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787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8 大小:7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2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鼎力推荐东莞市政府督查工作汇报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正结合年度维稳综治考评,按平安社区验收方案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公安局

目前,全市38个卡口点中,8个点投入使用,2个点已基本完成建设,5个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停工,3个点因道路改造暂无法施工,还有20个点的报建审批仍未通过。

二、全市新增公交线路47条,增加运力300辆;

在市区新建一批人行天桥和自行车道。

交通局

全市共新增公交运力302辆,新增公交线路48条,其中市区新增城巴线路5条,新增运力64辆,新增小巴线路5条、运力50辆,新增镇公汽线路38条、运力188辆。

规划局

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延迟到2010年实施,现正编制《自行车专用道近期实施规划》。

行人过街设施:

莞长路、学院路人行天桥正进行施工图设计;

其他立体过街设施的建设时序、投资主体和管理模式等问题仍未确定。

三、市镇两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基本完成63个欠发达村500千米的老化水管改造工作;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实现100%、出厂水抽检合格率达88%以上;

二次供水单位建档率达100%;

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单位领证率达100%,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

市委农办

城管局

目前,全市17个镇已成立专项小组,15个镇已完成工程施工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其中大部分已进入财审阶段,部分镇已开展招投标,有的已动工。

卫生局

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6120人次,监督检查供水单位3060间次,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出厂水抽检合格率达89.9%;

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

四、全市新建学生宿舍10栋,新增学生床位10000个。

教育局

全市共新建学生宿舍12栋,其中4栋已投入使用,其余8栋预计2010年春季新学期即可投入使用,新增学生床位10070个。

城建局

共承建学校宿舍项目5个,其中,市经贸学校新建学生宿舍楼已交付使用,塘厦理工学校宿舍楼已封顶,塘厦中学扩建校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2%,东城高级中学扩建校舍已完成工程量的45%,厚街中学扩建校舍正进行桩基础施工。

五、市镇两级投入28.4亿元,全面完成365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江河堤围633公里,新建、改建或加固水闸99座,新建或改建排站84座,新增装机容量7万千瓦,改善灌溉面积121万亩,改善治洪面积73万亩。

水利局

全市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共379宗,取消项目21宗,受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影响的15宗,实际实施343宗。

目前已完工261宗,占76%,施工中62宗,占18%。

六、市人民医院新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一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使用,新设病床2600张;

建成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全市37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投入运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

启动市中医院新院建设。

2009年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55个(中心33个、站322个),新增机构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量近700万人次,参保人就诊累计500万人次。

进一步完善六大服务功能,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开展健康教育40多万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多万份。

市人民医院新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工程已完工;

市中医院新院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

七、启动市区内涝整治应急工程,年内投入1亿元,完成一期工程,整治行政中心广场、簪花路、环城路诺基亚路口、松山湖大道东莞救助站路口、东部快速立交、东莞大道石鼓立交、蛤地路口等7个内涝点,以及老城区兴贤街、上桥南方装饰市场、横岗新村等3个内涝点。

完成东莞大道石鼓立交、蛤地路口、市行政中心广场、簪花路、松山湖大道市救助站路口5个内涝点整治工程的施工建设;

东部快速立交、环城路诺基亚路口2个内涝点的整治工程已接近尾声,可于2010年元旦前后完工。

莞城街道

正开展拆迁工作,现已拆迁7户,还有8户需要拆迁,工程尚未动工。

东城街道

东城横岗新村内涝整治工程已完成。

东城上桥南方装饰市场内涝点整治工程正在按照计划进行施工,目前工程已完成90%。

八、完成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1.2万人次,完成5万人次新莞人技能提升培训,对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安排5000万元,为20000名户籍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专项补助、康复、就业、特殊教育及托养服务。

劳动局

完成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1.9万人次,完成率158%,组织新莞人技能提升培训9.5万人次,完成鉴定6.3万人次,完成率126%。

通过“就业服务日”集中服务、农民工专场招聘、“村民车间(班组)”等活动对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残联

全年为1980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专项补助金3706万元;

为65名患有重病、大病、慢性病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金30万元;

对10473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为2238名困难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辅助检查和随访等服务;

为1657多名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

免费培训户籍残疾人789人次,安排就业3570人次;

