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方案,带领同学们走进鸟的世界,认识小鸟,了解益鸟,爱护益鸟。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观看、思量、制造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保护小鸟、爱护环境的思想观念,自觉地成为鸟类和环境的保卫者。
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动物园、溱湖湿地生态园亲自观看各种鸟类,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鸟类的知识资料,以及自己喜欢的小鸟的图片,有能力的还可以收集一份世界鸟类之最的资料。
认识几种常见的益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并思量如何去爱护它们。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亲自养一回鸟,增加体验活动。
经过这些活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了鸟类的心声,多么的需要人类的爱护,对于如何爱护鸟类及捍卫我们人类的家园,有了更新的认识。
此时,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积极开辟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办法,进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充分利用故乡的秋收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创新型的农民,我们学校是一所城郊结合的九年制学校,大部分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他们对农业知识无从知晓,即使少数学生粗知,但了解甚少,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故乡的思想,充分利用故乡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到在希翼的田野上,体验当农民的味道。
因此,我们在年级内开展“走进故乡的秋天——五谷丰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亲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同时也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这里,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刚刚和农民伯伯见面,他们的问题就接踵而来,各式各样的问题,都希翼在第一时光全部得到解决,求知欲高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在研究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兴趣浓厚,干起农活来劲头很大,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但是,他们动作要领掌握得很慢,对一些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得比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他们过着皇帝、公主般的生活,有些农民的子女,连一些常见的农作物都不认识,更别说去种植了。
这次活动虽然很成功,但光靠这几次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要让学生充分周末,让家长多带孩子到农村看看,认识奇特的大自然。
多举行一些实地的研究,扎扎实实提高各方面能力。
此外,我还发觉,让学生把活动记录和心得体味及时记录下来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学生总结反思的过程,这样以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举行研究。
在实践体验中,孩子们的收获真不少,认识了树叶、水果以及一些农作物,培养了观看、调查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大胆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通过活动,学生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故乡的秋天,对大自然有了一种亲切感,大自然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对学生在校外怎样举行实践体验作了有益的探究。
三、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我和同学已经有了近三年的接触,发觉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基本能做到自己的是自己做,但在家庭中,却缺乏劳动意识,过于依靠家长,体味不到父母的辛苦,不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家里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开展《做爸爸妈妈好帮手》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体味父母的劳累,学会关怀他人.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同时体味父母的辛苦,学会关怀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四、做活动的小主人,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进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制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索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遨游、考察、拜访、探索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观赏、制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
如:
《走进故乡的秋天》、《我给小鸟造新屋》、《做爸爸妈妈好帮手》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为鸟类和人类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仔细撰写观看日记,征集科技新办法,用摄影摄像记录秋收过程。
五、综合实践小成果
通过实践,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的过程让人收获颇丰,同时这也得到了相应的肯定,让学生在往后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性更高。
2013年开展课题《我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荣获本校汇报课二等奖。
2013年开展课题《走进故乡的秋天》荣获贵州省贵阳市综合实践课题一等奖,《走进故乡的秋天》——五谷丰登案例一等奖。
2012年开展课题《故乡的小吃》荣获贵州省贵阳市综合实践课题一等奖。
六、综合实践课的反思与总结
回忆和反思活动的整个过程,会发觉有一些不脚或者说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寻常知识和经验积存的不脚,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心向,这就是我们说的内动力的激发。
其次,把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新浮现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带回学科课堂上去研究和解决,让综合实践活动连续到学科教学的学习内容之中,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爱护和学习动力的激发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通过参与活动感到知识和经验的不脚从而转化成学科课堂上要学习和提高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内外活动促成学生活动丰富的经历,获得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升华。
在活动中要用丰富的活动过程来打动学生,促成情感的激发和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起步不久,但只要我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觉,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
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我们坚信,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举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研究背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
正因为这样,他们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来限制孩子的自由。
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被各种学习和课外作业占满了,他们不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枯燥的学习生活让无数孩子滋生了厌学情绪,早恋,上网,逃学,成了普遍现象。
古人云:
“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缺失,导致了学生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肤浅,“人性”的欠缺。
学生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以至于浮现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现象。
学校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大自然中上课的机会?
