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34单元教材疏通Word下载.docx
《四下第34单元教材疏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34单元教材疏通Word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蜿蜒起伏:
蜿蜒,曲折延伸。
形容山岭曲折延伸。
青翠欲滴:
欲,快要,将要。
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
秀丽宜人:
宜,适合,适当。
比喻景色优美。
群雄纷争:
纷,众多。
一群英雄纷纷去争夺自己的利益。
茅塞顿开:
塞,堵塞。
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近义词:
豁然开朗。
二、句子
1.比喻句。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此句表面上把隆中起伏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实际上是把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比作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此句把刘备听了诸葛亮的天下形势分析后恍然大悟所得,比作拨开云雾见到的青天。
形象地写出了诸葛亮的策略后豁然开朗的感受。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此句把刘备比作鱼儿,把诸葛亮比作水。
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鱼和水的关系。
鱼离不开谁,鱼只有在水中才能畅游,施展抱负。
同理,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就好比是水,依仗诸葛亮,刘备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此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器重和厚望。
2.写景句。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此句明为写景,实则写人,表面上把隆中起伏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实际上是把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比作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再则通过“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等词,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儒雅、智慧的特点。
三、重点段篇
“三顾茅庐”源于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草庐即是“茅庐”,简单一点就是“草房子”。
罗贯中借此书写了一回“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的精彩故事。
课文首句稍改一字,即为题意,亦是文意。
细读课文,发现虽经过编者大幅度的删改,但仍不失古典名著之味。
首先是鲜明的对比——“三比”则知尊重。
备亮之比、刘张之比、快慢之比,无不凸显出刘备对诸葛亮发自内心的尊重。
其次是精妙的比喻——“三喻”乃显人才。
“卧龙”既喻山势又比孔明,刘备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得到孔明就像“鱼儿得到水”,足见诸葛亮之雄才大略,对刘备的重要性。
再者是环境烘托与细节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更是学生范读范写的好材料。
课文表现手法非常丰富。
鲜明的对比、精妙的比喻以及细腻的环境描写,结成了一串串语言的“珍珠”,阅读时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可感受原著语言的精粹,发现阅读的“秘妙”。
文中人物形象丰满——张飞的鲁莽急躁、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可通过细节的品味和赏析来体会。
特别是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刻画,更应着力剖析,体悟作者表达的艺术。
名著进入教材,它的任务绝对不是简单的学字、学句。
改编后的课文只是一个诱饵,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路径。
我们要做的,就是引领孩子通过这条小径,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走进“三国”的异彩纷呈之中。
《三顾茅庐》的学习实是抛砖引玉,在教学时,应延伸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将孩子带进广阔的《三国演义》的天地。
本文重点段落为第三自然段。
讲解本段,有两个部分必须突出:
一是环境烘托,前文已重点分析,不追溯;
二是细节描写。
“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充分体现出刘备诚恳耐心的态度;
“轻轻”“不要惊醒”“恭恭敬敬”等词则充分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而“半晌工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突出表现了刘备的诚意和耐心;
“快步”则表现了刘备迫切的心情,与前面的耐心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渴求。
四、作业释疑
课后习题5:
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此处练笔,重点应让学生明白:
写景句的衔接转承,景色描写中比喻句的使用,还有用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特点。
五、资料链接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其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人物分别是:
“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
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9祁黄羊
(1)晋、慎:
前鼻音;
召、慎:
翘舌音,“召”读第四声;
“悼”读“dà
o”不能读成“dià
o”。
(2)解:
多音字,可读“jiě”,比如:
解决,调解;
也可读“xiè
”,比如:
解数,姓解;
还可以读“jiè
押解。
2.特别需要注意的字形:
“伐”与“代”的区别。
“慎”的右边是“真”,中间有三横。
3.词义。
(1)近义词解释。
准许(允许)举荐(推荐)接替(替代)担当(担任)慎重(谨慎)出以公心(大公无私)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举,推荐。
1.课后习题4有这样一个句子,要求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推荐人才,只考虑才能,而对外不回避自己的仇人,对内不回避自己的亲人。
“出以公心”即“出以公心”,考虑问题是从公心出发,不是从私心出发的。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臣,他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课文《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但是从题材上看,我们可以归为写人的文章,着力表现的应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
而人物特点一般通过事例表现,课文通过讲述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这位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课文共十三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三至十三自然段写祁黄羊举荐人才。
我们先来看故事发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
(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弱肉强食)当时,晋国军事力量比较强大,晋国国君悼公决定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
(暗示中军尉责任重大)
职位介绍:
中军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呢?
