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630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Word文档格式.docx

心里立刻平静下来,跟着而来的却是茫然和沮丧。

⑦以后,我一旦有了抑制不住的写的冲动时,便随写随撕碎,扔在厕所里冲掉;

有时写好了,轻轻读给自己听,读到自己也受感动时便再重读几遍,最后却只能恋恋不舍地投进火炉里。

当辗转的火舌把一张张浸着心血的纸舔成薄薄的余灰时,我的心仿佛被灼热的火舌刺穿了。

写了不能发表,又不能给任何人看,还收留不住,有什么用?

多么傻气的做法!

多么愚蠢的冲动!

多么无望的希望!

⑧但是我必须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充实自己。

我发现,我是有良心的,我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是悄悄地为祖国的将来做一点点事呀!

这样,我便再不毁掉自己笔下的每一张纸了。

我下了决心,我干我的——不管将来如何,不管光明多么遥远,不管路途中间会多么艰辛和寂寞,会有多大的阻碍,会出现怎样意外的变故。

⑨现在回想起来,这便是我走向文学之路最初的脚步了。

⑩那年我在滇南,那里的亚热带风情使我耳目一新。

那些哈尼族人的大茅屋顶、傣族人的竹楼、苗族妇女艳丽的短裙,混在一片棕榈、芭蕉、竹丛、雪花一样飘飞的木棉和蓝蓝的山影之中,令我感动不已。

不知不觉又唤起我画画的欲望。

我回到家,赶忙翻出搁放许久的纸笔墨砚,呆在屋里一连画了许多天,还拿出其中若干幅参加了美术展览。

当时,一些朋友真怀疑我要重操旧业了。

不,不,这仅仅像着了魔似的闹了一阵子而已。

跟着,潜在心底的人物又开始浮现出来,日夜不宁地折磨我了。

我便收拾起画具,抹净桌面,摆上一叠空白的稿纸……

是啊,我之所以离开至今依然酷爱的绘画,中途易辙,改从写作生涯,大概是受命运的驱使吧!

这不单是个人的命运,也是同时代人、祖国、民族共同的命运所致。

(作者冯骥才有删改)

13.文章中作者详细写出了自己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里最初走向文学之路时的写作经历及心路历程,阅读文章第⑤—⑧段,填写表格。

(5分)

“我”的写作经历

“我”的心路历程

偷偷写并用各种方法藏稿子

平静、茫然和沮丧

珍惜写下的稿子

13.①害怕、不安②把保存的稿子烧毁了③随写随毁稿子④痛苦、绝望、愤懑⑤坚定、义无反顾

(共5分。

每小题1分)

14.本文第⑩段作者记叙了自己因感动而重拾画笔,最后又依然回归文学之路的事情。

这些记叙有什么作用?

(4分)

14.表现出作者对绘画的热爱,并有一定造诣(小有成就);

照应了文章第①段内容,强调了自己对绘画的情感;

突出自己对文学的珍爱之情,体现了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共4分每个要点1分,表达1分)

15.作者为什么说改从写作生涯不仅是个人的命运,“也是同时代人、祖国、民族共同的命运所致”?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6分)

15.答案示例: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让作者从事绘画的梦破灭了;

看到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无辜人的含冤自杀,听到老朋友坎坷的经历,他们的悲苦刺痛了作者的心;

这些人都是与作者同时代的人,他们的悲剧命运也就是祖国与民族的悲剧。

出于要真实表现这段同时代人、祖国、民族悲剧历史的责任感,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共6分。

能够扣住个人、同时代人、祖国民族三个角度谈理解,分别得2分、1分、1分,责任感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东城1】

(一)阅读《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完成第15-17题。

(共14分)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王琦

①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

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情怀想表达。

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

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奇。

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

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②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

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穿的一件连衣裙。

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③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

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

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④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

忽然,总理向我这边招手。

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

车队缓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⑤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⑥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

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

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⑦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河之波》。

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

正跳着、笑着、闹着,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

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

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⑧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走在前面的人神采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千真万确是周总理!

“周总理好!

”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了。

“同学们好!

”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

“小同学,你会演奏拉美风格的舞曲吗?

”“会。

我会拉《鸽子》。

”“好,就拉一曲《鸽子》。

⑨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

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

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欢乐。

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⑩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人陶醉。

一曲跳毕,总理要走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快步跑到总理身边,低头小声地对总理讲:

“周总理,我能和您握握手吗?

