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分析Word下载.docx
《物流系统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分析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如果决策者比较容易确定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则可以采用(A)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A.相对比较法B.线性加权和法C.专家法D.二项系数加权法
18.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比较容易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优先顺序,却难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系数的具体值,此时可以采用(A)来确定权重。
A.二项系数加权法B.线性加权和法C.专家法D.相对比较法
19.没有具体的物理结构,只是用数字、字符或运算符号来表示的式子、图形或表格的模型称为:
A.抽象模型B.数学模型C.图形模型D.概念模型
20.实物模型是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的表示,因此也称为(A)
A.比例模型B.数学模型C.图形模型D.概念模型
21.(A)是用少量文字、简明的数字、不同形式的曲线和直线所构成的图形模型,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示出现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A.图形模型B.数学模型C.比例模型D.概念模型
22.(A)是物流系统分析中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顺序的标准。
A.评价基准B.费用和效益C.模型D.可行性方案
23.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
A.系统B.实物C.环境D.条件
24.下列关于数学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示出现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B.数学模型是定量化的基础。
C.数学模型是科学实验的重要补充手段,是重要的预测工具。
D.数学模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工具。
25.计算机程序能代表某一系统,因此,它属于(A)
A.抽象模型B.数学模型C.图形模型D.比例模型
26.在一定的输送条件下,如何使输送量最大、输送费用最省、输送距离最短,这就是(A)。
A.输送型B.资源分配型C.等待服务型D.指派型
27.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最优化的方法的是:
A.排队法B.线性规划方法C.非线性规划方法D.动态规划方法
28.下列那个不属于物流设备系统的仿真。
A.物流网点布局B.设备布局方案C.设备配置方案D.设备参数选择
29.系统经过各种活动,又回到原来开始时类似的状态叫做(A)
A.过程B.事件C.活动D.属性
30.下列不属于速度性评价指标的是:
A.投资利税率B.资金周转率C.配送及时率D.服务响应时间
12.2多项选择题
1.系统的整个建立过程可以分为:
(ABC)三个阶段。
A.系统规划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预测E.系统结构
2.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A.目的B.可行方案C.模型D.费用和效益E.评价基准
3.物流系统分析的准则是:
(ABCD)
A.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环境相结合B.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C.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D.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E.整体效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
4.物流系统模型的三个特征是:
(ABC)
A.实体的抽象或模仿B.由与分析问题有关的因素所组成
C.用来表明这些因素的关系D.利用模型了解显示问题更经济方便
E.可以反映实际又高于实际
5.按照模型的形式分为:
(AB)两种模型。
A.抽象模型B.形象模型C.动态模型D.静态模型E.连续模型
6.按照模型中变量的性质分为:
(ABC)等模型。
A.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B.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
C.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D.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E.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7.按照模型的规模划分为(ABC)等。
A.宏观模型B.中观模型C.微观模型D.动态模型E.静态模型
8.抽象模型可以分为:
(ABCD)等类型。
A.数学模型B.图形模型C.计算机程序D.概念模型E.离散模型
9.图文模型一般分为:
A.流程图B.方框图C.结构图D.流图E.抽象图
10.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主要有(ABCD)四种。
A.直接分析法B.数据分析法C.试验分析法
D.主观想象法E.模型分析法
11.下列属于计算机模拟系统构成的是:
A.实体B.属性C.活动D.时间E.过程
12.系统模型建立的步骤包括:
A.提出问题B.系统分析C.收集数据D.构造模型E.模型检验
13.收集数据分为:
(AB)两个阶段。
A.实际观测B.分析整理C.预测推断D.总结E.检验
14.确认模型是否精确代表实际系统,一般分(ABC)三个步骤来检验。
A.考察模型的直觉有效性B.对模型的假设进行确认C.输入输出变化的确认
D.模型实际性的确认E.模型使用价值的确认
15.目前比较流行的三位物流仿真软件包括:
A.AUTOMODB.SINAnimationC.Flexsim
D.eM-plantE.IMHS
16.AUTOMOD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成熟的三维物流仿真软件,其中主要包括的三大模块是:
A.AutoModB.AutoStatC.AutoViewD.AutoStudyE.AutoDo
17.物流系统评价包括的三个步骤是:
A.明确评价目的B.建立评价指标体系C.选择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模型
