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370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汤剂Word文档格式.docx

咳嗽痰多,加杏仁、浙贝母以止咳祛痰;

发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栀子以清解里热;

鼻衄者,去荆芥、豆豉温性药,加白茅根、侧柏叶、焦栀子凉血止血;

若风热外感兼有暑湿,可去荆芥,加藿香、佩兰以化湿解暑。

【方歌】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期用最多。

4、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厚朴12g枳实9g芒硝9g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及里热实证。

症见高热烦躁,大便秘结或泻下臭秽稀水,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或谵语、发狂、抽搐,舌苔黄厚而干,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运用】

(1)本方的辩证要点,《温病条辨》指出:

“承气汤非可轻尝之品·

·

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2)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3)舌燥伤津甚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治瘀热郁于肠间之肠痈初起,可去枳实、厚朴,加丹皮、桃仁、冬瓜仁以增强活血散瘀消肿之力。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效力强,阳明腑实为主证,峻下热结推此方。

5.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18g牡丹9g桃仁12g冬瓜仁30g芒硝9g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

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或右足屈而不伸,脉滑数。

【运用】

1、肠痈有湿热瘀滞与寒湿瘀滞之区别,本方只宜于湿热痰滞之证,常用治急性阑尾炎属湿热内蕴者。

亦可用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输卵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属于里热实证者。

2、如腹痛高热,可加黄连以清热,脓已成未溃或脓未成,均可选加清热解毒散瘀之品,如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赤芍等。

3、对于重型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或有中毒性休g,或腹腔脓液多者)或婴儿急性阑尾炎、妊娠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寄生虫病等,均不宜使用本方,老人、孕妇、体质过于虚弱者,均应慎用。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尝,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攻瘀自能康。

6、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人参6g甘草5g大枣6g生姜9g

【功效】与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运用】

(1)本方为少阳病而设,具有清解胆热,补气与胃降逆之功,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肾盂肾炎、睾丸炎以及妇女产后或经期感冒等属于少阳证者。

(3)若胸中烦热而不呕,可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宽胸理气;

口渴者,去温燥之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腹中痛,去黄芩,加白芍以柔肝缓急止痛;

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

用于黄疸,可加茵陈、栀子以利胆退黄;

有里实热,大便秘结者,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白芍以泻热通便。

【方歌】小柴胡汤与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7.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柴胡9g芍药9g枳实9g甘草9g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阳郁厥逆或肝脾不与证。

症见手足不温,身微热,或腹痛泄利,胁肋胀闷,脉弦等。

【运用】

(1)本方在《伤寒论》原治少阴热化之四逆证,但后世已发展了它的使用范围,临床上,凡肝郁证见四肢厥逆,或肝脾不与以致脘腹胁肋诸痛,都可应用。

(2)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于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与者。

(3)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以清内热;

脘腹胁肋挟瘀作痛者,加丹参、蒲黄、五灵脂以祛瘀止痛;

黄疸者,加茵陈、郁金等以利胆退黄;

治胆囊炎、胆石症,加茵陈、丹参、郁金、金钱草、鸡内金等以利胆散结;

治胃痛吐酸,加黄连、吴茱萸以清热止酸。

【方歌】四逆散治阳气郁,柴芍枳实甘草须,透邪解郁调肝脾,胁腹疼痛肢厥逆。

8、逍遥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组成】柴胡9g当归9g白芍12g白术9g茯苓15g炙甘草6g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

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淡红,脉弦而虚。

【运用】

(1)本方为调与肝脾的常用方剂,无论妇科或内科,凡属肝郁血虚,脾虚胃气不与者,皆可选用本方治疗。

(2)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

(3)若肝郁气滞甚者,加香附、陈皮、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若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泻肝火;

若血瘀者,加丹参、赤芍以活血化瘀;

