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093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科.docx

《中国历史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科.docx

中国历史科

 

 

學習重心:

唐代的長安

建議分析內容:

∙長安的盛衰。

∙長安的文化面貌。

探討問題建議:

∙關中本位政策的執行、西北邊疆民族的活動及東南漕運的情況,如何影響長安的盛衰?

∙唐代長安的文化面貌怎樣?

探討問題建議

(1):

關中本位政策的執行、西北邊疆民族的活動及東南漕運的情況,如何影響長安的盛衰?

《新唐書‧陸贄傳》:

「太宗文皇帝既定大業,……列置府兵,分置禁衛,大凡諸府八百餘所,而在關中者殆五百焉,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

承平既久,武備濅微,雖府衛具存,而卒乘罕習,故祿山竊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資,一舉滔天,兩京不守。

引文大意:

自唐太宗開始,府兵共八百多所,但有五百多所是駐防在關中一帶。

因此之故,當時的形勢是即使將全國的武裝力量加起來,也不能與關中為敵,這是「居重馭輕」的意思。

但唐帝國承平日久,武備廢弛,雖關中仍有府兵守衛,但士兵已是疏於習武,這使得安祿山可以以下犯上,利用關中以外的重兵,一舉攻陷長安和洛陽。

 

「李唐承襲宇文泰『關中本位政策』,全國重心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盛強延及二百年之久。

故當唐代中國極盛之時,已不能不於東北方面維持現狀之消極政略,而竭全國之武力財力積極進取,以開拓西方邊境,統治中央亞細亞,藉保關隴之安全為國策也。

又唐資文宗、高宗兩朝全盛之勢,歷經艱困,始克高麗,既克之後,復不能守,雖天時地勢之艱阻有以致之,而吐蕃之盛強使唐無餘力顧及東北,要為最大原因。

資料來源: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頁133。

 

「唐代自安史之亂後,長安政權之得以繼續維持,除文化勢力外,僅恃東南八道財賦之供給。

至黃巢之亂既將此東南區域之經濟幾全加破壞,復斷絕汴路、運河之交通,而奉長安文化為中心、仰東南財賦以存在之政治集團,遂不得不土崩瓦解。

大唐帝國之形式及實質,均於是告終矣。

資料來源: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頁20。

唐代運河圖

「但是通過江南運河、山陽瀆和汴河(包括黃河到洛陽一段)漕來的江淮物資只能轉輸到洛陽,江淮物資運抵洛陽後,還得經歷八百多里的路程,才能到達長安,在這綿長的路上,洛陽陝州(今河南陝縣)間三百里的運輸最為困難。

因為船隻航經三門底柱(在陝縣北的黃河中)的險灘時,常發生覆溺漕船的慘劇!

資料來源: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西安:

三秦出版社,1987年),頁59。

 

《新唐書.食貨志》:

「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以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米。

高祖,太宗之時,用物有節而易贍,水陸漕運,歲不過二十萬石。

引文大意:

唐朝定都長安,雖然關中土地肥沃,但因面積有限,所以農業的生產不足以滿足京師的需要,或有餘穀以防備天災。

在這情況下,長安需要依賴來自東南米谷的運輸。

在高祖和太宗的時代,當時朝廷使費有節制,故此供給容易,當時每年的漕運只是二十萬石而已。

 

《通典.漕運》:

開元二十一年(733),一官員上疏說:

「往者貞觀永徽之際,祿廩數少,每年轉運不過一二十萬石,所用便足。

……今昇平日久,國用漸廣,每年陝、洛漕運數倍於前,支猶不給。

引文大意:

在貞觀和永徽年間,政府花在官員工資上的數目不多,所以長安每年只需一二十萬的漕糧便足。

現今(開元年間)國家昇平日久,支出愈來愈多,即使每年從陝州和洛陽轉運到長安的漕糧較前已有數倍的增長,但仍然不足以應付開支。

 

唐高宗行幸洛陽的時間:

起程年月

留住洛陽的時間

顯慶2年(657)正月

1年

顯慶4年(659)閏十月

2年半

麟德2年(665)正月

10個月

咸亨2年(671)正月

1年10個月

上元元年(674)十一月

1年4個月

儀鳳4年(679)四月

1年9個月

永淳元年(682)四月

1年9個月(死於洛陽)

參考: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收入全漢昇:

《中國經濟史研究》第一冊(台北:

稻香出版社,2003年),頁284。

 

「韋堅於天寶元年任陝州刺史,兼水陸運使。

他根據隋代關中漕渠的舊跡,於渭水之南開鑿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漕渠。

……這樣一來,在永豐倉和三門倉儲存的米,都可用船一直運往長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樣用牛駕車來運送了。

關中運道既然大為改進﹐糧食的運輸量自燃有急劇的增加,故在天寶三年,『歲漕山東(事實上以江淮為主)粟四百萬石。

』」

背景資料:

唐代的漕運問題有二:

一,黃河因有三門底柱險灘,不利船隻航行;二,渭河的淤塞也造成嚴重的運輸困難。

結果在這一段交通上,唐朝只能利用牛車來代替河運,成本很高,但效率很低。

資料來源: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收入全漢昇:

《中國經濟史研究》第一冊(台北:

稻香出版社,2003年),頁300。

 

李克用

李克用(856-908),唐末將領,沙陀人,因一目失明,又名獨眼龍。

其父朱邪赤心在唐末為振武軍節度使。

黃巢攻克長安,唐廷任命河東節度使陳景思為代北起軍使,召喚沙陀人入援。

李克用率兵入關中,連敗叛亂軍守將,迫黃巢撤離長安,以功授河東節度使,封隴西郡王。

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討平鳳翔李茂貞、邠州王行瑜之亂,以功賜「忠正平難功臣」,進封晉王。

後割據河東,長期與佔據汴州(今河南開封)的朱溫對峙,戰爭連年。

後梁開平二年(908)病死,其子李存勖滅後唐。

參考:

宋衍申編:

《兩五代史辭典》(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77。

 

沙陀

沙陀,古部落名,本號朱邪,西突厥別部。

唐玄宗(712-755)在位時,為吐蕃所迫,遷至北庭一帶。

貞元(785-804)中,附於吐蕃。

元和三年(808),酋長朱邪執宜內附,處其部於鹽州(治今陝西定邊),以執宜為陰山府兵馬使。

復召其部赴太原,建十府以建沙陀。

懿宗(859-873)在位時,執宜的兒子朱邪赤心以進討吐蕃及助平定龐勛之亂被賜姓李氏,名國昌,是五代時後唐建國者之祖。

李國昌兒子李克用助朝廷平定黃巢及藩鎮之亂,被賜號「忠貞平難功臣」,進封晉王。

其後後晉石敬瑭、北漢劉知遠,均是沙陀人。

參考:

宋衍申編:

《兩五代史辭典》(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01

 

朱溫事蹟

年份

事蹟

852年

生於宋州(今江蘇省),這是宣武軍的一部份,父親和祖父從未當過官。

877年

參加黃巢領導的叛亂。

880年

黃巢佔領長安,封朱溫為同州刺史。

883年

由於黃巢勢力削弱,朱溫向唐政府投降,被任為他家鄉宣武的節度使。

884年

黃巢死,朱溫收編了大部份殘餘部眾。

901年

宰相崔胤謀殺宦官,寫信請朱溫發兵迎駕。

903年

朱溫攻入長安,盡殺宦官,並將唐昭宗變成傀儡。

904年

朱溫殺崔胤,並拆掉長安的皇宮建築,把材料浮渭水入黃河,運往洛陽,長安變成廢墟。

同時,將昭宗遷往洛陽,並殺害之,立年僅十三歲的李祚為昭宣帝。

907年

朱溫迫昭宣帝禪讓,建國號梁,是為梁太祖。

參考:

崔瑞德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

《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頁794-796;沈起煒:

《隋唐史話》(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年),頁303-304。

 

建議討論問題:

1.根據資料一,《新唐書》的作者認為唐代長安的穩定,關鍵在於什麼?

