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296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布线考证题库试题和答案_精品文档.doc

综合布线试题

一.计算题

1.在某一楼层中共有48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内有2个信息插座,楼层配线架在该楼层中部,其中信息插座距楼层配线架最近的距离为28米,最远的为69米,端接容差为6米,请计算该楼层布线共需要多少箱线?

已知:

I/O=48×2=96个,S=28米,L=69米

则:

(A.平均电缆长度

(B.——向下取整

(C.——向上取整

答:

该楼层布线共需20箱线。

2.如图:

N=9m,F=22.5m,端接容差(可变)取6m,I/O为140。

求这项工程需用多少箱线?

每箱最大可订购电缆长度÷电缆走线的平均长度=每箱的电缆走线数量

布线平均长度为(N十F)/2=16m,10%备用长度为16m×10%=1.6m,端接容差(可变)取6m,则缆线平均走线长度为16m十1.6m十6m=23.6m。

305m÷23.6m=12.92根/箱(取12)

每个信息插座需要l根双绞电缆,电缆走线总数等于信息插座总数,故这里的电缆走线根数/箱,只能向下取整数(12),所以

信息插座总数÷电缆走线根数/箱=箱数

140÷12=11.7,向上取数,应订购12箱。

答:

需用12箱线。

1.综合布线的特点:

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

2.综合布线工作区的面积一般取9m2。

3.信息插座的接线方式T568A、T568B。

4.建筑群干线缆线为1500m,建筑物干线缆线为500m,配线缆线最大长度为90m。

5.智能大厦在建筑上包括: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

6.干线子系统布线的拓扑结构有:

星形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

7.设备间机架与机柜前面的净空间应不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间不小于600mm。

8设备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m2。

9.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有:

GB/T50311-2000设计规范、GB/T50312-2000验收规范

10.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指标是指综合布线相对独立的通道、缆线、相关连接硬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11.设备间供电可采用直接供电和不间断供电相结合的方式。

12.综合布线的测试从工程角度可分为两类,即认证测试与验证测试

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方式有:

施工前检查、随工检验或隐蔽工程签证、竣工检验。

14.当给定楼层交接间所要服务的信息插座离干线的距离超过75m或每个楼层的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就需要设置一个二级交接间。

15.大开间水平布线设计方案有多用户信息插座设计方案、转接点设计方案。

16.从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的距离不应超过2000m,从建筑物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的距离不应超过500m。

17.建筑物的干线系统通道可采用电缆孔、和电缆竖井两种方法。

18.设备间的温度为100C~300C,湿度为20%~80%,照明度不应低于200lx。

19.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20.信息插座的类型:

3类信息插座模块、5类信息插座模块、超5类信息插座模块、千兆位插座模块、光纤插座模块、多媒体插座模块。

21.楼层交接间与二级交接间之间的接合方法:

点对点端接法、分支接合方法、电缆直接端接法

22.设备间的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尘埃、空调系统的选用、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

23.综合布线的设计等级:

基本型设计等级、增强型设计等级、综合型设计等级

24.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

建筑群配线架(CD)、建筑物配线架(BD)、楼层配线架(FD)、转接点(TP)、信息插座(TO)。

25.我国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YD/T926)的适用范围是跨越距离不超过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m2的布线区域。

26.根据布线对象不同,大致有3种不同的路由方案新建建筑物布线方案、旧建筑物布线方案、特殊区域布线方案。

27.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选择原则:

可靠性、灵活性、扩充性。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推荐的拓扑结构是星形。

28.按照应用设备的用途,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类供电:

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二类供电:

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三类供电:

按一般用途供电。

设备间供电可采用直接供电和不间断供电相结合_相结合的方式。

29.综合布线系统中干线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等星形、总线型、环行、树状形类型,目前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推荐的是星形拓扑结构。

30.机房和设备间的接地,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

3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方式有:

施工前检查、随工检验或隐蔽工程签证、竣工检验。

32.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110系统标记使用电缆标记、场标记、插入标记等3种。

33.综合布线的测试从工程角度可分为两类,即验证测试、认证测试。

34.光纤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点对点、星形、环形。

3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当特别遵守的三大原则:

功能与技术要求;未来发展需要;成本的考虑

36.电气保护分为两种,即过电压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37.电源插座和信息插座的距离是30厘米。

38.工作区终端设备的插座(插头)或缆线不匹配时,需要选择适当的适配器、平衡/非平衡转换器进行转换,使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与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缆线保护完整的电气兼容性。

39.所谓4C技术是指: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技术。

40.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其中保护地线的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Ω。

41.标记是管理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记系统提供如下的信息,即:

建筑物(如果是建筑群系统的话);建筑物的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110系统标记使用电缆标记、场标记和插入标记等3种。

4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完后一般要进行验收,验收检测应在连接任何设备之前进行。