为645名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康复服务。

九、年内解决2000户城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出台改善新莞人居住条件的配套政策。

房管局

各镇街

完成廉租住房保障任务2658户,完成率133%;

《关于改善新莞人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已报市政府审定。

十、全市建成32个食品安全样板市场。

经贸局

工商局

验收结果表明,全市38个样板市场全部完成建设工作,并达到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扶持政策,突出抓好我市“五个10亿”计划的细化实施,积极帮扶中小企业,扩大政策普惠面。

10亿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内销、创建品牌、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企业等。

外经贸局

2009年1-11月共受理来料加工企业申请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505家,是去年全年总数的2.2倍;

安排10777万元资助1720家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安排3380万元支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安排2800万元支持港台机构建立辅导平台,安排365万元资助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企业,安排330万元举办38场政策宣讲会。

10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组建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

资助和补贴一批科技企业及项目;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资助和奖励一批专利及企业;

奖励一批科技成果。

科技局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大楼已竣工,正采购和搬迁科研设备;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大楼装修基本完毕,即将落成。

制定出台了《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资助计划操作规程》和申报指南,拟在换芯工程、云计算、LED照明和太阳能等4个重点培育领域实施第一批项目。

召开了2009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了98项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奖励资金1335万元。

认定并资助了99家专利培育企业和46家专利试点企业,拟奖励24项专利奖。

协助编制《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2009年—2012年)》;

制定2009年“科技东莞”工程相关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组织企业申报相应扶持计划。

实施《东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2009-2012年)》重点技术进步项目,其中15个技术创新项目和21个技术改造项目列入省财政支持计划,获得资助2750万元;

完成2009年市产业技术进步资金“技改技创专项”、“引进消化吸收专项”、“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专家评审、现场考察(鉴定)工作,拟下达项目资金。

10亿元的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专项资金

做好贷款担保支持计划的相关工作;

抓好贷款贴息计划的相关工作;

每月接受一批企业申报入库。

现已公示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共14批5741家,经审核,入库13批4702家;

每季度收集可获贷款贴息的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名单及企业的开户银行、开户账号资料等资料,第三季度第二批获贴息的中小工业企业的账户资料已上报。

进一步完善东莞市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计划及其操作规程;

力争全市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贷款累放额超400亿元,新增贷款额超250亿元。

金融办

据统计,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底,我市银行机构累计为1337家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发放贷款449.42亿元,其中774家企业获得合计139.48亿元的新增贷款支持。

完成扩大我市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支持对象、扩充参与主体、扩展贴息范围、延长实施期限的修订工作。

10亿元的创业就业专项资金

审核落实各项就业补助金额1.6亿元、贷出小额贷款1亿元。

落实各项就业补贴1.66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849.6万元。

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轻负担约10亿元

研究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开展重点检查,清理规范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营造高效政务环境。

推出了一系列减负措施,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检查情况正汇总整理中。

停止收取三资企业场地使用费和“三来一补”综合费用结汇手续费;

对制造业企业堤围防护费进行减免;

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取消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规范镇街对企业收费。

财政局

我市从2008年8月1日起停止收取三资企业场地使用费和“三来一补”综合费用结汇手续费;

对制造业企业堤围防护费减半征收,先全额征收入库,再返还50%给企业;

从2009年1月1日起,按要求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落实国家取消收费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减免一批收费项目,停收部分行政事业收费,为企业减轻负担约10亿元。

物价局

按国家要求,取消和停止征收2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年减负约2.85亿元;

根据省的部署,再次取消12项、停收1项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年减负57.79万元;

停止收取三资企业场地使用费和“三来一补”综合费用结汇手续费,预计一年减负2亿元;

对制造业企业堤围防护费减半征收,减免4亿元;

继续减免出口农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一年减负8000多万元。

以上各项共计近10亿元。

3.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用好我市多个财政专项资金,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组织发动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牵头联合有关部门落实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

认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

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争取在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联合攻关项目招标立项20项;

争取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50项。

我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项目和抵扣所得税额分别为1147个和3.8亿元。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8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6家。

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立项21个项目,资助4850万元。

获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30项和1395万元资助,排全省第二位,获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1项,立项总数居全省第二。

深入宣传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优惠政策,组织企业申报研发投入项目材料并初审,报送税务部门备案,实现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

