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9173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下第10课教案Word下载.docx

1.过程

2.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出示:

苏联地图

教学意图:

中苏相邻,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后的探究,以史为鉴达成共识做铺垫,前后呼应。

并回答课前问卷疑点:

解体后有哪些国家?

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它怎么了?

背景铺垫

师: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很强,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曾经很大,占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是当时世界版图最大的国家,和我国东北接壤。

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原先的超级大国如何轰然倒塌?

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苏联改革和解体。

同学们读课题,你的好奇点在哪里?

生:

改革能导致解体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曾经学过的历史情境中去。

我们一起回忆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特征

高度集权的政治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经济上的特点是单一的公有制;

按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片面发展重工业。

今天我们主要从经济模式及改革来探究改革与解体的关系。

苏联刚刚成立,为巩固政权,防止世界上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破坏,苏联有必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并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工业化,创造了奇迹,斯大林模式曾经给苏联带来了辉煌,确保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随着战争的结束,社会的进步,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弊端逐渐显现。

全面分析问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

苏联经济比例。

认同改革势在必行。

看数字得出什么结论?

农轻重比例失调。

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的调节,使地方企业生产缺乏自主权;

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

这种状况急需改革,大家同意吗?

同意,而且迫在眉睫。

回答课前问题“生活状况一无所知”,引出课题主线“经济改革”。

板书:

一、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经济弊端

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执政,开启了苏联改革的历程。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批判个人崇拜有积极意义,冲破了斯大林时期的政治高压,为改革奠定了较为宽松的思想基础。

改革从哪里入手?

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苏联人民呢?

开始执政后不久接到一封人民教师来信。

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

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

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

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

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

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

历史上就出现过人们跑离土地的事!

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三农”关系到国计民生。

改革的重点内容。

注意信中的时间,战后时间已经很长了,要表达什么?

和平了,应该发展经济了。

第二段“未来”指谁的?

国家的未来。

以下三段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农村、农民、农业。

三农问题非常严重,关系到国计民生。

中国古语说:

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哪里?

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1953年9月《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的措施》

与学生认同的改革内容相契合,激励学习兴趣,实施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

为改革农业这条主要线索加深印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具体措施。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农产品低于成本价的义务交售制,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从1952年到196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倍多,蓄产品价格提高了15倍多;

仅1954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40000人去了西伯利亚的垦荒区……;

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945万多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近640万公顷;

取消一些计划性指令,减少对庄园副业生产的限制;

推广种植玉米是借鉴的美国经验。

改革成效如何?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成效表。

阅读分析,实施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之原则。

注意看表头和数字的变化。

1950-1960年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说明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探究

(1)年均产量有何变化?

作用在哪里?

除去收购量就是农民自己可

支配量,谁受益?

逐渐增加;

为收购量提供了可行性;

国家、个人收入均提高。

探究

(2)收购量增加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钢、煤炭产量比较,从数字看增长幅度都在一倍以上;

国防尖端技术发展一览表,可以看出苏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这背后的支持基础是什么?

全面理解历史问题。

农业。

收购比例均占到了40%,比例很高,说明谁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

为什么?

国家,国家在统一调配物资,是行政命令在起作用。

说得好。

再看两个增长速度比,改革初期见效很快,后变慢,其中原因是:

赫鲁晓夫经过几年改革,感觉农业问题似乎已经解决,又开始了对农民的控制,说集体农庄是农民亲切的家,开始强行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并减少农民自留地的种植和自留蓄的饲养,由先前的松绑到开始收紧;

53年至63年扩种玉米由350万公顷增加到3700万公顷,增加了10倍之多。

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根据你们学的地理知识,这样做会怎样?

光照时间不够,会造成大量的绝收,浪费人力、物力。

好!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粗

放耕作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

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

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3年,谷物比上一年减产3200万吨。

为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依据,改革要继续。

赫鲁晓夫的改革忽而松,忽而紧;

忽而开荒,忽而扩种玉米,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提高产量指标,失去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领导班子里的人也不满意,一场政变将他轰下台。

引领学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总结。

(2)应急举措,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揭开改革序幕,改革侧重于农业,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没有改变体制。

问题依然有,改革仍要继续。

1964年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问题留给了下一任领导人。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执政初期,纠正赫鲁晓夫后期对农业的错误,1965年和1973年两次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5%左右,放松对私人副业的限制等,取得一些成效。

赫氏和勃氏农业改革成效简表

比农业更有成效的是:

美苏军备竞赛数字

先看竞赛项目,在哪个领域内的竞赛?

