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949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8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复习题 公路Word文件下载.docx

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1.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3分)

(2)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1分)因为单项变更金额达到720万元(2400000×

(19-16)=7200000元),超过500万元的规定。

(2分)

2.

(1)不应采用平地机整平。

(2分)因含石量为72%,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进行。

(2)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

(2分)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分)

3.不应该实测压实度。

(2分)还应实测平整度。

4.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石料应清除或打碎。

山岭地区的雨期路基施工一般应选择在(A、B、C)地段进行。

砂类土B.岩石C.碎石D.重黏土E.膨胀土

雨期填筑路堤时,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A)

A.做成2~4%的横坡B.做成至少1%的横坡C.做成水平D.做成至少3%的横坡

钢钎炮通常指炮眼(B)的爆破方法:

A.直径<70mm,深度>5m。

B.直径<70mm,深度<5m。

C.直径>70mm,深度>5m。

D.直径>70mm,深度>5m。

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D)

A.为了节省炸药B.为了加强岩石的破碎效果

C.形成光滑平整的边坡D.形成隔震减震带

在路基爆破施工中,可以对开挖眼以外的山体起保护作用的爆破技术是(B)

A.光面爆破B.预裂爆破C.微差爆破D.定向爆破

在公路工程中以借为填或移挖作填路段,特别是深挖高填相间路段,工程量大的鸡爪地区,宜采用的爆破技术是(A)

A.定向爆破B.微差爆破C.光面爆破D.抛掷爆破

【案例1】

1.背景

某高速公路E合同段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10+060~K12+200为山坡填土路堤,地面横坡大于20%;

该路段路线从大片麦地中间穿过,并经过三处墓穴。

经野外取土试验测得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施工方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路基,填高1m,路槽38cm。

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

随后对地基进行挖台阶处理,处理完之后用推土机进行填筑。

随后填筑将清除出的原地土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

试验人员测得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相对含水量后判定路基为中湿路基。

2.问题

(1)请逐条分析施工单位对原地基处理的几条措施的合理性,并说明挖台阶处理的具体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中有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挖台阶处理?

(2)请从强度、水稳定性、透水性三个方面对不同土体填筑路堤施工提出要求

(3)下列完全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有()。

A、含草皮土B、含有腐朽物质的土C、强膨胀土D、碳渣E、煤渣

(4)路基有哪几种干湿类型?

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

3.【参考答案】

(1)①经野外取土试验测得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合理;

②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合理;

③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合理;

④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不合理。

因为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

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

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2)①强度较大的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②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

③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3)A、B、C。

(4)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

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根据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

【案例2】

场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合同段路,其中,K12+000~K12+300一段为填方路基,填料采用轻粉质黏土(细粒土),路段地面纵坡7%左右,填方高度约4m。

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机碾碎。

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填至规定高度,在路基压实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采用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测试的6个测点的干密度见下表,在室内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为19.7kN/m3,要求压实度为94%。

里程

K12+050

K12+100

K12+150

K12+200

K12+250

K12+300

干密度kN/m3

18.77

19.65

19.71

19.32

18.95

18.50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对6个测点,不符合压实度要求的测点数为(B)个点。

19.7×

94%=18.518

A、0B、1C、2D、3

2、对K12+000~K12+300段路基填筑方法宜采用(A)。

A、水平分层填筑法B、纵向分层填筑法C、横向填筑法D、联合填筑法

3、对K12+000~K12+300段路基的压实度检测,还可以采用(D)。

A、重型击实法B、轻型击实法C、振动台法D、环刀法

4、对K12+000~K12+300段路基还应实测(D)。

A、压实B、厚度C、纵坡D、弯沉

在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时,如软基处理不当,易产生的病害有:

(C、E)

A.路堤冻胀B.路基开裂C.路堤边坡失稳D.路堤融沉E.路基沉降过大

软土处理方案中,对于软基较浅(1~2m)的泥沼地特别有效的方法是(A)

A.开挖换填法B.抛石挤淤法C.堆载预压法D.砂井

某换填工程,工期紧,换填面积广,淤泥层较厚且稠度大.该工程最适合采用的换填方法是(B)(2009、一建)。

A.抛石挤淤法B.爆破排淤法C.开挖换填法D.水冲成孔法

采用旋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时,可作为加固料的材料有(A、B)。

A.水泥B.生石灰C.粉煤灰D.粗砂E.石屑

【案例】背景: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

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

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

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

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

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

2.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3.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

