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049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格式.docx

A.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D.京津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A [由题目信息“英国”“立即向北京进军”结合小额尔金的生平可判断出这次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自强求富,A项正确;

B项是鸦片战争造成的后果;

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造成的后果;

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后果。

5.(2019·

四川教考联盟二诊)下图所示现象(  )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

万英镑)

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B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故选B项;

《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排除D项。

6.(2019·

广安一模)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

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

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

C [从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清政府对于外国使节不行跪拜礼而耿耿于怀,体现出其华夷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故选C项;

材料没有涉及捍卫国家主权,排除A项;

材料不能表明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也不能体现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排除B、D两项。

7.(2019·

南通一模)“这实际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

在陆上李鸿章的淮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

”这里描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描写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C项,排除D项。

两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尚没有海军军舰,排除A、B两项。

8.(2019·

上饶一模)下图是创作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A [由漫画题名“临渴”可知清廷的政策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规划,故选A项;

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与漫画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

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是在中日甲午战争过程中,而此漫画创作于中日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

仅有一口“海军港”水井的挖掘不能得出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排除D项。

9.(2019·

武昌调研)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

这直接反映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

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

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

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 [当时清朝百姓的做法不等同于当时所有中国人对日本缺乏正确认识,排除A项;

清朝百姓期望在甲午战争的日军中找到差事说明清朝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故选B项;

材料并未提及寻求差事的清朝百姓源于自然经济瓦解的农民,排除C项;

清朝百姓到日军寻求差事不能说明两者制度间的差异,排除D项。

10.(2019·

邢台质检)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

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

其目的是(  )

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A [从材料“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希望通过朝鲜的“中立化”,以阻止日本对朝鲜的独占,继续确保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安全屏障,故A项正确。

11.(2019·

永州一模)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  )

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

B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东南互保”协议对东南各省的作用,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错误;

东南沿海各省“不奉诏”,避免与十一国的冲突,从而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故B项正确;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

材料不是强调清政府的没落,故D项错误。

12.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

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  )

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自强求富”改革由此开启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D [由“团教不和”可知,“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指的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之后,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

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和“自强求富”改革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B两项错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

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顺治曾诏谕:

“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

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

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昇《中国古代的

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

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

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解析:

(1)问根据材料“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问第一小问,材料反映的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外交上被迫融入世界的表现,由此可以得出:

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中国外交的转变从排斥到接受西式外交。

根据材料“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可以得出:

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但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适应的过程,具有保守性,不能很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

(1)特点:

①居于中心领导地位(形成朝贡体制);

②以和平交往为主;

③注重思想与文化影响;

④以周邻国家为主要交往对象;

⑤是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的国外延伸。

(2)挑战:

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

评述:

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

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

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对这一历史事件,可谓众说纷纭。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罪证”;

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

如“东南互保”是“张之洞等地方大吏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排外政策的抵制”,“是以保全清室统治而又不得罪帝国主义为前提的”,“是一种妥协苟安的曲线自救之策,是一种均势思想指导下的以夷制夷政策”,它“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东南互保”是在长江流域面临列强侵略之际,为“保守疆土”所做的一种努力,并通过条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等。

——李鹏军《东南互保新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南互保”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由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和“80年代以后,……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可知,人们对“东南互保”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看法。

前者是从革命史观而言的,理由是地方大员不顾大局,与列强互签和约,是卖国行为。

后者突出“东南互保”是对中央错误决策的有力抵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战争范围,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

示例一:

认识:

“东南互保”是“一幕丑剧”,应该否定。

理由:

“东南互保”是在清朝中央政府对外宣战后,公开反抗朝廷决议,破坏中央集权体制,为之后的地方割据、混乱首开先例,留下隐患。

“东南互保”是在列强对华发动军事侵略的背景下,地方大员不顾整体战局、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与列强互签和约,是向帝国主义侵略投降的卖国行为。

示例二:

“东南互保”有其积极性和合理性,应该肯定。

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盲目排外的错误决策,势必引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此形势下,“东南互保”是对中央错误决策的有力抵制。

它有利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缓和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战争范围、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

因此,“东南互保”是一种曲线自救之策,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赠送: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两弹一星

(1)背景:

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2)目的: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成就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②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③1970年4月,“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2.“东方魔稻”

(1)研制: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2)意义: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在世界各地推广。

3.“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①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②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神舟”号飞船

(1)发射: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

(2)意义

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②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③成为带动高新科技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1.扫盲教育

(1)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措施: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提到要扫除文盲。

(3)成果: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义务教育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3.高等教育

(1)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

①1958年,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实行三类办学体制。

②1961~1963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③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3)迅速发展

①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

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

——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核心论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确立起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

借鉴苏联经验。

   

【漫画解史】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

信息提取:

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核威胁,增强国防实力。

【教材补遗】

1.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誉名为“星火计划”,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农村大地。

1986年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2.863计划:

1986年3月,邓小平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

1986年11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正式启动。

“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构图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

【图解历史】 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关系

1.“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需要团结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

2.遭遇挫折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

(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1979年,“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2)表现

①文学领域:

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②学术、科技领域迎来百花齐放的学术春天。

【误区警示】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VS中华人民

共和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构图解史】 理解“双百”方针

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的发展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武器,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子武器。

“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对点训练] (2020·

天津二模)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

”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选C。

C项与材料中“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相符,故选C项。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更何况氢弹不可能是主要条件,排除A项;

1955年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排除B项;

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史研究

史料 2017年,中国科技史作为一个学科、一项职业化和建制化的学术事业走过了一甲子岁月。

……随着编著古代科技史丛书,即26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顺利进行,我国学者们在思考如何尝试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范式。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开展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时尝试了社会史、文化史等视角……同时深化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以期突破过去的“成就阐释”模式,努力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作为。

——张伯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六十年之探索》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1月26日)

【解读】 史料主要说明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显著。

【思考】 史料体现了在新时期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取得哪些成就?

有哪些新突破?

试答:

                                          

【提示】 成就:

完成了古代科技史丛书的编撰;

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等视角开始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深化了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突破:

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发展,突破了“成就阐释”模式。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和平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完善,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②经济:

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国力迅速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大大增强。

③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继承并借鉴中外优秀科研成果,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④其他: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