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4502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题》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

传说中之女仙名。

  抵:

至,到。

相望:

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

用《列仙传》萧史事。

  看:

一作“著”。

  诗文赏析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

这是两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有人说是窥贵家姬妾之作,还有人说是追想京华游宴之作……但羁宦思乐境也好,觊觎貌美女郎也罢,诗中所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皆然心态显是力透纸背,那些寻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规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当中,表现了一种追寻的热切和悲哀的失落。

  起联两句,交明时间和地点。

叠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时给人阅读上的审美享受。

这七个字,表现了一种高寒旷远、清丽婉转之感,诗作展现的是一片静谧的星空,清风泠然而至,似乎从墨蓝色的天幕后吹来。

再往深处看,诗人独独写到星辰和风这两个概念性意象,是简单的随性拈来,或是具有某种丰厚的内蕴和象征。

星辰在古代不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孟郊《感怀》),夜晚登上高楼思念往昔的美好,有岁月的意思;

“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喻指辉煌的灯火;

古人还称入朝为郎为“上星辰”。

自然界的风有暖风、凉风、冷风、阴风等,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又有了风化、风度、风骨、黑风,甚至还暗合了男女情爱之意。

这样一来,仅开头这一句,就带出了无限的遐想和疑惑。

  画楼西畔桂堂东,雕画的阁楼,以桂木为材的厅堂,极言其奢华绮丽。

画楼为辅,桂堂是主,引画楼西为桂堂东穿针引线,“隐然有一人影在内”,诗人的眼光转向了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是不在桂堂内的,他身处的环境是星辰高挂的静谧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圆转溢辉,精工富丽,脍炙人口,是一组绝妙的对句,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写送钩覆射酒暖灯红之乐。

送钩覆射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加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泠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

“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

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

林庚在《唐诗综述》中说:

“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近于复杂”,颜色的暗示性在文艺上最富感染力,诗歌中的红色有时是反着说的,古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斜拔玉钗灯影畔,别开红焰救飞蛾”(张祜《赠内人》),红花后面有人寂寞,红焰影中只能与飞蛾作伴,枯索之况弥观,惋伤之态弥切。

满堂的红影衬托出作者的萧索孤独,一个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两种景象,诗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热闹里的寂寞,红,是和谐外表下的激流涌动。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

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

李商隐的无题诗近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

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

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

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

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

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

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

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这首七律,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

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

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

“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无题》诗词鉴赏2

  《无题・其二》

  作者: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解】:

  1、神女:

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

古乐府《青溪小姑曲》:

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3、风波句:

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4、直道两句:

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直道:

即使,就说。

了:

完全。

清狂:

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按:

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韵译】: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

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

  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评析】:

  诗是抒写女主人公自伤不遇的身世。

开头先写环境氛围的幽静,衬出长夜的孤寂;

接着以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和乐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的典故,抒写自己曾经有过幻想和追求,但到头来只好梦一场,依然独居;

再写风波凶恶,菱枝柔弱,无力反抗,桂叶自有清香,却无月露润香;

最后写即使如此,还要执着追求。

意境深远开阔,措辞婉转沉痛,感情细腻坚贞,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

  这两首诗,历来有人认为有所寄托。

不管是否有寄托,作为爱情诗来读,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无题》诗词鉴赏3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这两句写游子在外飘泊,思乡心切――故乡水边的稻谷成熟了,整夜都在做梦,梦见回到故园,闻到了稻谷之香。

因思成梦,意境别致,语言纯朴,饶有兴味。

  出自钱��《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九十八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F。

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废章台。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晚来渔父喜,网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雾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苹时。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不识相如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惟独看,心外更谁知。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水含秋夜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豪。

  带舟维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怒,回头讵不能。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鸳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一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只如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贪获稻,闲却彩菱船。

  滩浅多游鹭,江清易见鱼。

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蛩响依沙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可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水天凉夜月,不是少清光。

好景随人物,秦淮忆建康。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

今日秋风至,萧疏过沔南。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

飞上危樯立,莺啼报好音。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

曹园旧樽酒,戏马忆高台。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

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轻云未扑霜,树杪橘初黄。

行是知名物,过风过水香。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平生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

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

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风好来无阵,云开去有踪。

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谩把樽中物,无人啄蟹黄。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

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垂露晚犹浓,清风不易逢。

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乘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

惟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

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楼空人不归,云白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白帝朝惊浪,阳台暮映云。

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橹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

  静看秋江水,风渐浪微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风借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f鸟,作赋为沙鸥。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

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晓晴。

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花惟待月,一钓紫菱湾。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

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惟愿稳乘流。

  数亩苍苔石,烟�骱茁阎蕖6ㄒ虼士陀觯�名字始风流。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

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樽。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罾。

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数逢云断处,去岸映高山。

身到章江日,应犹未得闲。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未敢相邀钓,劳生只自怜。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

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

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

常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风。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

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

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无题》诗词鉴赏4

  李商隐《无题》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一作:

蓬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

  ⑴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

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

蜡烛。

  ⑸泪始干: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

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

指夜渐深。

  ⑽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

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

探望。

  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

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

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

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

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