4.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参考答案】1.(本小题共5分)

不合理。

(1分)原因有:

(1)软基深度较深、面积大(工程经济性较差)。

(2)地表无常年积水、土质呈软塑~可塑状态(施工速度慢)。

2.(本小题共4分)

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实→拔管(4分)

3.(本小题共7分)

还应考虑

(1)土质的工程特性;

(1分)

(2)机械运行情况;

(1分)(3)运距和气象条件;

(1分)(4)相关工程和设备的协调性。

(1分)

不妥当。

(1分)不应选择布料机和滑模摊铺机。

4.(本小题共4分)

(1)肇事者和肇事单位均应如实上报,并填写“机械事故报告单”(1分)

(2)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追究责任,对非责任事故也要总结教训。

(3)在机械事故处理完毕后,将事故详细情况记录。

一般情况下,同一路段应先施工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是:

(C)

A.边沟B.急流槽C.截水沟D.拦水带

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为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层以下为透水层。

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D)

A.渗井B.急流槽C.蒸发池D.填石渗沟

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性时,可设置(C)来排除。

A.边沟B.渗沟C.渗井D.截水沟

在路基工程中,用于排除地下水的设施是(D)

A.拦水带B.急流槽C.截水沟D.渗井

填石渗沟只能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宜小于(D)。

A.4%B.3%C.2%D.1%

渗井离路堤坡脚应不小于(C)。

A.6mB.8mC.10mD.12m

下列各类挡土墙,属于柔性结构物的是(A)

加筋土挡土墙B.衡重式挡土墙C.壁板式锚杆挡土墙D.重力式挡土墙

【案例】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

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

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

场地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外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上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

.在路堤施工,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

碾压时,采用纵向分层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1、根据背景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

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变更合同价款的确定方法,结合背景资料,填料变更的变更价款应如何确定?

4.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料不合格的:

沼泽土、有机土。

需处理的:

膨胀土,盐啧土。

2、原题为清表后进行测量,随后进行路基填筑。

错误,应该先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然后要对路基原地面处理合格后方能进行路基填筑。

原题改用沙土、粉土交错填筑,每层22cm。

错误,由于沙土、粉土没有塑性,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易损坏,在使用时可掺入黏性大的土,同时采用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碾压方法不对,应该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3、变更单价确定: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4、程序不对:

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发生后,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承包人在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设计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工程师收到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之日起7天内,予以确认。

工程师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变更报告送达之日起14天后变更工程价款报告自行生效。

【示例】下列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粒料基层的是(A)。

A.泥结碎石基层B.级配碎石基层C.石灰稳定砂砾基层D.二灰碎石基层

可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底基层的粒料材料是(B)

A.天然砂砾B.级配碎石C.泥结碎石D.填隙碎石

级配砾石或满足要求的天然砂砾作为路面基层时,应控制其(D)

A.压实度和含水量B.CBR值和含水量

B.压实度和弯拉能力D.压实度和CBR值

下列哪种材料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A、C)

A.水泥稳定中粗粒料B.石灰稳定类C.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D.水泥稳定细粒土E.粉煤灰稳定类

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石灰质量控制应检验石灰的(A、C)含量

A.有效钙B.二氧化硅C.氧化镁D.氧化铝E.氧化铁

为防止水泥稳定土基层出现裂缝,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

A.应采用塑性指数较高的土B.应尽量加大水泥用量

C.应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D.应尽量采用快凝水泥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A)

A.1.25~1.35B.1.30~1.40C.1.40~1.50D.1.45~1.55

【例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

(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3)该工程采用集中场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时,按配合比实验确定的剂量增加1%的剂量来确定的。

2.问题:

(1)该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是否正确?

(2)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是否正确,哪些水泥可做结合料?

