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教育文档格式.docx
《镜湖教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湖教育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验交流】
加强管理以研促教有效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
暨成果交流会上的发言
芜湖市镜湖区教育局教研室陈瑛
镜湖区地处芜湖市中心地带,区境内有中、小学30所,公民办幼儿园67所,在校中、小学生近3.2万人。
2006年,原镜湖、新芜两区合并成新的镜湖区,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行政区。
经过三年的整合优化、八年的首轮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探索,全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区教育事业逐步迈向均衡优质、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
我们也在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下面就“加强管理,以研促教,有效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话题,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不断深化管理内涵,保障科研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把教育办得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学生受益,则需要大量深入的、基于教学一线的科学研究、科学实践,以及相配套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指导和管理。
我们认为,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科研工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区级层面,还是校级层面,都要不断深化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都要用全新的理念、完善的制度来有效保障科研管理的质量。
1、思想保障,充分认识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思想观念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也就是区域教育的决策者、领导者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对反映教育内涵水平的教育科研工作要有高位认识和深层理解,因为它将直接影响该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的起点和质量。
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重要作用。
局领导一班人明确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校长会、教育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会上反复强调、重点部署,在系统内部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
同时,通过《镜湖教育信息网》、《镜湖教育》区刊等途径进行宣传、加以指导,在系统内外形成适宜的舆论氛围。
并将着力做好教育科研管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列入区教育局每年的工作要点和区教研室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是明确分管领导。
由副局长主抓教育科研工作。
三是明确运作部门。
由区教研室、教科所负责进行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制度保障,认真制定科研管理的实施方案
制定科研管理的制度、创新科研管理的规范,我们认为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平台上开展我区教育科研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管理职能的强化和完善,以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三个步骤:
一是分析研究全区科研形势。
镜湖区在长期的教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始终把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作为本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早在1990年,我区就率先开展省级“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样本班实验”;
1991年,率先全区整体进行省级“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首轮实验”;
1994年,我区被省教委命名为安徽省素质教育第一实验区;
2000年,我区被省教委确定为全省五个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之一;
2001年,我区被国家教育部推荐确立为28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之一、确立为38个国家级首轮课改实验区之一。
近十年的素质教育实验和近八年的课改实验,使我们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等方面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层面和范围的经验成效,为新一轮教育科研的开展积淀了较厚实的底蕴,营造了较适宜的氛围。
但是,面对两区合并的新的历史节点,面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镜湖教育尤其是教育科研管理还需要梳理和整合、还需要强化和创新,也就是要找准发展比较优势,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打造教育品牌。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章立制,精管细理,促进科研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名师等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创新科研管理理念,规范常规管理行为,不断加强课题组、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科研水平和师资水平。
二是制定出台系列保障制度。
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下发了十多个专项的或相关的重要文件:
《镜湖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规定》;
教研组建设研究方面的:
《镜湖区加强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
教师培养研究方面的:
《镜湖区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实施方案》;
《镜湖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镜湖区十一五师资队伍培训方案》;
《镜湖区“名校长工程”实施意见》;
《镜湖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
《镜湖区关于促进中学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镜湖区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办法》;
……
三是学习贯彻相关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均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出了对课题研究、科研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倡导运用新思路、新方法评价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管理科研工作的流程和结果,从而增强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内化效应,激活我区教育教学的深层改革,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新型教育,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全区上下的认可和欢迎,各校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以“教管论坛”“教研论坛”等形式组织各校教管人员加深理解,从而使文件精神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3、经费保障,优先保证科研管理的所需费用