课文中有三句话点明了这个职位的职责及重要性。
职责:
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
重要性:
“中军尉职责重大。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辞职背景:
告老退休(无法再为国效力)
推荐背景:
你在军中多年(对军中的人都非常了解),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课文主要赞扬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
对外举荐杀父仇人解狐,这让人难以想象,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同戴天。
”他这样做,在一般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他不担心家族安危吗?
他的家人会怎么想?
解狐又会怎么想?
朝中大臣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课文没有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是解狐没有福分,大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
祁黄羊于是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
这势必又会引起轩然大波,祁黄羊推荐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是偏心眼?
大家会怎么看这件事?
君主又会怎么看?
故事充满悬疑。
课文没有对事件做过多描述,而是用简练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巧妙地将矛盾激化,通过祁黄羊的两段话,就消解了大家的种种疑惑,顾虑。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没想别的),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这两段话非常值得推敲,中军尉职责事关国家安危,不能不慎重。
说明祁黄羊知道推荐人选的责任重大,他考虑的只是哪个有军事才能,能担当重任,压根儿没有考虑是仇人或者亲人(根本没想过个人恩怨)。
这是两个角度,一个是国家角度,一个是个人角度,很显然,祁黄羊是站在国家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没有考虑到个人恩怨。
这就是出以公心,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
一个“外举不避仇”,一个“内举不避亲”,两个事例充分说明,祁黄羊确实是出以公心,实在难得呀!
课文最后借悼公之口赞美了祁黄羊,揭示了文章主旨。
课文从内容来看,应该不难理解,我们教学时,除了从内容层面上来理解,更要带领孩子做深入探究,了解文章写作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课文写作特点:
1.对话描写;
2.侧面描写。
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反复品读人物对话,弄明白文字背后要表达的意思,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体会写作方法之妙。
如: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祁黄羊举荐时是非常认真的,严肃的,这恰恰表现了他的出以公心。
如果不读课文,只看这两部分对话,你是不是也能从中感受到祁黄羊举荐人才不避亲仇、出以公心的可贵品格?
这就是这篇课文对话描写的特点:
写出了人物性格。
古人说:
“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
因此,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能把人物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可以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我们在描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精神、特征的话,要简明、精炼,不能过多过长,避免重复。
课文中祁黄羊的语言就非常精炼,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反映出他身为中军尉,负责军队训练,干练、严谨、考虑周密的特点。
此外,写对话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并结合人物的行动、心理来进行描写。
侧面描写是通过对悼公的描写来反衬祁黄羊的出以公心。
“深感意外,十分惊讶”不仅是悼公的反应,其实也是大家的反应,文章借悼公之口写出了大家的疑惑,担心,可谓高明,通过对话描写事件这样的方法,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一下,
课文最后,我们还可以讨论两个问题:
1.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他?
2.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是什么?
揣摩编者意图。
四、资源链接
1.祁黄羊,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
课文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去私”的内容改编的。
编者直接以人物名字“祁黄羊”作为题目,表明文章所叙写的是关于祁黄羊的故事,给人以显豁醒目的感受。
2.课文出处:
《史记晋世家第九》(晋悼公)三年,晋会诸侯。
悼公问群臣可用者,祁奚举解狐。
解狐,奚之仇。
复问,举其子祁午。
君子问:
“祁奚可谓不党矣。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隐子。
”“
五、作业释疑
练习5:
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参考示例:
解狐在病床上听到使者说是祁黄羊向悼公举荐自己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他激动地说:
“我杀了他的父亲,他不记仇,举荐我担任国家的重大官职,真是了不起啊!
可惜·
·
”眼泪已经布满了脸面。
”
祁午知道父亲举荐自己担任中军尉职责,感到责任非常重大。
他想:
“这是父亲对我的信任,也是国家对我的希望!
我一定要担当此重任.”他郑重地对悼公说: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我决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
祁午心想:
父亲能够如此举外不记仇,举内不避嫌,真是太公正了,我以后一定要回报父亲,关心国家,做好朝廷里的每一件事!
解狐心想:
祁黄羊竟然能如此不记仇,我真是太后悔了,当初我为什么要杀了他的父亲呢?