(3)设计水泥剂量的确定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值。

【参考答案】:

(1)该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不正确。

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2)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不正确。

可作结合料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3)设计水泥剂量的确定不正确。

正确做法:

对集中场拌法施工时,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但设计水泥剂量宜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

路面基层在整个路面中的主要作用是(B)

A.隔水B.承重C.防冻D.降噪

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ABCE)

A、河砂B、机制砂C、海砂D、.粉煤灰E、石屑

沥青玛碲脂碎石的简称(C)

A.SACB.SBSC.SMAD.AC-16

沥青加热稳定的控制范围是(C)

A.120~150℃B.140~165℃C.145~170℃D.160~180℃

SMA路面施工各环节中需控制(ACDE)温度。

A.沥青加热B.矿粉加热C.集料加热D.开放交通E.混合料摊铺

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沥青玛碲脂碎石SMA混合料时,宜采用的振动方法是(D)

A.低频率、低振幅B.高频率、高振幅C.低频率、高振幅D.高频率、低振幅

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包括(ABCD)

A.空隙率B.稳定度C.流值D.沥青饱和度E.破碎比

为保证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运输重量,防止离析现象发生,在装车时应(C)

A.从车头到车尾顺序装料B.从车尾到车头顺序装料

C.先车头再车尾后中间顺序装料D.在中部装料,让料自流到两端。

【案例题】:

京沈高速公路为北京到沈阳的高速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宝坻-山海关,全长199km,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为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结构为:

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8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9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4cm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cm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沥青混凝土厚底面层。

工程质量检验结果;

在两标段的施工过程中,经监理抽验的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压实度的合格率达到100%,平整度均方差达到0.5~0.6,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

受到业主和监理的好评。

1.沥青路面结构层由哪几部分组成?

2.凭经验判断,该公路的设计年限为多少,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是多少?

3.沥青混合料按矿料最大粒料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

1.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15年,>

400万次/车道。

3.沥青碎石混合料分为5个种类:

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沥青混凝土混合粒分为4个种类: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案例】某大型施工单位承接53km四车道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工程施工,路面单幅宽10.5m,自下而上路面结构层为:

底基层为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为36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摊铺):

面层为7cm厚AC-20、6cm厚AC-16、5cm厚SBS改性SMA沥青混合料,

全线有4个互通式立交连接地方道路,其中设有4个匝道收费站、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该分中心集中管理本路段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施工单位承担了包括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等施)。

施工单位将路段中间K25+000右侧的弃土场硬化后,作为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场地,并配置了一套4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

该设备主要指标如下:

每拌制一份料的重量Gi=4000kg,每份料的加料时间t1=15秒,每份料的扦料时间t2=20秒,每份成品料卸料时间t3=13秒,时间利用系数KB=0.85。

施工单位同时配置了两台11m宽的超大型摊铺机,4台YZC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两台16T的XP胶轮压路机。

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上面层的压实十分重视,确定了质量控制关键点,并就压实工序做出如下书面要求:

①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40℃:

②复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4遍,复压:

始温度不低于130℃;

⑧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1~2遍,终压结束温度不低于120℃:

④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应大于30cm

⑤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碍压过程中不粘轮,应采用洒水车及时向混合料洒水。

改性SMA路面试验路段施工中,发现大量油斑。

施工单位技术员分析后认为产生油斑的原因可能是:

运输距离较远,SMA混合料中骨料与沥青产生离析;

拌和时间太短,导致拌和不够充分:

拌合料(特别是纤维掺加剂)及路表含有一定的水份等,经采取措施处理后,路面施工正常进行.

路面工程全部完工并验收后,施工单位进行了文通工程收费系统的施工,两周后,收费站出口车道的自动栏杆、通行信号灯等单机(体)设备安验及配线施工完毕。

收费系统全部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某收费站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收费亭内收费员由于要核对某车辆信息,需与收费站监控值班员直接通话.

事件二:

某日深夜,有歹徒袭击收费亭,收费员遭遇人身威胁。

1.计算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生产率(Qi)。

(列出计算过程)

(课件27:

Qj=nGiKb/1000,n=60/(t1+t2+t3)

2.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对压实工序书面要求的正确性,并改正错误之处。

3.补充3条产生油斑的可能原因。

4.对摊铺及碾压中出现的油斑分别提出处理措施。

5.在通电试验前,收费站出口车道设备应重点检查哪些配线的正确性?

6.事件一中,收费员和监控值班员的直接通话应使用哪个收费子系统?

事件二中,收

费员应使用哪个收费子系统向收费站内的值班员报告情况?

1.有错误的:

初压1~2遍、复压2~4遍,终压不能采用胶轮压路机,宜钢轮压路机1遍,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2.沥青生产率Qj=nGiKb/1000、n=60/(t1+t2+t3);

注意要换算成小时,即t/h。

算下来是255t/h。

Qj=4000×

0.85/1000×

60×

60/(15+20+13)=255t/h

3.油斑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运输距离较远,混合料中骨料与沥青产生离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