区教育局领导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制度建设上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在经费保障上给予优先考虑和大力支持,仅以2008年为例:
2008年1月,全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优秀听课评课情况评比奖励资金达3.1万元;
2008年4月,全区“教学、教管、教科研”工作过程性资料展示评比的奖励资金达2.4万元;
2008年5月、11月,全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两批赴上海小班化培训资金达42万。
2008年11月,汇聚近三年教育科研成果的专辑《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教研科研》《课程改革与教育管理》的印制费达3.3万元;
2008年12月,全区“2006-2008学年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评选”的奖励资金达0.78万元;
2008年12月,全区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方面学校获省级以上奖、教师个人获国家级奖的奖励资金达13.5万元;
尤其是全力支持教研员的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各种会议,11名教研员平均每人出差3次,资金达10多万元。
二、不断强化管理机制,支撑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教育科研管理更是如此。
我们认为,要提高科研质量,仅有观念、制度、资金方面的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要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机制作支撑。
无论是区级层面还是校级层面,都要努力做到管理上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逐步形成基础扎实、指导精当、管理有序、队伍优秀的科研管理机制,不断体现科研管理机制在运行上的创新和高效。
1、加强常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使管理科学化
高效的科研管理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常规项目的管理上有新的提升、新的局面,成为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证。
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常规管理,不断增强常规管理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切实抓好常规管理的基本环节。
由于中小学教师不是专门的科研人员,学校也不是专门的科研机构,一般的教育科研多与学校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行动研究相结合,与课改实验相结合,因此,我们在三个层面上加强常规科研管理:
一是引导区、校两级教研组立足教研、做实教研、创新教研。
在此基础上,努力将教研上升到科研层面,努力将教师引导到科研领域,也就是从教研中提炼科研课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开展科学研究。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各学科都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载体,增加活动的科研味,讲求活动的实效性,将这些活动的侧重点放在教研均衡发展上、放在骨干教师发挥作用上、放在解决教师关注的实际问题上。
如,我们开展的“教研训一体”活动,以“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三者有机结合、把“理论学习、教学课例、现场解析、互动研究、专家讲座、参训反思”等融为一体的“六合一”教师研修新模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
这种活动与传统的教研活动最大的区别是,专家现场就课例、融理论、开讲座,教师集中研训,发挥规模效应。
一年多来,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训”一体的专题活动,为探索新时期具有镜湖区特色的教师教育的新途径、寻找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二是定期召开中小学教研员会、兼职教研员会、各校分管教学行政会、科研工作座谈会等。
在教育发展均衡化、课程教材多样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区划调整后教育大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教研科研运行通道,激发教研组内在活力,驱动教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教研组长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他们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教研职能的转换和发挥,降低重心,强化职能,领衔科研,以研促教,既提高学科研究水准,又跳出学科教研局限,增强教研工作的后劲和活力。
三是指导学校加强科研管理,开展科研活动。
除在开学工作检查中督导学校教科研工作,我们还经常专程到新划入我区的偏远的荆山中学、荆山小学等校进行管理调研,检查指导教师备课情况和教导处、教科室工作情况,并现场反馈,现场建议,为学校改进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出谋划策,从而提升薄弱学校科研管理水平、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机制的运行,使管理规范化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基层学校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热情,掀起了新一轮以研兴教、以研促教的热潮。
2006年,我区22个省级“十一五”陶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
2007年,我区6个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12个课题被列为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2008年,我区又有6个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
获批课题数占芜湖市获批课题数的三分之二,这么高的获批率可能在全省也较为少见,这充分说明以科研为基础教育引路、以科研为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已经成为学校追求内涵建设、教师提升科研素养的新途径,已经成为镜湖区教育快速发展、优质发展的新标志。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科研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已初见成效。
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形成了“1125”的做法,即“执行一个制度”“运用一个渠道”、“开好两个会议”、“抓实五个环节”:
一个制度是,我们制定了《镜湖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规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个渠道是,利用《镜湖教育信息网》的渠道,发挥其便捷、快速、权威的功能,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通知、安排、要求。
两个会议是,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全区分管教学行政会、教研员会,认真总结上学期科研工作,详细部署新学期科研工作,严格要求相关程序,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环环相接、步步到位。
