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3763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8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法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设想则更有魅力,她计划到2000年使已有的82万公里的通信光缆连接起来,主要的政治、经贸城市甚至用两根光缆连接,她还积极推动欧盟国家同时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进行联网,最终要建成全欧信息通信大动脉。

德国则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内,德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了远程通信和市内通信全部光缆化。

相比之下,韩国的计划更加周密、细致而谨慎。

1993年8月,韩国通信部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规划,它先用公共财源建立能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网,国家网首先为公共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和大型企业服务,然后以此为骨干,构筑一般公众服务的超高速信息通讯网。

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浪潮中,中国一批信息技术专家站在历史的高度,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中国的“高速信息网计划(CHINA)”。

1993年10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光缆,中国通讯领域内的主动脉——纵贯南北的京汉广全线开通。

“八五”期间,我国已陆续建成22条总长3.2万公里的“信息高速公路”——光缆干线,形成了光缆传输骨干网。

在未来5年内,我国将投资410亿美元用于通讯,使它成为发展最快的部门。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支柱的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的信息互联网络,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的形成

互联网最初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ARPANET(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网),当时主要用于军事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并保证当部分站点被摧毁后,其他所有站点间的连接仍是完好的。

1983年原先ARPANET一分为二,一个是MILNET(MilitaryNet军事网),这是一个军用网站,另一个是新的较小的ARPANET。

此时,互联网一词已被广泛使用,当时它代表由MILNET和ARPANET构成的整个网络。

1984年美国科学家基金会开始计划建设超级网络中心与高速网,随后几年在全美各地建立了若干个超级网络中心。

1998年底,采用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的NSFNET(NationandScienceFoundationNetwork国家科学基金网)被广泛使用,使其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成员网。

1993年,美国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信息高速公路热,同时也标志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成熟与提高阶段。

1995年4月30日,NSFNET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代替它的是由美国政府指定的3家私营企业:

PacificBell、AmeritechAdvancedDataServicesandBellcore以及Sprint。

三、互联网的最新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的使用人数呈指数增长,全球上网人数在1999年3月时仅为1.71亿人,而到2000年3月时,已达3.04亿人,增长率为78%。

据预测,到2005年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即10亿人将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

随着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人们通过互联网可获得的信息亦迅速增加。

NEC调研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

1997年10月万维网上所包含的网页内容仅1亿个,而到了2000年1月,这一数字增加到10亿。

1993年7月

1994年7月

1995年7月

1996年7月

1997年7月

机主数

1,776,000

3,212,000

6,642,000

12,881,000

19,540,000

域名数

26,000

46,000

120,000

488,000

1,301,000

在美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快,其域名体系中注册的域名数在4年内由1993年的2.6万增至130万,在同一时期与互联网相连的主机亦从180万增至1950万,具体见下表。

数据来源:

NetworkWizards()

日本的互联网使用人数位居世界第二,据日本的互联网协会统计,1995年日本的互联网使用者仅为120万人,1996年猛增至510万人,而1998年则达1380万人。

而欧盟委员会的调查表明:

在1997年7月欧盟各国与互联网联网的主机数量已超过500万台。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1996年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只有2.4万台,用户上网人数只有10万人;

1997年10月,上网的计算机数发展到29.9万台,上网用户达62万人;

1998年底,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数已达74.7万台,上网用户突破200万人。

1999年是我国政府的上网年,上网的计算机数和人数更是飞速增长,截止2000年6月底,上网计算机数已达650万台,上网人数达1690万人。

四、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互联网为寻求自身新的增长点不断地进行扩张,其自身所蕴含的巨大扩张力迅速地将其推向各个领域,互联网的使用者已不再仅限于“纯粹”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亦纷纷加入。

1991年,GeneralAtomics、PerformanceSystemsInternational、UUnetTechnologies等3家公司组成了“商用互联网协会”,宣布用户可以把他们的互联网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

商业机构的进入,带来了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飞跃,因为直接价值是在商业领域中形成的,所以互联网只有渗透到商业领域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正在或者说是已经改变了商业交易的模式,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所享用的各种服务和商品交易的形式。

目前数以千计的企业正在建设网上商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从网上购得几乎所有的商品,还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家用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搜寻最合理的价格。

在这一逐渐形成的数字化市场中,任何人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和一点软件就可以建立网上商店,并成为全球的中心商店。

