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9201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承祥在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填补了一批博士、硕士空白学科,同时,像法律、会计、管理等社会急需的学科,其博士、硕士授权点得到增加,一些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及基础学科得到加强。

目前,包括哈工大威海分校,我省共有3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博士授予单位15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达到93个,按二级学科统计,博士点总数达到350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1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达到638个,按二级学科统计,硕士点总数达到1478个。

基本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同时,研究生招生与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00人,新生入校后,我省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多人。

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方面,有同等学力在校学员7318人,在校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571人。

这样,我省研究生教育的总规模已近6万人。

(二)开创并启动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2006年,我们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论证,省学位委员会、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制定并启动实施了《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主旨,就是大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着力抓好研究生全过程的培养,保障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山东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贡献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计划”明确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

为了规范管理,确保实施效果,我们还研究制定并颁发了几个配套的实施管理办法,切实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落到了实处。

一是首次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研究工作。

随着时代科技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其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质量需求、条件建设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都需要改革,需要探索,需要创新。

设立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立项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围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探索与实践。

2006年,各单位共申报创新研究项目360多项,经专家评审、两厅审定,共确定了106个项目予以立项,其中,遴选了10个重点项目。

这106个项目都是关系到提高我省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各单位的重视和投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制定了相关计划,安排了配套经费。

这次会议,10个重点项目的参研人员都来参加会议,这些项目都是有关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大家还要进行计划的重新设计,任务分工,争取达到预期结果。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强化激励措施。

这包括:

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评选,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评选,并准备进行4年一次的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和先进管理单位和个人的评选。

2006年,经各单位推荐,我们在全省8300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中首次评选出了73位优秀导师。

这是我们省对他们,也是对全省研究生指导教师多年来勤奋耕耘,教书育人的充分肯定。

在此引导下,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也评选了本单位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相信,通过我们的表彰活动,将大大调动起广大导师进一步充分发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栋梁之才的积极性。

在校研究生即是被培养对象,也是一支有生的科研力量,在导师的创新活动中,离不开他们的参与。

为了调动广大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006年,我们在评选出3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篇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同时,首次评选了100项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61项。

另外,我们还启动了“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

首次批准举办两个研究生学术论坛,分别是“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信息与机电论坛”和“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农业及生物技术论坛”。

这几个学科都是我省主导产业和学科优势紧密相关的。

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主旨是激励、激发研究生树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潜心钻研的“三创”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与创新学术氛围。

应该特别提出的是,省财政厅在落实《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工作中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在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调剂资金,安排专项经费300万元支持我们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顺利实施。

2006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开创与实施,拉开了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序幕,在全省高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带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完善与加强本单位研究生培养的政策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激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管理的创新活力。

“十一五”期间,随着创新计划的推进,必将对提高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三)启动实施了山东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前面几个五年计划实施高校“三重点”建设的基础上,我们与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提出了建设高教强省的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

实施高教强省行动计划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各单位实施重点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尽快建设并形成各高校自身优势与特色,逐步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学科及学科布局,使之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中心与平台。

其主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推进各校优势与特色的发展,并从中选出若干项目,进行强化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争取部分项目进入“国家队”,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国家、省、校三级重点项目建设体系。

省财政厅安排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根据《山东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经过各有关单位申报与专家评审,两厅审定,公布确定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65个学科、100个实验室、2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并进一步从中遴选了65个重点学科、32个重点实验室、1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强化建设重点项目。

另外,还批准筹建6个重点学科、3个实验室。

在此次评选中,我们特别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

二是学校已有的优势。

三是适当向重点大学集中,以利于我省龙头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四是几乎覆盖了我省所有硕士授予单位和国家、省、市主办的所有高校,以利于调动各方面加强投入与重点建设的积极性。

(四)开展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定期评估工作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部署和工作计划,对我省1998年前(含1998年)获得学位授权的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进行了质量评估,经过专家会议评审和实地考察,我省参加评估的49个硕士点全部合格。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部署,今后每6年要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做好这项工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订了《山东省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暂行)》,发给各单位作为长期建设的参考指标,建立起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五)拟订了《山东省“十一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初稿)》,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高校学科与学位建设的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一五”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

