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文档格式.docx
《开题报告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得改变表格内容及格式。
签名部分必须由签名者亲笔签署。
9、有关详细规定请查阅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计划论文题目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论文选题来源
单位项目()、导师指定()、自选课题()、其他()
论文形式
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产品研发应用研究调研报告
()()()()()
年月
预计论文完成日期
年月
一、选题目的与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选题目的与依据:
1.1选题依据
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该时期营养素摄入量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考虑到婴幼儿的消化吸收特点和营养需要,母乳无疑还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然而,由于工作状况、职业、疾病等等方面的原因,母乳的喂养现状并不乐观,母乳缺乏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必须研究出更适合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可以替代母乳为婴幼儿提供合理营养素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现今,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为越来越多婴幼儿的主要食物,其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在缺乏母乳条件下婴幼儿营养的最好来源。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原则是尽可能模拟母乳成分,相对传统牛奶、羊奶和米粉等缺乏母乳的婴幼儿食品而言配方奶粉含有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减少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利的成分。
配方奶粉减少蛋白质总量,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
增加α-乳清蛋白量,有助于婴幼儿睡眠,促进大脑发育;
添加DHA和AA,提升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提升视力敏锐度,对脑部和视力发育有很多好处;
添加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减少维生素A,防止婴幼儿头晕、呕吐;
添加核苷酸,增强婴幼儿抵抗力并促进生长发育;
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促进婴幼儿脑部发育;
去除棕榈油,有利于婴幼儿大便正常并促进钙的吸收利于骨骼生长。
因而能给与婴幼儿较为全面的营养,有利于缺乏母乳的婴幼儿更好的生长发育。
羊奶更易消化吸收,羊奶较牛奶含有更多α-乳清蛋白,较少的酪蛋白,其蛋白质在胃中形成的凝块细,更易消化吸收。
羊奶的脂肪球只有牛奶的1/3,又含有较多的不饱与脂肪酸,更容易为小肠中的乳糜吸收。
羊奶可解除大部分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如α-S1酪蛋白与β-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过敏源,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蛋白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如果人体的消化才能不足,这两种蛋白质以未被消化的形式进入人体,就会引起过敏反应,一般而言,婴儿0-6个月是最最敏感的时期,2岁以后,随着消化才能的增高与免疫功能的增强,大部分的小朋友不再对牛奶过敏,牛奶过敏的常见病情是皮疹湿疹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人们发现牛奶中α-S1酪蛋白含量占总蛋白的43%,而山羊奶只占1%-3%。
其次,山羊奶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比牛奶低,且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牛奶不一样,较牛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羊奶可以解除大部分牛奶过敏症。
羊奶可增加人体的抗病才能,羊奶中含有与人乳一样的活性因子─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有益上皮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的抗病才能。
1.2选题目的
2012年雅培奶粉被媒体爆料乳清蛋白含量不达标,国家标准要求乳粉中乳清蛋白含量≧60%,由于检测方法采用的是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方法,由于乳清蛋白在温度为70摄氏度以上就要变性,变性的乳清蛋白会附着在酪蛋白上,很难分开。
此方法只能测定出不变性的乳清蛋白,因此其检测结果偏低,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准确测定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方法。
这使得社会及政府监督部门无法对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的质量进行监控,因此目前急需创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准确的测定出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定量分析出乳清蛋白。
此方法能够准确的测定出变性与不变性乳清蛋白的总量,弥补了目前测定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方法的空白。
2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2.1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研究动态