五个环节是,“课题的申报工作、课题的开题工作、课题的中期汇报、课题的结题工作、课题的成果转化”。
在“课题的申报工作”这一环节,我们采取“精心筛选、个别指导”的措施。
每年上半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课题作用,网发课题指南,安排课题申报,创设科研氛围,鼓励课题研究。
并热心帮助基层学校或教师精心选择课题,耐心回答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电话咨询,对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进行个别指导,甚至对课题申请书的文本进行具体修改,努力提高课题申报的立项面和获批率。
在“课题的开题工作”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充分准备、现场指导”的措施。
每年课题获批后,立即督促课题单位谋划开题论证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题工作,要求对开题会的各项内容和程序进行充分准备,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撰写,对已有课题方案的修改完善,对没有形成课题方案的抓紧确立。
并亲自参加课题单位的开题活动,现场指导,现场点拨,对课题单位的相关材料,字斟句酌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课题的中期汇报”这一环节,我们采取“规范操作、全面指导”的措施。
每年都有一些课题进入研究中期,一方面鼓励课题单位单独召开中期汇报会,另一方面通过全区教科研工作会议、分管教学行政会、开学工作调研以及科研工作座谈会等途径,对全区课题单位进行中期督察,进行全面指导,督促课题单位克服困难,认真研究,规范操作,积累资料,为课题研究后半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在“课题的结题工作”这一环节,我们采取“严格程序、因题指导”的措施。
每年都有一些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像督促课题单位及时开题那样,督促他们按照课题方案所预定的时间按时结题,尤其要按要求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认真物化各种成果。
针对每个课题的不同研究内容,不同结题形式,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针对一些因故延时结题的课题,严格审核,严格程序,防止虎头蛇尾,或不了了之。
在“课题的成果转化”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强调转化、汇聚指导”的措施。
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师、增强内涵,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具体课题的研究目标各有各的视角,只有将具体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才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
我们一方面强调课题单位就地转化成果、运用成果,另一方面提炼汇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成果向全区推广,2007年、2008年,我们连续汇聚全区教育科研成果2套共6本专辑,其中就有《课程改革中的优秀教学设计》《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教研科研》《课程改革与教育管理》,我们还召开面向全省的课改论坛,把课改成果向外推广。
我们的“1125”科研管理的做法,有效地鼓励了区境内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广泛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有效地规范了全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与成果的管理,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水平,促进了我区教育科研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科研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作用与功能。
3、加强教育科研评价机制的运行,使管理精细化
无论是常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还是专项课题管理机制的运行,都需要评价机制的跟进。
几年来,我们整合科研管理项目,打造教师主动发展的科研平台,构建基于内在需求和促进多元发展的教科研评价机制,把对教研组、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科研方面的要求纳入《镜湖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评价标准》、《镜湖区优秀教研组长(分管教学行政)评选标准》《镜湖区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办法》等,积极推进教科研领域的评价机制的运行,努力使管理精细化。
2008年4月,我们召开了全区“教学、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过程性资料展示评比,6所学校获优秀奖,12所学校获良好奖,给予表彰奖励,以推动教学、教研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
2008年12月,我们进行了区级“三优”评选,即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的评选,评出优秀教研组22个,优秀教研组长24人、优秀教学管理人员15人,给予表彰奖励,以促进教研组织和教研队伍的发展和提高。
2009年,我们将再次对科研工作和课题实验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
这些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这样的总结交流、评比表彰,推进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辐射,引导学校和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进一步提升区、校两级科研工作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评价在科研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不断优化管理队伍,着眼科研工作的实效打造
基础教育发展至今,很多方面已处于高位瓶颈状态。
同样,镜湖区的教育虽然有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但如何突破前行,更上一层楼,如何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仍然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和难度。
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教育优质化发展的根本在人,教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还是在人,人才强教是镜湖教育的战略重点,更是科研质量提高的着眼点,为了激发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活力,挖掘科研管理人员的创造潜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我们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强化骨干培训,引导高位发展
2006年9月,两区刚刚合并,我们就带领20名校长、副校长赴上海参加为其10天的培训,学习发达地区的科研经验,领略发达地区校长的科研型、专家型风采。
2007年制定了《名校长工程方案》《名师工程方案》后,又先后2次每次把30名校长、主任送到上海参加量身定制的小班化校长培训班。
通过强化培训,校长们的科研视野和思路明显拓宽,科研意识和素养明显增强。
2007年开始,根据镜湖区“十一五”师资培训方案安排,我们还每年举办五至六次区级层面的“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
邀请科研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安排骨干教师进行成长交流,从而加大对科研骨干的打造力度。
