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036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阳市近期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x

第十六章 附 则3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指导贵阳市城市近期建设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建设部《关于加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和《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结合贵阳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的规划区为贵阳市行政辖区,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

  第三条 本规划的期限为2006-2010年。

第四条 基本任务:

优化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明确城市近期的发展重点和实施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内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确定近期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安排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明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和近期重大设施建设。

  第五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以及必要的图纸、说明组成。

第六条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是对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基本法定依据。

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近期建设目标和原则

第七条 城市建设近期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旧城区改造、金阳新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促进我市建设事业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以继承、提升、创新为原则,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经营城市为手段,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空间支撑,为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实现建设大贵阳和“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切实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服务能力和带动能力,构建大贵阳的基本空间构架,生态经济市建设初现成效,向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坚实迈进。

1、建成一批对贵阳市城市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2、促进一批市域重点城镇加快发展,市域城镇体系布局更加合理。

3、坚定不移地举全市之力加快金阳新区建设,中心城市结构更加均衡。

4、努力完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和公益设施体系建设,城市社会更加和谐。

5、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绿化建设,塑造城市特色,建设“森林之城”、“休闲胜地”,以规划调控和引导城市走特色发展之路。

力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环境面貌更加优美。

第八条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贵阳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

2、以《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依据,保持与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3、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

4、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与社会事业优先发展。

5、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第九条 近期建设工作重点

1、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对促进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科学利用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2、切实解决好保障城市持续发展的土地、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确定城市合理发展规模和方向,建设节约型城市。

3、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城市发展资源,注重各种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进一步端正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城市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

6、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居环境和交通、上学、就医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建设更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为目标,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功能的需求,构建和谐贵阳。

  第十条 近期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和建设区域

  继续优先推进城区西北部金阳新区和市域清镇、扎佐、开阳等重点城镇建设,为城市结构完善和城市远期进一步向北拓展奠定基础。

同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按照集约挖潜使用土地的原则,重点促进龙洞堡、三桥、阳关、大关、安井、洛湾、金竹、麦架、沙文、溪南等城区边缘地区开发建设。

  

第三章 近期城市发展规模

第十一条 人口规模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规划至2010年贵阳市市域城市化水平达到58%左右,市域总人口为430万人:

其中常住户籍非农业人口为195万人,户籍农业人口为185万人,居住在城镇一定时间的暂住人口为55万人。

规划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220万人:

其中常住户籍非农业人口为165万人,户籍农业人口为4万人,居住在城区一定时间的暂住人口为51万人。

第十二条 用地规模

集约利用、优化布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规划至201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9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8平方米,较2004年新增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用地供应保障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供给,优先保证金阳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重点保障国家级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白云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用地;

小河片区、新天片区、白云片区是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项目布局的重点区域,应保证一定的土地供应量;

中心区、龙洞堡片区、三桥马王庙片区、花溪片区应以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为主,适量新增建设用地,保持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市域重点保障清镇市区、开阳县城、扎佐镇等卫星城镇和其他重点城镇发展用地。

贵阳市城区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片区名称

城区总计

中心区

白云

金阳

三桥马王庙

新天

龙洞堡

小河

二戈寨

花溪

面积(ha)

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

19438.47

5666.16

2026.1

3076.33

1268.72

1300.1

2015.5

1888.49

796.4

1400.67

较2004年新增建设用地

5358.6

663.34

703.2

1945.3

63.92

421.85

537.48

441.89

48.48

533.14

第四章用地规划布局

第十三条 坚持金阳新区开发、中心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战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水平。

第十四条 金阳新区开发建设

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着重抓好17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启动40平方公里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项目,全面推进4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

加快产业培育,完善新区功能,加快聚集人口,至2010年,把金阳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的新城区和贵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双中心”结构基本形成,城区组团式布局形态更加均衡。

2010年金阳新区城市建设用地为30.76平方公里,较2004年新增建设用地19.45平方公里。

1、加快住房开发建设,提高新区人口容量。

至2010年金阳新区居住用地为767.65公顷,新增居住用地主要位于金岭路两侧、长岭路东侧、兴筑西路南侧,2010年金阳新区实际居住人口达到18万人。

2、加快商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行政等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新区城市功能,增强新区综合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会展、中介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百花湖旅游区、金阳会展中心;

