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229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水墨游戏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具学具: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

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

一得阁、中华;墨块:

收藏、欣赏。

(3)纸:

生宣纸:

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

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

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2、重重复复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

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

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

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

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

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

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五、收拾整理

3、曲曲直直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学具:

“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师:

“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

”(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

“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

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

直线有:

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

曲线有:

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欣赏范图:

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

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

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

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

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

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环境收拾整理

4、平平稳稳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具学具: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

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

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3、小组讨论:

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

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5、感受声音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

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

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基本方法是:

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

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6、迷彩服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

绘画用具、剪纸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

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

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

2、 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1)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

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2)学习几种制作技法。

注意色彩的搭配。

A、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

B、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C、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3)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

还能用什么办法为你喜欢的动物穿上漂亮的外衣

7、彩色玻璃窗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

2、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

教具学具: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小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

(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

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

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揭示课题:

彩色玻璃窗

2、新授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

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

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对称,造型奇特)

(4)欣赏做好的彩色玻璃窗:

老师是怎样套色的?

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结论:

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5)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作业创作1、作业:

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

2、要求:

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六、收拾整理

8、我的同学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

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