2008年9月,我们建立了网上名师工作室10个,成立了“名师教学指导团”,18位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成为区首批成员,其中既有副校长、教导主任,也有教师,“名师教学指导团工作8条职责”促使他们在发挥辐射作用、指导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向专家型、科研型迈进,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2、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快速成长
2006年以来,为了培养科研管理人员及其后备力量,打造新镜湖“名师群”,我们一方面给他们下任务——承担上公开课、现场评课、经验介绍、带教徒弟的任务,让他们通过领衔教研、课题研究、跨校兼课、跨区结对、学术讲座等方式,发挥科研骨干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产生人才“滚雪球”效应。
另一方面,给他们搭平台——调整区级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把年轻优秀的名师推上组长岗位,甚至推荐担任市中心教研组和年级组组长,推上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岗位,尤其是举办大量的活动让他们展示才华,摔打磨练。
如:
2007年分别举办了3期“教管论坛”、“教研论坛”、“名师论坛”,2008年举办了2期“骨干教师论坛”,以进一步更新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学管理人员的教科研思想和观念,激发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也为他们教育思想的碰撞提供机遇,营造浓厚的、持久的教育科研氛围,
2008年启动了“优课工程”,开展“名师教学指导团教学活动月活动”,安排名师分片下校巡回上优课,并将优质课专场送教偏远学校,课后现场从理论高度阐述教学思路、教法选择、学情分析、教后反思等,使广大教师就近零距离地感受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使原本没机会听名师授课的学生亲身感受优质师资优质教学,惠生惠师,受到各校的欢迎,受到教师的欢迎。
通过这些平台,鼓励名师和骨干教师针对我区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针对校园里和课堂上发生的、尤其是教师亲身经历和学生身上反映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与探索、思考与实践,促进教育质量和师生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3、评优表彰激励,鼓励争先进位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研科研、教育管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教研组、课题组建设,激励科研管理人员潜心教育改革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我们每年举行1次区级行政听课评课情况评比。
2007年开始,每年举行校长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推荐参加市、省评选获得骄人成绩。
2008年,我们进行了区优秀教研组长、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的评选。
通过这些评选表彰,激励科研工作常抓不懈,鼓励管理人员争先进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的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是教育的先导,管理是科研的支点,这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深切体会,这在教育均衡发展、课改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我们的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但与发达地区和兄弟区县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差距,我们还要加倍努力,以研兴教、以研促教、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科研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专题报道】
镜湖区教育局强化科研工作,召开2009年科研工作座谈会
2006年,镜湖区22个省级“十一五”陶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
2007年,镜湖区6个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12个课题被列为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2008年,镜湖区又有6个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申报获批立项。
为了检查督促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研讨课题研究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镜湖区教研室于2009年4月3日上午在区教育局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09年科研工作座谈会”。
参加会议的有2007年度、2008年度省级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负责人、2007年以前立项但尚未结题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负责人,区教研室负责人和区教育局江传选副局长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课题单位从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研究思路及进展、研究过程中所遇到技术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下阶段工作等进行了汇报交流,虽然规定的三分钟汇报时间都被汇报者延长到十分钟左右,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
江传选副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还征求了大家对安师大专家参与学校科研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布置了参加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的相关事宜。
与会者都觉得此次会议使他们受益匪浅,从交流中学到了很多好的做法,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做课题,通过科研培养教师,通过科研提升学校内涵,通过科研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镜湖区扩大视野、提升内涵,
教育科研管理经验和课题阶段性成果在省级交流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把教育办得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学生受益,则需要大量深入的、基于教学一线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以及相配套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指导和管理。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科研工作及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区级层面,还是校级层面,都要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都要不断深化科研管理内涵,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自2006年原镜湖、新芜两区合并成新的镜湖区、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行政区以来,经过三年的整合优化、八年的首轮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探索,全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区教育事业逐步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