主要验收三点:

检验接地网络;检验综合布线系统;检测连接电路。

4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指标可作为检验缆线和相关连接硬件、测试链路和通道、验收工程的依据。

44.在同一布线通道中使用不同类别的电缆时,该通道的传输性能由最低类别的器件、特性阻抗、芯径决定。

在同一布线通道中,不应混用标称不同的电缆,也不能混用光纤芯径不同的光缆。

45.管理子系统设计包括管理交接方案、管理连接硬件、管理标记。

46.机房和设备间的接地,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

47.工作区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计算机,也可以是检测仪表、测量传感器等。

48.建筑物主干布线系统通道一般可采用方法电缆孔、电缆井。

49.管理子系统具有连接水平/主干、连接主干布线系统和连接入楼设备这三大应用。

管理子系统设计包括管理交接方案、管理连接硬件、管理标记。

50.综合布线的测试从工程角度可分为两类,即验证测试与认证测试,验证测试一般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所完成的每一个连接的正确性。

51.所谓三网合一是指:

电话网、电脑网、电视网合一。

52.信息插座引针与4对双绞电缆连接有T568A、T568B两种方式。

53.每一座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叫设备间。

54.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交接设备等。

55.设备间装修要求较高,要求温度应保持在0℃—27℃,湿度保持在60%—80%。

56.设备间的供电方式一般为直接供电方式不间断电源和自备发电供电方式、直接供电与不间断电源相结合的方式。

57.在通常情况下,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58.管理子系统具有连接水平与主干系统、主干与建筑物系统和入楼设备这三大应用。

59.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110系统标记使用电缆标记、场标记、和插入标记等三种。

60.管理子系统连接硬件主要有配线架和信息插座。

61.水平布线的最大水平距离为90米,在实现最大距离时,从通信口到工作区允许有3米公差。

62.建筑群布线方法有管道布线法、直埋布线法、架空布线法。

63.一般而言,埋设管道的深度起码要低于地面0.5m,或者应符合本地城管等部门有关法规所规定的深度。

64.直埋电缆通常应在离地面60cm以下的地方或按照当地有关法规去做。

65.建筑物电缆入口的最小孔径一般为5cm,从建筑物到最近处的电线杆通常相距不足30m。

66.连接器用来实现光纤的交叉连接或互连,目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有ST连接器和SC连接器。

67.陶瓷头连接器可以保证每个连接点的损耗只有0.4db左右。

68.塑料头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损耗大约为0.5db。

69.sc连接器也称为方形连接器,它是一种插销式连接器,它既可用于单模,也可用于多模光纤,重复连接约1000次。

70.综合布线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三项原则为综合布线功能和技术要求、智能建筑目前未来的需要以及所有成本都应考虑在内。

71.在国家标准中规定:

直流工作接地电阻,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以及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4Ω,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7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项目内容为施工前检查设备安装、电缆与光缆布放(楼内、外)、缆线终端、系统测试、工程总验收。

73.典型的非屏蔽双绞电缆的NVP值是62%~72%。

74.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量度称为衰减。

75.近端串扰是指在一条双绞电缆链路在,某侧的发送线对向同侧其他线对向同侧其他线对通过电磁感应造成的信号耦合,它是决定链路传输能力的最重要的参数。

76.衰减近端串扰比(ACR)是以dB表示的近串扰与衰减的差值,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测量而是近串扰减去衰减的计算结果。

77.回波损耗的原因为阻抗不匹配。

78.单模光纤在波长为1550nm时衰减系数一般为0.5db/km。

79.折射渐变玻璃光纤在波长为1300nm时衰减系数为1db/km,在850nm时为3db/km。

80.宽带是光纤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带宽越宽信息传输速率就越高。

81.光时域反射仪是利用向后散射法技术的一种实用化仪表,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光纤故障点的位置以及了解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

82.光功率计是用来测量光功率大小、线路损耗,系统冗余度以及拉收灵敏度的仪表。

83.5类100Ω的双绞线电缆及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00MHz以下的应用。

84.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分为:

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

85.增强型设计等级中,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86.基本型设计等级中,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87.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方向为集成布线系统、自动布线系统、智能住宅家居布线系统。

88.配线系统缆线的选用应依据建筑物信息的类型、容量、带宽和传输速率来确定,以满足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的要求。

89.双绞电缆按其外部包缠可分为:

非屏蔽双绞电缆UTP和屏蔽双绞电缆STP。

90.新建建筑物的布线方案:

直接管理方式、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方式和地面线槽方式。

91.工作区子系统确定工作区大小、插座数量、进点构成和插座类型以及相应设备数量进行。

92.T568B型按顺序: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93.在一个综合布线工程中,只允许一种连接方式,一般为T568B型标准连接。

94.拓朴结构的选择原则有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充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