据统计,我市共有104家企业累计实现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约3.86亿元。

4.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开发专利产品。

开展研发投入资助计划、科技贷款的贴息资助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扩大贷款融资,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争取组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市级工程中心10家。

受理企业研发投入资助计划项目501项,经评审,拟对160家企业给予报销资助,金额约1.55亿元;

受理企业科技贷款贴息资助计划129项,给予87个项目约2500万元贴息资助;

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新认定了9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10家省级工程中心;

认定了15家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共资助1843万元,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各1家,取得历史性突破。

加强培训和推广,增强企业对技术中心的认识及组建的积极性;

推荐及认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征集一批我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题,用好国家、省、市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

东莞市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省600万元结构调整专项资助;

在前期书面评审的基础上,协助省经信委对我市10家第十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考察;

完成第三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工作;

征集各级企业技术进步项目专题,为制定2010年项目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5.鼓励企业争取重大科技专项,对国家级、省级资助项目给予配套支持。

对获得国家、省立项并获得国家、省财政资金资助的项目,按比例配套市财政资金资助,预计配套资助项目80项,约3000万元。

按照《东莞市配套国家/省科技(专利)计划项目资助计划操作规程》规定,对申请配套资助的92个项目进行审核,通过审查并获得配套资金的共62项,资助经费5518万元。

组织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计划项目,争取相应财政资金的扶持;

对2008年获得资助的35个国家、省级各类技术进步项目给予资金配套支持。

我市4个项目获得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合计390万元;

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广东专项)共有3家企业中标、(东莞专项)共有21家企业中标,共获得财政扶持5880万元;

3家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结构调整专项总共600万元项目资助;

我市15个技术创新滚动计划项目(含2个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共获得省财政资助1130万元;

21个技术改造滚动计划项目共获得省挖潜改造资金1620万元资助;

2008年获得资助的26个省级技术进步项目获得配套资金3645万元。

6.加强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快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研究所东莞分中心等建设。

完成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在松山湖的落户,完成散裂中子源、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东莞基地等创新平台的组建;

加快工信部第五研究所东莞分中心建设步伐。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正式在松山湖已注册成立;

华南(东莞)现代中药创制中心组建方案初步形成,正协调有关企业参与投资组建。

市内各公共创新平台运作顺利,共联合企业申报了48项省部、省院等各类产学研结合项目,获批立项29项和2865万元经费资助。

其中,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承担的“云计算”项目被列入省院合作重大专项等。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等5个平台联合组建了东莞科汇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还与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联合成立了东莞市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

7.组建发展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继续推动已组建的线缆传输、卫星导航联盟、RFID和制造装备联盟,新组建新能源、智能玩具、电子材料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线缆传输、RFID等已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与运作良好,承接了部分省部产学研结合重大(重点)项目;

信息传输(线缆)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东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获批成立了广东省信息传输线缆质量监督检验站,并正申报全国信息传输线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动组建太阳能、模具、家具和智能玩具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相关申报材料已上报省科技厅待审定。

8.认真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争取新申报1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交流机制。

积极协助省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2009年入驻东莞科技企业的特派员共233名,人数在全省排第三;

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有效帮助驻点企业制定技术发展规划,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了技术水平,特派员成为连接企业与高校的重要“桥梁”。

9.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再生资源、产业共性技术等省重大科技专项,积极配合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

积极申报信息传输线、卫星导航、RFID港口应用、重大装备、汽车电子产业共性技术等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立项5-8项。

五星太阳能、迈科等单位的10个项目获得广东省节能减排、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并获1870万元经费;

产学研创新联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并获省部(省院)产学研重大专项立项11项和2650万元项目经费。

10.办好东莞国际合作周等科技交流活动。

开展科技合作专题展示、科技合作论坛,组织国际科技专题交流活动、产学研合作洽谈、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和第三届中国(东莞)专利交易周。

举办2009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暨第三届中国(东莞)专利周,开展了科技项目与技术展示、科技项目洽谈与签约、科技创新论坛、投融资高峰论坛、工业设计大赛等专题活动,44家LED照明领域企业参加光电技术与设备展,85家企业150多件专利展品参加专利展示,共签订53项产学研合作和2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选和展示270件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10项作品现场与企业配对签约。