早知道他是一个这样通情达理的人,我还不如……唉!
我以后一定要和祁黄羊和好,和他好好相处!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1.易读错的字音
(1)宰:
平舌音;
盛、腥、恍:
后鼻音;
盛:
翘舌音;
奈:
声母是鼻音;
鲁:
声母是边音;
呕:
读“ǒu”不读“ěr”。
(2)吐:
①tǔ:
吐露,吞吞吐吐;
②tù
:
呕吐,吐血。
盛:
①ché
ng:
盛饭,盛菜;
②shè
盛情,茂盛。
2.易写错的字
宰:
下面是“辛”;
“无可奈何”中的“奈”,学生经常会写成“耐”,要通过比较意思来加强记忆。
3.理解词意
恍然大悟:
悟,明白,理解。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心满意足:
足,充分。
手足情深:
足,脚。
微不足道:
足,值得。
大夫:
读“dà
fū”时,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古代官职分卿,大夫,士三个级别,大夫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大夫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等;
ifu”时,是指医生。
1.“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堂堂一国之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员们平时上供孝敬的对象,居然“很久没有吃鱼了”,从中可见两点:
1、公仪休平时的生活很简朴;
2、公仪休平时不可能受贿。
2.“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
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管家送礼的原因是什么?
公仪休工作太辛苦,这是事实,在讲到“宰”这个字时,“家”里面一个“辛”,作为一国宰相,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家,肯定很辛苦。
但真实的原因是这个吗?
管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
这个管家的确会说话会办事:
(1)他先给你说好话,使你不好意思拒绝他;
(2)他兜着圈儿说,对方收下礼物也就顺理成章,不必为难;
(3)送礼不送别的贵重东西,偏送公仪休的最爱——鲤鱼,这叫投其所好!
公仪休明白吗?
当然知道。
但他为什么不揭穿呢?
3.“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这是真的吗?
学了上文,都知道这这托词而已。
那么。
他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拒绝管家呢?
这叫怎么来就怎么去,将计就计;
其次,这样一来,就有理直气壮的拒绝的理由了,封住了对方的嘴,使对方无机可乘;
最后,这是委婉拒绝的一种方法,使对方不至于太失面子。
4.“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
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公仪休的这段话,逻辑性很强,其实,只有两层意思:
一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二是遵纪守法才有可能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
文本用“正因为……所以……”、“如果……就……”、“如果……还……”三组关联词进行层层推进式的说明,最后再用“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一个反问句收尾,说理很有气势,可见公仪休的眼光之远大。
那么,公仪休真是为了“一直有鱼吃”才拒收礼物的吗?
当然不是,这时,学生对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祁黄羊一样,而这背后又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可敬难得历史人物。
1.关于剧本:
剧本,在文学领域里,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
在戏剧实践领域里,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即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通常用唱词来表现。
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跟学生说的时候,可以说简单些: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剧作家的语言,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表及人物动作等;
二是人物自身的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其中,时间、地点、人物表写在剧本开头,人物一般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下去,一行写一人。
幕起幕落、道具布景、人物上下场及幕后情况等内容,在剧本中用方括号“[”表示。
而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在剧本中用圆括号“()”表示,借以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
2.教材解读:
这是一个独幕剧。
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
这是小学生第一次阅读剧本,他们对剧本(戏剧)这种形式可以说一无所知,教学时会与一般课文有所差异,课前必须要对(戏剧)剧本的特点作简单的介绍。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感悟人物形象。
该怎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一)自主探索,感知文体特点
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既有新鲜感,又有陌生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悟剧本的文体特点。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自主探究的环节,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交流、汇报剧本这一文体与以往我们所学的课文之间的差异,以期扫清阅读障碍,为后面的阅读、演绎剧本做好铺垫。
(二)变序教学,感受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独有的特征,它包括人物内心的冲突,人物性格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
在本剧中,公仪休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冲突,十分爱鱼却又拒绝接受别人送来的鱼。
甚至他的语言也让人感觉到充满矛盾——“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教学时,我们以戏剧冲突为主线,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淡化某些环节,如“管家送鱼”,强化某些环节,如“公仪休与子明的两次对话”。
采用变序教学法,先借子明之口,突出剧中人物的矛盾与冲突——“爱鱼为何拒鱼?