建成金阳商业城、金阳商贸走廊、诚信路商业步行街、金阳购物广场、五星级酒店等大型商贸服务中心和金阳商务区;

建设阳关现代物流产业区,逐步形成辐射西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建成市级行政中心二、三期用房,建成市级金阳医院、金阳体育中心、金阳高教科研基地、贵阳卫校、贵阳三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中心、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广播电视信息传媒中心、气象综合遥感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2010年金阳新区公共设施用地为590.89公顷。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区重要的产业内容,成为推动“大贵阳”建设、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入新区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和便利条件,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处于金阳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经济产业园东西区为依托,向大关、都拉方向拓展产业发展用地,2010年金阳新区一类工业用地为819.9公顷,高新技术产业在金阳新区的布局形成重要侧翼和产业支撑。

4、建设中心区至金阳快速路(贵金线)、清金线、龙潭路、金朱路、观山西路、兴筑路、兴黔路、金岭路等城市主干道,改造210国道、321国道,建成金阳公交停保场、交通指挥中心、客运枢纽中心,启动金阳轻轨前期工作。

至2010年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

2010年金阳新区道路广场用地为384.96公顷。

5、建设完成5万吨/日金阳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收集系统、1.5万吨/日金百污水处理厂一期;

建设110KV金华变电站、金阳邮政枢纽局、金阳电信枢纽局、金阳消防指挥中心等市政公用设施。

2010年金阳新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62.62公顷。

6、重点抓好金阳新区绿化示范区精品绿化示范建设,完成金阳绿轴带、金阳奇石林公园、观山公园、十二滩公园、将军山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2010年金阳新区公共绿地为241.5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3.4平方米。

第十五条 中心区旧城改造

继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重点解决老城区用地功能结构和城市景观环境问题,着重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区路网、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的改造原则,完善公建配套和绿化环境建设,改善中心区城市景观形象,以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为目标大力提升中心区城市环境质量,把中心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城市。

2010年中心区城市建设用地为56.66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6.63平方公里。

1、加快用地结构调整。

坚持降低建筑密度、减少建筑总量和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公共空间的“双减双增”原则,“多拆少建、只拆不建、拆临建绿”,对建筑总量进行控制,多搞绿化、公建,改善老城区环境,促进中心区旧城改造,提升中心区环境质量。

2、优化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居住水平。

在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除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建项目和党政机关办公楼、商办楼外,不再批准用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建设项目。

至2010年中心区居住用地为1810.02公顷,新增居住用地125公顷,新增居住用地主要位于茶店冒沙区域、百花山区域、后巢区域,中心区实际居住人口110万人,人均居住用地16.5平方米。

3、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

初步建成大十字中央商务区和富水北路、青云路商业步行街区,开发建设安井温泉度假区。

2010年中心区公共设施用地为980.63公顷,新增公共设施用地238公顷。

4、加快道路改造建设,改善中心区道路交通体系。

新建和改造中心环南线、北马路、北京东路、中心环东线、达高西路等14条主干道、省府东路、山林路等15条次干道、百花山路、贵惠路等36条支路。

逐步改造完善服务大楼、电视机厂(沙冲路)、新路口、解放桥(花果园桥下)、客车站、喷水池、紫林庵、油榨街、师大等主要道路交叉口,合理进行交通渠化。

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和站场布局,实施大营坡、油榨街公交停保场,新建10个左右公交首末站。

完成延安西路客运站二期、倒岩路集装箱中转站、中曹司货运站等客货运枢纽建设。

建设神奇路、花香村等大中小型社会停车场(楼)约80处左右,新增停车位约6000个。

加快完善人行过街设施。

2010年中心区道路广场用地为805.58公顷,新增道路广场用地232公顷。

5、继续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分流建设。

启动团坡桥至新庄的南明河截污沟工程建设,完成25条排水主干线改造工程。

加快建设220KV电网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骨干电网。

规划建设220KV西郊变及东郊变,建设110KV三桥变、环东变、富源变、甘荫塘变及配套电力网。

2010年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70.1公顷,新增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6公顷。

