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3174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从神本走向人本61

殷商神本文化62

周人的文化维新63

第三节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64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64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65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67

第四节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67

宏阔的文化精神68

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68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70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71

玄学崛兴71

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72

儒、玄、道、佛相与激荡73

第六节隋唐:

隆盛时代74

文化背景74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74

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75

第七节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76

理学建构77

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77

市民文化之勃兴78

教育和科技成就78

第八节辽夏金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79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79

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80

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81

第九节明清:

沉暮与开新82

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82

早期启蒙思潮83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84

西学东渐及其中断85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87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87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89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90

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92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92

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94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97

中编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第一节汉语的历史与特点107

汉语的历史107

汉语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110

第二节汉字的历史与特点112

汉字的历史112

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115

第三节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116

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116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118

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121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一节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125

天学125

数学128

医学129

第二节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132

火药132

指南针133

造纸木133

印刷木134

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136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36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139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143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143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148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150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150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152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153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15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156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59

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159

漫长的发展历程160

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161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161

《诗经》与《楚辞》161

先秦散文与汉赋163

唐诗宋词165

元杂剧与明清小说169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173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173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174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175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178

原始彩陶178

青铜纹饰179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180

建筑180

雕塑182

书法184

绘画185

音乐188

戏曲189

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190

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191

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191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192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194

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194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95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196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197

贯通古今的编年史198

列朝相承的纪传史199

典章制度的渊海201

纪事本末与史评202

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204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204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205

求实直书书法不隐206

德识为先才学并茂207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210

第二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11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212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212

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219

第三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220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220

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24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第一节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27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227

中国远古宗教229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231

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231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232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233

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235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235

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37

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239

第四节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240

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240

传统儒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241

宋明理学具有准宗教的性格243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245

原始儒家246

原始道家247

中国佛教哲学249

宋明理学250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252

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252

天人之际性命之原253

人生境界255

第三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56

逻辑分析辩证综合256

直觉体悟258

知行动态统合260

下编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265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268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68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271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273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275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277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80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28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285

第二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286

天人合一286

以人为本290

贵和尚中292

刚健有力296

第三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299

民族凝聚功能299

精神激励功能300

整合创新功能301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304

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305

“无以人灭天”307

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309

第二节群己关系的定位312

“修己以安人”312

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313

群体原则的强化315

第三节义利与理欲:

价值观的深层展开317

“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317

功利的取向318

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320

第四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322

“内圣”的追求322

“逍遥”的境界324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327

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327

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328

第二节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330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330

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331

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334

第三节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335

西方文化的冲击335

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336

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38

第四节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340

近代文化论争340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44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第一节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347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347

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曲折348

第二节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350

社会主义改革与80年代“文化热”350

文化研究的巨大成绩351

文化讨论中的不谐调音调353

第三节90年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354

第四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思考356

从“会通超胜”说到“古今中外法”356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358

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360

中国文化的综合与创新363

后记366

修订本后记368

要点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

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

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

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

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

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

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

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z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以人文为主

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术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生。

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学术就是人学。

(2)、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

把对人生的热爱推及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并进而推及宇宙万物。

7、本章思考题

z你认为“文化”该如何定义?

z“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怎样?

z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

1、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气温、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水陆分布等等;

人文地理环境:

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等,前者是更为基础的因素。

2、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

3、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

人类的生活资料来自自然,人类劳动对象也是自然。

4、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

生存和发展都要受自然法则的约束。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非绝对、单一

1、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若干中介。

3、地理环境一旦对人类产生影响,也就同时被人类所改造,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节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内部环境

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

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类型繁复

农耕地理和游牧地理界限清晰

二、周边环境

东临大海、太平洋,对古代中国人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难知的世界。

与欧洲大陆面对的海洋大异其趣。

北方有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围护

西北是沙漠、盐原、雪山横亘

西南更有高原壁立

这些既是古代中国人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也是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

第三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2.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会,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3.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

2、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不同。

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

3、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与其他文明的比较)。

2、形成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自成体系,与西方大异其趣。

3、使中华文化没有断层,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具备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4、长期隔离和文化发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识。

第四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先秦的州、服制

1、五服: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2、九州:

《尚书·

禹贡》:

冀、豫、青、徐、荆、扬、兖、雍、梁;

二、秦汉:

郡县制

1、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设县;

末年,各诸侯国在边地设“郡”,面积比郡大。

2、战国时,郡下设县。

3、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辖县。

三、魏至隋:

州制

1、西汉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又称十三部州;

东汉,州成为事实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2、三国魏正式形成三级体制。

3、隋开皇三年(583),取消郡编制,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恢复两级编制。

四、唐宋:

道(路)制

1、唐贞观元年(627),划全国为10道;

开元21年(733),分为15道(方镇)。

本为监察机构,安史之乱后,逐渐成为形政机构。

2、宋太宗时,全国设21路。

本为督征、运送财赋的财政区。

路下设府(州)。

3、基本同时的辽、金则分别使用道和路。

下一级基本都是府或州,再下一级是县。

五、元明清:

行省制

1、魏晋时,有省的称呼,只是中央的官署名称;

隋文帝时曾经设过行省;

金设过行尚书省。

2、元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若干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

平宋以后成为第一级行政区划。

省下辖路,路下辖府或州,再下辖明代将省改为布政使司,分全国为两京13布政使司(俗称13省),下辖府,府下辖州,州下辖县。

3、清代基本沿袭明代,最高一级称省,只是撤销了州一级。

边境地区设将军、都统、办事大臣,清末,将原来的一些将军辖区改为省。

4、清代在省和府之间还有道,多属于监察区或军事区、经济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进程

发祥于黄河中游流域:

生产工具简陋,黄土松软

①4~5千年前:

原始种植业普遍出现;

两种类型;

兼营家畜饲养、采集渔猎,有的还以畜牧为主。

②夏商西周:

耕作区日益扩大,游牧业被挤向西北、北方。

③春秋战国:

进入新阶段,铁器、牛耕的出现;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出现。

战国后期,农业重心开始南移。

④秦和西汉:

种植业迅速发展,出现灌溉农业区。

⑤东汉末~南北朝:

农业重心南移,特别是江南,水利的兴修,北方先进技术的传入。

⑥隋唐五代:

初期南北的种植业都有发展,西北的游牧业的发展。

中期后,“赋之所出,江南为多”、“苏湖熟,天下足”。

⑦五代十国:

黄河流域进一步遭破坏,北方日益依赖南方。

⑧两宋:

北方人第二次大规模南迁。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农业成就突出,持续而不中断

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低

劳动集约型,精耕细作,和欧洲的资本集约型不同

第二节、经济制度与经济思想

第三节、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对垒和融合

一、农耕民族的特性:

追求和平与稳定;

起居有衡;

安土重迁;

防御性。

兵农分离;

包容心态

二、游牧民族的特性:

天性善战争和侵略;

迁徙无度;

游牧文化浓厚。

第四节、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二、中国文化中的若干农业文明特征

1、重入世务实,轻玄想思辩的民族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泽厚称之为实用理性)。

宗教精神不发达;

对现实生命的重视;

純思辩性学术不发达;

2、整体把握、直觉体悟、经验推导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3、天亦有情、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4、集权主义和民本主义的相反相成

5、中庸之道的处事哲学

6、安土乐天、知命知足的生活情趣

三、本章思考题

z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

z中国文化所植根的农业经济形态对中国文化发生了什么影响?

z试举现实生活现象一例说明农耕自然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2、封建(封邦建国)制。

帝王以爵位、土地分封给子弟叔侄及异姓之功德卓著者,为诸侯,使之在其分封的疆域内建立邦国,世袭统治。

3、宗庙祭祀制度。

宗庙祭祀制度是体现“尊祖敬宗”的最好形式。

二、宗族:

同一父系的人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祖庙、祭祀同一祖先,甚至有共同的墓地等这样一个血缘群体。

三、“宗法”制度:

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四、产生宗法制度的原因

①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使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保留下来。

②中国的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

五、大宗的地位尊崇

主持祭祀。

掌管本宗的财产

掌管宗族成员的婚丧事务

对宗族成员有教导权和惩罚权

礼法上的特权。

享嗣:

无后必为置后;

享祀:

死后族人为其服齐衰三月(母、妻死后同享此礼);

享禄:

禄位世袭

六、丧服制:

人死后宗(家)族人为其服丧的制度

衣服: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期:

斩衰三年;

齐衰有三年、一年执杖(杖期)、一年不执杖(不杖期)、三月之别。

后来只分为一年、五月、三月;

大功9个月;

小功5个月;

缌麻3个月。

七、嫡长子继承制及大、小宗区分的目的

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序的社会组织形态

王位和家族权力的继承有章可循,不致因人为的因素造成纷争、祸乱。

八、分封的两个目的

1.是落实宗法制度的一个具体措施,使血缘关系有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从而更牢靠。

2.作为保护王室的屏障。

九、周朝以前,天子五庙:

G考庙——父庙

G王考庙——祖父庙

G皇考庙——曾祖父庙

G显考庙——高祖父庙

G太祖庙(太庙)——始祖以下,高祖以上各代祖先的神主

第二节、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社会权力——家天下

1、嫡长子继承制的家天下

整个社会权利掌握在一个家族之手,社会的更替只是家族的更替。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更换天定。

2、封国制度:

历代封国(王)从未停止。

二、社会细胞——家族

自西周直至民国,家族始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细胞。

族权有严密的、固定的组织形式

族权与地方政权结合

族权与国家政权结合

4、族权往往承担地方政权的功能,甚至所发挥的功能大于地方政权

附一:

宗族之功用与职能

1.崇祖祭祖;

2.调解裁判;

3.治安与自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