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432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一种倾向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

另一种倾向的基本特点,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的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

探索科学有效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实践能力的需要。

(二)从语文课程的特点看

语文教学主要是汉语言的教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特征,这些特征成为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基础。

1.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

母语的学习资源深广丰厚、学习环境开放广泛,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

语文教学具有天然的开放的土壤,应更多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生活,在生活中亲近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2.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语文教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广的影响,要求语文教学向学生的未来开放,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更好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语文学习中积淀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为人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3.语文是一门认识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课程。

语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两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应更多的让学生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感悟语文规律,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4.语文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内容的课程。

汉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习中强调“涵咏”、“体验”、“感悟”;

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源远流长,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主要是“博览精思”“多读多作”。

(三)从语文教学的现状看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早已引起语文教学界的重视,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中小学生几千个课时学习语文,结果却不会读写,岂非绌绌怪事。

”现代社会对人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痼疾,日益突出,自然就成为人们抨击的目标,于是就有“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一说。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模糊造成教学上的偏颇,有不顾汉语言文字特点盲目应用西方语言教学经验的原因,有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学方法的陈旧等原因。

但是,其真正的根结却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特别是读写量太少。

张治公先生曾提出“分流合击、提早读写”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也是对于这一问题深入思考后的所为。

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

”我们认为:

1.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一种情境,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而这种体验需要一种情境,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探索,语文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感悟、领悟和顿悟。

2.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

”因此,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

3.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中心,但语文教育要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应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育应拓展时空,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去学习,增加积累,增厚底蕴。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实践性学习研究”教育实验的课题。

二、课题界说

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实施研究,立足于改变轻视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依托开放的活动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理论上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的完整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同时开展相关的专题研究,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语文教学保存传统文化精华,符合国际母语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当前社会生活,发挥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未来设计和为学生的终生奠基的功能。

1.“基于课程标准”的理解

“基于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性的研究。

另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和理论的指向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借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完善、发展和丰富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思想。

2.“实践性课程”的含义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语文教育自然地应以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和良好习惯为根本目标。

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知识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语文实践能力,而不是以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和研究语言和文学理论为目标。

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学会使用语文工具的过程,吕叔湘先生说:

“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

要正确必须善于摸仿,要熟悉必须反复实践。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读写听说等语文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在这样一种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品德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具备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1)现代性。

具有显明的时代特点,永远与时代的特点相适应,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2)社会性。

面向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现代社会实际,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3)主体性。

力求开放师生关系,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生动的发展。

(4)全程性。

不只是某一内容、某一环节、某一方法的开放,它关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3.“建构与实施”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建构与实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学“立足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是在教师加工、选择的语文学习环境、条件和未经教师加工的社会环境中,以学习语文为目的、对象和中介手段,开展多种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等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内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了较好的体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我们着重开展以下研究:

1.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实践载体

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搭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比如:

《行知苑》,拓宽语文学习、积累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体现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应该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主题式、活动式、启发式、研究式学习,让学生亲自去看、去思、去想、去读、去做、去感、去悟,突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启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

3.合理开发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为中心,但语文实践性活动要与生活的外延联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去学习,增加积累,增厚底蕴。

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文本、自然、社区、人文等生活资源,高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再度开发与利用。

低段:

1.结合拼音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会为自己的名字注拼音;

利用拼音认识班级同学的名字,从而学会发本子;

利用拼音读课外书、认识汉字,进行“小拼音,大用处”学习竞赛。

【资料:

方案】

2.利用节日契机,指导学生制作贺卡,送给自己的亲人,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并能在送贺卡的时候,态度大方、有礼貌地把自己表示祝贺的意思说明白。

这种综合性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动手操作等能力,更使学生学会了感恩。

方案、贺卡、案例】

3.了解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组织学生将学到的课文排演成课本剧,在排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说话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课本剧剧本】

4.创设说话的情境,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描述在特定情境中自己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育学生说话文明,待人礼貌。

方案、案例】

5.带领学生走进自然,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进一步了解家乡,并能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介绍这些特产的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方案、作品】

6.在识字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引导学生借助“字形”、“字义”创编识字的巧妙方法,以童话的语言、从童话的视角写下来,既加深了对字形的把握,有强化的字义的而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案例】

中段:

1.在我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结合学习的课文,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当地的传统,开展节日中的语文系列活动。

2.根据学生对民间神话故事的浓烈兴趣,在班上开展“民间神话故事会”,请学生讲讲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民间神话故事。

3.进行开放性阅读活动,开展“读书经验交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以往自己的读书经验……然后写成简单的读书报告。

方案、实录】

4.挖掘文本中可供扩写、续写、改写的留白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仿创。

案例、优秀习作】

5.以《行知苑》为平台,引导学生分类搜集成语、网络语言、方言土语,开展讲成语故事、民间故事、语言故事比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案例】

