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02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Word下载.docx

可用播种或分根方法进行繁殖。

一、播种繁殖

种子采集:

花期7〜9月,果熟期8〜10月,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

贮藏与寿命:

1977年收的种子放牛皮纸袋藏于室温,1979年3月测其发芽率为23%,故隔年种子不能用。

但据承德李世报道该处黄芩种子贮藏3年,种子发芽率仍可达70%,可能该地较凉爽所致。

种子萌发:

黄芩种子容易萌发,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见表1,种子在15〜30C下均萌发良好,35C以上种子萌发较差。

生产上分直播和育苗两种,以直播为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产量较高。

直播分春播或秋播,春播北方于4月中旬,江、浙于3月下旬;

秋播于8月中旬。

表1温度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发芽温度(O

一般于3〜4月间采用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40厘米,开0.6〜

1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5〜6毫米,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公斤左右,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大约15

天即可出苗。

待幼苗出齐,分2〜3次间掉过密和瘦弱的小苗,保持株距8〜12厘米。

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12厘米时,再行向本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因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

二、分根繁殖

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的方法。

1983年4月上旬在北京药用植物资源开发

研究所曾挖取3年生黄芩的根茎做了分根繁殖试验,成活率很高,后期生长良好,分根当年就开花结子,种子的成熟度也是正常的。

试验的具体做法:

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

切取主根留

供药用,然后依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

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分别放入50PPmi75PPm、lOOPPm三种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促进生根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浸泡处理后,按30X31厘米的行株距分别栽植到试验地里,经处理的黄芩的成活和生长情况(如表2)。

表2应用生根粉处理后黄芩的发芽出苗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处理浓度大小对发芽出苗影响不大,同时未处理的对照区出苗情况反而良好,这说明用分根法繁殖黄芩不采取什么措施完全可以正常发芽出苗。

但4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升高,中午可达16.5〜192C,同时这段时间里华北的降雨量也随之增加,这说明;

自然条件适合黄芩的生长发育。

凡是经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处理的,其地上部枝茎比较繁茂,地下部分的须根伸展情况也表现良好。

可见分根繁殖时,应用促进生根剂处理后再行栽植,是有效果的(表3)。

表3不同处理对黄芩后期生长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

应用分根繁殖法栽培黄芩,能够省略播种育

苗阶段的时间和劳力,可缩短从种到收的生产周期。

老药材产区当地有足够的老苗可供为分根繁殖材料,因地制宜就地繁殖,对扩大栽培面积是极为有利的。

三、扦插繁殖

采用不同部位的茎段作插条及激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用茎梢作插条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而且生长最快;

用茎基部作插条,成活率很低(10%-30%)。

用激素处理可大幅度提高茎中段插条的成活率,其中IAA(吲哚乙酸)100微克/毫升处理3小时的成活率最高,比对照高35.6%。

在北京地区最适宜的扦插期是6月中旬前的营养生长期。

从地里剪取茎梢(顶端带芽梢部分)8〜10厘米,去掉下半部叶,扦插行株距10厘米>6厘米,搭阴棚,插后浇水保湿,以后根据天气和湿度决定喷水次数和喷水量。

不宜过湿,防止插条腐烂。

不盖膜较好。

(表4)

表4黄芩不同茎段插条成活率比较

第三节田间管理

无论采用播种或分根繁殖的,在出苗期都应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松土、除草。

育苗移栽的在幼苗长至6〜8厘米高时,选择阴天把苗移栽到大田中去,定植行株距25〜30X12〜15厘米,移栽后及时浇水,分根繁殖时其行株距参照播种定植的标准,于定植后7〜10天即能萌芽,

结合除草松土可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以保持表土疏松,没有杂草,有利植株正常生长。

6〜7月间为幼苗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根据苗情酌施追肥,通常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铵10公斤。

当地如没有方便的化肥,亦可追施腐熟稀释的人粪尿300〜400公斤。

肥后应随即浇水。

二年生的苗子在4月份开始返青,6〜7月抽薹开花。

如计划采收种子,于开花之前要多施追肥,促进花朵旺盛,结籽饱满。

若不需要采种,则应在抽出花序之前,将花梗剪掉,控制养分消耗,以促使根部

生长,增加药材产量。

第四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叶枯病(sclerotiumsp.)于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发生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逐渐向内延伸,并使叶干枯,严重时扩散成片。

防治方法,秋后清理田园,除净带病的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初期喷洒1:

12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2〜3次。

二、根腐病栽植2年以上者易发病,往往根部呈现黑褐色病班以致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雨季注意排水,除草、中耕加强苗间通风透光;

实行轮作。

三、黄芩舞蛾(prochoreutissp.)是黄芩的重要害虫。

以幼虫在叶背

作薄丝巢,虫体在丝巢内取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在北京一年发生4

代以上,10月以蛹在残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清园,处理枯枝落叶等残株,发生期用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喷雾防治。

第五节采收与初加工

栽培1年的黄芩虽然可以刨收,但质量较差不符合药典标准。

通常种植2〜3年的才能收获。

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择晴朗天气将根挖出,刨挖时注意操作,切忌挖断,对收获下来的根部,去掉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

在晾晒过程避免因阳光太强、晒过度会发红,同时还要防止被雨水淋湿,因受雨淋后经芩的根先变绿后发黑,影响生药质量。

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的为上品。

新刨收的鲜根经过干燥加工,大致3-4公斤可以加工成1公斤干货。

一般每亩能收鲜品560-860公斤,加工后可得150-280公斤的商品生药。

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

准,黄芩商品分条芩和枯碎芩两个品别。

、条芩

一级:

干货。

呈圆锥形,上部比较粗糙,有明显的网纹及扭曲的纵皱。

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皱纹。

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质坚、脆。

断面深黄色,上端中央间有黄绿色或棕褐色的枯心。

气微,味苦。

条长10厘米以

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上,去净粗皮,无杂质,虫蛀和霉变。

二级:

呈圆锥形,上部皮较粗糙,有明显的网纹及扭曲的纵皱。

表面黄色或黄棕色,质坚、脆。

气微,味苦。

条长4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下,但不小于0.4厘米,去净粗皮。

无杂质、虫蛀和霉变。

二、枯碎芩

统货:

即老根多中空的枯芩和块片碎芩及破碎尾芩。

表面黄色或浅黄色。

断面黄色。

无粗皮,茎芦、碎渣、杂质、虫蛀、霉变。

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黄芩商品分条芩和枯碎芩两个品别。

第六节改进措施

一、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对黄芩产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人工栽培黄芩,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无论单独施用或配合施用,对黄芩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以氮、磷、钾3种肥料配合施用的产量最高,较不施肥的对照组增长26.0%。

增产效果是:

3种配合大于2种,2种大于1种,单独使用1种又以氮为最佳,钾次之,磷最次。

施肥对增加黄芩主根长度有一定作用,对根的粗度和折干率无明显影响。

二、无性繁殖技术对黄芩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通过不同扦插材料,不同季节和温湿度等对比试验,对黄芩无性繁殖进行研究。

用无性繁殖法扦插育苗的黄芩,在加强田间管理条件下,不但产量高,平均亩产达385公斤,最高单产427公斤,而且有效成分黄芩甙(C21H18O11)含量高达13.4%,超过《中国药典》不得低于4%的规定,也高过有性繁殖(12.9%)和野生样品(9.4%),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黄芩野生变种栽培技术的研究

三、采集

黄芩为常见中药,具有泻肺火、清湿热、安胎止痛、凉血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传统认为宜春秋采收。

现代有人对黄芩根的生长和根部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的类黄酮(黄芩根甙、黄芩色素、汉黄芩素等)进行了定期测定,结果表明:

二年龄黄芩在结果期的后半期,其根部的黄芩根甙含量最高,与三年龄黄芩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认为从产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考虑采收黄芩根应该在次年结果实的后半期(深秋时节)为宜。

也有人通过对黄芩的研究发现七月末八月初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所以采集时间选择七、八月。

同样国外学者对其生产过程中叶、茎、根茎及根各部分所含黄酮类应用HPLC作了测定,研究了生产过程与所含黄酮类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全期间叶中均未见黄芩甙,茎中仅含微量,但枝中不存在,地下部根茎中黄芩甙等苷的含量随而增加,而黄芩新素一年生减少,二年生不变,生长活跃的根中配基含量比根茎稍多,这些情况表明:

黄芩甙含量高的落叶期可考虑作黄芩的

收获期。

黄芩生长到2〜3年便可采挖,但二者对比来看,三年生鲜根和干根产量均比二年生增加一倍左右,商品根产量高出2-3倍,而且主要有

效成分黄芩甙的含量也较高,故以生长三年为收获最佳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