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9489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Word文件下载.docx

内蒙古东四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都与东三省有密切关系。

东北地域文化又称为“黑土地文化”,它的形成与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东北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

1、高寒地域的抗争与妥协

东北高寒极冷,开发较晚,历史上仅有少数民族居住,过着相当对原始的渔猎、游牧生活,只是到了清末中原农民流入后才有较为广泛的农耕,至今,东北边远的农村还保持着原始的遗风,东北人也保留着本真、淳朴和率直的个性。

东北有近半年的冰冻期。

每到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温一般都在-30℃左右,人们不但要停止耕种,就连户外活动都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东北人有不畏严寒的品质也有“猫冬”的习惯。

“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是东北农村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漫长而又缺少文化教育的农闲时光养成了东北人的怠惰,这使东北地域文化保留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积成分。

2、资源丰裕的慷慨与文化缺失的保守

东北的资源环境十分优越,地广人稀,曾经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给东北人带来自给自足。

艰苦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勤奋的品格的东北的大平原、大森林、大草原,筑就了的东北人豪爽奔放、乐于助人、诙谐幽默的性格,成为东北地域文化所特有的基因。

但长期的自给自足、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超稳定的农业社会结构,也给东北人的文化观念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

缺少竞争、安常守顺的思维方式,不求进取、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制度缺失、重人情轻法理的人际关系,文化滞后、重日常经验、轻科学理性的实践方式等等。

这些不仅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人手脚,也制约着东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东北历史的变迁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

1、清封禁政策对东北文化的阻滞与移民文化的异化

东北历史的演进缓慢而且命途多舛,原本落后于中原的东北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呈间断性,导致东北文化发展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

早在商周时代,东北就有肃慎、夫余、东胡等少数民族居住。

之后又有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

受气候的限制,他们发展缓慢,以狩猎、放牧、耕种为生,形成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原始、本真的东北本土文化。

清入主中原后,为保护这片“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对这片土地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阻断了本就缓慢的文化发展。

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由于关内连遭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迫使大批关内饥民突破禁忌“闯关东”来到东北,“闯关东”精神作为冒险、拼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成为东北移民文化的先进代表,关内的移民文化也逐渐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成份,并与早期东北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对东北最具影响的农耕文化。

这种引入的农耕文化,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优点,也融入了东北本土的不足和缺失。

相对于南方文化、中原文化来说,它缺少历史的传承和深厚的积淀。

相对于现代工商文化来说,它又缺少理性、进取和精致的意蕴。

优裕的资源和缺少竞争的生活,特别是移民构成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流民,使饥饿逼出的“闯关东”精神不断消解,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的人们对人生目标没有更高的追求和企盼。

加之在“闯关东”的年代,男多女少,性别比例相差悬殊,来到东北的男人娶媳妇都很困难,所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成了他们生活的理想。

这也就是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和东北文化平民化的基础。

2、日俄入侵与东北文化所遭遇的摧残

东北在近代历史中,受到日、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殖民文化再次阻断了东北文化原本的发展方向。

日本侵略中国有长达400多年的历史。

①从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就开始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并将一衣带水的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当落后的民众遇上侵略者的文化奴役,东北农耕文化的自主性被扭曲了。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宣传和文化奴役,其后果比军事入侵、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更为严重。

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

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东北的十四年中,采取各种手段向东北民众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文化。

日本侵略者为了要长期奴役和统治中国东北,占领东北后建立了各级宣传统制机构,并利用这些宣传机构颁布了一系列严厉而残酷的法律法规,把一切文化宣传活动都操纵在手中。

他们以行政命令手段制约电影、广播、新闻、出版、宗教等宣传渠道,建立和扩大了民众教育馆、民众讲习所、博物馆、图书馆及补习学校等民众教育设施,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也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殖民宣传的工具。

在社会上通过语学奖励制度、各种纪念日等进行宣传,向民众大力灌输殖民思想。

而且在中国东北组织了名目繁多的“会”、“团”等组织,对东北民众进行文化的奴役,意图消除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

鲁迅在《藤野先生》所讲的电影中的中国人被杀戮而同胞做旁观的看客的故事,就是日本为文化奴役立论的宣传片。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决定弃医从文,唤醒国民。

(三)中国革命、建设的发展对东北文化的促进

1、东北文化与抗联精神

中国革命和建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更改变了东北文化的发展进程。

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东北沦陷,家园被占、失去自由的东北人或在乡土的饱受奴役,或流浪关内背井离乡。

民族危亡之际,东北人遭遇到现实的逼问:

生存还是毁灭?