我们能不能依据我们农村中学的现状,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等开辟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进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2、研究意义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辟是适应现在教育形式的需要。
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辟和研究,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制造力,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进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进展。
新时代的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辟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
性、时代性、科学性和有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进展需要。
目前我校中学生“厌学、逃学、上网”等现象已有明显改善,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的艰辛与成功的欢乐,我校大胆地依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资源,编创了真正适合学生身心进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
我们借鉴周边兄弟学校的成功的经验,再依据我校的现状,通过专家论证、外出考察、策划研究、再结合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中学生身心进展的不均衡,确定了我校各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课程安排。
“自主、实践、创新”的活动课程,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更清晰地认识与完善自我,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进展,综合素养得到不断的改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利用挖掘周边的资源,开辟出有益于农村中学生身心进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研究步骤和过程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一年左右,共分为三个阶段举行。
1、课题预备阶段:
2013.10---2013.11主要工作:
对课题组成员举行课题培训,理论学习,健全课题组组织机构,规
划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活动步骤:
(1)举行课题论证,撰写开题报告。
(2)成立实验领导小组、指导小组。
(3)确定子课题,完成申报方案,完成开题预备工作。
(4)对参与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举行培训。
2、课题研究阶段:
2013.11—-2014.6
主要工作:
边研究边实验,边实验边调整,及时反思,举行阶段总结,撰写中期报告。
(1)2013.11—2013.12①就如何提出问题的策略、如何确立选题方向、如何确定主题,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怎样指导举行培训。
②组织课题组交流。
(2)2013.12—2014.5①教师指导参与实验的学生确立合作对象,成立合作小组。
②教师对学生如何举行信息搜索、确立主题、设计课题方案、记录与自我监控的策略方式举行指导。
③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运用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自主性和生成性原则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2014.5—2014.6①总结课题研究的实验经验,完成阶段性成果——《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中期情况汇报》。
②依据研究情况调整计划深入研究,扩大课题研究范围。
③完善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学生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④讨论交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存在的原因。
3、课题总结段:
2014.6-2014.9
对研究过程举行分析,编写课题成果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1)对研究过程举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做充分预备。
(二)研究过程
A、立脚现状,挖掘资源,因地制宜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这个课程的开设,是创办农村中学特色学校的一个体现。
我们学校依托周围的人文、地理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的理念,以“创新、实践、合作、进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农村中学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1、领导大力支持,组织分工明确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领导赋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活动的后顾之忧。
为了确保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配备了1位业务精英担任专职教师,此外还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1位专职教师和4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1位音乐教师、2位体育教师、1位美术教师),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校本研究、业务学习活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实效,我们虚心听取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做到全员参与。
我们学校还依据学生以及活动的需要,招聘了专家、部分学生家长、民间艺术家、一些成功人士等做为校外辅导员,
充实了指导老师的队伍。
2、打破禁锢,走出课堂
我们学校仔细降实了《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菏泽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地方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我们这儿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郭村镇大李海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该方案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
3、积极发动,全员参与
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帮助部分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组织教师学习一些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校本课程的开辟与研究寻到了思想支撑与理论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举办才艺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带领学生走访了部分民间艺人,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高人在民间”。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的奶牛场,更增添了学生对乡土乡情的热爱,我们还动员学生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收集农业、工业、民俗等知识。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基本上做到了全员参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想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B、开辟课程,勇于实践
我们大李海中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
通过开辟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感受乡土民情、锻炼意志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领导重视课题带动。
自从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得到了我县教育局和关怀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领导的指引和关心启示,引导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我们学校成立了专家顾问团,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与研究课题组,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辟与实施。
整合资源,因地制宜。
我们是农村中学,我们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
由于我们地理位置特别,我们这儿的土质粘性较大,质地较硬,为我们的泥塑课提供了脚够的天然原料;
我们北邻的奶牛场,牛奶远销济宁,我们东邻的蘑菇种殖基地真正体现了劳动的奇特……更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著名全国的草根名星——朱之文、剪纸艺人张金秀、县级劳动榜样养殖专业户——王东升……我们只要因地制宜,就可以把现有的资源举行有效整合,带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三、课题成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惟独短短一年的时光,但我们的收获是十分丰硕的。
(一)学生方面
