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84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9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注意:

实验中,留心不要损坏模具零件,尤其是凸、凹模刃口要注意保护。

在重新装配前,各零件要擦拭干净。

2、实验分析总结

(一)冲裁模具

(1).绘制模具结构草图

(2).详细列出冲模上全部零件的名称

(3).简要说明你所拆装模具的工作原理。

(4).简述你所拆装冲模的注意事项。

(二)弯曲模具

(3).简要说明你所拆装模具的工作原理。

(4).简述你所拆装冲模的拆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

小结要点:

1、掌握模具拆装的顺序2、了解冷冲模的结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零件间的装配形式3、掌握模具的工作原理

课题二:

典型结构冲压模具拆装实训

1.了解模具内部结构

2.熟悉模具零件的相互联接与配合关系

3.掌握典型模具的结构及组成

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零件的相互联接与配合关系

典型模具的结构及组成

一、新课导入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简单模具的拆装学习有了进一步了解及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典型结构的冲压模具的拆装。

1、冷冲压模具拆装的任务

拆开模具,并了解模具里面的非标准件零件图。

非标准件包括:

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垫板、侧刃及侧刃挡、(始用挡块、固定挡料)、导料板、模柄、推板、上下模座等。

2、注意事项

(1)不准用锤子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2)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不要拆开,否则不能还原。

3、冷冲压模具拆装过程

(1)级进模拆装过程

1)用撬杠或铜棒分开下下模。

2)拆开下模(凹模部分)。

(a)由下模座面向凹模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凹模和下模座。

(b)卸下螺钉,导料板与凹模的销钉,使导料板和凹模分开。

3)拆开上模(凸模部分)

(a)卸下卸料螺钉,取下卸料板。

(b)由上模底顶面向固定板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上模座、上垫板和凸模及固定板。

(c)将凸模从固定模板中打出。

(d)将模柄从上模座中打出。

4)组装模具

(a)将模柄装入上模座待用。

(b)将凸模装入固定板待用。

(c)组装下模。

①将凹模放在下模座上,初步拧紧螺钉,装入销钉后再将螺钉拧紧。

②将导料板放在凹模面上,初步拧紧螺钉(有始用挡料时,要将始用挡块放在导料板与凹模之间),打入销钉后再拧紧螺钉。

③装入挡料销。

(d)组装上模

①在平放的下模(导板)上放上两块平行垫铁。

②将带固定板的凸模插入凹模型孔。

③放上垫板。

④合并上模座并初步拧紧螺钉。

⑤打开上模,由固定板方向向上模座方向打入销钉后再拧紧螺钉。

⑥装上卸料板。

(e)合扰上下模具。

(2)复合模的拆装过程。

复合模的拆装顺序和方法与级进模相同,只是各部分的零件名称和联系关系不同,可根据模具实物、参考级进模的拆装方法进行。

3、课堂小结

2.熟悉模具零件的相互联接与配合关系

3.掌握典型模具的结构及组成

4、课后作业

1、级进模拆装步骤?

课题三:

典型注射模拆装实训

1.掌握典型注射模结构、工作原理

2.了解模具零件的各名称结构及常用材料和一般热处理要求

3.熟悉模具各零件的相互装配关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各零件的相互装配关系

典型注射模结构、工作原理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冲裁模具的拆装学习有了进一步了解及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典型结构的注射模具的拆装。

 

注射模具拆装实训步骤

1、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

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2、典型注射模的拆卸

(1)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卸、紧固螺钉→动模座板→垫块→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支承板→动模板→凸模→导柱

(2)定模部分拆卸

拆卸定位圈紧固螺钉→定位圈→拆卸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导套

各类对称零件,安装方位易混乱零件,在拆卸时要做上记号,以免安装时搞错方向。

3、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4、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盒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

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

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杆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

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5、典型注射模装配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石油或砂纸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

将凸模型芯、导柱等装入动模板,将支撑板与动模板的基面对齐。

将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和动模板。

然后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再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

安装要点:

1、导柱装入动模板时,应注意拆卸时所做的记号,避免方位装错,以免导柱或定模上导套不能正常装入。

2、推杆复位杆在装配后,应动作灵活,尽量避免磨损。

3、推杆固定板与推板需有导向装置和复位支承。

(3)定模部分装配

将导套和凹模镶件装入到定模板内,将浇口套装入到定模座板上,再用螺钉将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紧固联接起来,然后将定位圈用螺钉联接在定模座板上。

导套装入时,应注意原来拆卸时所做的记号,以免方位装错,装入后,应注意观察导套是否能与导柱正常装配。

2.了解模具零件的各名称结构及常用材料和一般热处理要求

3.熟悉模具各零件的相互装配关系

考核:

1、典型注射模拆装步骤

2、各类零件的名称及结构特点

3、典型注射模的工作原理

课题四:

注射模的安装与调试

1.掌握注射模正确安装到注射机的方法

2.了解注射机的调试方法

3.了解注射调试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了解注射机的成型工艺

注射模正确安装到注射机的方法

注塑机、活动扳手、扳手套筒、平行压板、螺钉、铜锤头等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典型注射模具的拆装学习有了进一步了解及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注射模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将注射模正确安装到注塑机上,调整注塑机的工艺参数,注塑出合格制件。

2、对制件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现场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注意事项:

1、在吊装模具时,控制按钮必须使用点动,人员严禁站在模具下面,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2、制件的尺寸精确测量必须在注塑24小时后进行。

安装与调试步骤:

1、注塑模的安装

(1)模具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检查成型塑件所需的总注射量是否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如总注射量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则所选注射机符合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否则,产品不能完全成型,所选注射机不符合要求。

B、注射压力校核

检查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力是否大于成型时所需的注射压力。

额定注射力大于注射压力,产品才能完全成型。

C、锁模力校核

当高压塑料溶体充满整个模具型腔时,会产生使模具分型面涨开的力Fz,这个力应小于注射机额定锁模力Fp,即Fz<

Fp。

D、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检查模具的喷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模具的最大和最小厚度及模板上安装螺孔尺寸是否与注射机相匹配。

(2)模具的安装步骤

A、用航吊将模具吊入到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的合适位置,轻轻点击航吊按钮,移动模具,使模具上的定位圈进入到注射机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内。

B、由合模系统合模,并将模具锁紧。

C、用螺钉和平行压板将模具的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分别紧固在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上。

D、按上水管接头。

(3)模具空运转检查

A、合模后分型面之间不得有间隙,接合要严密。

B、活动型芯、顶出及导向部位运动及滑动要平衡,动作要灵活,定位导向要正确。

C、开模时,顶出部分应保证顺利脱模,以方便取出塑件及浇注系统凝件。

D、冷却水要通畅、不漏水。

2、注射模的调试

注射模注射成型工艺:

2.了解注射机的调试方法

3.了解注射调试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了解注射机的成型工艺

课题五:

冲压模测绘

1.了解冲模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冲模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过程

3.掌握冲压模的测绘方法

掌握冲压模的测绘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不同类型的冲模若干副;

锤子、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等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模具的拆装学习有了进一步了解及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冲压模具的测绘。

1、模具装配图(两种布局)

2、模具图与其他图的区别

除有主视图,俯视图外还有模具产品的制件图,排样图。

(1)主视图要求

A、绘制主视图时,先内后外,先绘制出模具工作部位的视图,在依次绘制出其他零件。

B、主视图上应尽量将所有零件表达清楚,可以采用全剖,半剖,局部剖的方法。

C、模具在装配图中可处于合模状态,也可以处于一半工作,一半非工作状态,在合模位置处应画出模具零件。

D、注意:

在绘制主视图时,如果采用剖切图视图绘制时,对剖切到凸模。

圆柱销等回转体可以画剖面线。

(2)俯视图要求

A、俯视图一般要求绘制出下模(或动模)部分,结构对称的模具上,下模(或动模,定模)各绘制一半。

B、如果以上两个图还不能把装配图表达清楚,那么根据情况可以增加其他剖切视图。

(3)制件图

制件图是模具冲压后注塑成形后的模具产品图,一般画在右边。

(4)排样图

A、排样图是冲压模中必需的图样,一般位于图纸右上角,通过排样图可以观察出模具种类。

B、绘制时应从零件在带料,条料的冲裁位置,冲裁发式,定距方式,材料的利用率,步距,搭边,料宽。

2、模具装配图例子

2.了解冲模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过程

3.掌握冲压模的测绘方法

课题六:

塑料模测绘

1.了解塑料模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塑料模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过程

3.掌握塑料模的测绘方法

掌握塑料模的测绘方法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冲压模具的测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天,我们来学习塑料模具的测绘。

3、模具装配图例子

4、课堂小结

2.了解塑料模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过程

3.掌握塑料模的测绘方法

课题七:

冲压模课程设计

1.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过程的拟定和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巩固,深化所学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提高学生使用国标,手册,图册的能力

掌握冲压工艺过程的拟定和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简单结构模具图纸、国标、图册、手册等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测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天,我们来学习冲压模的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1)性质

冷冲模课程设计是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练习。

(2)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过程的拟定和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巩固,深化所学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提高学生使用国标,手册,图册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拟定冲裁件的工艺过程,并填写工艺过程卡1份

