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00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 化学键》教学设计.docx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8周《原子结构化学键》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化学键》教学设计

课题

元原子结构化学键

总课时

 

班级(类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重、难点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反思

 

考点一 原子构成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

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

Ar(Cl)=Ar(35Cl)×a%+A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几种重要的核素

核素

U

C

H

H

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3.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3)核聚变如H+H―→He+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一定相同(×)

(5)H+与质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2.按要求填空(均为短周期元素)。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______。

(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

(7)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______。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有______。

答案 

(1)H、Li、Na 

(2)He、Be、Mg (3)Be、Ar (4)C

(5)O (6)Li、Si (7)Li、P (8)H、Be、Al (9)He、C、S (10)O

题组一 有关微粒组成的概念辨析

1.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答案 D

解析 A项,原子包含不同元素的不同原子和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正确;B项,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正确;C项,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即只含一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确;D项,分子或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的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错误。

2.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O与D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 C

解析 A项,氘表示为H,核外有1个电子;D项,1H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DO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20;C项,同素异形体是单质,而H2O、D2O均为化合物。

规避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同位素的“同位”是指一种元素的几种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同素”是指元素的种类相同。

题组二 分子或离子中微粒数目关系的判断与计算

3.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n-含有的中子数为a+b

B.Xn-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

D.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g

答案 D

解析 A项,中子数为b-a;B项,电子数为a+n;C项,质量数为b。

4.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ωgR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olB.mol

C.molD.(m-n+2)mol

答案 D

解析 R原子的质子数为(m-n)个,其核外电子数也为(m-n)个,所以R2-的核外电子数为(m-n+2)个,而ωgR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形成的R2-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n+2)mol,故选D。

求一定质量的某物质中微粒数的答题模板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指定粒子的物质的量粒子数

题组三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5.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则符合条件的元素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答案 C

解析 第一周期1H;第二周期He;第三周期Al。

6.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1),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元素

B.由X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X不能形成化学式为KXO4的含氧酸盐

D.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极易溶于水

答案 D

解析 由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可以推知n≤4,则X的电子层数≤3,X为短周期元素。

当n=4时,X为Cl元素;当n=3时,X为N元素;当n=2时,不符合题意,A错误;HNO2和HClO均为弱酸,B错误;Cl元素能形成KClO4,C错误;NH3和HCl均极易溶于水,D正确。

7.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1)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子

(2)氩原子 氯离子 硫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

(3)Al(OH)3+3H+===Al3++3H2O

解析 

(1)当x-y=10时,x=10+y,说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应为原子。

(2)当y=8时,应为有18个电子的粒子,所以可能为氩原子、氯离子、硫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3)y=3时为铝原子,y=7时为氯原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考点二 化学键

1.化学键

(1)概念: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化学键

2.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概念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实质

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经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

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

形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某些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4.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

(1)概念: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代表原子的____________的式子。

(2)电子式的书写。

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①原子:

Na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单离子:

N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复杂离子:

NH__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子化合物:

MgCl2____________,Na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______。

⑤非金属单质及共价化合物:

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2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最外层电子(价电子)

(2)①Na· 

②Na+ 

④  

⑤N⋮⋮N HH HH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键是离子或原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既包括静电吸引力,又包括静电排斥力(√)

(2)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解析 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3)由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解析 AlCl3中,Al与Cl形成共价键。

(4)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单质溶于水,分子内共价键不被破坏(×)

解析 非电解质溶于水时,分子内化学键不被破坏,Cl2、F2等溶于水时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分子内化学键被破坏。

(5)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原子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解析 卤化氢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内都是共价键。

(6)CaCl2的电子式:

-[Ca2+]-(×)

(7)次氯酸(HClO)的电子式:

H(×)

2.有以下9种物质:

①Ne ②HCl ③P4 ④H2O2 ⑤Na2S ⑥NaOH ⑦Na2O2 ⑧NH4Cl ⑨AlCl3

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