”然后引导学生往前读剧本,往后读剧本,在剧本中走个来回,探究公仪休究竟何等爱鱼?
公仪休拒鱼的原因。
这样解读,打破了剧本原有的结构,使课堂节奏更加明晰,戏剧矛盾更加突出,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三)读演结合,感悟剧本特点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剧本的这一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让学生在读与演中感受剧本的魅力,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教学“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这一片段时,教者不仅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主人公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回味似的”。
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此时公仪休在回味什么?
他将如何回味?
教师通创设情境,让学生也仿佛与公仪休一同津津有味地品鱼、回味鱼的鲜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剧中人物“回味”时的动作、表情、神态。
并在随后的环节中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的剧情与人物的对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四)挖掘内涵,升华剧本主题
本出独幕剧剧情简单,故事简短,人物语言似乎也很浅显易懂。
但细细咀嚼,却发现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下面有着深刻的内涵。
公仪休的最后一段台词就很值得玩味。
这段台词不仅表明了他拒收鱼的原因,而且话中也大有深意。
教学时,我们把解读这段台词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引导学生理清这一段话中的逻辑关系,知道公仪休一连用了几个关联词把他不收鱼的原因层层递进地说清楚。
其次让学生明白公仪休不收鱼不仅仅是为了能吃上鱼,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心中有“法”,因为知法,守法,所以他拒收礼物;
因为他尊重法、敬畏法,所以他提倡人人守法。
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提出“依法治国”,诵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对学生渗透“法”的教育,进一步提升、丰富剧本的内涵。
四、资源拓展:
教学片段赏析。
《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难点:
理解公仪休的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
”如何突破?
仔细地读这段话,前后的逻辑性很强,就如一串套环,一环连一环。
依照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水平虽然能理解,但困难很大。
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思维分析和概括能力。
因此,能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最简炼地概括出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理解。
就这一难点的突破课堂实录如下:
出示: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
师:
请同学样,快速地读一读,有几句?
生:
四句。
请一个孩子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办法缩句,或者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意思。
(学生思考)
我喜欢吃鱼,不能收别人的鱼。
很好简单了一点。
还能再简炼一点。
我喜欢吃鱼,不能收鱼。
谁还能更简单?
喜欢吃鱼,不能收鱼。
够简单了。
瘦得不能再瘦了!
(学生笑)
为什么“喜欢吃鱼不能收鱼”呢?
公仪休用了两个“如果”打头的句子说出了道理。
先分别缩句再将两句合成一句试。
(学生读了二三分钟,有学生在书上写,有学生在思考。
)
谁来分享一下学习成果。
第二句,这样可不可以:
收鱼违法(教师板书)
可以,非常好。
谁与他一样。
(一半的学生举手)
第三句呢?
我缩的是:
犯了法,成了罪人,吃不上鱼。
犯法成了罪人吃不上鱼。
犯法吃不鱼。
(教师板书)
不错,怎么实现想吃鱼就一直有鱼吃的心愿呢?
先读读第四句,再试试。
想吃鱼自己买。
(板书师生共同体会公仪休的话意)
喜欢吃鱼不能收鱼→收鱼违法就吃不上鱼→想吃鱼自己买一直有鱼吃
想一想,公仪休说:
想吃自己买一直有鱼吃。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
收了别人的鱼,就会违法,这样就可能做牢,做牢就吃不上鱼。
收了别人的东西,就会违法,这样就会被杀,死了当然没有鱼吃。
如果收了别人的鱼,违法了,就吃不上鱼了。
吃自己买的鱼,就一直有鱼吃。
……
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联系生活说。
习作3
一、教材分析:
习作3的主题为“我的新发现”,那何谓“发现”。
打开字典,“发现”有两个意思:
一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和规律。
二是发觉的意思。
很明显,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第一个。
这样就可以确定习作的内容要求:
得是自己在生活中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的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和规律。
习作的导语这样说: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
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
到秋天苹果就红了;
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
小河变清了,路变宽了;
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
越来越多的大人也喜欢看动画片了……
这些导语中的发现有自然现象(荷叶上的水、秋天的苹果),有社会现象(私家车、环境、城市人的习惯),以及身边家庭中的变化(大人喜欢看动画片)。
这其实基本涵盖了现代孩子能发现的各个方面。
再看例文,例文中作者是按照红黄豆混到一起(发现问题)——发现诀窍(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