”总理握住我的手:

“小同学,你在哪儿学的手风琴?

”“少年宫。

”总理用力地摇了一下我的手:

“好,好好学!

”总理又一次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与黑人朋友们向公园门口走去。

“不要停!

不要停!

”此时后面有人连声高喊,只见一位记者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跑来,肩上还扛着一架摄影机。

看到总理刚刚转身离开,急得直跺脚,那种遗憾和无可奈何的样子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拍不了总理,他把镜头对准我们,于是胶片记录下我们幸福的笑脸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几天后,《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交道口影院就在学校旁边,学校组织全体同学观看:

噢!

电影中还真有一个镜头,我在中间拉着手风琴,同学们簇拥着我幸福地歌唱。

只是,深深地遗憾,摄影师没有捕捉到我们同周总理载歌载舞的珍贵时刻。

15.作者满怀深情地记录了与周总理的两次相遇,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读高一那年的五一节

地点

长安街

场景

与周总理交谈、握手

感受

意外、美好

15.4分。

答案示例:

①上初一的时候②劳动人民文化宫③周总理向我们微笑、招手④兴奋、幸福、陶醉

16.结合文章,品味“神奇”一词写出了什么?

16.5分。

①上初一迎宾时,周总理向人群中的“我”招手微笑。

②庆“五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巧遇周总理。

③周总理是国家总理,日理万机,再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④周总理与我们交谈、握手、载歌载舞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终身难忘。

⑤周总理的形象非常高大、神圣,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

17.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与周总理的见面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

(不超过150字)(5分)

17.5分。

文章详细地写了与周总理的两次见面,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生动感人。

如:

写第二次见到周总理时,主动提出和周总理握手,真实而生动地表达了一个中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爱戴和尊敬,也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非常感人。

【西城1】

(一)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完成第15~17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

×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

我把你一眼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

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

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

“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

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

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5.作者在文中既写了对徐先生的回忆,也写了自己当时的印象和受益之处。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回忆的内容

当时的印象或受益之处

相貌神态、上课发怒

提高了我对国文的兴趣

让我的作文硬朗挺拔

①凶②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读③修改作文

评分标准:

共4分。

①1分;

②2分,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③1分。

16.阅读划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怅惘敬慕”的内容。

“怅惘”的内容:

①_____“敬慕”的内容:

②____

16.答案示例:

“怅惘”的内容:

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未曾通音讯,不知道老师的近况。

“敬慕”的内容:

徐老师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对学生负责。

共2个内容,每个内容2分。

“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1分,“未曾通音讯,不知道老师的近况”1分。

“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或“教学风格独到”1分,“对学生负责”1分。

(“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如果答成“自己选辑教材、朗读有意思、批改作文独到”得1分。

少一点不得分。

17.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位普通的国文老师描写得生动而让人难忘的。

(不超过140字)(7分)

17.答案示例1:

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我“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看到底”来突出他的凶。

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诵,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的批改我的作文使我受益良多,突出了他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全文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写法,把一位普通的国文老师写的生动而令人难忘的。

答案示例2:

作者写徐老师的外貌,用了肖像描写,写他上课时的情形,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徐老师“凶”的特点;

写他修改我的作文时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将徐老师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让人难忘。

共7分。

写法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人物特点2分,语言表达1分(超过140字扣1分)。

【朝阳1】

(一)阅读《修髯飘飘》节选,完成第16~18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

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

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

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

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

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

“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

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

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

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

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

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

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

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

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

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有改动)

16.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①爱国②潜心治学③个性很强④热爱民主(共4分。

每点1分)

17.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17.答案要点:

①他把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②他讲话有节奏,如同一流的演员。

③他用东西方比较的方法讲唐诗。

④他借助自己亲手临摹的石刻画像讲古代神话。

(共4分。

18.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150字以内)(6分)

18.答案要点:

对先生上课的崇拜(爱国精神的敬佩;

美好人格的赞颂;

独特个性的欣赏……)

结合原文1分,说出情感2分,谈出理解2分,语言表达1分。

学生任一个角度谈出理解即可)

【丰台1】

(一)阅读《天上的那件事》,完成15—18题。

天上的那件事

①对老北京来说,有两缕声音最让人魂牵梦萦:

鸽哨与空竹。

②安静的年代,无论串胡同,还是伫立庭院,只要稍留神,耳朵里就会飘入它们。

二者的音色又近乎姊妹:

嗡嗡嘤嘤,如梦如幻,清越绵长……不同的是,一个在高处疾掠,一个于低空回荡。

尤其鸽哨,乃皇城根最大牌的嗓子。

鸽哨声声的年代,几乎每条胡同上空都有两三盘鸽子在飞,悦耳的哨声,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的目光引向遥空……

③应该说,正是鸽和哨,排遣了天空的寂寞。

④如今没有了鸽哨,没有了这动静,京城的空气便仿佛睡着了,丢了魂儿……北京的鸽哨难觅了,大家很少再集体仰望什么。

天上的那件事——那件最美妙的事,那些溜冰似的、滑着弧线的翅膀,那群雨点般的精灵,不见了。

天寂寞了,云枯瘦了。

即使晴空,因没有了翅膀和音符,也像白痴。

⑤奥运前夕,北京广播电台灌了一张CD《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雕刻市井之声,描画古都音容,这是个很童话的创意。

据说最费周折的是录鸽哨。

起初难觅养鸽人,他们仿佛蒸发了,不知被高楼大厦撵到了何处。

总算找到了一户,但环境太嘈杂,车水马龙,根本没法录。

末了,幸运地遇上了酷爱驯鸽并擅长配哨的郑氏兄弟,可谁知又遇上了大麻烦:

附近住着位高官,嫌闹腾,不让鸽子带哨上天……

⑥我最早对鸽哨的印象来自电影,尤其在以北京、西安为背景的片子中,它几乎是故事开场的第一声,又总和钟鼓楼、四合院配一起。

想必在导演看来,鸽哨亦是生活空间的必需元素吧。

可令人遗憾的是,后来我才知道,影视里的鸽哨,其实是音效合成的,或者是口技

⑦视畜鸽听哨为至爱的王世襄①老人曾言一笑话,说他看央视某节目片头:

“升国旗,多么庄严,接着是壮丽山河、长城。

随后从老远飞过来鸽子,等近了一看,啊,怎么是那种叫‘落地王’的西洋肉鸽啊!

⑧老人钟爱的是中华观赏鸽。

原来,担负鸽阵和佩哨任务的并非普通鸽子,而是观赏鸽。

然而如今广场鸽、庆典鸽和媒体画面中的鸽子,多是无飞翔天赋的肉鸽,在养鸽人眼里,属“盘”不起来的阿斗,只能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⑨年已九旬的世襄先生寄望北京奥运会上腾空而起的是中华观赏鸽,他亲书《关于奥运会放飞观赏鸽的献议》正式呈交奥组委。

谁都明白,老人想借奥运东风,托一把摇摇欲坠的鸽文化。

然而,奥运开幕那夜,老人未能如愿——该放鸽了,“鸟巢”里升起的竟然不是翅膀,而是少女的纤纤玉手和声光烟幕……那晚,我为老人黯然神伤。

⑩在京这些年,我只在东城和高碑店几片拆剩的平房区邂逅过鸽阵。

不过,大概一两盘的样子,飞得吃力,有些恍惚,很难配得上“翱翔”一词。

这也怪不得它们,到处高楼大厦,犹如在石林中穿梭,怎敢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其实,我不希望它们飞得更高、更远。

背景的楼如雨后春笋,起得太快、太突兀,在空中找稳定的地标是件难事,鸽子会迷路的。

⑪翅膀在流浪,有翅膀的人被放逐。

⑫如今,谁是天空的主人?

尘埃、噪音、尾气、高楼、机翼?

⑬城市的飞鸟时代,真的落幕了?

⑭除了那件事,还有什么能让人突然驻足,对着天空久久着迷?

还有什么能让我们从生活中停下,养成仰望的习惯?

⑮没了那件事,我们会不会变成一群只顾低头觅食、左刨右挖,在地上找东西的动物?

⑯什么时候,京城的天上能随处可见鸽哨编队呢?

(作者王开岭,原文有删改)

【注】①王世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曾编著《北京鸽哨》《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等书。

15.阅读全文,简要说出本文围绕“鸽哨”行文的思路。

(每空须有“鸽哨”二字)(4分)

令人期待的鸽哨

15.答案示例:

①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