在危难面前,东北人内心深处的不屈不挠,坚强果敢的品质被灾难唤醒,沦陷后东北人深刻地意识到日寇不除,东北永无宁日。

在日寇的蹂躏下,东北人首先自发的组织抗日,在资源缺乏,日寇控制主要大中城市的情况下,东北人仍然敢于斗争。

特别是共产党组织的东北抗议联军,挑战极地严寒、爬冰卧雪,饥寒交迫、依旧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其实这样的东北精神正是东北人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抗争中所培养起来的,并且在组织抗日的斗争中,所体现的团结合作,荣辱与共也是东北精神文化的缩影。

在困难面前,东北人在长期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和信仰追求指导着东北人反抗外来侵略,这种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家园的意识形态也使东北的革命斗争坚强无比,斗破天穹。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到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东北人在东北大地下的生存繁衍,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使东北人拥有了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坚强果敢,敢于斗争的精神内核。

反过来又指导着东北人的实践活动。

在抗日战争中也不可能委曲求全,眼看着国破家亡的局面成为现实,东北人的选择是也必须是抗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北精神还存在着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和封建残余,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还需要更多优秀的文化滋养和统一的正确领导。

可喜的是此时中国共产党扮演了这一伟大角色,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装革命,使得东北精神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焕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侵略的敌人十八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这是东北精神的缩影,是东北精神不断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

2、东北文化与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

东北精神的体现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革命斗争,也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最为典型的就应当是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它是东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庆精神产生于六十年代石油会战,是东北人开发利用资源的关键历史时期。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人才限制,制度因素等条件的制约,开采石油成为了困难问题。

东北人面对这块“硬骨头”是敢于下口的,在关键的攻坚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精神也是在这个时期下不断孕育产生的。

在看到困难问题时,东北人特有的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但是这里还必须要强调,在新中国需要资源搞建设的重要时期,东北人的精神面貌,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高。

资源的开发利用,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目的,不再简单的固定于东北地区的利益。

东北人开始有了祖国建设的全局观念,再不是狭隘的地区主义,而是包含着爱国精神,包含着奉献精神在内的崭新的东北精神。

3、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

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稳固的指计划经济体制给东北地域文化所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解放后,中央出于战略考虑,将东北定位于中国工农业基地。

因为当时台湾问题尚待解决,沿海一带随时可能发生战事,东北靠近苏联,相对安全。

而且东北的轻重工业和农业的基础比较好,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有全国最密集的铁路网,发展条件很好。

所以在“一五”期间,国家将156项重点工业项目中的58项落户于东北,东北也因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计划

经济体制。

客观地讲,几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卓著的功绩,为全国输送了大批各类人才,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大庆的石油,鞍山的钢铁,长春的汽车,大兴安岭的木材,阜新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支援建设。

东北人也因此较早地经受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锻炼,培育出中国产业工人所具有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

这对改造东北传统的农业文化,丰富东北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都有不可否认的作用。

然而几十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及其所伴生的文化观念,对东北人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造成东北人缺乏自主性、竞争性,办事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一切依赖国家,听命政府的“等、靠、要”的思维定势,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人和东北经济的发展。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北人”和“东北现象”问题。

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尤其在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仍以农业文化和计划经济文化来对应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时,必然显得很不适应,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困顿和尴尬。

这种文化上的冲突,既有东北地域文化与整体文化的冲突,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

从东北地域文化形成的诸因素可以看出,东北地域文化的进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文化发展走向,平民阶层的俗文化一直在传承、延续,而精英阶层的雅文化则进展缓慢。

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演化融合的历史,造就了落后的文化与先进的文化,而引领东北文化向前发展的是始终是蕴含在东北文化中的核心精神。

(一)拓荒创业锻造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

东北地域文化始终是在开疆、拓荒、创业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而锻造了自强不息、崇尚英雄的精神。

各部落、民族之间的角逐、征伐,契丹人、女真人、满族人的挥戈南下,问鼎中原,在这片苍茫肥沃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历史话剧,留下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东北大地上一些标志性的文化遗产,是这一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符号。

被称为“海东古碑之冠”的高句丽好太王碑,记述了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谈德一生戎马,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功绩;

大金得胜陀颂碑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兴兵反辽、得胜建金的记功碑,歌颂了完颜阿骨打风栉雨沐、拼杀疆场、开国创业的功绩。

东北地域开发较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而进步缓慢。

在莽莽山林、江河湖泊、黑土地和草原拓荒创业极为艰难。

狩猎由石砮到铁镞,由步射到骑射;

捕鱼由先进的水中捕鱼到冰上捕鱼,由凿冰窟叉鱼到冰下设网捕鱼;