11.积极开展省科技金融试点工作,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创业投资,推进企业上市。

选取试点单位,在发展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银行和企业上市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按照1:

4的配套比例,我市与省科技厅联合设立了总额5000万元的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省科技厅已批复科技金融试点市专项资金。

广汇科技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到3亿元,目前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40亿元。

东莞市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已完成对生物医药、IT等领域约200个项目的前期考察。

评选认定了11家科技企业为第三批重点培育后备上市科技企业,总数达41家,其中17家被认定为东莞市后备上市企业,9家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其中众生药业公司已正式挂牌交易,取得重大突破。

12.加快产品质量检测基地等各类公共平台和行业技术平台的建设。

加强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行业平台的建设,协助规划启动东莞市检验检疫科学院。

出台了《东莞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管理暂行办法》,重新修订《东莞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资助操作规程》,重点引导在专用汽车、建筑、工业节能电子技术3个领域新建行业技术平台,已完成对相关申报企业的专家评审;

市检验检疫局已提出建设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方案,已上报市政府。

1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提升专利质量,力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占总量45%;

出台《贯彻落实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意见》;

强化专利行政保护,重点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扶持企业专利制度应用力度,认定专利培育企业100家以上、试点企业50家以上;

资助专利申请10000件;

奖励25个专利实施项目;

继续规范专利中介市场,培养鼓励中介机构做大做强;

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举办企业专利工作者培训班、知识产权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

1—11月专利申请量16489件,同比增长27.3%,继续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发明专利1388件,同比增长30.2%;

专利授权10920件,同比增长47.1%,跃居全省第二,其中发明专利202件,同比增长106%,并获得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金奖和2项省专利优秀奖。

资助认定了99家市专利培育企业和46家市专利试点企业;

并通过评审、考察等,拟奖励24项专利。

研究起草了《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东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引》等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全年共调处专利行政纠纷案件11宗,举办“专利修订及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方向报告会”等专题讲座和三期专利工作者培训班,共1100多人参与;

新认定了3家专利代理机构。

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争取国家和省知识产权等部门支持,东莞于9月份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并于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正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

资助商标国内、国际注册5000件以上,举办企业商标工作者培训班;

整顿商标代理中介市场,支持10家以上企业参加中国商标节,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

已拟定《东莞市商标(品牌)战略资金管理办法》;

已组织企业参加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2009年中国商标节;

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截至12月底,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72宗,其中,涉外商标案件215宗,有力地打击了商标侵权行为。

14.加快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创建区域品牌。

组建1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

认定组建了横沥模具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

推广大朗创建区域品牌的经验;

协助虎门服装和大岭山家具开展区域品牌建设。

完成了《加快区域品牌打造步伐推进产业高端化进程》的研究报告,基本摸清了我市区域品牌的建设现状,提出了打造区域品牌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开展对2008年获得市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经费的“创建大朗毛织区域国际品牌”的验收工作。

做好我市产业集群创建区域品牌的前期调研和区域品牌商标注册保护等基础性工作。

协助省工商局指导大朗镇政府筹建品牌管理机构、推广“大朗”品牌形象、规划建设营销网络、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大朗毛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需要的相关配套政策等工作。

15.突出扶持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产业,加快松山湖IT研发园建设,积极发展平板显示、新光源、新能源和新型移动通信等产业。

争取列入重大科技专项和粤港招标项目扶持范围。

将电子信息、光电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列入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和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2009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立项21项,给予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4850万元的经费资助。

围绕省提出的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光源、新能源和新一代移动通讯的“四新”战略,编制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完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

修改完善了《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东莞市网络新媒体产业规划》,并上报市政府审核。

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初具规模。

松山湖

管委会

IT产品研发园目前已有5个项目正式签约,投资总额8.35亿元,2个项目正在跟进,拟投资金额22亿元。

16.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实行政府采购向在莞企业倾斜。

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鼓励、扶持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

修订了《东莞市2009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公布了第一批产品目录,包括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2005—2008年我市获得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广东省重点新产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采购。

17.推进集体福利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小额低息免息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就业创业。

继续完善和落实《东莞市创业资金小额贷款实施办法》,拓宽受惠面。

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堤围防护费进行减半征收。

已完成劳动部门上报的申请材料的复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