这将给传统的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人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电子商务的世纪。

第二节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产生的交易,通常由买者访问卖者的网站并进行交易。

自从人们将互联网用于商业领域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其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第一阶段是萌芽期。

在此期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网络公司纷纷成立,他们通过网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信息而获得收入,当时这些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广告。

后来一些网络公司发现吸引互联网的浏览者到网上购物,亦不失为增加收入的一大来源,这便是第二阶段——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即B2C)的兴起。

目前据美国国家统计局于2000年3月发布的第一份官方报道,1999年第四季度在线零售总额(即B2C的交易额)达53亿美元,占全部商品零售总额的0.64%,而一些民间机构的预测数则在40亿到140亿之间,其数据差别在于官方的统计数据中不包括网上订购机票、网上股票交易等购买行为。

尽管网上购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在1998年假日购物期间,美国的许多网上零售商的购物定单填写系统曾出现问题,导致顾客们纷纷下网),尽管一些分析家认为通过网上零售商将顾客订购的货物送抵目的地要比现在想象的要复杂并且成本也较高,但在1999年的假日购物过后,一些个人调查机构的报告表明,类似的问题出现的可能大大减少,网上顾客满意程度甚高。

然而,网上顾客销售量的增加最终将取决于配送问题及其他一些重要问题(如:

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的解决。

到了第三阶段,人们发现企业之间通过电子的方式来进行交易,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更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于是企业间电子商务(即B2B)就这样兴起了。

美国国内制造协会200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

68%的制造商仍未开始使用电子商贸技术来进行商业交易,在被调查的公司中80%有自己的网址,而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招标、购买等商业活动则更少了。

这证实了目前许多公司正处于在商业过程中贯彻电子商务技术的阶段。

而同期的购买杂志上的一项调查表明:

目前38%的采购者使用网站为公司进行至少一部分交易。

而且这一调查还显示:

目前尚未通过互联网采购的,有35%表示他们将在明年开始网上交易,54%表示他们将在未来3年内进行网上交易,仅有11%表示不考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

这意味着网上B2B交易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是在网上交易有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等优势。

网上B2B交易正日渐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据一互联网咨询公司——Forrest的调查表明:

美国国内80%的电子商务交易量来自于B2B,仅1999年此类交易量就达1500亿美元,据该机构估计,到2003年这一数据将达30000亿美元。

而IndustryStandard预测到2003年,仅在美国国内B2B交易的金额将在6340亿与28000亿美元之间。

著名经济学人MathewSymonds说:

“在未来几年内,互联网将使整个商业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早做准备否则将面临淘汰。

”美国著名的老牌企业,专门生产百科全书的Britannica就是由于忽视了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不肯彻底地采用新技术,改革旧有的生产、销售流程,而导致破产的悲惨局面,最后以不到账面价值一半的价格被收购。

现在许多大型传统企业意识到不发展才是最大的危险,于是他们相继转向电子商务,并试图通过互联网简化商业流程,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这便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第四阶段。

二、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上就体现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上,体现在具体的信息网络化建设上:

国家从宏观上推动;

地方政府着眼于本地平台建设;

通信通道引入企业竞争机制;

企业内联网由用户负责,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内联网与互联网的互连;

有计划地放开信息服务业。

另外,还产生了为企业跨地区信息交换服务的新兴网络机构——交换中心。

同时,政府适时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电子商务更深入、更广泛、更具效率地发展。

首先,通过法案。

美国政府决定从1998年开始,联邦政府机构的全部经费开支实行电子化付款,通过EDI技术完成政府年度采购的电子付款,以加快美国全国金融的电子化、网络化,从而达到电子商务的最高阶段。

第二,宣布1996年到2005年,全国电视系统将实现从模拟式到数字式的转型。

这一政策为数字技术领先的美国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也为电视、电话、计算机三网合一打下了基础。

第三,制定收费上限和补贴政策,鼓励全民使用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电信与网络的应用。

政府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美国众议院商业委员会于1998年5月14日投票表决以41比0的绝对多数批准了一项法案——3年内禁止州政府对互联网征税,该法案还要求政府向其他国家提出对互联网免除税收和关税。

6月23日美国政府通过了这项“互联网税收之自由法”。

第四,在投资结构上,美国政府在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全社会的投入。

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商用网络建设上由各大企业投入;