這個穩定的因素為什麼後來會破壞?

 

2.據資料二,唐代定都關中的長安,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哪裏、和什麼邊疆民族?

為了安撫這民族,唐室採取了什麼政策?

(來自西面的吐蕃;和親政策〔如文成公主入藏〕)

 

3.參考資料三,安史之亂後,北方殘破,但長安政權仍然可以維持,是端賴什麼條件?

後來唐室滅亡,是什麼原因造成?

長安作為國都需要什麼條件支持?

(東南是帝國的財政支柱,即所謂「以東南財賦,養西北甲兵」。

 

閱讀資料四、五,回答以下問題:

4.唐朝政府利用不同的河道將江南的糧食運至長安。

試歸納出河道運輸之先後次序。

(江南河-山陽瀆-汴河-黃河-渭水)

 

5.這種運輸方法使作為國都的長安,在經濟上有什麼隱憂?

 

6.參考資料六、七,到開元年間,為應付長安朝廷使用,唐政府遇到什麼困難?

這個困難為什麼會出現?

 

7.據資料七、八,為什麼唐高宗經常帶著他的朝廷,離開長安,行幸洛陽?

 

8.閱讀資料九,韋堅的措施對長安作為國都有什麼影響?

這對唐代的國勢產生什麼積極的作用?

(玄宗時代的下半期,唐政府終於可以長期駐在長安。

全漢昇認為這意味作為軍事政治重心的關中,從此不必復像過去那樣以洛陽為媒介,便可與經濟重心的江淮直接連繫起來。

這樣一來,軍事政治重心與經濟重心密切連繫的結果,這個大一統的帝國便凝固為一個堅強牢固的整體,在當日的世界上發出它雄壯的力量。

因此,演進到了開元天寶間的大唐帝國,國勢登峰造極,武功輝煌彪炳,成為中國政治上的黃金時代。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頁301-302〕)

 

9.參考資料十、十一,你認為對於晚唐長安政權來說,沙陀兵是穩定的力量,還是禍患的根源?

(這是發揮題,不設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綜合資料十、十一及十二,長安的陷落,是什麼原因所造成?

你認為當初以長安作為國都的決定是否正確?

探討問題建議

(2):

唐代長安的文化面貌怎樣?

中唐散文家李華(715-766),在給他兩個外孫女的信中,對當時長安男女服飾時尚有如下的批評:

「吾小時南市帽行註,見貂帽多,帷帽少。

當時舊人,已歎風俗。

中年至西京市,帽行乃無帷帽,貂帽亦無。

男子衫袖蒙鼻,婦人領巾覆頭。

向有帷帽冪離,必為瓦石所及,此乃婦人為丈夫之象,丈夫為婦人之飾。

顛之倒之,莫甚於此。

觸類而長,不可勝言。

註:

關於以上幾種帽子的款式,畢寶華有很好的解釋:

∙「貂帽」:

用貂皮精制而成,下寬上窄,一般的帶卷檐,戴上後整個臉面都露出來。

∙「帷帽」:

帽子本身帶有一圈薄薄的紗,像帷幕一樣,其作用是遮擋女子的芳容,以不使外人輕易看到,這便是古人所說的女子不能拋頭露面。

戴著這樣的帷帽,別人看不清戴帽人,而她本人卻可透過薄薄的紗看見外面的一切。

∙「冪離」:

是更保守的女子服飾,其形狀有點像後世的斗篷﹐但連頭部也一起遮上,至露出臉來。

其作用也是將女子的體膚全部遮住,不能露出。

不要說粉臂酥胸,就連脖子也全部遮擋起來。

(參考:

畢寶華:

《隋唐生活掠影》,沈陽:

沈陽出版社,2001年,頁13-14。

參考:

李華:

〈與外孫崔氏二孩書〉,載《欽定全唐文》,嘉慶19年,(台北:

啟文出版社重印,1961年),卷315,4下。

 

帷帽仕女圖

圖片來源:

中文大學歷史系

 

姚汝能《安祿山事蹟》下:

「天寶初,貴游士庶,好衣胡服,為豹皮帽。

 

《新唐書.五行志》:

「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

 

封演《封氏聞見記‧飲茶》:

「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大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

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傚,遂成風俗。

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舖,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

引文大意:

在開元年間,泰山靈岩寺有一位降魔大師鼓吹禪學。

他要求學禪的人不吃不睡,但容許他們喝茶,故此學佛者均各自攜帶茶葉,以便隨時煮飲,這種喝茶的習慣不久被仿傚,遂成為風俗。

從鄒、齊、滄、棣﹐以至京師的城市,人們開設了許多店舖專門賣茶,而喝茶的人也不限於佛門中人。

這些茶葉是產自長江和淮河的下游地區,但源源不絕地運到上述的城市,堆積如山,種類很多。

 

白居易《時世妝》及語譯:

原文

語譯

「時世妝,

時世妝,

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

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

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

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無鬢椎髻樣,

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發伊川中,

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

髻堆面赭非華風。

時髦的梳妝,

時髦的梳妝,

從京城裏興起傳到四方。

各處都流行不分遠近,

腮上不擦朱臉不抹粉,

一雙嘴唇塗滿烏黑的膏子。

兩道眉毛畫得像個「八」字。

美醜黑白失掉了本來的姿態,

梳妝完畢都像傷心落淚,

圓梳頭髻如同椎髻的模樣,

斜抹丹紅仿彿赭面的形狀。

曾聽說有披髮的人在伊川出現,

辛有看見他預料到將有外患。

元和時代的梳妝請你記取,

髻椎面赭不是中華的風俗。

參考:

霍松林:

《白居易詩譯析》(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頁223-224。

 

陳寅恪談到白居易《時世妝》時,有以下的批語:

「樂天則取胡妝別為此篇以詠之。

蓋元和之時世妝,實有胡妝之因素也。

……外夷習俗之傳播,必有殊類雜居為之背景。

就外交關係言,中唐與吐蕃雖處於或和或戰之狀態,而就交通往來言,則貞元元和之間,長安五百里內即為唐蕃邊疆。

其鄰接若斯之近,決無斷絕可能。

此當日追慕時尚之前進份子,所以仿傚而成此蕃化之時世妝也。

參考:

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260-262。

 

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

「景云(710-711)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於梨園亭子賜觀打毬。

吐蕃贊咄奏言:

『臣部曲有善毬者,請與漢敵。

』上令仗内試之,決數都,吐蕃皆勝。

時玄宗為臨淄王,中宗又令與嗣虢王邕、駙馬楊慎交、武秀等四人敵吐蕃十人。

元(玄?

)宗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吐蕃功不獲施。

背景:

唐代的波羅球戲稱為「打球」或「擊鞠」,是必須騎在馬上,用杖擊打的。

也就是說,玩波羅球,一定要精通騎術。

引文大意:

中宗景云年間,吐蕃使節來到長安迎接金城公主,被中宗邀請在梨園亭內觀賞打球。

吐蕃使者建議:

「臣的部下也有精於打球者,請與貴國來一場比賽。

」中宗令侍衛試之,但在幾回的比賽中,均是吐蕃獲勝。

當時玄宗還是臨淄王,中宗選令他、與虢王李邕、駙馬楊慎交、武秀等四人挑戰吐蕃十人。

只見玄宗馳著馬匹東驅西突,來回迅速,所向無敵,將吐蕃的健兒擊敗。

 

陳寅恪對於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身世時,有以下的分析:

「鄙意白氏與西域之白或帛氏有關,自不俟言,但吾國中土之時,西域胡人來居中土,其時代甚近者,殊有考論之價值。

若世代甚遠久,已同化至無何纖微跡象可尋者,則止就其僅餘之標幟即胡姓一事,詳悉考辨,恐未必有何發現。

……故謂元微之(筆者按:

即元稹)出於鮮卑,白樂天出於西域,固非妄說,卻為贅論也。

「樂天文中,歷敘其外祖母之尊卑先後諸親族血統聯繫,其間關係,互相制限,一定而不可移,則樂天之外祖母乃其祖之女,與其父為同產,易言之,即樂天之父季庚實與親甥女相為婚配也明矣。

「樂天先世本由淄青李氏胡化藩鎮之部屬歸向中朝。

其家風自與崇尚禮法之山東士族迴異。

如其父母之婚配,與當日現行之禮制(開元禮)及法典極相違戾,即其例也。

後來樂天成為牛黨,而見惡於李贊皇(筆者按:

李德裕的爵號)。

其歷史之背景,由來遠矣。

參考:

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307-316。

 

「印度的『大神變月』,相當於中國的正月十五夜,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古代印度,每逢此夕,相傳天雨奇花,寺塔舍利,大放光明,呈現一番神靈變異的瑞像,而西方僧俗,都麇集在寺塔的周圍,樹輪燈,散香花,奏樂禮拜,競相供養。

參考:

金寶祥:

〈和印度佛教寓言有關的兩件唐代風俗〉,收入金寶祥,《唐史論文集》(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44。

 

《唐會要》卷49:

「燃燈:

先天二年二月(713),胡僧婆阤請夜開城門,燃燈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門,觀燈縱樂,凡三日夜。

引文大意:

有關燃燈:

先天二年二月(713),因應胡僧婆阤的請求,朝廷在晚上仍然打開城門,並燃點千百盞燈炬,為期三日三夜。

那時候,皇帝也親臨延喜門,凡三日三夜,觀燈遊玩。

建議討論問題:

閱讀資料一、二,回答以下兩題:

1.初唐至中唐長安男女服飾有什麼轉變?

 

2.你認為「婦人為丈夫之象」,與唐代的胡人文化有什麼關係?

 

3.根據資料三、四,天寶初年長安衣服時尚有什麼特色?

由初唐到天寶這一情況有否改變?

這反映了長安在文化的發展上什麼特點?

 

4.閱讀資料五,唐代長安飲茶的習慣與禪宗有什麼關係?

 

閱讀資料六、七,回答以下兩題:

5.白居易為什麼對長安婦女當時流行的頭髻感到不安?

 

6.據陳寅恪所述,長安婦女的妝容是受哪個地方影響?

為什麼?

 

7.資料八中的波羅球運動,怎樣體現長安城內「胡漢一家」的文化特色?

 

8.據資料九,為什麼山東士族看不起白居易的出身?

 

9.參考資料十、十一,為什麼唐代長安有元宵賞燈的風俗?

這個風俗反映唐代社會與印度佛教有什麼關係?

(唐代元宵賞燈來自印度佛教,因藏在佛塔的舍利將在那夜大放光明。

於是唐朝政府特別准許一連三夜,不關閉長安的城門,並沿途掛上燈籠,好讓人們走到佛塔欣賞。

這個風俗,反映唐代社會深受印度佛教的影響。

參考書目

許倬雲:

《西周史》(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李令福:

〈周秦都邑遷徙的比較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4期,頁103-122。

史念海:

《黃土高原:

歷史地理研究》(鄭州:

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王宇信:

《西周史話》(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7年)

楊寬:

《西周史》(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9年)

翦伯贊:

《秦漢史》(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西安:

三秦出版社,1987年)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收入全漢昇:

《中國經濟史研究》第一冊,(台北:

稻香出版社,2003年)

金寶祥:

〈和印度佛教寓言有關的兩件唐代風俗〉,收入金寶祥:

《唐史論文集》(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