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综浙江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文综浙江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文综浙江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讲精析】选D。
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
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
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
14.(2011·
浙江文综)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
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思路点拨】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
此题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题目类型。
通过此题,主要考查全面占有史料的重要性,正面和反面资料都要收集,然后再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精讲精析】选B。
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
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
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
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
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
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
15.(2011·
浙江文综)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
【精讲精析】选B。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
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因此C、D也正确。
16.(2011·
浙江文综)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察新文化运动。
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审题时要注意隐性的时间信息。
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这是做此题的前提。
由此判断A错误,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
本题的题眼为“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
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
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
据此,B项正确,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项亦可排除。
17.(2011·
浙江文综)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思路点拨】本题从社会史的角度考查婚姻习俗的演变。
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
【精讲精析】选A。
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
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
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
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18.(2011·
浙江文综)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题时注意空间信息“西北”和隐性的时间信息。
另外,要注意解题技巧:
旧事物可能出现在新时间,新事物不可能出现在老时间。
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年后);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
“中国红军万岁!
”出现于1927-1937年间。
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
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19.(2011·
浙江文综)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空间限定“北平”。
考察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
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
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
据此排除C项,得出D项。
20.(2011·
浙江文综)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
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思路点拨】本题要注意概括材料,把握材料中心句子。
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所说。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
因此排除A,C。
B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21.(2011·
浙江文综)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运所学知识的能力。
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选择题。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
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22.(2011·
浙江文综)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毕加索的立体派和凡高的后期印象主义容易混淆,看教材时要注意区分近似知识点。
【精讲精析】选C。
《向日葵》、《星月夜》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代表作;
《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玲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23.(2011·
浙江文综)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把握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重要原因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国家团结一致,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实施禁运,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
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
二战后,世界经济就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美国“滞胀”的出现无关,B项可排除;
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而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D项可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8.(2011·
浙江文综)(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9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
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参考答案】
38.
(1)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8分)
(2)地方权势过大;
君主专制。
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
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39.(2011·
浙江文综)(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8年6月-7月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89年-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题号:
09科目: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
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6分)
10科目: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
“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
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
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摘编自《昆曲与浙江》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成为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