D.建立评价准则E.预计评价结果
18.物流系统评价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A.评价的客观性B.方案的可比性C.指标的系统性
D.充分考虑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现象E.方案的可实行性
19.常用的系统评价指标数量化方法主要有:
A.排队打分法B.体操计分法C.专家评分法D.两两比较法E.连环比率法
20.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
A.线性加权和法B.功率系数法C.主次兼顾法D.效益成本法E.层次分析法
21.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应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A.可查性B.可比性C.定量性D.平行性E.适应性
22.物流系统的一般评价指标可以从(ABCDE)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A.稳定性B.技术性C.经济性D.速度性E.社会性和安全性
23.AUTOMOD模块是提供给用户一系列的物流系统模块来仿真现实世界中的物流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ABCD)。
A.输送机模块B.自动化存取模块C.基于路径的移动设备
D.起重机模块E.实验标准
24.由于计算机模拟运行的结果具有随机性,所以对模拟运行的输出结果可进行如下(ABC)三种不同的统计。
A.求最大值、最小值等B.频谱分析C.累计时间分析
D.落差分析E.计算结果分析
25.下列哪些属于实物模型。
(AB)
A.飞机用的风洞模型B.教学用的原子模型C.模拟电路模型
D.库存分析模型E.结构组织模型
12.3判断题
1.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
(T)
2.一般情况下,为实现某一目的,总会有几种可采取的方案或手段,这些方案彼此之间可以替换,估叫做替代方案。
3.对与所有的客观实体,用模型做实验要比用实体做试验来的方便的多。
(F)
4.使用模型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认识和掌握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并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相关信息。
5.图形模型是最抽象的模型,是系统分析中采用最多的模型。
6.流图可以分为信息流图、资金流图和物流图,其中资金流图反映了费用的流转和消耗情况,通过计算每一个环节的费用可以分析出企业的生产效益。
7.若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可另外增加一个“虚拟起运站”,令其变为平衡运输问题。
8.若总供给量小于总需求量,可以增加一个“虚拟起运站”,令其变为平衡问题。
9.事件是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因素,它与系统活动有关,一般指某一时间点,系统正处于某种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10.收集数据分为实际观测和分析整理两个阶段,其中分析整理就是现场标定和收集数据。
11.模拟模型通常以框图表示,然后再据此编制计算机程序。
12.在AutoMod的三大模块中,AutoView模块可以提供动态的场景描述和灵活的显示方式。
13.AutoMod使用的是先进的基于图像的仿真语言,这种语言可以简化仿真模型的创建。
14.Flexsim软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图形建模环境中集成了C++IDE和编译器的仿真软件。
15.在AutoMod的三大模块中,AutoView模块为仿真项目提供增强的统计分析工具。
16.SIMAmimation使用的是先进的基于图像的仿真语言,这种语言可以简化仿真模型的创建。
17.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比较容易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优先顺序,但却难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系数的具体值,由此可以采用线性加权和法。
18.AUTOMOD模块是提供给用户一系列的物流系统模块来仿真现实世界中的物流自动化系统。
19.飞机用的风洞模型属于模拟模型。
20.教学用的原子模型属于实物模型。
21.模拟模型是通过人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最为抽象。
22.数学模型用少量的文字、简明的数字、不同形式的直线和曲线所构成的模型,直观、生动的表示出现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23.计算机程序也能代表某一系统,因此它属于抽象模型,但计算机程序必须输入计算机方能运行,所以它又是“模拟器”的一部分。
24.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或者不允许做实验时,可以人为的逐步建立模型。
25.任务的分配、生产的安排以至加工顺序问题是企业中常见的问题,如何以最少的费用或最短的时间完成全部的任务,称为等待服务型。
26.在一定的输送条件下,如何使输送量最大、输送费用最省、输送距离最短,这就是输送型。
27.一个系统可能是确定型的或随机型的,这要看系统的输入、过程以及输出的特点。
28.凡是在系统中活动的部分叫做活动实体,在系统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固定实体。
29.设备在某一时刻发生故障,这个时刻叫做事故发生事件,也叫非正常运行结束事件。
30.物流系统参与主体的稳定性和物流运营人员的流动率这两个指标反映了物流运营主体及其参与人员的稳定性。
12.4简答题
1.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
2.物流系统分析的准则是什么?
(1)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
(2)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1)问题构成与目标确定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模型化)
(4)综合评价
(5)检验与核实
4.物流系统模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1)实体的抽象或模仿;
(2)由与分析问题有关的因素所组成;
(3)用来表明这些因素间的关系。
5.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1)直接分析法
(2)数据分析法
(3)试验分析法
(4)主观想象法
6.几种常见的物流系统数学模型是什么?