若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若肝郁脾虚白带过多,加莲须、薏苡仁、椿皮以祛湿止带。

【方歌】逍遥散用芍柴胡,归苓甘草姜薄术,疏肝解郁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除。

9、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4枚

  【功效】与胃降逆,开结除痞

【主治】胃气不与,症见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1、本方就是为误下伤中,邪犯于胃,胃失与降,寒热互结,心下痞硬者而立。

凡属中虚寒热失调所致的心下痞硬或满闷不舒之证,皆可用之。

2、本方可用治急性胃肠炎。

症见发热、呕吐、肠鸣、腹泻、腹胀闷、神倦、舌苔黄、脉弦细数者;

若体质壮实,可去党参、干姜。

3、本方不仅可用于伤寒误下成痞者,对于湿热留恋、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致的痞证也可加减应用。

4、用于湿热内蕴于中焦,呕而兼痞者,本方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以加强消痞止呕作用。

【方歌】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

苦辛兼补消虚痞,法在调阳与与阴。

 

10.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生石膏30g知母12g甘草3g粳米12g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症见壮热面赤,烦渴饮冷,大汗出,恶热,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运用】

(1)《伤寒论》以本方为治疗阳明经证的主方,温病学家则用为治气分热证的代表方。

使用本方应以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风湿性关节炎、产后发热、急性牙龈炎、急性口腔炎、败血症等属于气分热盛者。

(3)若见高热神昏抽搐,属气血两燔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熄风;

若见高热、便秘、苔厚黄燥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

若见胃热壅盛,牙痛、牙龈出血者,加黄连、黄芩以泻胃火;

若咳嗽吐黄痰,加黄芩、瓜蒌、贝母以清肺化痰;

若关节红肿热痛,加桂枝、银花藤等以通痹止痛。

【方歌】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粳草合,清热生津功效大,高热汗出兼烦渴。

11.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水煎服30g),研粉服1.5~3g生地30g芍药12g丹皮9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人血分及热伤血络之证。

症见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斑疹显露,斑色深红带紫或紫黑,或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绛,脉数。

【运用】

(1)为方就是治疗热入血分之各种失血证的重要方剂。

(2)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肝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紫癜病、流行性脑膜炎、急性白血病、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属于血分热盛者。

(3)若见吐血,可加侧柏叶、大黄等以清胃止血;

见衄血,加白茅根、黄芩等以清肺热止血;

便血者,加槐花、地榆等以清肠止血;

尿血者,加白茅根、小蓟等以利尿止血;

发斑甚者,加青黛、紫草以加强凉血解毒止血作用;

邪热与瘀血互结,症见发狂者,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

热甚神昏者,可配合紫雪散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

【方歌】犀角地黄水牛角,赤芍丹皮凉血热,热入血分吐衄斑,清热凉血散瘀安。

1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15g黄芩9g黄连9g甘草6g

【功效】清湿热,解肌表。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

症见身热下利,腹泻臭秽,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运用】

(1)本方为治身热下利的代表方,虽能清里解表,但以清里热为主,对于热痢、热泻,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使用本方以身热下利,舌红苔黄、脉数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于湿热下利或表证未解者。

(3)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化滞;

若脓血甚者,加白头翁、木香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痢;

腹痛者,加木香、白芍以行气缓急止痛;

若泻下臭秽稀水,可加银花、车前子以清热利湿。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13、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酒炒)15g黄连(酒炒)15g陈皮(去白)6g甘草(生用)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3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2g升麻2g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1、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以头面肿、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可用于头面痈疮肿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

2、兼见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

邪从火化,恶寒消失,表证已罢者,去薄荷、柴胡;

初起表证较甚者,加荆芥、防风以解表透邪;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属风热疫毒所致者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实火。

【方歌】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14、仙方活命饮

  【组成】白芷3g贝母3g防风3g赤芍药3g当归尾3g甘草节3g皂角刺炒3g穿山甲(炙)3g天花粉3g乳香3g没药3g金银花9g陈皮9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疮痈肿毒初起。

红肿焮痛,或身热微恶寒,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1、凡痈疮肿毒,属于阳证而体实者,均可使用,以患部红肿焮痛、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为辩证要点。