6、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改善中心区生态环境质量,体现“林城”风貌。

抓好城市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做好城市天际绿线保护工作,自然坡度25度以上的用地严禁作为建筑建设用地。

新批建设项目的建筑密度须控制在40%以内,绿地率达到35%以上。

继续实施北部增绿工程、新增7块0.2公顷以上公共绿地。

加强拆违建绿、拆围建绿、拆临建绿工作,全市新增85处街头小游园绿地。

扩建东山公园,将市中心现有基础较好的百花山、狮子山、照壁山等十个山头建成小公园绿地开放。

完善南明河下游段沿河绿化带,形成南明河休闲度假和健身长廊。

对机场路、西出口路、花溪大道、贵开路进行特色绿化。

2010年中心区公共绿地746.7公顷,新增公共绿地1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6.8平方米。

7、实施景观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南明河长治久清。

进一步加强城市入户电网线路改造,彻底治理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城乡结构部等重点地区。

8、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危旧房成片改造工作。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基本完成中心区位于城市干道两侧、对外通道、主要出入口景观视线范围的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力争近期内重点地带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取得较大进展,环境景观有较大改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

城中村改造应成片进行,改造项目的用地规模不应小于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三桥村、茶店村、后巢村、云关村、油榨村等20个行政村改造。

危旧房改造以成片成块的棚户区域,6层以下、2-3层为主的成片三类居住用地区域,城郊结合部乱搭乱建区域为主,重点完成大营坡地区、纪念塔地区、太慈桥地区、兴关路针织厂一带、新体育场一带、枣山路一带、解放西路一带、朝阳洞路沿线等用地共98万平方米、30个地块的危旧房改造,进一步提升中心区人居环境。

第十六条 小城镇建设发展

进一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配置城乡资源。

实施以县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战略,与市域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至2010年初步形成以经济与社会联系为基础、以交通走廊为依托、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中小城镇合理分布、分工合理、密切联系、特色鲜明、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1、培育城镇发展主轴带,扩大城市腹地,推进城乡互动,形成区域内部整合空间体系。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市域重点产业布局,近期城镇发展的三个主轴带为沿贵黄路及321国道、贵遵路及210国道、贵开路的一横两纵空间发展形态。

⑴清镇市:

是贵阳市重要卫星城市和主要的饮用水源地、煤气生产地、电力供应地、旅游风景区,是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要功能区和经济增长极。

大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型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循环经济型煤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化工冶金工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区东、西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健身生态旅游业,重点完善红枫湖景区、建设将军湾、花鱼洞、滴澄关景区。

城镇建设以清镇城区为重点,包括站街镇、卫城镇、新店镇等乡镇。

清镇城区城市建设依托红枫大道、百花大道向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建设城连水、水连城、依山傍湖的现代化高原湖城绿色家园,连接金阳、融入贵阳,切实增强清镇市作为贵阳市卫星城的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金阳至清镇快速路、红枫大道,百花大道等道路,完成东郊水厂、煤气技改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站街)、公交停车场、客货运站场、湖林铁路支线改造延伸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东门河河道综合治理,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和清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站街、百花、后午污水处理厂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清镇市图书馆、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建设清镇市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建设实验小学、实验中学。

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建设东山公园、青龙山公园,加强“两湖”水资源保护,实施环湖、环城林带建设和环湖公路、环湖管网、环湖污染源治理、环湖景观整治等“五环”工程。

⑵开阳县:

是贵阳市重要磷化工基地,依托磷资源、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优势和富硒农业,全力建设磷煤化工基地,积极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和“中国开阳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以交通运输、旅游业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专业市场。

城镇建设以城关镇、双流镇、永温镇为重点,包括冯三镇、马场镇、龙岗镇等乡镇。

县城建设体育场、图书馆,完善县医院、中学,建设开阳贯城河截污工程,加强东风水库等河湖治理。

⑶修文县:

是贵阳市北部重要的医药、新材料、旅游基地,围绕阳明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生态等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医药业、氧化铝及深加工、食品加工业。

