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342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doc

一、前实验:

对无关变量的影响小

例子1-1:

一作文实验的实验设计

一位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了“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

自变量:

学习“情景作文”的方法

因变量:

作文质量

前实验,单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

例子1-2:

范文在习作训练中的作用

某学校4个班149名学生,先让学生写作文并评分,然后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写。

对仿写后的作文进行评阅,比较两次作文成绩的差异。

自变量:

学习“情景作文”的方法

因变量:

作文质量

准实验,多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训练前作文能力。

特点:

增加了一个前侧;单组、无对照组;不是随机试验

例子1-3:

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

某校2个班,在第一班由教师每周上1节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第二班不开展任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一学期结束时,比较两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

自变量:

是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因变量: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

准实验,单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

作业练习时间统一,一学期。

没有进行同一教师教学,没有统一测试入学前能力和情况。

特点:

有对照组;不随机和随意分配

对照组

前测

二、准实验:

对无关变量的影响有所加强

例子2-1:

记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

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各41人,实验班按照实验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对比班按照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

自变量:

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

因变量:

分段数学成绩;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入学前数学能力和智力情况。

统计分析:

实验班和对比班因变量增值比较,即O2-O4和(O2-O1)-(O4-O3),对两组增值分数平均差进行t检验以考核其差异的显著性。

特点:

不等控制组设计:

实验组有前后测、控制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前后测O1XO2;O3-O4

例子2-2:

榜样和强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某校一个班40人,在实验前,老师连续4次(1周1次)测量学生的诚信观念,然后施加实验影响,即老师在1周内每天给学生介绍一个讲诚信的故事,当学生作出正确道德判断时,立即给予表扬(强化),1周过后连续4次(1周1次)复测学生的诚信观念。

统计分析:

比较前4次和后4次测试的结果是否连续,如果有跳跃上升,则说明实验处理有效。

自变量:

对诚信观念做出的反应

因变量:

学生的诚信观念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

统计分析:

比较前4次和后4次测试的结果是否连续,

准实验,自然实验,单因子实验

例子2-3:

自学、讲授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比较

某数学老师试图比较学生学习新课时使用三种方法的效果,于是在所教的同级三个班进行比较实验,第一个月,一班采用自学法、二班采用讲授法,三班采用讨论法,第二、第三个月各班转换教学方法,在每个月结束时测试学习成绩。

统计分析:

比较各班使用不同方法的学业成绩,即计算3个班用同一方法所得成绩的平均分,进行差异检验。

自变量:

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变量:

分段数学成绩;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

统计分析:

比较各班使用不同方法的学业成绩,即计算3个班用同一方法所得成绩的平均分,进行差异检验。

自然实验,单因子实验,准实验

特点:

平衡设计:

周期性一系列的测量

对照组

前测

三、真实验:

能随机分配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因素

例子3-1:

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的实验

假设:

系统进行解题思维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实验处理:

实验组用自编教材,讲解6种应用题解题方法(简化法、图解法、结构训练法、联想法、假设法、对应法),每周3次,每次1节课,共7周20节课。

控制组不讲,只做同样的练习。

因变量:

学生解应用题能力(操作定义:

等值数学难题测验)

自变量:

解题思维策略

条件控制:

随机取样;同一教师教学;

前后测相同(等值难题,测验时间与要求前后一致);练习内容相同。

统计分析:

对(O2-O1)-(O4-O3)进行显著性检验,即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成绩平均分数参数进行t检验(前测随机等组处理)

例子3-2:

电视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

某校初一2个班,按照入学成绩分成两个等组,随机指派一个为实验班,在实验班英语教学中使用电视教学,而对照班按常规进行教学。

其他条件均相同。

一学期后,进行后测,比较电视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果。

自变量:

不同的教学方式

因变量:

不同教学产生的效果;

条件控制:

同一教师教学,同等的成绩,统一测试入学前英语情况。

;前后测;

统计分析:

比较电视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果

真实验,单因子实验

特点: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试设计:

两组都有前后测

对照组

前后测

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