婴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理阶段,在此期间婴儿自身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而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因此需要摄入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王光慈,2001;
吴庆贺,2008)。
长期以来,母乳被视为婴儿的最佳食品,但由于女性工作、健康等原因,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较低,所以研究开发母乳替代品已经成为营养学家和乳品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陈辉,2003;
SIDNELLA,2009;
TRABULSIJ,2011)。
考虑到婴儿生理代谢能力差和生长发育迅速这一特殊生理状态,母乳替代品对幼龄动物的营养效果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成为评价该类食品营养价值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指标(仇秀珍,1993)。
同时由于蛋白质是母乳替代品中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它是婴儿生长发育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质优量足、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对婴儿时期生长发育及各项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MARTINESA,2004;
WELLSJCK,1996)。
目前,我国主流的母乳替代品是婴儿配方牛奶粉,其他种类的婴儿配方食品较少。
但近年来,随着婴儿配方牛奶粉过敏案例的不断增加和人们营养意识的提升,具有较低致敏率和丰富营养价值的羊奶和以羊奶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奶粉受到人们普遍重视(HAENLEINGFW,2004;
PARKYW,1994)。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以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根据其营养成分与母乳的差异减少某些成分同时添加某些成分使之接近母乳。
为了尽可能模拟母乳,配方奶粉除去原料乳中多余酪蛋白,强化乳清蛋白(TRABULISIJ,2011);
去除多余饱和脂肪酸,强化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
为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去除原料乳中过多的矿物质;
此外在原料乳中强化乳糖(GUNTHERBOEHM,2008)、牛磺酸(JULIUSDMILITANTE,2004)、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
经过如此一系列增减使其更接近母乳。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没有母乳的婴幼儿存活率及改善了此类婴幼儿生长健康状况。
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现状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年需要量为40万吨,随着生育高峰到来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二大市场(姚冬琴,2009)。
国内食品企业起步晚,起点低,加之最近几年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企业自身约束能力不强,陆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广大家长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不信任。
随着经济状况日益好转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广大家长都希望给独生子女最好的条件,尤其是要给予婴幼儿最好的营养,加之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定势思维———国外产品总是比国内的强。
在这些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市场上占有率最高且价格最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大都是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往往只是占据中低端位置(冯启,2008)。
国内品牌在配方奶粉生产和研制方面起步比较晚并且起点较低。
目前我国配方奶粉的生产技术是对原料奶成分进行检测,然后缺什么成分补什么成分,什么成分多了减少什么成分;
而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先将原料乳中的各种成分分离,然后根据配方要求进行复配,这样生产出来的配方奶粉精度更高,营养更全面更科学。
另外我国良种牛缺乏,虽然近年大力引进并推广良种牛,但是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使得原料奶的产量不高和质量较差,大大制约着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
国外众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雅培是它们中典型的代表之一。
雅培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全球著名制药公司,依靠其雄厚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生产出全球著名的配方奶粉。
雅培在每次配方改进时,都要对超过一万名婴儿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内容有婴幼儿的存活率(YOUNGJR,2009)、消化系统、骨骼发育、大脑发育和免疫系统等诸多领域,不仅考虑配方奶粉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全方位考虑奶粉对智力、免疫甚至大便、吐奶和啼哭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不可能做到如此全面。