耕稼由石犁到铁犁,由单纯种植谷麦到试种玉米成功,由单纯旱作到在高寒地区稻作,每一步都是一种艰难开拓,率先的开拓者自然受到崇敬。

有的学者将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东北称为“拓荒者阶段”。

大量汉族农民铤而走险,冒死出关,挖参采药,开荒垦殖,兴办各业。

他们同样崇拜开拓有功的英雄人物,如把进山探险采参死于山里的孙良奉为神明,如各行各业都赋予本行开拓者“老把头”以无上权威,尊崇有加。

在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生活在东北大地的各族人民锻造了世代相传的自强不息、崇尚英雄、开拓进取、守土护边、骁勇尚武、彪悍无畏的坚毅顽强精神。

“北方风气刚劲,振古如兹”“今长白一带,其强悍骁勇之习,犹有东海之雄风焉”。

这种精神不仅广泛播撒在民间,其激昂狂放的格调也渗透于各种文学艺术中。

新中国建立后,在开发东北、建设东北的过程中,再次展示了拓荒创业的精神风貌。

东北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东北人民开拓进取的典型范例。

在开发北大荒的过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餐风露宿、披荆棘、斗猛兽、突破重重困难,在辽阔的荒原开疆拓土,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油田工人发挥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突破恶劣气候条件,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难以完成的重大工程。

经过开拓者的建设,东北由“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千里荒原变成了石油城,东北地区更是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摇篮。

(二)艰险的环境磨砺了坚韧刚健的文化个性和顽强的抗争精神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仅靠一种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生活,往往是采集、游牧、渔猎、农耕方式并存。

尤其是满族先民女真人“皆依森林以居住,恃射猎为生”,这便与长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在莽莽山林从事挖参、采药、狩猎、伐木、放排以及农耕等活动,产生了独特多彩的文化,并为历代文人雅士讴歌。

有些学者认为“长白山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不无道理。

长白山的环境极其艰险,毒虫猛兽出没其间,冰雪严寒令人难以承受。

英国探险家扬·

哈斯本在《帕米尔探险记》中记述了进入长白山时,其驮给养的马被蚊虻叮咬得“发疯般窜林跳进山崖”。

有的探险者、采参者被蚊虫叮咬,死于老林,只剩一副白骨。

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在《长白山赋》中写道:

“自山麓至半山,皆黑松林,亘三百余里,不见日月,树根相纠如网,地皆深淖,马行七日乃毕。

”在这里谋生不仅需要敢于同大自然搏斗的勇气,甚至要甘冒生命的危险。

进山伐木的人,要在冰天雪地生活整个冬季,经历各种险恶。

在江河上漂流放排随时都有险情,沿岸多处留有放排人的孤坟。

歌谣说“伐大树,放大排,哪里死了哪里埋”,就是这种豁达而又艰险生活的真实写照。

狩猎者不仅捕猎大动物有危险,即使捕貂也要在冰天雪地的山里忍饥耐寒数日不归,歌谣唱到“今日离了家,何日能得还?

一张貂皮十吊半,要拿命来换”。

处于中西部平原草原的人们,劳作同样艰苦。

以采东珠为例,江河一解冻,“珠轩丁”将船驶入江心,裸体抱杆沉入水底,得则口衔缘杆而上,不复生还者亦有之。

冰川捕鱼要冒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湖水溅到身上立刻成冰,无处取暖。

生活在吉林大地的人们,在同大自然搏斗中,不惜赌命从事危险劳作,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样的艰苦环境磨砺了人们坚忍不拔、勇敢刚健、吃苦耐劳、克难履险、朴素节俭的文化品格。

许多歌谣谚语、劳动号子、民间故事以及文人雅士的诗文,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这种文化个性,并且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东北方各族人民,成为他们的生活教科书。

“东北抗日联军斗争的极端艰苦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大半战死”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军,饥寒交迫依旧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东北人民留下了宁死不屈、抵御外辱的“抗联精神”。

杨靖宇的悲壮、赵一曼、八女投江的壮烈,这些真实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无不为之动容。

记者穆青层讲到: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亲身经历了无数苦难。

在晋西北吃过黑豆糠米,在冀中钻过地道。

但是,比起东北抗联遇到的困难,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1](P78)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联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产物,它的形成与东北艰苦的生存条件与特有的艰苦奋斗生活方式有着必然而且紧密的联系,是东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民间行为文化张扬着宽厚质朴的民风,充溢着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

在东北,民间行为文化土壤深厚,特色鲜明。

由于长期处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人烟稀少、环境严酷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如在深山老林遇到个陌生人也立即成为亲密同伴;

待到抛家闯关的汉族人涌入,一方面,得到原居民热情接纳很快消除了孤单感,旧的家族观念淡化,新结下的乡情日浓;

另一方面,带来了儒家“仁义”、“忠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东北地域文化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行为文化,其特点是宽厚质朴、团结互助。

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之久远的习俗,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宽宏大度、厚重质朴、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豪爽仗义的品格。

至今民间流传着“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谣,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就诞生于东北,许多乐于助人的先进人物和组织在东北土地上产生,如雷锋出租车队。