(2)设计指定的冲裁模,并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成套图纸1套

(3)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4、设计原则

(1)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

(2)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长,成本低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3)操作方便,安全

5、设计前的准备:

(1)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

(2)了解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材料等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一般按中批生产设计)

(3)配备资料

1)冲压设备资料

从此资料中选择冲压设备的类型,规格,查出漏料孔尺寸,模柄孔尺寸,从此资料中选择冲压设备的类型,规格,查出漏料孔尺寸,模柄孔尺寸,闭合高度,工作台面尺寸等,为模具设计作准备。

高度,工作台面尺寸等,为模具设计作准备。

2)冲模标准化资料.国标

3)其他参考资料

《冷冲模设计》手册,《冷冲模结构图册》

6、冲模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2)确定合理工艺方案

(3)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4)根据模具类型画排样图,并计算材料利用率

(5)计算冲,推,卸料力,初选压力机类型及规格,再按典型组合的有关尺寸计算冲,卸料力,初选压力机类型及规格,校核所选定压力机的规格。

(6)画模具装配草图,同时进行有关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7、设计完成后交给指导老师的技术资料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工艺过程卡

(3)冲模成套图纸

(4)设计说明书

3、课堂小结:

2.巩固,深化所学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提高学生使用国标,手册,图册的能力

四、课后思考

试对复合模或级进模进行课程设计。

课题八:

塑料模课程设计

1.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编制塑件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4.培养学生编制模具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编制塑件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

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了冲压模的课程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塑料模的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要求:

(1)塑料模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题目为中等复杂程度塑件;

(2)要求学生及时了解模具技术发展方向,查阅有关资料,做好设计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的进行模具设计;

(4)要求编制的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

(5)要求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6)要求编制的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工艺性好;

(7)要求正确制订模具装配工艺。

2、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前必须预先准备好资料,包括:

手册、图册、绘图仪器、计算器、图板(计算机)、图纸、说明书纸、档案袋等;

(2)课程设计前应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地消化,并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进行工作。

原始资料包括:

塑件零件图、生产纲领、原材料牌号与规格、现有成型设备的型号与规格等;

(3)画出模具结构草图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绘制总装图和零件图;

(4)设计图纸和计算说明书呈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后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绘制注射模具总装图一张

(2)绘制非标准模具零件图若干张

(3)编制非标准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4、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一般程序:

分析塑件用塑料的品种及其性能→分析塑件工艺性→确定成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编制塑件的成型工艺塑工艺规程→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排列方式→确定分型面的位置→选择浇注系统和排气系统→确定成型零件和主要结构形式→选择推出方式确定推出机构→成型零件的设计与标准件的选用→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分析模具零部件→分析加工难点,确定加工方法→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1)、了解塑件所用的塑料种类及其性能

通常用户已规定了塑料的品种,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材料的种类及其成型特性:

1)、所用材料是热塑性还是热固性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性质

2)、所用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流动性、收缩率、吸湿性、比容、热敏性、腐蚀性等)

(2)、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用户提供塑件形状数据,有塑件图纸或塑件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应做以下分析:

1)塑件的用途,使用和外观要求,各部位的尺寸和公差、精度和装配要求。

2)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壁厚、孔、加强筋、嵌件、螺纹等)、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分析是否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

3)如发现塑件某些部位结构工艺性差,可提出修改意见,在取得设计人员的同意后方可修改。

4)初步考虑成型工艺方案,分型面、浇口形式及模具结构。

(3)、确定成型设备的规格和型号

1)根据塑件所用塑料的类型和重量、塑件的生产批量、成型面积大小,粗选成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由于模具用户厂所拥有的注射机规格和性能不完全相同,所以必须掌握模具用户厂成型设备的以下内容:

①与模具安装有关的尺寸规格,其中有模具安装台的尺寸、安装螺孔的排布和规格、模具的最小闭合高度、开模距离、拉杆之间的距离、推出装置的形式、模具的装夹方法和喷嘴规格等。

②与成型能力有关的技术规格,其中有锁模力、注射压力、注射容量、塑化能力和注射率。

③附属装置,其中有取件装置、调温装置、液压或空气压力装置等。

2)待模具结构的形式确定后,根据模具与设备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校核。

(4)、考虑生产能力和效率

通常用户对模具寿命提出要求,例如总的注射次数。

设计人员根据用户要求,可分别采用长寿命模具或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简易模具。

有的用户还对每一次注射成型循环的时间提出要求,这时设计人员必须对一次注射成型的循环过程进行的详细分析。

(5)、编制塑件的模塑成型工艺卡

模塑工艺卡应包括模塑成型工艺过程及适宜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成型设备等。

(二)塑料模具设计

1、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