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良莠不齐,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和日益严酷的竞争,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更进一步健全相关标准,加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使企业生产出符合中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配方奶粉。
随着营养知识普及和羊奶脱膻技术日趋完善,羊奶必然取代牛奶成为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动物福利良好,加工工艺适合的婴幼儿配方羊奶奶粉将成为主流产品。
同时必须指出,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有着配方奶粉不可比拟的优势(JINGHK,2010)———母乳营养最为全备,成分会随婴幼儿营养的需要自发改变,含有多种增强婴幼儿体质的抗体,清洁新鲜随时食用,母乳喂养会大大增强母婴感情并可满足母亲产后恢复正常。
2.2乳清蛋白研究动态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比牛奶粉更加的接近母乳,其营养成分最全、更易被人体吸收。
而母乳中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因此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要与母乳的一致。
乳清蛋白是采用先进工艺从牛奶分离提取出来的珍贵蛋白质,以其纯度高、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最合理等诸多优势被推为“蛋白之王”。
乳清蛋白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还具有高生物价、高效化率、高蛋白质功效比和高利用率,是蛋白质中的精品。
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模式与骨骼肌中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几乎完全一致,极其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乳清蛋白是原料乳中除了在pH等电点处沉淀的酪蛋白之外,留下来的蛋白质统称为乳清蛋白,约占乳蛋白质的18%20%(包怡红,2001)。
在干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乳清,经过特殊的工艺浓缩可以得到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不仅容易消化,而且有很高的代谢率,从而使蛋白质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价值。
关于乳清蛋白的应用,过去主要是提高蛋白质含量及补充人体的必需氨基酸,随着对乳清蛋白功能的研究深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宋立峰,2005)。
2.2.1乳清蛋白的种类
2.2.1.1α-乳白蛋白(α-LA)
α-乳白蛋白有A和B两种变异体。
约占乳清蛋白质的19·
7%。
α-乳白蛋白相当稳定,70℃时仅有6%变性,是乳清蛋白中热稳定性最强的一种。
在pH=5·
4和pH=9·
0时它具有很稳定的构象。
(谢继志,1999)。
2.2.1.2β-乳球蛋白(β-LG)
β-乳球蛋白是乳清中主要的蛋白质,约占乳清蛋白质的43·
6%。
它有8种变异体(A、B、C、D、E、F、Dr和G),β-乳球蛋白在牛乳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金世琳,1997)。
2.2.1.3牛乳血清蛋白(BSA)
牛乳血清蛋白约占乳清蛋白质的4·
7%,等电点pH为4·
9。
BSA具有1个自由的-SH基和17个二硫键,使BSA保持稳定的结构。
BSA可以结合一些有机化合物如脂肪酸等。
2.2.1.4免疫球蛋白(Ig)
免疫球蛋白约占乳清蛋白质的3%,是乳清蛋白质中热敏感性最强的一种蛋白质。
lg是因为外源大分子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抗体,通常以单体或多聚体形式存在,其特征含有己碳糖和己碳糖胺,从血液移行到乳中(黄友如,,2005)。
2.2.1.5乳铁蛋白(Lf)
乳铁蛋白亦指乳转铁蛋白。
存在于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乳铁蛋白在牛乳中的平均含量为0·
1g/100mL。
牛初乳Lf的浓度较高,然后迅速下降,6个月后略有升高。
牛乳中的乳铁蛋白等电点为8·
0左右。
乳铁蛋白分子的主体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0的单肽链,并连接1-2个配糖体(配糖体成分约占7%)。
分子中有2个金属结合位点,每个位点可结合一个Fe3+和一个HCO-3或CO2-3,两个铁离子结合位点不是等价的。
Lf结合铁的能力依赖于HCO-3的浓度,而与柠檬酸盐的浓度呈负相关。
2.2.2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
2.2.2.1成胶性
乳清蛋白加热可形成热诱导性凝胶,并保持大量水分。
成胶过程中,乳清蛋白形成一种网络结构,使水分镶嵌在其微小的空隙中。
乳清蛋白加热到65℃左右开始成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12%,温度为7090℃,酸性条件(pH为4·
66·
0)是成胶的最佳条件。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7%时,乳清蛋白开始凝胶。
只有蛋白质含量高的乳清浓缩蛋白和乳清分离蛋白才能形成典型的凝胶。
成胶性能使液态或可流动的产品变成固态,在调整食品质地如硬度、黏结性和弹性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张丹凤,2006)。
2.2.2.2持水性
WPC在水中溶解性好,其天然构象不会结合大量的水。
天然的乳清蛋白其水合值为0·
320·
60g水/g蛋白质。
经热处理后,乳清蛋白肽链展开,其持水性增大。
乳清蛋白作为持水剂常用于肉馅、香肠、面包及蛋糕等食品。
2.2.2.3搅打起泡性
乳清蛋白在形成泡沫时具有表面活性作用。
乳清蛋白的搅打性能使其成为鸡蛋清的有效代用品。
特别是低脂肪乳清浓缩蛋白,具有很高的泡沫膨胀性能,使起泡时间延长。
乳清蛋白的搅打起泡性使其可作为鸡蛋清的有效替代品。
特别是低脂肪的WPC,具有很高的泡沫膨胀性能,并对剪切变性有一定的耐受性。