高年级

1.挖掘文本中可供扩写、续写、改写的留白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仿创。

2.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的主题活动,写好观察日记、习作。

3.以《行知苑》为平台,引导学生分类搜集成语、网络语言、方言土语,开展讲成语故事、民间故事、语言故事比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4.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写对联、招牌的活动,引导关注活动的全过程并记下活动的感受。

案例、习作】

5.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小旅游,感受家乡的风光,学习游记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游览笔记。

习作】

6.学习诗歌之后,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法并能仿照课文学习写诗,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课外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人诗集,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

阅读课案例、学生习作】

7.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案例、实录】

8.根据文本、阅读的童话故事或者生活的某一次有趣的经历,指导学生创编课本剧、童话剧或剧本,指导学生编演。

剧本】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使教师能比较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初步确立语文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意识,初步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新体系,提出特色鲜明、操作性较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开放性、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改革和发展。

1.在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努力使全体学生在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思维(从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方面进行评价)、发展语言(正确性、丰富性、形象性)、发展表达(准确性、完整性、生动性)、发展健康的个性(好奇心、求知欲、想向力、挑战性)、发展健全的人格(敢于创新、不怕挫折、乐观交往)。

2.在教师发展方面,努力培养一支具有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组织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3.在课程建构方面,搭建语文实践活动平台,探索语文实践性学习的活动形式,探讨语文实践性学习的活动方法,研究语文实践性学习的活动策略,形成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的基本框架。

五、方法途径

重视课外综合实践。

在课外阅读方面,每周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利用自主实践课的时间,进行“讲评指导”、“推荐介绍”、“交流讨论”、“自我阅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及时做好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生活是语文教育最广阔的课堂,所以要重视生活体验,尽可能多创造机会,多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体验、学习、积累。

例如少布置机械的单一的知识性作业,创设能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综合运用知识的主题,通过学生走访调查、进图书馆及上网搜索、写调查报告、办专题小报、创作童话和漫画、开展专题会场等活动,获取更多知识,锻炼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形成面向现实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

要求实验教师定期学习、交流实验心得;

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关本课题的典型案例或论文;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诵、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六、遵循原则

1.激励性原则

学生在语文实践性活动中,最能展现天性,最能发挥创造性,所以,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信任、鼓励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自由安全、充满爱的亲和气氛,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2.整体性原则

语文包括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语文教学要注重把握“工具”和“人文”互为表里的特性,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感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完善自我、投身语言实践的能力。

七、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2月)。

在广泛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选定课题组研究人员。

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

2.理论学习阶段(2008年2月—4月)。

一是听取专题学术报告,并组织讨论。

二是查阅有关理论和资料,并整理打印成册。

三是撰写理论性文章。

3.操作设计阶段(2008年5月—8月)。

一是拟定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实施平台和操作建议。

二是设计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典型教案(每人2个以上)。

设计、实践、修改三者结合在一起。

举行第一次全校性语文实践性学习研讨会。

4.活动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通过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具体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思想。

每位实验老师都要上研究课1-2节。

5.专题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根据有关设计和实施,每人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有关专题研究文章。

6.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4月—5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总报告,举行第二次全省性开放教学课题研讨会(课题组教师上课为主)。

做好结题工作。

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近五年内承担的科(教)研项目、已有的相关成果(名称、出版与发表、获奖情况)及相关实践经验、主要参考文献。

(请分3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以内。

八、课型参考

1.感悟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去体味、去感悟,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厚的情感。

2.讨论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或经历活动的过程后交流、讨论、争论,从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发表意见,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3.实践式——让学生联系在社会实践中、生活实践中、活动游戏中运用,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感悟和体验文化意蕴。

4.探究式——引领学生走进创设的问题情境,用已知去探究未知,研究新问题,发现新思想,产生新知识,及时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5.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模式(比如:

《对联》、《成语》),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综合起来,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九、成果形式

1.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

2.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案例;

3.语文实践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实录;

4.课本剧、童话剧剧本;

5.学生精品习作;

6.其它反映课题研究的图表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5.

6.李维鼎著:

《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7.王尚文著:

《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8.皮连生主编:

《教学设计:

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9.刘恩德等主编:

《“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10.章熊著: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一)《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子课题参考

1.探索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的策略。

2.拟定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操作建议和评价指标等。

3.设计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典型教学片断和典型教案。

4.提出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实施策略。

5.探索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的课堂组织形式。

6.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7.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8.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9.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促进语文实践性学习研究。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语文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11.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空间,促进语文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12.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13.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课程实施的切入点。

14.师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不同地位;

15.如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16.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内容;

17.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

18.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19.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有效策略探讨。

20.小学语文延伸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21.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研究。

22.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23.如何提高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

24.创新识字、写字方法探索的研究。

25.基于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实施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二)《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子课题申报表

学校

 

专题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预期研究成果

完成时间

附(三)《小学语文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过程活动记录表

学校: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研讨主题

主要话题

反思

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