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114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⑥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CO32-+2H2O

H2CO3+2OH-

B.电解MgCl2水溶液总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H2↑+Cl2↑+2OH-

C.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D.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

D218O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铁质船体上镶嵌锌块,可以减缓船体被海水腐蚀的速率

B.粗铜精炼时,电镀液中的c(Cu2+)保持不变

C.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是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B.将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1NA

C.O2和O3的混合气体共6.4g,其中所含氧原子数一定为0.4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1L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B.用图1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

MnO4-、Al3+、C2H5OH、SO42-

B.Kw/C(H+)=0.1mol/L的溶液:

K+、Na+、SiO32-、NO3-

C.0.1mol/LAgNO3溶液:

H+、K+、SO42-、I-

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

K+、NH4+、Cl-、I-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B.NaHCO3与少量的Ca(OH)2溶液反应:

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C.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Fe2O3+6H+=2Fe3++3H2O

D.10mL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0.5mol/LBa(OH)2溶液混合反应: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10.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透明高硬度防弹材料,可以由反应Al2O3+C+N2=2AlON+CO(高温)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氧化铝中氮的化合价是-3

B.反应中氮气作氧化剂

C.反应中每生成5.7gAlON同时生成1.12LCO

D.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

2H2(g)+O2(g)==2H2O(g)

-483.6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1

C.已知:

500℃、30MPa下,N2(g)+3H2(g)

2NH3(g)

-38.6kJ·

mol-1;

将1.5mol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19.3kJ

D.已知:

H2(g)+F2(g)==2HF(g)

-270kJ·

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

12.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②中待镀铁制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③中的b极是电子流出的极,发生氧化反应

D.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13.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B.2∶4∶1C.2∶3∶1D.4∶2∶1

14.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辛,甲+丙=戊+辛;

常温下0.1mol/L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D)>

r(C)>

r(B)

B.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中均存在共价键

C.1.0L0.1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

1024个电子

15.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3.6g<

m<

9.6g

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L

D.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mL

16.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NH4+、K+、Al3+、SO42-、CO32-、Cl-等离子。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g白色沉淀;

②另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1

B.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mol·

C.该溶液中NH4+、Al3+、SO42-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3

D.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OH)2溶液,不可能Al3+和SO42-同时完全沉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Q、W、X、Y、Z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①Q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与W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②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其气态氢化物能够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甲;

③W与Y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有害物质之一;

④Y与Z能形成电子总数为30和38的两种离子化合物,分别为丙和丁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丁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WY2与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XQ3的方法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标准状况下22.4LX的气态氢化物,与0.5L1mol/L的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18.(13分)金属铝质轻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在国防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完成下列空白:

(1)在19世纪时,铝是一种珍贵的金属。

人们最初得到的铝粒如同珍宝,它的价格同黄金相当。

1827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而制得了金属铝。

用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制铝而不用氯化铝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

现代工业炼铝的原料是由铝土矿提取而得,在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

(2)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

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

2Al2O3(s)+3TiC(s)

-1176kJ·

mol-1,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硅与铝同周期,地壳里硅铝的含量是硅________铝(填>

,<

或=);

Na2CaSi6O14是硅酸盐玻璃的主要成分,Na2CaSi6O14也可写成Na2O·

CaO·

6SiO2。

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若用玻璃瓶塞容易形成粘性的硅酸盐而无法打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长石是铝硅盐酸,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

由钠长石化学式NaAlSi3O8可推知钙长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高温

(4)用铝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备金属单质是工业上较常用的方法。

如:

2Al+4BaO

3Ba↑+BaO·

Al2O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方法可制取金属B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共14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

(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

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③最终试纸b褪色。

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

二是。

20.(12分)硫酸铁铵[aFe2(SO4)3·

b(NH4)2SO4·

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

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

a.NaClOb.H2O2c.KMnO4d.K2Cr2O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用足量最适合的氧化剂B氧化之后和加热蒸发之前,需取少量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所加试剂为(写名称),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

理由是:

(可用文字或方程式说明)

(3)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

(4)称取14.00g所得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g沉淀;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0.05molBa(NO3)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届湘中名校11月联考化学参考答案

题序

2

4

5

6

7

8

答案

C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17.(12分)

(1)第二周期、IVA族(2分),

(2分)

(2)2Na2O2+2CO2=2Na2CO3+O2(2分)

(3)NH4++H2O

NH3·

H2O+H+(2分)

(4)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5)c(NH4+)>

c(NO3-)>

c(OH-)>

c(H+)(2分)

18.(14分)

(1)钾先与水反应生成KOH,KOH再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无法得到单质铝(2分);

CO2(2分)

(2)98kJ(2分)

(3)>(2分);

SiO2+2NaOH=Na2SiO3+H2O(2分);

CaAl2Si2O8 

(2分)

(4)利用Ba的沸点比Al的低,Ba以气体逸出,使平衡右移。

19.(共14分)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

(2)离子键、极性键(2分,答对一种给1分)

Cl2+2OH-===Cl-+ClO-+H2O(2分)

(3)ClO-+Cl-+2H+===Cl2↑+H2O(2分)

(4)①SO2(或H2SO3)(2分)

②Cl2+2I-===2Cl-+I2(2分)

③I2有氧化性,SO2能将I2还原成I-,从而使蓝色消失(2分)

20.(12分)

(1)b(2分);

H2O2+2Fe2++2H+==2Fe3++2H2O(2分)

(2)铁氰化钾溶液(2分);

不能,因为H2O2和Fe2+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2分)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看到试纸变成蓝色(2分)

(4)Fe2(SO4)3.2(NH4)2SO4.2H2O(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