(1)资源分配型
(2)存储型
(3)输送型
(4)等待服务型
(5)指派型
(6)决策型
7.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求出使目标函数为最大的解被称为:
A.最优化B.最小化C.最大化D.经济化
8.模拟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在建立一个真实系统之前,必须对该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做出预测和评价,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更是如此。
2)在建立真实系统前,或者系统已经建立,模拟的目的通常是用于各备选方案的比较,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对现有系统进一步改进,使组织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3)模拟还可以用于培训有关人员,达到省时省钱并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9.简述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第一,在明确物流系统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上可行、财务上有利的多种方案之后,要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评价这些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一个可以付诸实施的优选方案。
物流系统评价工作的好坏将决定选择物流系统决策的正确程度。
第二,物流系统建立后,定期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物流系统的评价,可以判断物流系统方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能否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实现物流系统的预定目的,以及系统如何改进等等。
通过评价可以便于我们理解问题的结构,把握改善的方向,寻求主要的改善点。
10.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2)构造判断矩阵
3)计算排序权重
4)一致性检验
11.简述物流系统的一般评价指标。
稳定性、技术性、经济性、速度性、社会性和安全性
12.5计算题
1.根据下表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战略物流服务供应商。
初始矩阵评价指标——两两比较
服务总体价格
赔付率及可得性
交货周期
服务水准及信息传递
1
7
1/7
3
1/4
1/3
4
解:
调整后矩阵评价指标——两两比较
权重
7/10
21/37
7/15
14/17
0.639
1/10
3/37
1/5
1/34
0.103
1/37
1/15
0.056
12/37
4/15
2/17
0.202
服务总体价格指标排序
公司C
公司B
公司A
公司D
1/2
6
0.253
2
0.444
1/6
0.049
赔付率及可得性指标排序
5
0.572
0.209
0.109
交货周期指标排序
0.167
0.333
服务水准及信息传递指标排序
0.555
0.252
0.097
供应商层次总排序
指标权重
供应商权重
0.342
0.244
0.081
从层次分析法(AHP)的结果来看:
物流公司C的权重为0.342;
物流公司A为0.333,它们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因此可以先将它们作为“战略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重点伙伴,再通过试运行最终选择最佳合同合作伙伴。
12.6论述题
1.试论述物流系统分析的实质。
(1)物流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决策的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
(2)物流系统分析把任何研究对象均视为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为工作目标,并力求建立数量化的目标函数。
(3)物流系统分析强调科学的推理步骤,使所研究物流系统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均能符合逻辑的原则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凭主观臆断和单纯经验。
(4)运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优化理论,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比较,不仅有定性的描述,而且基本上都能以数字显示其差异。
至于非计量的有关因素,则运用直觉、判断及经验加以考虑和衡量。
(5)通过物流系统分析,使得待开发物流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潜力,做到人尽起尽其才,物尽其用。
2.试论述建立建模的步骤。
(1)弄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
要清晰准确地了解系统的规模、目的和范围以及判定准则,确定输出输入变量及其表达形式。
对于经济模型而言,要根据有关经济理论,假定结构方程,确定变量关系,设定随机量的概率分布。
(2)搜集资料
搜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全面掌握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概括出本质内涵,分清主次变量,把已研究过或成熟的经验知识或实例,进行挑选作为基本资料,供新模型选择和借鉴。
将本质因素的数量关系,尽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定本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出必要的表格,绘制图形和曲线等。
(4)构造模型
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的特征和服务对象,构造一个能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数量变换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能是初步的、简单的,如初等函数模型。
(5)求解模型
用解析法或数值法求解模型最优解。
对于较复杂的模型,有时需编出框图和计算机程序来求解。
(6)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目的在于肯定模型是否在一定精确度的范围内正确地反映了所研究的问题。
必要时要进行修正和反复订正,如除去一些变量,合并一些变量,改变变量性质或变量间的关系以及约束条件等,使模型进一步符合实际,满足在可信度范围内可解、易解的要求后投入使用。
3.试论述系统模拟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1)面向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的仿真——物流网点布局、生产物流流程设计、车辆路线规划、设施定位的规划设计;
(2)物流设备系统的仿真——设备布局方案、设备配置方案、设备参数选择;
(3)面向物流管理的仿真——确定物流管理的控制策略、运输流程的计划和调度;
(4)库存控制与管理——确定订货策略、订货点和订货批量、仓库的分布、安全库存水平;
(5)物流成本管理——确定物流过程的每一个操作时间,统计物流时间的开销,进而计算物流成本。
4.试论述物流系统的评价原则。
1)评价的客观性
评价必须客观地反映实际,使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客观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把握物流系统现状,确定改进方向。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因此评价的质量影响着决策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必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必须弄清评价资料是否全面、可靠、正确,防止评价人员的倾向性,应注意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考虑评价人员组成的代表性。
2)方案的可比性
替代方案在保证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上要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前提条件、评价的内容要一致,对每一项指标都要进行比较。
个别方案功能突出、内容有新意,也只能说明其相关方面,不能代替其他方面。
3)指标的系统性
评价指标必须反映系统的目标,要包括系统目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定性问题要有恰当的评价指标,以保证评价不出现片面性。
由于物流系统目标往往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时序的,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可能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时序的有机整体。
4)充分考虑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现象
物流系统运营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存在“效益背反”现象,即物流系统的不同主体和不同活动之间可能在目标、运作上存在着冲突。
例如,运输和仓储两项作业在成本降低的目标上可能存在着冲突等。
因此,在物流系统评价时,应明确系统评价的目标,选择适当的考核指标,来进行整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