(六)进一步规范了各项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一是圆满完成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全国联考山东考区的考务组织工作,受到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巡视组的高度评价。

二是圆满、顺利完成有关学籍管理及电子注册工作。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学位及专业的授予与管理工作,新增审批160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审批56个研究生进修班。

四是及时建立了“山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加强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各高校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和协作,为开创山东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搭建起了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了工作指导、动态信息管理、信息报送、新闻发布与宣传工作。

五是组织出版了《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1-2006)》资料书,并编印了2006年学位与研究生有关文件和资料,以供大家交流、学习、研究、参考。

二、正确认识我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06年大家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为“十一五”我省的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做了多项开拓性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发展向内涵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对推动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人才强省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给我们的学科结构调整与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高层此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也都会不断提高。

这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更看好的还应该是发展机遇!

因为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还有一点是我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那就是目前高中和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大家知道,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研究生的这种能力恰恰是搞好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性的基础。

总之,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将肩负起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为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人口与经济总量均列全国第二位,也是一个教育大省,高教大省。

2006年,全省有普通高校109所,在校本科生133.8万,列全国第一位。

但我省并不是高教强省,就全国重点学科而言,我省只有20个,仅占全国的2%。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学科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而我们许多同志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意识不强,重点学科建设力度不够、投入不足、重点项目不突出。

学科结构还不够合理,学科定位不够准、优势不突出;

第二,我们师资队伍问题,研究生指导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和水平都亟待提高;

第三,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在校研究生仅占全国的4%。

尤其是博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少;

第四,研究生培养机制、模式和管理相对落后,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第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源总量不足且按学科的配置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六,研究生的“三创”意识和能力不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科技贡献的力度都还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山东的需求;

第七,进一步规范管理问题,为确保质量,一些关键环节必须规范,例如考试考务工作,各个学校之间就很不平衡等。

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通过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国民高等教育的最高端,关系到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省份,高科技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的成败。

因此,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实施落实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强省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进一步开创我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

2007年,我省学位与研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科教兴鲁与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提高学科水平,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抓改革,抓建设,抓管理,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上水平,上质量,上台阶的新局面。

(一)抓住机遇,加大措施,努力做好全国重点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

今年,教育部将进行国家重点学科重新评审、增列和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这是一次历史难得的机遇。

去年,我们已经做了一些铺垫和项目立项等建设性的工作,加上这些年来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仍有不少的差距,许多工作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

这次机遇,我们要抓住、要抓好、要抓出成效。

对此,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已有初步的部署,国务院学位办杨玉良主任来山东时也讲到。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要向非项目工程学校延伸,并有一个很大的投入;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问题,准备从目前的965个,再增加一批。

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力气,做好有关各项工作,争取有所突破。

通过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改变我省高校“山多峰少”,高水平学科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较弱的局面。

从现在起,各有关单位就要密切关注有关申报评审的信息与要求,切实做好准备工作。

我们有哪些学校,哪些学科,哪些项目有可能进入,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的抓紧予以弥补和建设。

(二)认真准备,细致工作,搞好全国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

根据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际状况,下次全国学位点授权审核,我省应把着力点放在博士点的增设与发展上,争取有一个好的收获。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要求和部署,我们要事先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做好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国家将根据各省规划、省情及高教发展实际情况,决定授权审核的有关政策和数量。

第二,要做好新增学位点的立项建设工作,这是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办的明确要求,并要先做出建设规划,然后予以立项。

第三,要根据学科实际,扎实做好导师队伍建设等有关方面的整合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第四,要加大相关建设项目的投入,突出重点。

希望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准确定位,还要注意量力而行。

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优势特色,围绕主干特色学科展开建设,认真细致的做好有关工作。

要坚持实事求是,扎实工作,练好内功,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

(三)扎实推进《山东省研究教育创新计划》。

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创新计划”和配套实施办法,加大实施措施,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创新氛围,围绕培养研究生的“三创能力和精神”,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是要认真组织好已经批准的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特别是重点项目。