促进扎佐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卫星城镇的发展,完善县城功能,构建扎佐—久长工业带和龙场—六广旅游带。

城镇建设以扎佐镇、龙场镇为重点,包括久长镇、六广镇等乡镇。

加强修文县城和扎佐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扎佐水厂、扎佐污水处理厂、修文污水处理厂、扩建县人民医院,扩建修文中学,建设县体育场、图书馆,加强环境建设和河道治理,治理县城河道、扎佐珍珠河,建设扎佐野生幼物园、扎佐景阳森林公园。

⑷息烽县: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磷化工产业优势,以磷化工、铝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铝冶炼及铝深加工、磷深加工和医药工业,抓好食品加工基地和专业市场的建设。

城镇建设以永靖镇、温泉镇、小寨坝镇为重点,包括九庄镇、养龙司镇等乡镇。

完善县城和重点镇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息烽大道、客运站、垃圾卫生填埋场、县文化馆、污水处理厂,完成息烽河截污、河道及景观治理工程。

2、加强对小城镇发展的分类指导,积极推动有条件地区更快地发展。

努力形成一批聚集人口10万人以上的卫星城镇和聚集人口3万人以上的中心城镇。

近期重点加大对清镇市区、开阳县城、扎佐镇三个卫星城和花溪区青岩镇、乌当区东风镇、白云区麦架镇、开阳县双流镇、息烽县永靖镇和小寨坝镇、修文县龙场镇、清镇市站街镇等8个重点小城镇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将重点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3、实施乡镇撤并和行政村撤并。

加大乡镇撤并力度,重点依托特大镇、中心镇合并一批规模过小的乡镇。

至2010年,力争乡镇撤并10个以上,把乡镇从80个减到70个以下,促进资源共享、生产要素集聚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适时稳妥地对行政村进行撤并,力争撤并2000人以下的行政村。

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鼓励村庄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组织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设住房。

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

4、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大力加强以水利和公路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坚持“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加大市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配套相对完善的道路、市政、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设施。

至2010年,县城、中心城镇、一般城镇道路铺装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

县城和中心城镇实现垃圾集中清运,各小城镇全部实现场路分开,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

加快发展以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为重点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文化站、卫生院、教育辅导站。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县乡村公路改造工程,推进农村等级公路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

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以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为重点的中、小水利工程,完善水利灌溉配套设施。

加强农村污染源防治,统筹解决村庄排水问题,涉及水源保护、工业污水排放和其它有条件的村庄必须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其它村庄应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全面实现各村民组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切实把搞好村寨规划建设管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抓好村寨规划编制和整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市村寨整治,确保规划一个村、建设一个村、受益一个村。

第十七条 城区各片区用地布局

促进城区空间布局形成“双核三片”发展形态,充分发挥各片区的优势,完善用地功能结构。

加强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近期重点强化北部三桥交通集散区、花溪风景旅游区、二戈寨物流综合区和东部龙洞堡航空港的片区功能,兼顾其它片区发展。

严格保护片区之间的绿色隔离带,强化“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特色。

1、白云片区

加快建设省级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工业基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促进铝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新材料工业园、艳山工业园、东西部合作园、沙文工业区的建设,力争建成全省最大的工业基地。

实施“居住西南移,工业东北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控制龚家寨居住组团的发展,将居住用地发展集中于南湖新区一带。

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南湖医院、文化艺术中心(包括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档案馆),改造金大路(二期)、长山路、铝建路、建设路、建安路、尖山路,建设云环大道、南湖新区支路及各工业区内道路,完成麦架消防站、南湖消防站、大山洞污水处理厂、下高山河及大路河排水收集系统工程和110KV南湖、铝兴、云峰变电站的建设。

建设白云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及白云煤气储配站。

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北面沙文一线、麦架地区及南湖一带。

至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0.26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人。

2、小河片区

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生态农业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完善工业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形成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电子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工业强区。

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加快北部用地结构调整,对位于居民区、商业区的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退二优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土地存量,结合珠江路、黔江路、长江路、黄河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大力加强商贸文化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中心新城区和现代化都市新区;

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