这种植根于东北人血液之中的品格,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或者是表层的外在风俗习惯里,而是更多的体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在历史的大潮中,东北人面临抉择与考验,在历史的考验之下,东北人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暗含着东北精神的神韵与风骨。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在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

“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有56个在东北建设,继而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东北地区的工业进一步加强并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如石油化工和交通建设。

东北的发展不是狭隘的地区主义,而是包含着爱国精神,包含着奉献精神、顾全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发展,是支持内地发展的无私奉献,大量的资源服务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总之,东北地域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改造自然,在社会变革之中不断成长的,东北地域文化经历着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

在哲学层面,这可以被称为是螺旋式的上升,是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质的飞越。

这种精神也不断指导着东北人的生活实践,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正是如此,东北文化在新时代才能历久弥新,在今天也焕发着勃勃生机,拥有着独特魅力。

三、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取向

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凝聚了东北文化的核心精神,这是东北文化的发展的基础。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虽然没有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却使本土文化保持了原始的本真性,同时间歇性的外部文化的侵扰破坏了东北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但却奠定了东北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品质。

建国后,特别是当前的改革发展中,东北社会稳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这给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机遇。

但缺少文化底蕴的移民文化;

深受奴役的殖民文化、严重制度依赖的计划体制孕育的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东北地域文化建设要抓住当前文化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以东北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为指导,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推进东北地域文化的新发展。

(一)弘扬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深化文化底蕴,破解对东北文化的误读

与中原文化的浑厚、江浙文化的精致、湖广文化的顽强、川陕文的坚韧一样,东北文化的质朴更为世人所知,东北通俗文化盛行并走在精英文化的前端更使人们将东北通俗文化的视为东北文化,产生了对东北文化“无文化”的误读。

当前,以小品、东北二人转、电视剧甚至东北方言的流传等通俗文化为主要形式的东北风强劲地吹遍大江南北,展示了东北通俗文化发展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但基此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一些基于批判性的幽默喜剧作品,一些原始的土语方言满足了当下受众的消闲娱乐需求,却在无意间凸显了东北人中落后层的形象,彰显了东北人的落后意识,扭曲了文化教育的意义。

这些作品于不经意间产生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在浮于生活表面的戏谑自嘲逗笑中遮蔽了东北文化精神的实质。

东北通俗文化工作的成绩不可否定,但激发正能量、开掘文化的深层底蕴、涵养精神、锻造灵魂、推进先进文化发展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东北文化不乏先进的生命力。

曾经的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顽强抗争的东北人形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朴素的词语唱出了家仇国恨,为凝聚民族精神,共同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国后,很多作品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多方位展示东北特有的文化特质,散发着醉人的泥土芳香,推动东北文化的发展。

当前东北人更要充分挖掘东北文化资源要素,在发展民间文化、群众文化的同时,提高文化作品的层次,拓宽文化建设的路径。

东北有金戈铁馬的历史,各民族在这里由对立走向融合,东北有乐善好施、古道热肠的情怀,古朴、淳厚的民风孕育了平实的东北人,东北有白山黑水的壮阔,,开疆拓土、保家卫国谱写过雄壮的战歌,当前的东北人更有建设家国的许多新梦想,这些都可以成为先进文化创作的丰富内容。

弘扬东北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倡导先进文化,要提升大众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扫除腐朽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当然,深化文化底蕴,破解现实中人们对东北文化的误读,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文化人才队伍,更要有组织上的方向性引导,要重视文化软实力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创新东北文化,改造传统落后文化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变革面前,东北文化急需与时俱进的发展。

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面临新的转型,没有了国家特殊支持可以依赖、资源的优势也不比从前,东北人面临着新的创业。

创新东北文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锐意进取,要抛开安常守序、依赖资源、依赖国家的传统思维定势,开掘东北文化自身拓荒者的传统,发展新的创业文化,鼓励全民创业,发展经济。

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开掘东北文化发展的优势,,尊重人才,破除小农意识,把科技兴业、人才兴业的理念落到实处。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虚心向国内发达地区学习,,特别要把握与周边国家合作的优势,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破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社会惰性。

创新东北文化,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的高度,,用工业精神改造农业文化,,用信息文化去提升工业思维。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弘扬契约精神、信用意识、平等观念、竞争思维和敬业精神。

创新东北文化,要推进自主性的创业,这不是本能的生存所迫,不是外力触发,而是主动进取,主动求变的创业。

东北是块黑土地,是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乌克兰草原相媲美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先民依赖这片肥美的土地,缺乏主动性尤其是缺乏整体的自主性,振兴东北,,必从依赖中走出来,从集体的无意识中走出来,走出一条从求生存到求生存质量的自主创业的道路。

东北在50至60年代,也有艰苦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