2、脓泡疮、疖肿、蜂窝组织炎、乳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属热毒实证者,可用本方随证加减。

3、痛不甚者,减乳香或没药;

红肿痛甚者,减辛温之白芷、陈皮,加蒲公英、连翘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血热甚加丹皮以凉血散瘀;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

不会饮酒者,可用清水煎服。

4、疮疡已溃及阴疽患者忌用;

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者宜慎用。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蒌根加乳没,山甲角刺酒煎佳。

15、六一散

  【组成】滑石180g甘草30g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

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

亦治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

1、本方常用于暑湿证。

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短赤属暑湿者为辩证要点。

临床常配清暑利湿之品,如西瓜翠衣、丝瓜络之类。

2、小便涩痛或砂淋,可酌加海金砂、金钱草以利水通淋;

血淋者,宜加生侧柏叶、小蓟以通淋止血。

3、本方加辰砂,灯芯汤调服,名益元散。

主治暑病而见惊烦不安者。

方中辰砂兼有镇心安神功效。

4、本方加青黛名碧玉散。

主治暑热病兼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者。

5、本方加薄荷名鸡苏散。

主治暑湿而兼表证者。

【方歌】六一散中滑石甘,一方两法义须谙,清热祛暑为常法,利水通淋亦细参。

16.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6g鳖甲15g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热未尽,伏于阴分。

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

【运用】

(1)本方载于原书下焦篇,主治热病伤阴之证,以夜热早凉、舌红少苔、形瘦脉数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原因不明的发热,及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于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3)对阴虚而又火旺者,可加石斛、地骨皮、白薇以加强退虚热之力;

用于肺痨骨蒸,可加沙参、麦冬、地骨皮以加强养阴退热效果;

暑季阴虚内热者,可加天花粉、白薇、荷梗以生津止渴、解暑退热。

【方歌】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宜细辨,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17.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12g黄芩6g栀子9g泽泻9g木通6g车前子6g当归6g生地18g柴胡6g甘草3g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之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运用】

(1)本方清肝利湿,凡属肝胆实火上逆,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症候,而津液未伤者,均可用之苦寒直折。

以肋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溺赤、舌红脉弦数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高血压、急性结膜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湿疹、带状泡疹,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急性盆腔炎等属于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者。

(3)若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明显,加桑叶、菊花以清肝明目;

若阴茎生疮、阴囊红肿热痛热毒甚者,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方歌】龙胆泻肝黄芩泽,木通车前栀归合,柴胡生地同甘草,肝胆实火湿热排。

18.理中丸(《伤寒论》)

【组成】人参9g干姜9g白术9g炙甘草6g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症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或呕吐,或泄泻,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弱。

【运用】

(1)本方就是一首温补方剂,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吐、泻、腹痛诸症。

其辩证要点就是:

脉象沉细或迟缓、舌淡苔白滑、溲清便溏、畏寒肢冷等。

(2)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脾胃虚寒者。

(3)病缓者以丸药调之,病急者宜服汤剂。

寒甚者,加附子以增助阳祛寒之力;

腹泻甚者,加山药、扁豆以健脾止泻;

呕吐甚者,加半夏、砂仁以降逆止呕;

阳虚出血者,干姜易炮姜,加艾叶、阿胶以温阳摄血。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白术草干姜,脾胃虚寒服之安,再加附子效更佳。

19、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6g炙甘草3g大枣4枚芍药12g生姜9g饴糖18g

  【功效】温中补虚,与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

症见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虚劳阳虚发热。

1、本方以建中为主,主治阴阳气血俱虚,所谓“诸不足”者,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痛减,面色无华,苔白滑为辩证要点。

2、本方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

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疼痛不止;

或若少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等属营血内虚之证。

3、本方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主治本方证兼气虚自汗,短气困倦者。

4、本方为“甘温除热”的方剂,对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兼见四肢倦怠,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劳累加重属气血阴阳失调者,可选用本方衍化治疗。