高尖端技术。

此时的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超级大国,可以看出此时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争夺世界和大搞军备竞赛战略方针。

“巨人”漫画,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结构:

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为74:

26;

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82:

18

为此时的重工业作支撑。

为改革失败作铺垫。

解答课前问题:

国强民富。

加深学生“三业”失衡印象

经济结构特点?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80年代初95%左右的产品价格由国家定,95%的物资由国家调拨。

说明什么?

体制未变。

认同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基础,认同邓小平的总结: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70年代比60年代下半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从4.2%下降到1.1%,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农业支撑军事,百姓生活如何?

80年代,苏联居民用于购买食品占家庭支出40%,西方国家15%。

他虽然把苏联搞成了一个军事超级大国,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苏联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苏联虽然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但由于体制原因阻止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困境中去世。

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之后的三年更换两位领导人,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985年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看到了苏联的内在危机,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1987)年的讲话中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

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为改革失败的结果做铺垫,欲速则不达。

从讲话内容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前两任的改革有什么明显不同?

改体制。

从强调的时间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太着急了,欲速则不达。

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太优秀了!

“加速战略”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几十年的问题两三年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戈尔巴乔进行经济改革,但低估了农业问题的严重性。

直到上台后的第三年即1988年,才首次提出农业改革问题,说明并没有把农业改革放在中心位置上。

改革不重视民生问题,农业不是核心,必定失败。

认同邓小平的总结“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关于在现代条件下党的农业政策的报告》

在长期行政命令体制下,习惯于服从,很多人不会自主进行生产,害怕竞争,惧怕前景不明的改革。

尔巴乔夫想简单仿效中国在农村推行责任承包制,但没有与其相配套的措施,加之时间短,效果不明显。

农业甚至出现倒退,谷物、甜菜、棉花的产量都低于1970年的水平。

1991年,谷物产量下跌到1.6亿吨

1988年,苏联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79%,但其机械产品有62%是重武器,消费品只占6%。

1991年初苏联宣布的国防预算是966亿卢布,占国家预算3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认同邓小平的总结“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是死路一条”。

重点是工业,经济比利没变。

百姓的生活又如何呢?

空空如也的货架子

除了买不到,更多的人是因贫困而买不起。

“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等经济问题

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改革者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

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苏共的影响力也严重下降。

高压政治下的各种矛盾也迅速膨胀。

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戈尔巴乔夫产生了挫败感,急于摆脱这种窘况,不等农业出现明显好转,就把工作重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原先较稳定的政局被打乱,经济建设也处于无序状态,从联盟到地方出现了管理的空白点,由经济危机引发了信仰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

增强对邓小平精辟总结的认同感。

1991年8月20日原定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更改名称?

把社会主义去掉,强调主权。

放弃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各国都有主权那就散了。

透彻!

8月24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政治改革的改向导致苏联解体。

解答部分课前问题:

不是改革了吗,为社么还解体了?

这样做说明什么问题?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

苏共的解散,在苏联一下子就出现了联盟级的政党500多个,三两个人结成一个党派更是不计其数,社会大乱。

认同邓小平总结的话: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演示:

苏联解体影像资料

手忙脚乱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大的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干脆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放弃马克思主义,至使政局彻底失控,使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向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改革失败是直接原因,

探究问题“有人说经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要求:

1.结合所学内容和提供的材料

2.分4组合作探究3分钟

3.每组推选1名代表用关键词概括要点

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合作学习、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

边听汇报边板书

1.苏联模式的弊端——历史原因

2.经济发展的落后——现实原因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外因

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和转向——直接原因

5.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激化

6.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

综观苏联改革和解体的过程,它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而瓦解的,却是在和平的改革过程中亡党亡国的;

不是被政治反对派直接打倒的,却是由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共产党、停止苏联存在的。

这只是社会主义某一种建设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没有进行过的新生事物,有问题是必然的,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留下很多需要借鉴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的非常精辟:

与导入内容前后呼应,认同中国改革成就,与邓小平的总结产生共鸣。

在座的同学是九零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的一代,我们应该感到荣幸和自豪,我们要珍惜;

同时我们又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努力!

