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152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doc

关于中国教育的当代政策分析

(行管10151:

但承志、赵帆、文艳、徐捷)

我国建国50年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逻辑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66年,即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前。

这一阶段接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所提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的影响,强调偏重双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为1979—1982年,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改方针,强调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是1983—1989年,此一阶段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针,既表现为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又注重把它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1990年以后,进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逻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素质教育。

从80年代到90年代,素质教育逐步从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而成为一种教育战略和关系千秋后代关系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此前强调的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以及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等,都包容在素质教育之中。

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

现代教育的一百年改革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50年的运行轨迹可以说都是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背景。

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尤其相关的则是近几年我国所面对的国内外有关形势。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十五大以后,国家在科教兴国方面有两件大事:

一是国务院同意科学院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二是党中央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

而与之相应的教育上也有两件大事:

一是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专门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而教育上这两件大事,正是基于以下一些背景:

首先是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

其次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需要。

第三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竞争而面临着挑战。

第四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客观存在的教育差距的需要。

第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的需要。

正是上述的背景,才导致了我国近几年教育战略的大调整,才导致了我国这些年整个教育的令人惊异和令人鼓舞的变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乃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99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通过加快教育发展,通过教育整体改革而进行。

从1993年,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在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跨世纪教育的战略重点。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各方面人才的任务。

  然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输送有着强烈的“对口”性质,目的决定行为,于是教育也在这样的目的指挥下形成了相应的模式,对口式的人才培养方式目的性非常明确,也就决定了最终选拔人才的方式变得非常具体而狭隘,于是在追求这样的结果的前提下,其过程也就变得更加直接而简单,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完全针对了中、高考的选拔而安排课程和课堂教学。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虽然仍旧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但是对于培养的结果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方面,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以具体的社会分工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在学习中掌握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之为素质教育。

  乍看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确实是格格不入,互相矛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然而,对两者的认识,很多人存在着矫枉过正的误解。

  首先,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丰富支持储备,并且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就这一点上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源出发点是统一的。

  其次,从教育的传授步骤来看,都是从核心的内涵性知识不断延伸到外围的外延性知识,由习得基础知识不断发展到习得高级知识,就这一点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过程上是一样的。

  目的的一致性和过程的类似性,决定了两者本出一源,所不同的是在连接目的和结果之间的方式和侧重点。

应试教育以目的为导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目的,而素质教育则是尽可能的复杂化其内容方式,最终达到目的。

虽然最直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而后者无疑是最为丰富的。

对于金字塔形的知识积累过程来讲,塔基越大,上升可能也就会越大,所以,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就是尽可能的拓宽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强其知识储备。

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基础的掌握和精确,相对比较忽视对于外延知识、迁延性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是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以此丰富受教育者的外延知识储备。

  虽然有上述不同,但是,在考试仍然作为教育选拔方式的前提下,应试教育对基础知识和可考察性知识的强调,仍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是值得吸取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论和辩证法,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于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形式上的对立就被考试、有限的时间(中小学共12年或11年)在内容上统一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需要辨证看待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矛盾。

 从现实层面来看,仅仅素质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教育的唯一方法。

这决定于受教育者——尤其是初等教育——最终需要接受统一标准的考试,以此决定未来人生的命运。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挥棒”效应。

在这一前提下,单纯对知识储备的丰富和提高是不足以应对目前的教育体制的。

也就是讲,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本身也是有界限的,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不可能任由知识储备对象外延的无限扩大而没有重心。

  这一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引入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对于核心、基础的知识,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然而在新的形势之下,完全采取过去的应试教育方式又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方法的不同最终会引起很大差异。

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习得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而在场所上课堂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

  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又必须使学生通过标准化、统一性的考试,对于教师来说,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挑战。

  首先,以阶段性目的而言,考试——无论规模大小,也无论重要性的强弱——都是一段时期内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学生掌握考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目标。

  就这一点来说,就需要教师对于所教授的本门课程从宏观上有整体的把握,在微观上又能够达到足够的细致。

宏观上,需要教师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取,先于学生完成对课程脉络的提炼,而这种精练,的直接指向就是课程的考核内容,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基础性、核心性的知识点并形成知识体系;微观上,分清该课程知识的核心知识和迁延性知识的界限,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理清形成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各自的外延。

  其次,在丰富考核点以提高知识含金量、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下,在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从长远来看,又需要教师以点带面,将课堂内外打通,深入细致的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状况,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换句话讲,就是将学生领进门,还要为他们指出路,更应该让他们看到前面精彩的东西是什么。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无论从专业人士的角度还是从只抱有兴趣的读者角度来看,无疑都是一本非常成功的著作,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正是用平易的语言和直观而易懂的图片把非常复杂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呈现在了读者眼前,不单传递了知识,更顺理成章的介绍了很多世界上未决的问题所在,有心人看了这样的书,也许就会激起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记得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奥秘》这样的杂志,就是因为里面很多文章都会激起我无限的想象力和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的渴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带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去汲取知识,不但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性之提高,更能够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扎实相关的基础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比如数学的教学工作,完全可以在讲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为学生介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股票、期货等相关知识对数学的要求,或者结合时事,介绍诸如神州六号飞船轨迹的计算等等。

在政治课程哲学部分的讲授中,完全可以涉及大家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中的法律逻辑以及法律的运行方式,等等。

  前面讲得都是课堂教学之前的工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并不是全部。

毕竟最终都要体现在每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大的信息量和对于学生来讲全新的知识点充分的说明,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虽然是技术性的问题,却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环节。

  笔者的构想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引出课题,然后讲授核心知识,并且明确诸如哪些是考试常考的内容等,再介绍相关的迁延性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对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点进行应用形的回顾,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时学生的兴趣也应该随之达到新的峰值,随后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就会加强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了。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实际上涵盖了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所在,对教师备课以及备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是套用前面讲的金字塔的例子,那么教师这个塔基的宽厚程度,就决定了学生这个塔尖的高度。

  综合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是对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争论,无论哪种方式,都只是教育方法而已,而不能概括教育过程的全部,所以两者不能偏废,而是对立统一在知识传授与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不是舍我其谁的孤立方式,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综合运用。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绝不是要摒弃应试教育中对基础强调的过程,而是首先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领会教育的精髓所在。

就这一点来说,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定应当做到取两者之所长,鱼与熊掌兼得,所依者,教育之道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教师作为引路者、导航者,势必要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和信息储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掌握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达到既能提高素质,又能达到标准的双重目的。

这不光是为教育事业本身所做出的努力,更是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做出的奠基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