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3750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44Word文件下载.docx

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

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

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

了自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故宫木匠李永革(刘冕)

去年12月,李永革光荣退休了。

有人说他是故宫最后一位木匠。

因为体制原因,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已经在2010年解散了。

李永革回应说:

“故宫的木匠活儿往后还得有人干!

1975年,19岁的李永革从部队复员进故宫,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第三代木匠。

刚进宫时,从来不缺活儿,但李永革也说不清楚修的是哪座殿。

反正,师傅带着干什么就学什么。

时间一长,李永革自己找窍门,“同样的事情,这个师傅讲得很清楚了,另一个师傅走过来又问,明白吗?

我还说,不明白,于是又能听一遍。

两个师傅从不同角度来讲,也加深了印象。

1979年冬天,不适合室外工作了,师傅们会给讲授业务。

有一天,戴季秋师傅问:

“周末都干嘛去啊?

”李永革说:

“找战友玩。

”“那别玩儿了,上我那儿听课去吧。

”后来,李永革明白,戴师傅觉得台上讲得不对路子,瞅中了他和一位师兄,要给他俩开小灶。

“这是我第一次坐下来,学习故宫木匠的规矩。

”戴师傅要求他们课上做一份笔记,临下课检查有没有错。

回家之后,李永革再用钢笔誊一份儿。

1981年,故宫维修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

这次修缮,李永革接触了斗拱的做法。

故宫的百年大修,也让李永革赶上了。

一些重大项目,他都是工程的负责人。

干着干着,他突然发现身边的队友们都已是悄然白发。

他突然懂了当年的戴师傅——是时候把肚子里的东西传递下去了。

2007年,李永革从参与故宫大修的队伍中选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工匠带着来学习。

然而,随着大修告一段落,这些工人相继离开了故宫。

他寄予厚望的是2013年面向社会招到的15名学员。

“现在年轻人文化水平高,掌握速度快。

”这拨年轻人被匠人们精心呵护着。

三年过去了,年终总结,各种行话、一些规矩都出来了。

可是,他们现在还是面临两个问题:

缺少参与大型工程练手的机会,也没有纳入故宫正式人员编制。

到现在,15名学员走了小一半儿。

“现如今,我们需要的是尽快教会手艺人什么是故宫规矩。

”修古建筑是一辈子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故宫的规矩就是遵守和尊重

李永革最近几年全国各地跑修缮工地,亲眼目睹过外来施工队伍里一些工人极不专业的操作,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故宫里。

“到时故宫就不是故宫了,我们要给子孙留下的是真东西,不是假文物。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故宫古建筑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传统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永革是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XX百科)

②太和殿当时出现屋顶瓦面塌陷的状况,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带着施工队伍揭开屋顶上檐东西两山面进行检查,结果就有了意外发现:

根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记

载,专家此前都一致认为最高等级建筑的太和殿的屋面苫背也应该为最高规制,所以维修方案中选了铅背的做法。

但事实上太和殿屋面苫背采用了最简单的苫背材料与方法。

“于是我们决定尊重历史,就按最朴素的做法来进行原状修复。

”李永革说。

(《齐鲁晚报》修复太和殿)

③角楼:

故宫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

重檐三层,多角交错,大木构架和斗拱结构复杂精密,别出心裁。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说李永革是“故宫最后一个木匠”的意思并不是说故宫以后就没有木匠了,而是指以后恐怕不会再有列入正式人员编制的木匠了。

B.当年戴季秋师傅之所以要给李永革他们单独传授木工技艺,就是怕这门技艺失传,这个原因直到李永革成为老师傅之后才彻底弄懂。

C.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学东西上手也很快,但要想让他们留下来,就不能不考虑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又不是故宫这样的单位能解决的。

D.太和殿的建筑规格当然应该是最高的,但实际上它在某些地方的用料和方法却是最简单的,这虽然让许多专家意想不到,但其中必有原因。

5.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永革一生经历中的哪些因素使他能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4分)

6.有这样一群人,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被冠以“大国工匠”的称号,他们的精神被称为“匠人精神”。

这种精神在李永革等老一代工匠身上能体现出哪些方面呢?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风景树(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

“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

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

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

,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

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

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

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

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

他听了,一摆手:

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

谁呢?

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

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

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

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

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

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

“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

“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

我的幺爷!

”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

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

“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

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

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

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

大军来了,板着脸说:

“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

“你敢——”

大军冷笑道:

“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

导敢。

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

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

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

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

“卖多少钱?

卖多少钱啊?

来人笑了:

“多少钱?

无价之宝!

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

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

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

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

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

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

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

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

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

“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

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

“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

“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

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野鸡惊飞,山兔乱

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B.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嘘寒问暖,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C.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

D.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

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8.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9.“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

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久之,天子下诏曰: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之,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

“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

“君言太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

绝勿复与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

“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①,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

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释】①弋绨:

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沐”,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

  

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C.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张安世工作尽责。

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

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

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但坚持推辞并没有成功。

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

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补职。

D.张安世善于治家。

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童都有手艺活做。

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和大将军一样风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⑵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

“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

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15.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 

”,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张海迪在两会上指出,《慈善法》审议通过后,既能让人们认识到捐赠的意义,又能使全国上下出现激浊扬清的清明景象。

②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维与潮流,这一代人过惯了太平盛世的舒适日子,要求他们效法先民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的干劲,既苛求,也不切实际。

③对他这样一个思想有些固执的人,家长并没用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强加于他,让他接受,而是逐渐地循循善诱,启发自觉。

④“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便销售顾问再如何地巧舌如簧,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法则。

⑤晋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习以为常,有了寒食一节。

⑥在这个城市疏离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

B.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C.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

D.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贬值超千点,人民币对美元两天已累计贬值约3.5%左右。

但发言人表示,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