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027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规范脚手架专家论证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2.150m

14

4#住宅楼

5791.26平方米

2、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海南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项目经理

总监理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

二、施工平面布置

三、施工要求

1、脚手架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确保脚手架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脚手架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

四、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计划

五、施工进度计划

六、材料与设备计划

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新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和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应涂有防锈漆。

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锈蚀严重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

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力求环保美观。

4、脚手板

(1)脚手板采用钢材料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大于30kg;

(2)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尺寸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且不得有裂纹、开焊与硬弯。

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应有防滑措施;

5、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100cm2;

(2)网体各边缘部位的开眼环扣必须牢固可靠,孔径不低于1mm;

(3)网体缝线不得有跳针、露缝,缝边应均匀;

(4)一张网体上不得有一个以上的接缝,且接缝部位应端正牢固;

(5)不得有断沙、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编织缺陷;

(6)阻燃安全网的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s。

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以及由相关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准用证;

(7)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1.6×

1.8m的单张网重量在3kg以上;

(8)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

6、连墙件材料采用钢管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T700中Q235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45级钢的规定。

7、悬挑梁采用型钢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的规定。

8、联梁承受立杆荷载,固结点应当连接稳定、可靠,所使用的钢材必须表面平整,无锈蚀。

截面有足够的抗弯抵抗距,在满载条件下其挠度变形应满足相应设计要求。

9、用于固定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PB235级钢筋的规定。

10、主要材料参数表:

【扣件式脚手架】【防护棚】

名称

规格

用途

单位

约需用量

备注

钢管

6mφ48.3mm×

3.6mm

纵向水平杆、立杆、剪刀撑

1000

租赁

1.5mφ48.3mm×

横向水平杆、连墙件

10000

冲压钢脚手板

3000mm×

200mm×

50mm

脚手板与基础垫板

1200

扣件

各杆件的连接

5000

安全网

6m×

1.5m2300目

防坠

采购

【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

3000

350000

400

15000

钢丝绳

19φ18.5mm

上拉杆件

8000

槽钢

3m10号

下撑杆件

工字钢

4.5m16号

悬挑主梁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

4.5m×

16号

主楞

32

3m×

10号

次楞

96

1.5m2300目

16

3500mm×

脚手板

主要材料根据进度需要进退场。

施工工艺技术

七、技术参数

【扣件式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方式

双排脚手架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

横向水平杆在上

脚手架架体高度H(m)

6

脚手架钢管类型

Φ48.3×

3.6

立杆纵距或跨距la(m)

1.5

立杆横距lb(m)

1.05

立杆步距h(m)

1.8

双立杆计算方法

不设置双立杆

挡脚板

2步1设

横向斜撑

3跨1设

连墙件布置方式

三步四跨

连墙件连接方式

扣件连接

地区

海口市

基本风压(kN/m2)

0.39

安全网设置

背靠敞开

脚手架排数

搭设高度(m)

18

钢管类型

立杆纵距(m)

立杆横距(m)

立杆步距(m)

3步1设

5跨1设

两步三跨

全封闭

悬挑方式

普通主梁悬挑

锚固点设置方式

压环钢筋

主梁合并根数nz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x(mm)

135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

150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x(mm)

1500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主梁材料规格

16号工字钢

卸料平台名称

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类型

类型一:

主梁垂直建筑外墙

平台长度A(m)

3

平台宽度B(m)

卸料平台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

U形钢筋

次梁间距s(m)

0.3

内侧次梁离墙水平距离a(m)

外侧钢丝绳离墙水平距离a1(m)

外侧钢丝绳拉绳点与平台垂直距离h1(m)

3.4

钢丝绳夹个数

【防护棚】

立杆纵距la(mm)

立杆横距lb(mm)

2100

立杆步距h(mm)

1100

防护棚高度H(mm)

4050

防护层层数n

2

上下防护层间距h1(mm)

600

斜撑与立杆连接点到地面的距离h2(mm)

顶层水平钢管搭设方式

钢管沿纵向搭设

水平钢管间距a(mm)

500

横向斜撑与顶层防护层连接点到立杆的距离l1(mm)

纵向外侧防护布置方式

剪刀撑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

立杆布置

格构柱

八、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格栅)→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格栅)→剪刀撑→连墙件→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预埋件设置→安装悬挑主梁→悬挑主梁钢丝绳吊点设置→立杆定位点设置→设置卸荷钢丝绳→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格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地面卸料平台加工制作→预设平台固定设施→吊装卸料平台至设计位置→固定卸料平台主楞→固定钢丝绳等构件→验收→投入使用。

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铺防护层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九、施工方法

3.1落地扣件式脚手架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

1、地基基础

脚手架在地下室顶楼面板上复土后搭设,地下室顶楼面板复土后夯实,承载能力要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脚手架搭设时应在立杆底部铺设垫板,要求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木板,严禁立杆直接落在土表面上,垫板与土表面接触密实。

2、立杆设置

3#、4#楼落地扣件式脚手架高6m,应采用一根6m长立管。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3、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设置

(1)纵向水平杆亦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3)、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这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及大横杆、小横杆和剪刀撑均刷黄黑相间漆,间隔600mm。

(5)、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及大横杆、小横杆和剪刀撑设置构造要求见下图:

3#、4#楼落地扣件式脚手架侧面图

4、脚手板的铺设要求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00~130mm。

(2)、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脚手板,里外立杆间满铺脚手板。

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满铺脚手板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用安全网防护措施。

5、安全网设置

(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6、连墙件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计算书中连墙件布置要求设拉结点。

(2)、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1米以内范围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

(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4)、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5)、连墙件构造见下图:

3.2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

1、悬挑梁定位

定距定位,放样悬挑梁位置并做好标记。

悬挑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和截面抗屈曲能力,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

普通主梁悬挑时,立杆直接支承在悬挑梁上,水平悬挑梁的纵向间距与上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

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支承结构应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

通常采用在挑梁或纵向联梁上焊接100~150mm、外径Φ25mm的钢筋,立杆套在其外,并同时在立杆下部设置扫地杆。

脚手架立杆与挑架的连接图

1)、悬挑梁采用U型螺栓进行锚固:

(1)、U型螺栓预埋位置宜为悬挑梁尾端向里20㎝处;

(2)、U型螺栓预埋至砼板、砼梁底部,2根1.5米长直径18钢筋放置U型筋上部;

(3)、U型螺栓与悬挑梁间隙用木楔楔紧;

(4)、锚固处楼板上应预先配置用于承受悬挑梁锚固端作用引起负弯矩的受力钢筋,否则应采取支顶卸载措施;

U型螺栓锚固螺栓构造

2)、特殊部位悬挑梁布置:

(1)悬挑结构部位:

悬挑梁支承点应设置在结构梁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悬挑结构处的悬挑梁布置

(2)建筑结构阳角部位:

悬挑梁宜扇形布置,如果阳角处悬挑梁交汇,无法保证伸入端长度,在交汇处采用两侧悬挑梁与阳角处悬挑梁焊接,上下各增设-200×

200×

10mm钢板,所有接触点必须满焊,焊脚高度不得小于8mm,且不得有气孔、夹渣、漏焊等现象;

如果结构阳角部位钢筋较多不能留洞,可采用设置预埋件焊接型钢三角架等措施;

阳角处的悬挑梁布置1

阳角处的悬挑梁布置2

阳角处的悬挑梁布置3

(3)楼梯部位:

可采取阳台处的悬挑梁的上拉钢丝绳方法,或采用内置横压梁方法,横压梁搁置在楼梯间的两侧框架梁上,采用预埋件固定。

因压梁布置在楼梯间处,因此需做好安全警示,铺设好人员上下踏步,以保证人员上下的安全。

楼梯间悬挑梁布置

2、钢丝绳卸荷

(1)、梁板内的受拉锚环,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受力使用。

拉钩、吊环一定要采用圆钢制作,不允许用螺纹钢筋。

(2)、派工人扎接上部拉环的钢丝绳,至少采用3个卡头扎紧,钢丝绳扎头螺丝全要拧紧,不允许松动。

(3)、对整个架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钢丝绳松动、锈蚀或焊缝脱焊等情况时要立即进行修复,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钢丝绳绳卡做法

3、立杆设置

(1)、立杆采用对接接头连接,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

(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4)、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5)、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见下图。

立杆对接接头布置

4、纵、横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要求如下:

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上,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5、剪刀撑设置

(1)、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2)、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

之间。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或对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剪刀撑(立杆)搭接构造

(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脚手板和挡脚板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脚手板和18cm高挡脚板,内外立杆间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将脚手板两端与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2)、脚手板须用12-14#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板,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脚手板对接脚手板搭接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7、防护栏杆

(4)、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5)、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6)、脚手架第2步开始步步设置1道防护栏杆,每隔3步满铺一层脚手板和18cm高挡脚板,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7)、遇大开间门窗洞形成临边的,在楼板(梁)上0.7m、1.2m高位设置2道防护栏杆和25cm高挡脚板。

8、连墙件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计算书中连墙件布置要求设拉结点。

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

(2)、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3)、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按二步三跨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4)、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纵横向水平杆接点处。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5)、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

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

~60°

之间;

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7)、连墙件构造示意图:

9、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的架体内立杆距墙体净距最多为3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3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板,站人板设置平整牢固。

(2)、脚手架施工层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木板进行封闭。

(3)、脚手架每满铺脚手板底部用双层网兜进行封闭(如下图)。

(4)、作业层下,需在每层楼板位置的外架上铺一层钢板网作楼层的临边防护。

3.3悬挑式卸料平台

1、工艺流程

卸料平台加工支座完毕经过验收合格→挂好四角的吊钩,四条引绳应等长,保证平台在起吊过程中的平稳→平台就位,平台工字钢与预埋件固定→稍稍提升平台,放松斜拉钢丝绳,钢丝绳固定→紧固螺母及钢丝绳卡子→松塔吊吊钩→卸料平台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下次翻转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验收一次。

具体构造要求如下图:

2、施工方法

(1)、悬挑式卸料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应能防止左右晃动。

(2)、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搁支点眯与上部拉结眯,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9)、Φ18.5钢丝绳,构造上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靠近建筑一侧的一道为安全储备,另外一道应作受力计算。

(4)、设置四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运平台时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应用Φ20圆钢制作。

(5)、悬挑式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三个,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悬挑式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