搅打起泡性对于生产冷冻食品、蛋糕、饼干、奶糖等均有重要意义(包怡红,2002)。
2.2.2.4乳化性
乳清蛋白每个分子中既有亲水基团,又有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亲水基团大多数分布于外侧,而呈现较好的水溶性(韩雪,2003)。
这种结构赋予乳清蛋白极佳的表面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2.2.2.5涂层性
乳清蛋白是一种可食用性的膜。
用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优化外观、改善口感和保护风味、香味。
乳清蛋白膜有良好的氧气和水分阻隔性能,良好的香味隔绝性和释放性能。
如应用在以花生这类坚果为原料的食品中,可降低其腐败速度,使坚果在食品体系中仍能保持脆性。
2.2.2.6微胶束化
乳清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特别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微胶束化,可以得到较高的“芯壁”比。
2.2.3乳清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2.3.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焙烤类配料所需的重要功能包括持水性、黏附性、塑性、起泡性、乳化性、扩展性,当然还有营养和风味。
乳清浓缩蛋白(WPC)和乳清分离蛋白(WPI)就具有其中大多数的功能,这使其成为许多焙烤食品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燕红,200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愈来愈强,低脂类焙烤食品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低脂、低胆固醇的乳清蛋白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焙烤食品中的鸡蛋白、脂肪,同时保证产品的色泽、口感。
2.2.3.2在酸奶中的应用
酸奶是一个极好地体现牛奶所有优点的食品体系,它能通过配方设计和加工最大限度地降低脂肪和乳糖含量,强化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同时也是一种极佳的保健品。
对乳清蛋白功能最新研究表明,乳清浓缩蛋白有益于风味、改善质地、减少乳清析出、保持有益菌发酵剂(牛龙江,2005;
赵谋明,2006)。
用WPC-34替代脱脂乳粉生产的酸奶,由于乳清蛋白在发酵后不凝固,因此其黏度不及全部用脱脂乳粉做的酸奶。
为此可以在酸奶中增加一定量的稳定剂(如明胶、淀粉)以校正黏度。
当使用WPC-80或WPI生产酸奶时,培养时间可以缩短,产品风味纯正、口感醇厚、滞水性增强,不会出现乳清析出和脱水收缩现象。
(张旭晖,2006)。
2.2.3.3在干酪生产中的应用
乳清蛋白的胶凝性质在干酪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WPC来强化乳蛋白质,能缩短干酪的成熟期,改善感官性能。
增加干酪的出品率以及加快乳的凝结。
如WPC-60应用于重制干酪的配料中,以改善风味和保持良好的涂布性;
在生产加工奶酪片和涂布型的加工奶酪时使用WPC-80部分替代酪蛋白非常成功,能赋予产品爽滑的组织状态、柔和的风味(刘静,2007)。
2.2.3.4在冰冰淇淋生产中的应用
WPC的最大用途应该是在冰淇淋的生产中,特别WPC-80的良好的乳化和滞水作用,能使冰淇淋水分的分布更加均匀。
以防止由于冰晶的形成给产品带来不良的砂感,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冰淇淋的抗融性。
WPC和WPI的乳化能力除了有益于产品的质感以外,亦可取代高达50%的脂肪,而不会在产品的品质上有明显的变化,这给生产低脂低热量的冰淇淋带来可能。
此外,WPC这些优良性能还可应用于冷冻甜食品以及裱花奶油料的生产中。
2.3.3.5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
乳清蛋白中含有健康食品所要求的所有氨基酸,能赋予肉制品卓越的营养价值。
乳清蛋白中所有的氨基酸易于消化,并能够完全利用;
乳清蛋白含有很多的钙质和微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大豆蛋白在肉制品应用中的不足。
乳清浓缩蛋白(WPC)和乳清分离蛋白(WPI),蛋白含量较高,所以在肉制品中能够充分体现其价值(刘国信,2005)。
2.3.3.6在配方食品中的应用
WPC的氨基酸组成最接近母乳的成分,是一种非常容易消化、高营养的对婴儿生长特别适合的蛋白质。
基于同样理由,WPC也是断奶食品一种极好的蛋白质源。
乳清中富含半胱氨酸和蛋氨酸,这种含硫氨基酸对人体来说是重要的,它具有抗机体氧化及可能在细胞分裂时能稳定DNA的功能(陈伟,2006)。
乳清蛋白被证明具有促进免疫系统、阻碍化学致癌的发展、增加骨骼强度、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刘志广,2004)。
基于这些营养和生理功能,WPC和WPl可应用于适合各类人群的食品中,如运动营养食品、全天然的膳食添加剂、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健康食品等功能性食品。
2.3.4乳清蛋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乳清蛋白具有优越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干酪生产的发展,乳清蛋白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目前所需乳清蛋白主要靠进口,这是一笔很大的外汇开支,因此加快干酪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由于乳清蛋白诸多的功能特性,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利于开发出更多的美味和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2.3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动态
对于乳清蛋白的测定方法,前人应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方法测定过,但是此方法不能准确的测定出乳清蛋白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更加适用于测定乳清蛋白。
2.3.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历史发展