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素材】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素材

探究:

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

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我最大的满足是活着看到了西方国家战胜了共产主义并且开始进行一场新的、同样艰巨、同样崇高的战斗,以确保自由在国内外获得胜利”。

——尼克松(1988年):

《1999:

不战而胜》

材料二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

安·

久加诺夫指出:

“苏联和苏共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

它断送了国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民族利益”。

——王长江等:

《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大卫提供了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

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次调查,对象是掌握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调查采取特定的小组讨论方式,一般要同调查对象进行4-5小时的谈话,以确定他们的思想观点。

分析结果是:

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2.3%的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76.7%的人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

“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

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地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

”所以,“从根本上说,是苏共的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

——(美)大卫·

科茨:

《自上而下的革命》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直到1993年才对此作了检讨:

“改革一开始就从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出发,而未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出发,那样给人民实惠就多一些,就可以巩固改革的社会基础。

——吴恩远:

《苏联史论》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一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

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

一边是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材料四

苏联相信它拥有对它的成员共和国和土地的全部主权。

因此在苏联统治的近70年里,俄罗斯人在全苏联居于支配地位。

这就使苏联境内各民族产生了一种被侮辱感,于是想恢复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及民族文化化,而当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之时,非俄罗斯人尤其是在波罗的海和高加索地区各国便向统一的苏联民族的神话发起挑战。

他们拒绝接受他们是自愿加入苏联这一官方说法。

他们要求复兴他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直至真正的自治以至独立。

——沈志华: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课后反思】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不断追问、反思的过程,通过对《苏联改革与解体》一课的教学研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研习新理念,进行教学的设计,并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1.在教学设计上实践新理念。

教学拥有一定的预设性,教学设计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历史不再遥远。

苏联改革与解体涉及的方面很多,从学生的感觉来说比较遥远,而且特别容易只关注解体的表象结果,就象一个局外人一样,而这样的情绪体验和讲解恐怕不会引发学生更深、更积极的思考。

就这节课来说,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

或者有没有呢?

看了很多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书籍、评论以及当时人的感受,觉得“苏联解体”其实严重的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到现在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为此,选择了“苏联经济改革”为契合点,设计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感悟“模式”下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意识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有了这样的体验后才会引发对“改革”的思考,才会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加深对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认识,理解改革的必要性;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解和认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在课堂实施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和老师营造的课堂环境密切相关,教师的讲、问、引导非常重要,以前我考虑更多的是怎么讲,经过这一次研究课,对教师的问和引导上有了更深的体会,发觉同样体现教学智慧。

通过三种类型的问题(引发思考并不需要同学具体作答的问题;

进行探究的问题;

拓展思维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生追问历史的情结焕发出来,学生就非常积极的思考,学习历史就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他们思考表现的余地,尊重学生、肯定他们的发现,在他们充分的实践的基础上再提炼方法,他们就会体会更深。

从前测和后测的比较上来看:

在知识层面,由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到能准确的掌握其表现。

从技能方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利用形象资料探究历史问题,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不仅习得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后描述“改革与解体”印象的时候很多同学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比较深刻的内涵;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很多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说明这个点的选择和学生情感发生了共鸣,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他们对改革与解体有了更多的思考,包括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改革的关注。

3.在开发教学资源上,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材料,使用多媒体,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由于历史本身的特点(历史活动是一次性的,既不会逆转,也不能重演)决定了史料对于了解和探讨历史中的价值所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有”“新”“精”体现了教师对材料的把握。

这次课在讲解新知识上,选择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发掘初中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变抽象为具体的引导与探究,同时也提高了探究历史的能力。

“巨人”漫画和“空空如也的货架”这两个图片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考虑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的同学关注的角度比课本上提到的概念要丰富,而一节课所能较充分呈现的解体原因就是改革的失败,为弥补课堂不足,采用提供多角度相关材料,为学生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依据。

4.从学生的思考中反思自己。

每一节课堂都是不可重复的,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对于这个班比较适合,到另外一个班就觉得浅了些或者深了些,但有时又不能马上调整过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和变通仍然做的不够好。

发掘历史本身的魅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历史老师来说多看书、多关注现、多了解学生很重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探讨、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