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3805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Word格式.docx

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而通常所说的“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其中来样加工不在加工贸易的范围内。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

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

我国《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成品又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二)加工贸易的方式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加工贸易有:

1、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又叫以进养出,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

这类业务中,经营的企业以买主的身份与国外签订购买原材料的合同,又以卖主的身份签订成品的出口合同。

两个合同体现为两笔交易,它们都是以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货物买卖。

进料加工贸易要注意所加工的成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销路。

否则,进口原料外汇很难平衡,从这一点看进料加工要承担价格风险和成品的销售风险。

2、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已收取加工费。

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

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

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

  3、装配业务

装配业务是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

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业务包括两个贸易进程,一是进口原料,二是产品出口。

但这两个过程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笔交易。

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系,加工一方赚取的是劳务费,因而这类贸易属于劳务贸易范畴。

它的好处是:

加工一方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补充国内原料不足,充分发挥本国的生产潜力;

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销能力和竞争能力。

当然,来料加工与装配业务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产品从原料转化为成品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基本被对方占有。

由于这种贸易方式比进料加工风险小,目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协作生产

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

商标可由双方协商确定,既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对方的。

所供配件的价款可在货款中扣除。

协作生产的产品一般规定由对方销售全部或一部分,也可规定由第三方销售。

二、我国的加工贸易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概况

1978年8月,广东省签订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在珠海创办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从此开始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1.1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751.8亿美元,进口额3784亿美元。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87年是第一阶段,被称为起步阶段,其阶段特点是以来料加工为主,以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多集中在广东、福建;

第二阶段是1988年至1995年,被称为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特点是加工贸易发展迅猛,进料加工逐渐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加工地域向东南沿海及内地快速扩散;

1996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是加工贸易稳定发展阶段。

此阶段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和规范了加工贸易管理,加工贸易成为我国主要贸易方式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

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

首先,加工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

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

而2008年1~7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已达6238.3亿美元,增长19.5%,其中,出口3267.3亿美元,进口2971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为1296.3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354亿美元。

其次,加工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商品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提高。

过去十年,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珠三角地区来说,利用加工贸易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实现了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快速起飞和发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

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为16.66亿美元,仅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而到2008年,加工贸易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8.6%。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1998年以来GDP总额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GDP总量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总体科技水平。

通过进口加工贸易,我国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填补我国工业技术方面的某些空白,提高我国主要工业方面的科技水平;

通过出口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

其次,扩大我国的出口创汇。

贸易顺差是外汇的最主要来源。

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额为72.9亿美元,而到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为1.1万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顺差高达2967.8亿美元。

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外贸进出口近58%,很显然,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劳动密集型加工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提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了生产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的转移,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此外,对外国资本、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加快了我国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出口能力最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比较优势,,加快资源在产业间的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也推动了保险、运输、仓储等第三产业部门中与其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较低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其增值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增值状况并不理想。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从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

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

仅有的部分高科技产品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

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性环节,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二)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最突出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

整个产业链中,我国仅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参与加工贸易,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管理模式、资金以及营销网络等附加值高的生产要素基本是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

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

因此,加工贸易对国内其他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

(三)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

近几年来,外企进出口额平均占比超过75%,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表现出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失衡。

这种主体结构反映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行为多在外企间进行,产业带动效益和技术外溢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加工贸易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地区间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

当前,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

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四、我国加工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引发产业转移

(一)我国加工贸易区域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目前已遍及全国各地,但一直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浙江等五省市。

1999年,这五个省市合计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3%,其中仅广东一省就占55.6%。

2008年,其中,广东和江苏分别为4170.5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

同期,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分别为179.5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1.7%和1.1%,比重仅上升0.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东部获取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大发展,却未能以同样效力扩散和辐射到中西部地区,反而将中西部地区原有的资金、劳动力、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吸走。

中西部地区在缺乏东部产业转移推动的条件下,只能模仿东部地区进行自主的结构高度化演进,最终造成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而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断层危机”,妨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所以,东部地区应尽快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不仅有利于中西部的发展,也会使自己有更多的空间、时间、资金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扩张与深化,于己于人都有利。

(二)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

  中西部地区经济数据全面“优于”东部,这说明产业的梯度转移以及升级正在加速进行。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4个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

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22.08%。

另外,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4个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

东部地区明显落后。

同时,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2、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明显上升,发达地区那些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据调查,当前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电子信息、家电等也在开始寻求新出路。

如深圳的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外迁较多,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

佛山市计划将近一半产值的陶瓷企业转移,由陶瓷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会展、总部基地转变。

此外,依托资源进行开发的产业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种植及加工等行业,也都需要向外转移。

未来一段时期,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为主。

  3、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希望借助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时机,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都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

有的城市拥有比邻珠三角、环渤海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有的城市拥有资源优势,有的城市拥有某些产业集聚优势,中西部地区还拥有中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势。

一些中部地区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

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

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

因此,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4、企业抱团转移趋势明显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

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

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方式与策略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首先是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要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自身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中西部要尽快熟悉与适应产业转移的多元化方式。

有学者把东部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产业优势转移和产业对接模式概括为以下10种:

市场进入模式、品牌扩张模式、资金输出模式、管理输出模式、技术转移模式、资源开发模式、配套协作模式、异地生产模式、易货贸易模式、兴办市场模式。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资本跨越行政区划有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也是多种形式。

分析与借鉴这些思路是很必要的。

  1、中西部应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后的几十年时间内,依托政府政策及资源优势,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冶金、化工、能源等初加工工业在全国占到一定比重,正是这些产业带动着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因此,中西部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时,要考虑到原有产业结构,注重于本身优势产业的培育。

首先,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布局,承接时不能来者不拒,形成多头转移,导致产业趋同竞争,而应该使之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

其次,考虑中西部原有优势产业状况,接受转移的产业应有利于加大其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接受一些与原有产业关联度比较强的产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协同。

同时,中西部在优化产业结构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就业状况。

如果不根据当地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和发展规划,只求一时之利,必然会影响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

  2、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

  中西部要实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

因为追求集聚经济是企业的天性。

大量的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相互集中在一起,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并有利于相互竞争和协作,提高管理和办事效能。

如在昆山,组成一台手提电脑的800多个部件有780多个能在区内找到供应商。

反之,产业集聚程度的引力不足,可能是东部产业滞缓西进的重要原因。

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构建产业聚集平台,引导同类企业向园区聚集,利于形成规模,做大做强。

因此,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

各经济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发展经济园区的优势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

应发挥园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

要着力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各产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3、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中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东部企业的重要因素,但不少地区缺乏配套能力,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高出了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成本。

为此要有新措施。

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中西部政府管理方式改革也是重要的,这是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有专家提出一个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

中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把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讲信用。

中西部政府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

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当然还有很多事要做,如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加快发展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低下。

温总理说:

中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

产业转移不是污染转移,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