5、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属阴阳气血失调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枣姜与。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20、真武汤

  【组成】 茯苓9g 芍药9g 生姜9g白术6g 附子9g(炮一枚)

【功效】 温阳利水。

  【主治】 

  1.肾阳微衰,水气内停。

症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者。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1、真武汤温阳利水,为治肾阳虚寒水肿的方剂。

以四肢沉重或浮肿、小便不利、苔白不渴、脉沉为辩证要点。

2、肾性水肿、心性水肿、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于脾肾阳虚者,可采用本方加减治疗。

本方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湿疹及皮肤溃烂流水久不愈者。

3、原方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以敛肺气,加细辛以散寒饮,加干姜以温肺气,若小便利者,去茯苓,恐过利伤肾,若脾阳虚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干姜以温运脾阳;

甚呕者,为水停于胃,病非下焦,去附子,加生姜,以温胃散水而止呕。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妇女白带属寒湿者,可用本方加桂枝、党参等治疗。

【方歌】 真武汤壮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姜,总因水停肢体肿,脾肾虚寒正可商。

21、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6g通草6g大枣5枚炙甘草6g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受寒。

症见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者。

  

1、本方既能养血通脉,又能温经散寒,主治血虚有寒的手足厥冷、肢体麻痹等症,以舌苔淡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为辩证要点。

对于妇女月经不调、腰腹冷痛因于血虚有寒者,亦可应用。

2、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沉弦者,可加乌药、小茴等,以暖肝止痛。

3、冻疮,无论初起、未溃或溃久,均可使用。

4、本方加吴茱萸、生姜,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主治当归四逆汤证而内有久寒,兼胃有水饮呕逆者。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血虚经寒者,多用本方加减治之。

【方歌】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枣木通施,血虚受寒四末冷,温行经脉最相宜。

2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组成】人参12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症见面色淡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脾胃虚弱的基本方剂,以面色萎白、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消化不良以及其她疾病属于脾胃气虚者。

(3)若脾胃虚弱兼有痰湿见恶心呕吐,舌苔白厚者,加陈皮、半夏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若脾胃虚弱兼痰湿气滞见呕恶泄泻、脘腹胀痛者,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以燥湿化痰、理气止泻。

【方歌】参术苓草四君汤,补气健脾推此方,食少便溏体羸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2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15g人参15g柴胡3g白术9g炙甘草3g当归9g陈皮3g升麻3g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症见少气懒言,食少倦怠,大便稀溏,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或身热自汗,时发时止,舌淡,脉虚。

【运用】

(1)本方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以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子宫脱垂、月经过多、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于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2)若胃虚湿重,可去当归加苍术,以健胃燥湿;

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

清阳不升之头痛,加藁本、细辛以升阳止痛;

肺虚久咳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

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治虚人感冒,加少许苏叶以增强发散之力。

【方歌】补中益气术芪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效如神。

24.四物汤(《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组成】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血滞及经血不调证。

症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惊惕,心悸,失眠,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行经腹痛,舌淡,脉细涩等。

【运用】

(1)本方为补血常用方,也就是调经的基本方剂,以唇爪无华、舌淡脉细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内科之贫血,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荨麻疹、慢性皮肤病、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宫外孕等属于血虚血滞者。

(3)若兼气虚,加党参、黄芪以补气生血;

兼有热象,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

兼有寒者,加肉桂、炮姜以温养血脉;

虚寒月经过多者,加阿胶、棕榈炭、艾叶炭以温经止血。

【方歌】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妇人经病血虚滞,加减随症再变通。

25.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人参9g黄芪9g白术9g当归9g龙眼肉9g茯神9g远志9g酸枣仁9g木香3g炙甘草3g生姜2片大枣3枚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症见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食少倦怠,便血,紫癜,妇女崩漏,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运用】

(1)本方治疗思虚过度,劳伤心脾的常用方剂,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脑外伤后遗症,心脏病等属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