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作业Word下载.docx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作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作业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间差异较大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的区域差异。
一方面受到自然和区位条件的显著影响。
中国的自然和区位条件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直接影响到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城市化水平,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东部更适合人口居住和产业发展,而海陆位置又决定了东部地区拥有更加良好的外向型经济条件,促进了其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加快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步伐。
另一方面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快速工业化的影响,中国城
市化水平经历了从“北高南低”(北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南部地区城市化率低)向“东高西低”(东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西部地区城市化率低)的转变。
根据2006年的东、中、西部城镇人口比例计算,中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化率分别为:
55.0%、40.4%、35.7%。
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大于50%的省市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都分布在东部或东北,而除福建和海南两省外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率都超过50%,福建和海南两省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8.7%和47.2%,也接近50%。
改善区域差距,首先要落实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使投资重点西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重心呈现由沿海向内地移动的趋势,以快速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努力缩小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其次,努力促进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与扩散,这样,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在产业上开始形成纵向关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梯级差异态势正在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改造以政府为主导因素,主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传统城市化模式,倡导以资本为主导因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新兴模式。
(二)城市化水平的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化矛盾尖锐。
几十年前,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最大的
障碍;
其次,我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严重过剩,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了城乡发展水平的剪刀差,要改变现状:
首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
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推进包括土地、投资、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加速缩小城乡差异。
其次,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确立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切实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
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进而实现城市化。
再次,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在农村地区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在很多地区仍
存在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资的情况;
不仅造成了很多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时机,使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滞后。
由此,作为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城镇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切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
比如在一些西部落后地区,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
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即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其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
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本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同时,也要重视城镇化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进城,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就业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基础教育是影响我国未来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资源呈不均分布,地区的文化水平低下势必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城市化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使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逐步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
(三)不同规模的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现行
城市发展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一系列分割城乡的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方针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违背了在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的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不符合中国经济较落后、人多地少、资金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现实国情;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没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过去“离土不离乡”回避城市化的政策缩影仍影响城市化进程,未能使不同规模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未能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
形成了“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
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敢于克服“大城市不大”的现状。
放大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
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
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小城镇不优”的现状。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
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
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
外来工子女入学困难
对此,首先,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
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
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其次,在严格限制政府部门的膨胀,严格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的前提下,政府应显著提升城市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努力缩小城市内社会阶层差异大城市里改善投资环境,决不能继续过去只盯着城外投资者的短视做法,而是要善待城里的投资者,更要善待自己的居民、移民和来到城里的农民,把他们的投资热情和意愿发掘出来,把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渠道都开发出来,有力促进城市社会新秩序形成
(五)重数量轻质量,出现了“虚高的城市化”现象:
不断萎缩,直至消失。
在当地,由于农村人口减少,相应的使得城市化水平有所上升。
其次,体现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形成或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会随主体资源的衰减和替代资源的出现而走向衰落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文化设施、城市防灾减灾、城市社会保障等方面为中心,全力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同时,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促进城市的转型和更新,实现再城市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生态和城市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大气圈空气污染,剧热岛效应;
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
酸雨泛滥。
再者,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
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对此,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治理污染,建设绿地,扩大绿地面积。
(七)交通拥堵、房价飞涨等“大城市病”已经显现
人口三大高峰形成,中心区人口密集,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地价上涨,成本上升,人口比例结构失调,出现人口老龄化,部分地续出现了郊区化现象,市中心衰落。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有效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改善住房、交通条件,促进就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建立低耗、低碳、高效、集约、宜居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低效蔓延,强调精明增长,规范控制城市空间开发秩序,建立新的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强调网络化大城市的发展,以克服城市职能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各类“大城市热”问题。
(八)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
也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巨大瓶颈”。
对此,市场机制是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续借助于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更要积极推进传统体制改革,建立城市化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中小城市集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动员企业、个人等多方面力量投资参与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政府必须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运用规划、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城市化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弥补城市化中市场竞争的缺陷,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东部应该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带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都市带;
中部主要适度扩大大中型城市规模,大力发展小城镇,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
西部的近期目标则以“大城市、小城镇”的两头重点为宜。
“非均衡”,各期主攻方向不一,各有侧重。
近期主要以形成城市规模效益为主要目标,偏重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中期以经营城市,提高城市质量为目标;
远期则以生态城市为目标,追求协调可持续发展;
“逐级递推”,实现战略的阶段性,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也应该“几年上一个台阶”,国家宏观上应制定城市化五年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综合发展”则是就效益而言,近期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期以社会效益为主;
远期以生态效益为主。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充满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增强应对能力,城市化道路的选
择,应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人均资源少、区域发展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不平衡、环境脆弱以及制度环境和政府作用的特殊国情,遵循因时因地、全面统筹、稳步推进、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正确处理涉及城市化问题的一些关系,走城乡统筹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现代市政学》(第二版)《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XX全科
《中国城市化特征_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国平谭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