(宗族:
同祖的人)(为:
介词,被)(戮没:
杀戮和没收。
重要的人被杀,其他的人没收入官为奴婢。
)(金千斤:
一千斤金)(邑:
)(省略介词“以”。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数量词(千斤、万家)作定语后置)(奈何:
固定句式,表疑问,怎么?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太息:
长叹)(涕:
眼泪;
鼻涕。
泗:
)(念:
考虑,思量)(于:
介词,到)(顾:
副词,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计:
计谋、计策)(所出:
所+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使动词具有名词性,“所”代指出来的地方、方式)(耳:
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现在/假设连词,如果)(言:
一句话为一言/建议、办法)(可以:
可:
可以;
以:
介词,用,为“可以之”的省略,可以它来。
表可能、能够、许可。
)(解:
动词,解除,解救)(患:
祸患、灾难)(而:
表示并列,并)(者:
句末语气助)(何如: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固定结构,怎么样,怎么,怎么办。
“如何”“若何”“何若”“奈何”)
“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并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樊於期乃前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乃:
于是)(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为之奈何:
之:
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为:
介词,对。
奈何:
怎么办。
(你说)对这件事该怎么办?
)(愿:
希望)(首:
头颅)(以:
连词,表目的,来)(喜:
高兴)(而:
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善:
副词,好好地)(见:
接见)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的)耻
(耻。
(臣:
1、名词,官吏百姓对君主的自称。
2、名词,秦汉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谦卑的自称。
)(把:
握、抓住)(而:
表示承接,所有表示承接关系的都可以翻译为“然后”)(揕:
(zhè
n)刺)(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这样,那么”(本文)“既然这样,那么?
”或“(虽然)如此,那么?
”)(而:
表并列,并且)(见:
表被动,介词,被)(陵:
动词,通“凌”,侵犯、欺侮[wǔ]。
动词用作名词。
)(除:
动词,清除、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