一年来,通过整合周围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原来存在的上网、早恋、逃学等现象得到了根治,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
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辟和研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课堂从教室挪到了室外,学生不再是原来的“井底之蛙”,由原来的“知其然”到现在的“知其所以然”。
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进展和提高。
一年来,我们参观奶牛场,调查河水的污染现状,走访故乡的剪纸艺人……我们群策群力开辟出了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样本教材,为学生能力的进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二)家长方面
由开我们是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孩子。
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年龄偏大,课程开设之初,家长们对这一课程的开辟多有不满和顾虑,他们担心孩子不务正业,学习成绩会下落。
自从课题实施以来,他们看到了综合实践课程对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由原来的不理解变成了理解,尤其是家长会后参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展室时,他们赞叹不已,甚至有的家长自愿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了学生的找访对象。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倍感欣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三)教师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
在实验和活动中,打破原有的禁锢,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填鸭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走进了每一个老师的教学。
四、研究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辟、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制造广大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合课程。
我们认为,只要以开放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展现其独特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2、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要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这样才干更有效地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综合实践活动仅在校园开展究竟有限,但若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开展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安全则是一个重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鼓舞合作。
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课题研究会告一段降,但我们的实践不会停止,思量也不会停止。
新的实践,新的思量,一定能带给我们新的发觉,我们期待着。
第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
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学习是国内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等国和我国台湾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类的课程。
而这类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名称各不相同,如,法国叫“综合学习”,日本叫“综合学习时光”……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大致包括三类:
主题探索或课题研究;
社会实践学习;
生活学习等。
我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设的必修课,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
它不在以知识的逻辑序列呈现,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动身,寻觅活动主题;
它不在以告知的方式举行活动,而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展开实践活动;
不以掌握某种概念和办法为目的,而是通过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样一门课程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教师来说,的确有点难,难在它的内容的不确定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较长学习时光的周期性,以及活动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苛求性。
我校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向来注重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索实践新课程。
承担了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把综合实践这一新领域作为我校科研重点课题。
探究如何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何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举行有效整合,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辟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问题,突破制约基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一)、研究内容
1、以课题研究引领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更贴近学生、更有实效,学校环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辟与实践”的子课题举行研究,以课题的方式带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
在课题研究的框架下,开展小学研究性学习开辟研究、小学信息技术开辟研究、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开辟研究、小学公益活动开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研究等系列研究。
2、地方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突出社会适应教育,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进展;
心理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
襄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体艺活动,进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制造能力;
环境教育,增强学生对当地环境爱护和社会进展的责任感;
综合阅读,促进学生整体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等等。
3、校本课程的研究,紧扣地方资源,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整合地方资源,举行校本课程的开辟研究。
首先对地方资源举行调查、分析,并举行筛选、归类,将其分为若干个大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教育目标,对这些资源举行整合,开辟其有地方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其一,有效整合丰富的德育资源,开辟学生德育活动课程,创建我校的德育特色;
其二,有效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故乡文化,哺育故乡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
其三,有效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开辟艺术教育课程;
其四,依托自然资源与社区文化,开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观;
其五,整合国家地方课程资源,建立学科间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研究中,我们将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框架,立脚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进展的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原理和办法对课题举行整体设计,然后分工负责,分头实施,把实施结果综合起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1)、课程开辟层次主题:
A、1-2年级本着照应学龄特征和实践基本能力的指导思想,挑选学生必备的能力需求、生活需求素材,开辟与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安全、交通、卫生常识、购物、挑选、鉴别的基本知识;
普通性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等。
B、3-4年级在1-2年级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提升扩展,适当增设市场文化、乡土风情、地域特产等内容。
C、5-6年级以市场文化、乡土风情、生活实践、科学制造、信息采集处理、劳动技能等生成为主题,着力开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