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上,由各级政府投入;

国家重点放在政府网络建设、公益性机构的网络建设和应用、政策法规的制订、普及、宣传与培训等方面进行投入,并重点资助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000年美国全国网络建设投资大约为2000亿美元,美国商业部划拨3000万美元用于资助学校、图书馆、社区的网络建设,信息化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扶植。

最后,美国政府把权力分散给私有机构、企业、国际组织,让他们自己去行动,当需要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税收等问题作反应时,政府的行动是很小的、可预测的、简单而一致的。

(二)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欧盟意识到在互联网上互相沟通、理解并进行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但前提是应遵循统一的原则和具有全球性的开放框架,并保护世界各地区的文化遗产。

为改善互联网环境,普及电子商务,欧盟已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建立一个先进的,用于在欧盟内部进行研究和发展的泛欧网。

该网络支持欧盟对电子商务的研究需要,在欧盟各项政策的制订过程中,研究部门拥有提出政策建议的权利;

然后建立一个涵盖欧盟各成员国的统一的网络系统,引导各国政府共同参与。

网络建立后,在全欧盟范围内设立电子商务示范点。

截至2000年,欧盟将其网络传输速度由每秒30兆提升至每秒622兆,以确保欧盟内有稳定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在内联网结构方面,欧盟支持建立高速机制,解决大容量问题,支持多媒体应用网络。

第二,1995年2月,欧盟成员国就确立了一个名为“为中小企业开辟全球市场”的课题项目,目标就是为广大中小企业开辟全球信息网络,并建立电子商务的国际试验点。

第三,在有关法律环境方面,欧盟强调为确保欧洲企业有效进入全球市场,欧洲必须在基础设施、技术和服务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适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与管制框架,管制应该深入到电子商务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如数据安全、隐私、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透明温和的税收环境等。

欧盟积极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加强对话,确保形成一个全球一致的法律环境,共同打击网络国际犯罪。

(三)亚太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作为最具高回报及商业机会的区域,亚洲电子商务一直受到信息技术和商界人士的关心。

1993年至1996年亚洲互联网网站数目激增137%,有调查预测到2001年,亚洲国家应用电子商务的贸易额将达300亿美元。

目前亚洲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以及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电信网络比较发达,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脑普及率及个人收入均较高,国家对电子商务大力支持。

这些有利因素使得亚洲各国及地区的企业对电子商务新兴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也将大大改变亚洲企业经营方式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全新的行销模式。

但由于亚洲各国在科技水平、经济条件、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电子商务的进程也不同。

为抓住电子商务这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亚洲企业家在各领域纷纷推出电子商务活动,范围涵盖银行、消费品、旅游等方面。

然而,由于目前亚洲地区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及互联网普及率仍落后于欧美国家,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及通信基础建设,以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1995年起,亚洲开始了互联网的基本网络建设工作,包括亚洲内联网络以及横跨太平洋的网络建设,后者现已成为亚洲网络建设规模最大的工程。

亚洲互联网使用者的年龄层通常介于20至30岁之间,具备电脑技能和高教育水准的专业人士。

一个较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对于开展电子商务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年轻一代通常比较容易接受并使用新的科技产品,也能更快地成为虚拟电子市场的消费者。

从技术方面来看,亚洲已经准备好迎接电子商务的到来:

1、电子商务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是电话线路的铺设与使用。

电子通信基础设施越完善,就越有可能利用联机电脑来开展电子化的商务活动。

其中香港(100%)、新加坡(100%)和台湾(83.8%)都具有相当高比率的数字电话线路;

而日本(72%)、韩国(61.8%)则稍显落后。

我国1995年底,城市电话普及率为15%,一些省会城市电话普及率超过30%,通信基础最落后的西藏自治区也有98%的县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

2、个人电脑的使用是电子商务时代来临的另一个标志。

目前,亚洲地区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就占全球的20%,而且这个数字正在快速增长。

2000年,亚洲地区个人电脑的销售量以26%的速度增长,而同期美国与西欧的成长率则分别只有16%和8.9%。

3、愈来愈多的亚洲企业都认识到“联网”是公司运营的最基本要求。

从经济角度来看,亚洲经济尽速发展也已经准备好迎接电子商务的发展,亚洲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在全球网络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中国的网络业也不甘居人之后。