研究生管理部门要紧紧抓住,切实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搞好今年新上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的申报、评审工作。

三是要办好几个研究生学术论坛,06年已批准2个,今年再批2个,要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各承办单位要把方案做细做好,并认真组织实施,努力营创与活跃研究生学术创新气氛。

各单位要积极响应、积极配合。

四是要启动省级校外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评审与挂牌工作。

五是推动指导各研究培养单位加强各个培养环节的管理,并以此为带动,全面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全面落实好“高教强省”行动计划建设工作。

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从今年开始将进入全面建设。

各“建设单位”是实施“行动计划”的主体。

要将实施“行动计划”列入本单位整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程,制定好建设规划,落实组织、政策、经费等保障措施,为实施“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参与“行动计划”的积极性,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切实把“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好。

一要加强条件建设。

充实和改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其他软硬件条件,建立起校内外科研创新与研发基地,为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

此项建设应作为重点,一定要下大气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逐步形成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术团队。

三要加强质量建设。

加强素质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建设成为我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四要加强学术建设。

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作用,积极争取承担更多的省级和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产生标志性成果;

通过研究与开发,为社会提供工程、技术、管理咨询和决策服务;

不断拓宽应用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贡献率;

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建设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资源信息基地。

五要加强制度建设。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凝聚学术队伍的人事管理机制;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

有利于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机制;

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组合、突出优势的学科组织制度;

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重点建设的科学管理体系。

各单位要把实施“行动计划”与其他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与“211工程”、“985工程”、“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重点建设项目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带动作用,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适应社会需要,加快专业学位及非全日制研究教育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16个专业学位的设立,我省抓住机会加快了专业学位工作的发展,专业学位参考人数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但专业学位教育仍不能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社会求学人员的需要。

为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继续重视专业学位点的建设与申报,要填补我省没有会计学、建筑学与园林风景设计等专业学位的空白,统筹研究规划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协调发展。

各单位要加大宣传,组织好生源,进一步研究并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保障与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要注意导师力量的分配,避免一个导师带过多的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比例要掌握在一个合理尺度。

请各单位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

(六)研究制订《山东省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保障与提高研究教育质量的关键。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导师责任制,科学合理确定与协调导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权利与义务及其相互关系,是确保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的需要和保障。

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师的遴选与培训,导师的责任,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及激励政策等提出明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定。

要重视兼职导师队伍的建设,聘任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以适应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七)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

大家知道,管理就是生产力。

我们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随着学位点、学位类别与层次的迅速增加,以及在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努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是摆在我们从事学位与研究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所谓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管理对象诸要素之间及其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我认为要加强与完善管理,就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与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与科研的关系。

研究生即是被培养教育的学生,又是一定意义上的科研工作者,因此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科研工作的规律,要努力实现严格管理下的弹性管理、柔性管理,使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充分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充分展示个性专长和科技创新的能动性。

二是要正确处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关系。

从实际情况来看,过程管理必须要有,该严要严,但哪些过程环节必须要管严,哪些要宽松,哪些要放开,要进行深入地实际比较和研究,并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

目标管理则与评价机制和培养目标有关,也要进行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

三是正确处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

现在都强调以制度管人,加强相关法规建设,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研究生教育是从事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他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往往被教育者又是有着很大区别和特点,因此,制度管理不能完全代替人性化个性管理。

我们要建立健全从学校到院系,以至导师组的完整管理体系,尤其是导师的一对一的个性管理,是最主要的管理环节。

四是要正确处理传统的经验管理与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关系,将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化为现代信息化手段下的制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大力拓展管理的功能与瞬时性。

比如,我们要通过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努力实现实时监控,随机统计分析与评价,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已立项了相关研究课题,希望加快相关工作进度,尽快实现基于互通式网络平台下的信息化管理。

同志们,我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机遇难得,我们所肩负的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让我们振作精神,勤奋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把我省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继续推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开创我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7年春节即将到来,我提前向各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家人幸福、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