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491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立体图形)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回顾旧知,设疑引新知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深入的学习这两种图形,探索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认识“面”、“棱”、“顶点”。

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长方体,请拿出你事先准备的长方体的盒子跟着老师的动作我们先来摸一摸,看看都摸到了什么?

学生:

摸到了面

哪些是“面”?

给大家指一指。

“面”摸起来什么感觉?

(平滑)

还摸到了什么?

摸到了棱(线)

哪一部分是棱?

指一指。

组成这个物体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棱,

请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物体,这些棱(线)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回答:

是由两个相邻的面相交而成的。

哪两个面相交而成呢举个例子:

上面和前面,前面和右(左)面

小结: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还有哪些是棱?

你还摸到了什么?

(顶点)

哪个是顶点?

还有吗?

这个点(角)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

是由线段(棱)相交而成的。

数一数它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学生回答:

三条棱相交而成的。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看完物体我们再通过图形来展示一下(出示图片)请仔细看

现在展示的这些都是长方体的面(板书:

面)

黄色和红色的面相交而成的这条线叫做棱,也就是说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板书:

棱)这一条是哪两个面相交而成的呢?

黄色和绿色的面相交的棱在哪里呢?

三条棱相交的这一点我们叫做顶点。

(板书:

顶点)

面、棱、顶点就是组成长方体的三部分。

(二)循序渐进,探究特征。

1、合作探究,了解“面”的特征。

要想了解长方体的特点就要从这三部分入手。

我们按顺序从面的特点开始。

出示课件:

独立思考:

请借助学具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想一想:

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

请你借助学具自己找一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好吗?

自己找到答案了吗?

汇报交流:

谁想上来说一说?

请你上来数一数并介绍一下

长方体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小结:

长方体有6个面(板书:

6个)

提问:

谁来说一说第二问题?

我手中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追问:

所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吗?

我手中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其余的四个面是长方体。

所以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两种情况,有的6

哪些是相对的面?

举个例子

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你能借助学具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1、长方体有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3、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班内交流:

学生根据模型探索出答案,教师播放动画验证,将面的特点填写在表格中。

2、动手操作,探究“棱”的特征

(1)谈话:

高楼大厦的建造一般是以长方体框架为基础,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建筑师”,试着用小棒来制作长方体框架,从中寻找长方体更多的奥秘。

请看要求:

1、材料说明:

材料中配有3种颜色不同、长度不同的小棒和连接小棒的三通。

(黄色:

10厘米,绿色:

8厘米、红色:

6厘米)

2、学会合作:

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3、自主合作探究:

●你们小组选用了几种小棒?

分别是几厘米的?

●每种小棒用了几根?

分别放在什么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我们当小小建筑师,发现了长方体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播放课件验证)

将棱的特点填写在表格中。

你们在制作长方体框架时,用了几个三通?

三通相当于长方体的哪一部分?

出示课件小结:

长方体有8个顶点。

将顶点的特点填写在表格中。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一)整体呈现,理解长、宽、高。

(1)我们刚才在探索棱和顶点特征的时,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每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那么像这样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我们分别称为长、宽、高

(2)辨认长、宽、高。

提问:

这三个长方体,你能说说它的长、宽、高各是几厘米吗?

(变换长方体的不同位置)

 

我们一般将前面水平方向的棱称为长,侧面水平方向的棱称为宽,垂直于地面的棱称为高。

(二)变化棱的长度,认识特殊的长方体。

我们在探索长方体面的特征时,了解到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我们看这个长方体(长、宽、高为30cm、15cm、15cm),这个长方体的哪两个部分相等。

说明这个长方体有2个相对的面是什么形状?

追问: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个长方体的宽和高的长度,只改变它的长,那这个长方体可能变成什么样?

请仔细看(课件演示)

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正方体的定义是建立在长方体的基础上的,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是否长方体所具备的特点正方体也有呢?

请借助你的正方体学具从面、棱、顶点入手,探索正方体的特点。

师生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仔细观察,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发现。

学生回答,师生总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五、回顾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情分析

几何体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但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注重表面,并且注重具体形象的实物,所以我们要在形象教学的同时帮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效果分析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

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3.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材的内在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信息窗的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

它是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计算其它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教学难点是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二、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作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同时借助现实素材,让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从直观认识到抽象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

从现实的问题入手——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纳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经历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测练习

一、辨认长、宽、高

二、

三、

动手操作认识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课标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