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064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评估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呼气吸气均可触及,屏气时可消失)

板状腹:

由于急性胃肠穿孔或器官破裂所致,腹膜受刺激而导致腹肌痉挛,腹壁紧张度明显增高,甚至强直如木板。

胆囊点:

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

麦氏点(McBurney点):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

腹膜刺激征:

腹膜炎病人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

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变化的现象。

(发现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肌力:

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肌张力:

静息状态下肌肉紧张度,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

共济运动:

机体任何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地运动。

不自主运动:

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产生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

病理反射:

锥体束受损时,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脑膜刺激征:

脑膜受到激惹得体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压增高。

贫血:

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沉降的速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的能力。

期前收缩(早搏):

窦房结以下的某一个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在窦房结激动尚未抵达其位置之前,过早发出了激动。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增大时,压迫右上腹部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或怒张加重。

胸骨角:

与第二肋骨连接,是计数前胸壁肋骨及肋间隙的主要标志。

还标志支气管分叉,主动脉弓水平及相当于第五胸椎。

线性标志的位置:

①前正中线(胸骨中线):

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②锁骨中线(左,右):

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③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④腋后线:

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⑤腋中线:

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复习总结

发热

1.发热分度:

①低热:

37.3-38°

C。

②中等热度:

38.1-39°

③高热:

39.1-41°

④超高热:

41°

2.发热特点及临床表现

阶段

特点

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发热期)

产热大于散热

疲乏无力,皮肤苍白,肌肉酸痛,无汗,畏寒或寒战,体温骤升或缓升。

高热期(极期)

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

多汗,皮肤潮湿。

3.常见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热型

临床意义

稽留热

体温持续39-40°

C,波动不超过1°

C

伤寒高热期,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

体温39°

C以上,体温波动超多2°

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

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急性肾盂肾炎,疟疾

波状热

体温正常,骤升,下降。

过程缓慢反复多次。

布鲁菌病

回归热

体温骤升骤降,规律性反复交替。

回归热,霍奇金病

不规则热

体温变化无一定规律

结核病,癌性发热,风湿热

4.胸痛程度及性质

心绞痛

较窄痒痛并有重压窒息感

心肌梗死

疼痛剧烈,并有恐惧,濒死感

气胸

撕裂样疼痛

胸膜炎

隐痛,钝痛,刺痛

肺梗死

胸部剧痛或绞痛

5.腹部的程度和性质变化的临床意义

疼痛程度和性质

中上腹部突发的剧烈刀割样,烧灼样疼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压痛.反跳痛)

中上腹部持续剧痛或阵发性加剧

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阵发性剧烈绞痛,病人辗转不安

胆结石,泌尿系统结石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

胆道蛔虫病

6.腹痛的诱发因素

①胆囊炎或胆结石:

发作前进食油腻食物史。

②急性胰腺炎:

发作有酗酒暴饮暴食史。

③机械性肠梗阻:

与腹部手术有关。

④肝.脾破裂:

腹部暴力

急性胰腺炎:

前倾位或俯卧位腹部减轻,弯腰前倾抱膝位。

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特点及病因

类型

病因

吸气性

吸气显着费力,严重出现三凹征,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呼气性

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呼气性哮鸣音。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混合性

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伴有呼气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和广泛胸膜肥厚。

心源性哮喘和肺炎性哮喘的鉴别

项目

心源性哮喘

肺炎性哮喘

健康史

引起肺淤血,废水中的器质性心脏病,中年以上多见

反复发作的哮喘史,可有过敏史,青少年多见

症状

夜间突然发作,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坐起后症状减轻

任何时间发作,做气候症状不明显减轻

体征

心脏扩大或心脏杂音,双肺哮鸣音,可有肺底湿罗音

哮鸣音,无湿罗音

X线

心脏扩大,肺淤血

心脏正常,可有肺气肿征象或肺纹理加重

治疗

强心,利尿,扩血管

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

咯血

我国咯血的首位病因为肺结核

1.症状和体征:

①小量咯血(小于100ml/d)多无症状。

②中等量以上咯血(100-500ml/d)咯血前病人胸闷,喉痒,咳嗽等先兆症状。

③大咯血(大于500ml/d或一次咯血100-500ml)常伴抢课,脉搏加快,出冷汗,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紧张不安或恐惧感。

2.咯血的颜色和性状:

①鲜红色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出血性疾病,支气管内膜结核。

②铁锈色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③砖红色胶冻样见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④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肺淤血的咯血⑤浆液性粉红色左心衰竭肺水肿的咯血⑥暗红色肺梗死的咯血