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论文,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
1906年,他命名这种方法为色谱法。
这种简易的分离技术,奠定了传统色谱法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正式建立。
1975年Small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于世林,2005)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学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1999)
2.3.2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武汉大学化学系,2001;
贾晓渊,2000)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可分四大基础类型:
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2.3.2.1分配色谱法:
是四种液相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一般将分配色谱法分为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两类。
在分配色谱中,对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溶质、固定相和流动相三者之间分子的作用力才能获得好的分离。
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用相对极性来定性地说明。
2.3.2.2吸附色谱法:
吸附色谱又称液固色谱,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这些固体吸附剂一般是一些多孔的固体颗粒物质,在它的表面上通常存在吸附点。
因此吸附色谱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吸附色谱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
一般来说液固色谱最适于分离那些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中等相对分子质量且为非离子性的试样。
2.3.2.3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
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
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特别适于分离离子化合物、有机酸和有机碱等能电离的化合物和能与离子基团相互作用的化合物。
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有机物质,而且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物质的分离,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3.3.4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又称尺寸排斥色谱。
与:
其他液相色谱方法不同,它是基于试样分子的尺寸大小和形状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胶色谱分辨力高,不会引起变性,可用于分离相对分子量高的(大于2000)的化合物,如有机聚合物、从低分子量中分离天然产物等,但其不适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似的试样。
从应用的角度讲,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色谱法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的分离主要适合选用凝胶色谱;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离子化合物的分离较适合选用离子交换色谱;
对于极性小的非离子化合物最适用分配色谱;
而对于要分离非极性物质、结构异构,以及从脂肪醇中分离脂肪族氢化合物等最好要选用吸附色谱。
2.3.3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因而具备速度快、效率高、灵敏度高、操作自动化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高压条件下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交换的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力或分子大小不同引起排阻作用的差别使不同溶质得以分离(黄国宏,2006)
高效液相色谱作为物质分离的重要工具,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型色谱。
在分配机制方面,亲和色谱则根据另一类分配机制而进行分离的新型色谱。
它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其相应互补体间特异识别能力进行多次差别分离的一种色谱。
其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的特点。
在流动相方面,超临界流体色谱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
混合物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上的分离机理与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一样,即基于各化合物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到分离。
超临界流体色谱融合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一些特征,具有比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更广泛应用范围(杨长龙,2005)。
在固定相方面,高分子手性固定相实现了手性药物的分离(张君毅,2007)。
同时,近年来,为了使物质的检测更加准确方便,出现了各种HPLC串联技术。
以HPLC-MS为例,它结合了HPLC对样品高分离能力和MS能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