中国政府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影响。

党的十五大号召加速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在促进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上下功夫。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信息产业部的组建为迎接这一挑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已经明确写进了信息产业部的职责范围。

1998年江泽民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就电子商务问题的发言更加明确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态度:

“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我们不仅要重视私营以及工商企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

我国政府从90年代初开始,便相继实施了“金桥”(国家公用信息通讯网)、“金卡”(国家金融自动化支付系统及电子货币)等一系列“金”字工程。

目前,金桥工程初具规模,并已开始服务社会。

金桥网现已覆盖全国30各省市和地区,通信站点由原来的24个扩建到70多个;

金卡工程首批12个试点省市已全部实现了跨行联网运行;

金税工程已开始覆盖全国400个城市、3800个县市,并建立全国四级计算机集合网络系统。

1998年,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一项旨在推动经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大型应用工程——金贸工程正式启动。

它将负担其以下任务:

研究制定我国电子贸易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法规;

开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贸易系统;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高科技手段来扭转近年来国内商业企业销售普遍低迷的状态。

该工程的具体措施有:

1、重点推进大型商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即“政府请企业上网”,为国有企业创造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齐头并进的机会。

以中国商品交易中心为试点和示范的实施单位,在37个省市分行业成立了中心筹建机构,组织512家国家确定的重点企业、财政预算内的4万家企业及商品进入交易中心网络。

按照工程设置的目标力争用3年的时间实现全国80%的企业上网运行。

2、结合国际标准制定电子贸易各环节的规范标准,解决网上支付、网上税收、电子签名及认证等问题,实现网上购买与销售,并与国际接轨。

3、对中小企业重点推行电子批发,力求统一订货、统一结算,以批量获取价格优势。

4、重点建立连通供销双方的供应链,使市场需求和销售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初期计划选择供应商和商业企业各200家。

5、营造电子贸易的好环境。

动员国家电信、金融、税务等部门做出积极姿态,协调长期以来部门各自为政造成的利益不均,信息分散等问题,创造适合电子商务成长的法律法规环境。

金贸工程将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实施的“金关”(外贸业务处理和进出口报关自动化系统)、“金卡”、“金税”和人民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等有利条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信息流通基础和电子贸易体系。

该工程的启动把电子商务提上了各企业的议事日程。

我国企业从1994年起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今天,中国的证券交易网覆盖全国,有效地保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结算系统网遍及全国,大大提高了转汇效率,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

北京网上技术市场已启动,这将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之一。

此外,中国远洋运输集装箱系统、中国商品交易网、中国商品定货系统等电子网络已相继建立。

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我国的“中国商品市场”从1998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互联网,为那些希望展示自己产品的进出口企业拓展了营销途径,这些企业通过连接在外经贸部官方主页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进行网上推销并可获得可观的收益。

而CNNIC每半年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

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网上已注册的域名数急剧增长(具体见图1-1)。

据统计,截至2000年2月初,我国内地电子商务网站已达200多个,拥有员工5000人以上,1999年总交易额达两亿元,均比1998年增长一倍以上。

而目前此类网站还在以每天5家以上的速度递增。

最新报道称,目前已经达到600多家,年底之前突破1000家没有问题。

联合国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价值将达3770亿美元,2001年还将增加近一倍,达到7170亿美元,2002年将达到10234亿美元,到2003年将占到世界贸易的10%至25%。

有分析认为:

1999年到2001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由起步迈入繁荣的阶段,从2002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步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据预测,2000年底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亿元,到2002年将达到100亿元。

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急剧增加,发展地域迅速从沿海向内地、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

众多企业自觉制定和推出了内部电子商务规则或守则,税务系统、金融系统、证券业、药材业、建筑业等行业开始推动网上业务的开展。

1999年是我国政府的上网年,据悉到2000年底,80%的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将在中国公用数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上公开亮相。

政府上网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政府激励机制,消除官僚主义,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而且政府上网将使政府与百姓更加亲近,同时也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参政议政的窗口,它还有利于丰富网上的信息资源,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网络化的形成。

与此同时,政府明显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与协调力度,现已推出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ICP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令第3号《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规定,国家对经营性ICP实行许可证制度,对非经营性ICP实行备案制度。

2000年11月,为了解决中文域名注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