发绀

1.真性发绀的分类,病因和发生机制

分类

发生机制

中性发绀(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

肺性发绀

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胸膜病变

肺通气,唤起障碍导致肺氧合功能不全。

心性发绀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体循环静脉与动脉血混合

周围性发绀

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混合型发绀

心力衰竭,毛细血管耗氧过多

中心型与周围性发绀并存

2.发干的临床表现

中心性发绀

全身性发绀,发绀的皮肤温暖

出现肢体下垂部分及周围部位,皮肤冰冷,经按摩或加温后发绀消失。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严重。

静注亚甲蓝溶液或大量维生素C发绀可消退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以上。

血液呈蓝褐色,

水肿

1.水肿的主要因素:

①钠水潴留②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③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⑤淋巴回流受阻

鉴别点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和眼睑

从眼睑,颜面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缓慢

发展迅速

水肿性质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软而移动性大

伴随症状

伴有心力衰竭体征,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

伴有其他肾脏疾病,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

2.肝源性水肿:

发展缓慢,以腹腔积液为主要表现。

首先踝部水肿逐渐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3.粘液性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以口唇,眼睑及下肢胫前明显。

(胫前粘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黄疸

1.胆红素小于17.1μmol/L。

结合胆红素(CB)小于6.8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CB)1.7-10.2μmol/L。

2.正常胆红素代谢: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Hb)。

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和分解,生成游离胆红素,UCB为脂溶性,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过,所以尿液中没有UCB。

UCB由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CB。

CB为血溶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液中排除,CB随胆汁排入肠道,经肠内细菌的脱氧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尿胆原在肠道内进一步被氧化为尿胆素,并从粪便排出(粪胆素),小部分尿胆原在肠道内被重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在转变为CB,有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原经体循环由肾脏排出。

2.各种黄疸的临床表现

疾病

溶血性黄疸*

精度黄疸,柠檬色,不同程度的贫血,急性溶血可有寒战,发热,腰痛及酱油色尿液。

肝细胞性黄疸*

浅黄至深黄色,皮肤瘙痒,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疲乏无力,腹腔积液,出血倾向。

黄疸重瘙痒明显

胆汁淤积性黄疸*

暗黄色甚至黄绿色,皮肤瘙痒明显,上腹绞痛,尿液泡沫液呈黄色,粪便颜色变浅,白陶土色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自幼发病,家族性,症状轻,劳累情绪饮酒加重。

无贫血。

*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UCB。

*肝细胞性黄疸:

CB,UCB均增高。

*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道阻塞,胆汁中CB反流入血,血液CB增高。

UCB致黄疸作用弱。

CB致黄疸作用强。

呕血与黑便

1.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黑便不一定都伴有呕血。

2.呕血与黑便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

3.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①前驱症状上腹部不适和恶心。

②呕吐:

血性胃内容物、混有凝血块,或为暗红色(鲜红色病重)、咖啡渣样棕褐色。

③便血。

2)周围循环障碍:

①10%-15%头晕畏寒。

②20%以上冷汗,四肢湿冷,心悸,脉搏增快。

③30%以上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休克。

3)血液学改变:

贫血。

4)其他:

氮质血症,发热。

4.评估出血量: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出血量大于5ml;

黑便提示出血量50-70ml以上;

呕血提示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

轻度

中度

皮肤苍白,头晕,发冷

眩晕,口干,尿少

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意识模糊,呼吸深快

血压

正常

下降

显着下降

脉搏

正常或稍快

100-110次/min

>120次/min

尿量

减少

明显减少

尿少或尿闭

出血量

<500ml

800-1000ml

>1500ml

占血容量

10-15%

20%

30%

意识障碍

1.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

可被唤醒,能正常回答问题,之后很快入睡。

2)昏睡:

难被叫醒,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3)昏迷:

叫不醒,一是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深度:

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

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

保持简单精神活动,但时间地点人物等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2)谵妄:

以兴奋性增高为主,表现为定向力丧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部分病人可康复,部分可发展为昏迷。

身体评估

1.各种叩诊音临床意义

叩诊音

存在部位

实音

心脏肝脏(实质致密)

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

浊音

心脏,肝脏被肺覆盖部分

肺炎,肺不张,胸膜增厚

清音

正常肺部(大量气体)

过清音

阻塞性肺气肿

鼓音

胃泡区(空腔+气体)

气胸,肺空洞

2.大蒜味:

有机磷中毒;

烂苹果味: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

氨味:

尿毒症。

汗腥味:

肝性脑病

3.樱桃红色:

一氧化碳中毒。

4.生命征:

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

5.内分泌因素:

1)生长激素:

①分泌不足:

侏儒症(身高异常,智力正常)②分泌过多: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6.甲状腺激素:

分泌不足:

呆小症(身高智力都异常)

7.标准体重的计算:

标准体重=身高(cm)-105(cm)(女性可在此基础-2-3kg)

8.BMI=体重(kg)/身高2(m2)

【正常范围:

18.5-22.9.超重:

≥23】

9.异常面容特点及临床表现

面容

甲亢面容

眼球突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黏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水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满月面容

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胡须生长

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10.常见强迫体位及临床意义

体位

强迫坐位

心肺功能衰竭

强迫停立位

角弓反张位

破伤风,小儿脑膜炎

11.常见步态及临床意义

步态

蹒跚步态

佝偻病

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

跨阈步态

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

脑性瘫痪及截瘫

12.常见皮疹特点及临床意义

皮疹

斑疹

皮肤发红,不隆起皮肤表面

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玫瑰疹

鲜红圆形斑疹,直径2-3mm,胸腹部。

伤寒或副伤寒

丘疹

颜色改变,凸出于皮肤表面

麻疹,药物疹,湿疹

斑丘疹

丘疹周围皮肤发红

猩红热,麻疹,药物疹

荨麻疹

隆起,苍白粉红色,大小不等,瘙痒

药物或异种蛋白过敏

13.淋巴结收集淋巴液的范围

淋巴结

收集范围

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

食管,胃

锁骨上淋巴结群右侧

气管,胸膜,肺

腋窝淋巴结群*

躯干上部,乳腺,胸壁

*腋窝淋巴结-乳腺癌

14淋巴结增大的病因及表现

表现

局限性淋巴结增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柔软,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淋巴结结核

质地硬,相互粘连,波动感,大小不等,颈部血管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粘连,不移推动,无压痛,表面光滑*

全身性淋巴结增大

大小不等,无粘连,遍及全身,淋巴瘤

*Virchow淋巴结:

胃癌,食管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增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

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15.常见头颅异常的临床意义

头颅

小颅

囟门过早闭合

方颅

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巨颅

脑积水

16.病理情况下同口感变化的临床意义

变化

双侧缩小

有机磷中毒,吗啡,氯丙嗪,毛果芸香碱等

药物中毒

双侧扩大

阿托品中毒

大小不等

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脑疝

17.口唇病变,舌的性状变化及临床意义

病变/形状

颜色深红

一氧化碳中毒

口角歪斜

面神经麻痹

草莓舌

猩红热或长期发热

镜面舌

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18.扁桃体肿大的三级分度(简答)

Ⅰ度:

不超过咽腭弓

Ⅱ度:

超过咽腭弓者

Ⅲ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19.甲状腺增大的常见病因及特点

常见病因

甲亢

程度不等的甲状腺增大,弥漫性,对称性,表面光滑质地不等,无压痛,可触及震颤,常闻及血管杂音

单纯性甲亢腺肿

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可为弥漫性,可为结节性(中度增大可引起压迫)

甲状腺癌

多为单发的结节,不规则,质地硬

20.甲状腺增大可分三度

不能看出增大但能触及者

能看到增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21.正常人气管叩诊为清音。

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增大可将气体推向健侧;

②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22.佝偻病胸:

漏斗胸,鸡胸,肋膈沟,佝偻病串珠。

(桶状胸不属于佝偻病胸)

23.乳房位于双侧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①水肿:

因毛囊明显下陷,局部皮肤呈橘皮样,猪皮样。

②回缩:

外伤,炎症使局部脂肪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造成受累区乳房表层和深层间悬韧带缩短。

24.呼吸运动:

通过膈和肋间肌的活动完成。

①正常男性和儿童呼吸运动以膈肌为主为腹式呼吸。

②女性以肋间肌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

25.呼吸频率:

16-20次/分。

呼吸:

脉搏=1:

4。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

上呼吸道堵塞造成肺内负压极高。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堵塞引起肋间膨隆,呼气延长费力。

26.①呼吸过缓:

麻醉/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升高。

②呼吸深快:

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③呼吸浅快:

呼吸肌麻痹,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

(无效呼吸)

27.语音震颤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语音震颤变化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①气体,液体多②胸膜变厚

①肺泡内气体含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声音传不过去),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或皮下水肿

语音震颤增强①气体,液体少②空洞增强共振

①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②肺空洞:

靠近胸壁的肺内大空腔,如肺结核和肺脓肿空洞③压迫性肺不张

28.胸部异常叩诊音及临床意义

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胸膜病变

肺炎,肺不张,胸膜增厚粘连

不含气的病变

肺实变,肺脓肿未液化时

肺泡张力减弱而含气量增多时

直径大于3cm,且靠近胸壁的空腔性病变

肺空洞,气胸

肺下界移动范围:

正常6-8cm。

相当于呼吸是膈肌移动范围。

29.湿罗音(气道内有液体)临床意义:

①肺部局限性湿啰音:

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②两侧肺底湿罗音:

心力衰竭所致肺淤血,支气管肺炎③两肺野布满湿罗音:

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特点:

①部位恒定②性质不易变③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